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

大臣們雖然心頭還有一絲英宗土木堡事變的陰影存在但是現在朱玉剛是皇帝而且他的出征理由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似乎並沒有反駁的藉口而且他們也發現了這個皇帝不是以前那麼軟弱可欺了他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只要他認定了的話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他況且作爲臣子來說當以服從爲主所以他們也只有一切以朱玉剛的旨意爲馬首是瞻了於是默默的按照聖旨說的去準備。

但是二十萬大軍的出征準備工作豈是那麼容易的它牽涉到了方方面面。後勤保障在這時體現出了它地巨大作用糧草、馬匹、武器、軍服等等缺一不可但是大明朝也許長久沒有進行過這麼龐大的戰爭動員了所以進展緩慢。電腦小說站玉剛每天都會着急的催問楊一清但楊一清總是無可奈何的謝罪。朱玉剛知道發火也是沒用。想一個切實有效的辦法出來纔是最要緊地。

這日王陽明急匆匆的進宮來找朱玉剛朱玉剛正在焦急中見到他。忙拉着他的手說道“伯安眼看大軍就要出征了可是前期準備工作竟然一點頭緒都沒有你怎麼看上去一點都不着急啊?”

王陽明看到朱玉剛生氣了如果不是他以前立下了赫赫功勞恐怕就會對他破口大罵了於是趕緊小心說道“請皇上放心臣已經從京城附近秘密徵調了一萬民夫並且派人向周圍的縣鎮去購糧了各地地軍隊也在向京城集中。相信不用半月就能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務了。”

朱玉剛疑惑的望了王陽明一眼說道“這是真的嗎?可是朕聽見的怎麼和你說的相反啊?難道他們都在騙朕還是你——”朱玉剛對王陽明的話不由得產生了一絲懷疑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皇上他們並沒有騙你臣說的也不是謊話。”王陽明平靜的說着臉上看不出一點異常。

“哦那這是爲何?”朱玉剛更加糊塗了。

“皇上兵家有云.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兵者詭道也如果我們大張旗鼓地作出徵的準備蒙古人派在京城的內應一定會將消息透露給他們的首領的到時候他們做好了準備我軍再去征戰的話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了而且蒙古人的統帥如果夠英明的話就會布好了圈套等我軍去鑽。後果恐怕——所以臣就大膽散佈出假消息這樣即使蒙古人得知我軍要出征也會麻痹大意不放在心上地再加上我軍英勇。一定能夠將他們趕出去的!”

朱玉剛恍然大悟道“所以卿就四處散佈假消息。說朝廷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好出徵的準備讓蒙古人信以爲真。從而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王陽明欣喜的說道“皇上英明臣正是這樣想的因爲怕事先泄露了機密所以纔沒有預先和皇上說起那時候人多嘴雜被蒙古人知道了就功敗垂成了。還請皇上原諒臣的自作主張讓皇上白白擔憂了一場。”

朱玉剛這時候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裡顧得上責怪他於是說道“伯安的本事朕是一向相信的這次出征事關重大朕一定要得勝而歸徹底打敗蒙古人所以一點都馬虎不得伯安可不要怪朕多疑啊!

王陽明惶恐的說道“皇上千萬不要這樣說這都是老臣地不是。”他頓了一下又說道“皇上臣還有一個請求。”

“快說!朕一定答應你!”朱玉剛迫不及待了他知道王陽明一定又有了新的計謀。小說網

朱玉剛如此姿態王陽明倒有點手腳無措了他鼓起勇氣說道“臣想請皇上當衆宣佈延遲大軍出征的日期只要延遲三次相信蒙古人的探子知道後一定會稟報他們的大汗蒙古人驕橫傲慢這樣一來他們必會長驅直入對我軍毫無防備到時候我軍就能將他們的先頭部隊一舉消滅挫挫蒙古人地銳氣!”

“好就依卿所說地去做朕馬上叫人去擬旨估計很多人正等着朕的洋相呢!”朱玉剛興奮地說道。

“伯安你把近來蒙古人的最新情況和朕說說吧朕知道你派出了許多錦衣衛的探子一定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吧?”朱玉剛迫切的想知道最新戰況京城雖然仍然一片平靜山西邊境肯定已經是戰火連天了。

“是皇上。此次入侵山西的蒙古人是由巴圖蒙克的兒子俺答統率的此人極其彪悍英勇善戰而且野心極大他現在已經是蒙古土默特部的可汗這次率了一個萬人隊直撲山西本來按照往常蒙古人的做法他們搶掠了一定的糧食和牲口後就不會再深入內地因爲他們畢竟是遊牧民族而且被太祖趕出中原這麼長時間了不太適應中原的生活了。但是這次的情況卻非常反常他們越過東勝衛後絲毫沒有回撤的跡象而是馬不停蹄的直奔太原、保定而來看來其志不小啊!”

朱玉剛心中一驚形勢如此嚴峻蒙古人已經嚐到了甜頭他們是不會輕易退兵的了不管怎麼樣這次一定要徹底擊敗他們以後纔不會那麼囂張的再敢來犯我大明瞭。他負着手低頭走了幾個來回突然停住說道“一定要將他們阻擋在山西、保定的背面否則的話京師就危險了蒙古人實在太陰險了!”

“皇上俺答此人雖然是蒙古人但他一點也不像其他人那樣粗曠、魯莽而是狡猾異常他的心計深沉幾乎沒人能夠猜到他下一步的動作所以對他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據說他手下猛將如雲更加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他還有一個謀士竟然是個漢人!”王陽明的神情讓朱玉剛也感到了一絲驚訝他很少這樣喜怒露於形外的。

“哦他是何人?”朱玉剛有些慍怒。

“他名叫何平漢是正德五年的進士此人頗有因此好高騖遠恃才傲物對誰都看不起曾經做過幾年縣官因爲和同僚、上司相處得非常不愉快所以也沒做出什麼政績來因而幾年之內得不到任何的升遷本來這也是很平常的事但他卻遷怒到了其他不相干的人人身上他認爲是因爲有了那些人的從中搗亂他才一直碌碌無爲的更加讓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他轉而竟然憎恨起朝廷來棄官不做投奔了蒙古人。說來也奇怪蒙古人拿他當寶貝一樣看待他在那裡得到了俺答的重用俺答對他言聽計從也許這次蒙古人大規模入侵就是他出的注意他肯定是想報復朝廷!”王陽明說到這兒臉上出現了很少見的那種憤怒的神情。

朱玉剛也料想不到竟然會有這樣爲虎作倀出賣自己民族、國家的漢奸他猛的拍了一下桌子大怒道“朕一定要親手抓住他將他碎屍萬段讓他知道幫助蒙古人的下場!”

王陽明的頭腦卻很清醒他說道“皇上息怒這樣的人不值得和他生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他遲早會得到他應得的下場的。不過正因爲他在蒙古人那裡的地位而且他又是個漢人所以要想蒐集到有價值的情報還得從他身上着手。”

朱玉剛驚喜的說道“莫非你已經有了良策?”

王陽明微微搖頭道“皇上不必心急老臣在幾天前已經派了唐解元和武姑娘二人前去山西探聽情報了相信這幾天就有迴音了。”

朱玉剛感到意外“唐伯虎也肯聽你的命令嗎?”

“臣一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他二話不說就自告奮勇去了。”王陽明的神色中顯着一絲得意。

“這樣就好他和武姑娘二人武藝都不錯有他們兩人去相信必有所獲而且朕也用不着過分擔心他們的安危了我們唯有靜待他們的好消息了。”

王陽明看看時候不早了還有很多事等着他去處理於是匆忙告辭出了皇宮。

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章 龍虎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海瑞傳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七章 臨幸媚娘
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章 龍虎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海瑞傳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七章 臨幸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