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

到了別雅居因爲知道了朱玉剛的身份戎帥、王陽明的態度變得拘謹起來站在那兒不敢言語朱玉剛爲了打破僵局故意呵呵笑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見面卻不料是如此場景真是有趣。”

王陽明一愣道“皇上知道微臣嗎?微臣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況且又遠在邊疆從未覲見過皇上皇上不是和臣開玩笑吧?”

“當然不是!”朱玉剛神秘的說道“此中玄機只有朕一個人知道不能爲外人道也。”

“那皇上今日前來找微臣有何要事?臣一個小知縣恐怕不能爲皇上分擔國家大事的。”王陽明似乎看穿了皇上的用心先拿話堵住。

朱玉剛呵呵一笑他何嘗不知道王陽明內心的想法呢故說道“你知道今天那些人爲何要抓你嗎?就是因爲朕要來找你的緣故。”

“哦?”王陽明深邃的眼睛中看不出一點驚訝只是應了一聲。

“朕就是想託付國家大事於先生所以有些人看不順眼以爲將會對他們造成危險才下此毒手先生要當心啊!”朱玉剛深切的關照道。

“多謝皇上關心不知他們是何許人?”王陽明竟然對有人要謀害自己並且陷入了京城中的政治權力鬥爭一點也不害怕。

“憑你對局勢的瞭解你以爲會是什麼人敢做這種事?”朱玉剛故意不說出劉瑾的名字而是提醒了一句。

“難道是他們!”王陽明咬呀切齒的罵道“奸佞不除朝綱難平國家大難呀。”

朱玉剛大喜道“先生之意正是朕心中所想但是他們積黨營私暗蓄死士又和朝中衆大臣盤根錯節關係複雜朕雖然可以馬上下旨將他們繩之於法但是萬一有甚關鍵地方走錯一步不僅朝廷會發生巨大動盪社會引起騷亂而且和他們對抗的大臣也將會有危險所以才需要先生幫朕統籌全局以重振朝綱!”

“這個嘛容臣考慮一下。”王陽明低頭沉思半晌方纔擡頭說道“微臣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在朝中根本沒有說話的資格恐怕不能幫皇上的大忙。”

“先生皇上如此誠意親自上門來請你你怎能辜負皇上的一片好意呢?還是快快答應吧。”一旁的戎帥也看不過去了。

王陽明朝戎帥瞪了一眼立刻把他嚇得閉口不言然後對朱玉剛解釋道“允漢是微臣故交的兒子有滿腹的才華但是可惜的是沒有用武之地微臣和他雖然相差了幾十歲但卻很談得來是莫逆之交。這次進京述職因爲不喜驛館的吵鬧所以就暫住在他這兒還請皇上原諒他的無知和狂妄。”

朱玉剛笑着擺了擺手說道“沒事朕很喜歡他的性格他的確是個人才朕會好好用他的。但先生不能幫朕的原因恐怕太過勉強了你還沒聽朕的想法呢!”

“皇上有何想法臣洗耳恭聽。”王陽明不知朱玉剛又有什麼他猜不到的想法。

“剛纔先生說職小卑微恐難幫朕大忙朕有一個主意可解先生後顧之憂朕決定拜先生爲師託付大事。”朱玉剛說着就要行拜師大禮其實他這也是突發其想過去在電視中常見到皇帝爲了籠絡人心將人才收爲己用就不惜屈尊降貴拜人爲師但他沒有料到王陽明的官職實在太小作爲帝師他哪有那麼強的承受能力呢?如果他只是一介布衣說不定還敢貿然接受身爲朝廷命官就得考慮方方面面了。

果然王陽明大爲驚恐急忙扶住朱玉剛自己搶先跪了下去口中連稱“臣不敢萬萬承受不起請皇上收回成命。”

“如果你不答應朕的請求朕絕不收回剛纔的話。”朱玉剛使出了小孩子脾氣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皇上如此大禮真是折殺微臣了臣唯有遵命了。”王陽明無奈的答道。

朱玉剛大喜雖然沒有拜他爲師但他能夠答應幫助自己總算大事已成了一半於是興奮的拉着王陽明的手硬要他入座得意的說道“先生此番入京政績優秀贛南巡撫一職非你莫屬不必過分擔心。”

王陽明恍然大悟道“原來是皇上特意爲之啊微臣還矇在鼓裡呢實在想不通平白無故就升了這麼大的官不過臣恐怕力不從心啊!”話雖如此他卻沒有十分激動的樣子看來他做一個贛南巡撫還是綽綽有餘的。

“朕相信你不必再謙虛了。”朱玉剛當然看得出他內心的想法以他的才能在一個知縣的位置上又怎能發揮得出來呢?於是笑道“朕想向先生諮詢一下治國要略呢朕一向荒唐慣了以前溺於玩耍現在後悔莫及啊。”

作爲一個皇帝親口向臣子承認自己的錯誤恐怕也只有朱玉剛纔做得出了不過他說的反正是那個短命鬼正德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樂得顯出一副虛心誠懇的樣子。王陽明哪裡知道其中的曲折見皇帝如此誠意感動的老淚縱橫急忙說道“皇上不要這樣說話這些都是那些臣子沒有盡到責任而已不能全怪皇上微臣一定竭盡全力爲皇上效勞!”

朱玉剛暗喜終於可以說到正題了於是正色道“朕想聽聽先生對當今天下大勢的看法請先生明言即使說錯也沒關係的。”他覺得此舉真像三國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所講的話一樣。

“皇上既然看得起臣下那臣就暢所欲言了縱觀當今天下政治、經濟、農業、軍事等等都是百廢待興應該進行一場徹底的改革但是現在朝廷又百患叢生根本尚未解決其他也就無從談起啊。”

“哦請先生直說。”朱玉剛暗暗心驚這王陽明一開口就顯得氣勢磅礴天下盡在其中不知他有何治國良策。

“現在蒙古人在西北蠢蠢欲動一直覬覦我大明江山而在西南寧王的反心漸露不久即將有一場大的叛亂髮生這些還不難應付最主要的是攘外必先安內朝廷大患不除其他的根本無從着手還望皇上明鑑。”王陽明言辭懇切實是對此等大事思慮良久但他職小卑微即使有良策恐怕也無施展的地方今天碰到朱玉剛如此禮賢下士這才能夠將心裡話和盤托出。

“先生所說正是朕心裡所想但他們在朝中黨羽衆多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朕即使可以下旨查辦他們就怕牽連甚多毀了朝廷的根本而且他們之罪雖然萬惡滔天但從明律上講又不足以治死罪朕想只有徹底剷除他們才能以保大明江山。”朱玉剛的擔心不無道理王陽明不住的點頭他的神色也越來越嚴肅。

“皇上所說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不過只要皇上有這份心也不是很難辦的據說他們幾人內部並不和諧而且常有利益紛爭抓住這個矛盾就能分化、瓦解他們而且聽說劉瑾和寧王有染只要抓住證據就能將他一舉擊垮劉瑾一倒其他的人就不足爲慮了。”

朱玉剛暗喜王陽明的想法和自己大致相同看來自己還不是那麼笨嘛!於是說道“那就有勞先生主持大局了運籌帷幄了。”

王陽明連連搖手道“皇上折殺微臣了臣哪有那個能耐呀還是皇上統籌全局的好臣聽皇上的吩咐行事。”

“先生不必如此謙虛嘛這裡只有我們幾個人你又不肯讓朕拜您爲師難道就連這個也要推辭嗎?”朱玉剛有點不悅他還以爲王陽明故意推脫呢。

“皇上微臣不是謙虛而是事實只能這樣您想想看從剛纔的情形來看臣已經被劉瑾的人盯上了他們這次沒有達到目的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這樣一來臣如果和皇上接觸頻繁必會被他們看出端倪提高警惕對皇上的大事反而不好。”

朱玉剛仔細一想的確是這樣他猶豫道“那怎麼辦呢?”

“微臣向皇上舉薦一個人他必定能夠幫助皇上而且臣的話也能通過他傳到皇上耳朵裡。”王陽明微笑道。

“哦是誰?”朱玉剛一愣。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王陽明故意賣了個關子。

朱玉剛恍然大悟指着戎帥道“你說的就是他嗎?”

王陽明捋着他的一縷鬍鬚哈哈大笑道“正是他!”然後朝戎帥喝道“允漢還不快快拜謝皇上!”

戎帥一聽慌忙跪下磕頭道“多謝皇上大恩草民一定爲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玉剛大喜沒想到今天雖然有點小小的波折卻也不虛此行不僅得到了王陽明的鼎力相助而且還有戎帥這樣的人才他連忙把戎帥扶起來說道“快快請起希望不要辜負朕對你的一片期望。”

“先生再住在這兒恐怕已經不安全了還是回驛館去住朕會派人好好保護你的反正再過幾天吏部的考覈就要進行了。另外戎帥這兒就作爲朕和你們聯絡的地方朕會派陳其武時常過來的。”朱玉剛覺得如果把戎帥帶回京城務必會引起劉瑾等人的懷疑還不如就將這別雅居作爲一個碰頭的地方自己可以不必出面一樣能夠聽取他們的意見。

“是臣等謹遵聖命。”王陽明和戎帥對他的安排感到心悅誠服。

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章 脣槍舌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
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章 脣槍舌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