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西鄉隆盛

江戶城,幕藩一和內閣主事大臣陸續走進本丸天守閣,他們來自東洋各個地方藩,也有來自江戶附近的德川家家老。薩摩藩代表藩主在此處的是年近三旬的家臣大久保利通。

他的眼神在兩個大明派來主事的官員身上停留,想要看出宗主國的想法。

“英格蘭人已然派人他們引以爲豪的皇家海軍插手發生在彼岸的戰爭。美利堅聯盟國是我們忠實的盟友,我們大明打算對其進行援助,讓水深火熱的聯盟國民衆從合衆國獲得自由。按照秘密的江戶協約,大明、幕府、聯盟國是堅定的軍事同盟,因此我們需要給予聯盟國更多的援助。”大明帝國常駐幕府內閣的兩位大臣提出了援助聯盟國的方案。

大久保利通心裡卻道,聯盟國也就和他們打交道幾年的時間,怎麼就成爲忠實的盟友了……

“勝海舟,你作爲陸軍奉行,你率領幕府武士作爲第一批援軍前往舊金山,等待命令。”

“榎本武揚,幕府的水師已經和各藩水師合併,你需要將勝海舟率領的軍團安全送達舊金山。”

來自大明的兩位大臣幾乎是以命令的口吻宣佈調遣東洋幕府的軍團,作爲陸軍奉行、海軍奉行的勝海舟、榎本武揚兩人對視一眼,均有應承下來。

東洋幕府籌建的新軍有24萬,本就是爲了準備這一天,只是沒有人想到這一天到來如此之快。

大久保利通代表薩摩藩的利益,他舉手說道:“薩長軍團才訓練了一年的時間,倉促間前去援助聯盟國,怕是會死傷慘重。”

大明代表說道:“薩長軍團曾經跟隨我們明軍在南洋與英格蘭人苦戰,擁有不少老兵,這次南北戰爭我們纔會重用你們。美利堅人多民兵,跟薩長兵還差遠了。”

大久保利通知道明軍又要拿薩長軍團當先鋒來消耗林肯的部隊。但這便是附庸國的可悲之處。爲了獲得宗主國的庇護、技術和同盟關係,薩摩藩、長州藩等藩只能夠出人力,他們引以爲傲的武士就像是炮灰一般無足輕重。

“其他各藩應當籌備糧食、被褥等物資,以橫濱港爲中心集結物資,目標是舊金山,然後是里士滿。”

“吾等遵命。”

各藩的藩主紛紛響應,他們藩內的財政都拿捏在大明商人手中,不能不從。

鹿兒島,大量薩摩藩的武士在海邊集結,他們不少人仍然配有象徵武士身份的武士刀。這些武士是薩長軍團的軍官階層,至於最底層的士卒是鹿兒島的民夫訓練而成,身份低下。

率領薩摩藩部衆的是薩摩藩的武士西鄉隆盛。

薩摩藩家主島津久光親自出來爲西鄉隆盛送行:“薩摩藩五千子弟兵的性命都託付給你了,儘量將他們帶回來。薩摩藩人口並不多。”

西鄉隆盛拄着武士刀,眼光看向大海的對岸:“大明帝國又要與蠻夷列強爭奪霸權,這五千人能夠有一半人活下來就算不錯了。”

島津久光說道:“大明允許我們薩摩藩在幕府內閣有一席之地,已有讓步。鹿兒島距離遼東、琉球如此之近,我等始終無法脫離大明帝國的控制。大明願意動用我們的武士作爲先鋒,說明我們還有利用價值。當大明的狗總比印度、北非當那羣蠻夷的狗好十倍。他們的平民連飯都吃不起,貴族也隨意被剝奪。至少大明保留了我們武士的部分特權。”

西鄉隆盛沉默一陣:“中原有古話,寧爲雞頭,不爲鳳尾。大明擊敗幕府不過三四十年,在我們鹿兒島還有其他地方廣設私塾、報社,我怕再過二三十年我等就被同化成爲中原人……”

島津久光聽到西鄉隆盛所說,嚇得臉色煞白,他警惕地看向左右:“小心被錦衣衛聽到你說這番話,爲我們薩摩藩帶來無數麻煩。我們薩摩藩只有幾十萬人,怎麼能夠和泱泱上國作對。”

西鄉隆盛不再多言,而是將武士刀掛在腰間:“家主,此次前往北美討伐西洋滿蠻夷,我西鄉隆盛必將凱旋而歸!”

島津久光這才安心:“我等爲先鋒,明軍必爲後應。在明軍面前立下更多的戰功,我們薩摩藩的地位也將更高。”

西鄉隆盛欠身,他率領十幾個薩摩藩的將領登上了大明帝國幫助他們建造的“鹿兒島號”蒸汽船。薩摩藩在薩長軍團中有士兵五千,他們要前去大阪集合,然後再到橫濱,橫渡太平洋抵達舊金山。

薩長軍團是西南強藩薩摩藩、長州藩、肥前藩還有其他附近的藩組成的軍團,與大阪軍團、江戶軍團、奧羽軍團組成了東洋幕府的陸軍體系,爲大明帝國賣命。

西鄉隆盛站在“鹿兒島號”的甲板上,這不是他第一次作爲明軍的僕從軍參與大明帝國與他眼中的西洋蠻夷的戰爭。

大明將其他國家視爲蠻夷,而東洋又將除了大明以外的其他國家視爲蠻夷。

在與“蠻夷”的戰鬥中,他險些丟掉性命。

以前作爲武士的他認爲能夠跟隨明軍作戰是一種榮幸,但逐漸爬到高位的他對成爲大明的附庸多少產生了心態上的變化。

西鄉隆盛自言自語:“不知道這一次大明帝國會派出誰來指揮北美的戰事……”

大明帝國的遼東承宣布政使司,楚七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遼東總兵李如山收到了來自皇城的命令,他麾下的遼東軍團集結在遼東城外,沿着遼東鐵路抵達旅順衛。

旅順衛停泊着許多運兵船。

李如山正要出發,又收到命令,讓他們暫且在旅順衛休整。

遼東軍團諸將對此命令費解,但是李如山從底層軍官爬到遼東總兵的位置,知道內閣的用意,對少數親信說道:“這是要讓東洋武士前去試探西洋列強的態度,英格蘭人派出皇家海軍幫助林肯,我們必須要做出迴應。諸帝國還在相互試探對方的底線,在危險的平衡中博弈。”

第30章 櫻田門事件第1章 這個大明超強第13章 崇禎號鐵甲艦第150章 大蕭條開始第159章 割地賠款第60章 博弈北美第106章 去北美第148章 美利堅的危機(下)第113章 皇家艦隊第41章 大明的萬國博覽會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180章 巴拿馬條約第167章 收買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55章 第三屆萬國博覽會第89章 太平洋鐵路第110章 打獵第98章 功虧一簣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181章 中美洲小國的宿命第167章 收買第42章 目標北美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18章 宗主國的威嚴第150章 大蕭條開始第185章 幫哥斯達黎加修鐵路第168章 大莊園主第154章 控制華盛頓第171章 刺殺第37章 東洋高層第132章 戴維斯的自信第46章 上元節第86章 陷陣第65章 前往北美第175章 巴拿馬萬歲第20章 離開薩摩藩第37章 東洋高層第176章 巴拿馬獨立(上)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103章 收買第52章 萬國使節至(下)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84章 戰前第149章 攻守逆勢第4章 大明強盛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106章 去北美第181章 中美洲小國的宿命第127章 危機第114章 形勢危急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178章 總統之位第169章 保守派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48章 仁道和王道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第45章 家宴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89章 太平洋鐵路第84章 戰前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65章 前往北美第85章 包圍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143章 最後的防線第80章 前線第52章 萬國使節至(下)第102章 日不落帝國的援助第12章 大明的蒸汽機車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24章 小石川后樂園第44章 張府第113章 皇家艦隊第163章 美利堅聯盟國的誕生第88章 林肯的決心第80章 前線第117章 大小姐的廚藝第94章 來自大明的援助第66章 黃鵠號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第58章 列強會議第78章 蟒蛇計劃第121章 加州的恐慌第167章 收買第118章 千代田號事件第99章 再見戴維斯第79章 見戴維斯第93章 誘餌第77章 弗吉尼亞州第121章 加州的恐慌第124章 接管礦場第23章 幕府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
第30章 櫻田門事件第1章 這個大明超強第13章 崇禎號鐵甲艦第150章 大蕭條開始第159章 割地賠款第60章 博弈北美第106章 去北美第148章 美利堅的危機(下)第113章 皇家艦隊第41章 大明的萬國博覽會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180章 巴拿馬條約第167章 收買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55章 第三屆萬國博覽會第89章 太平洋鐵路第110章 打獵第98章 功虧一簣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32章 德川家的恩怨第181章 中美洲小國的宿命第167章 收買第42章 目標北美第101章 林肯的反擊第18章 宗主國的威嚴第150章 大蕭條開始第185章 幫哥斯達黎加修鐵路第168章 大莊園主第154章 控制華盛頓第171章 刺殺第37章 東洋高層第132章 戴維斯的自信第46章 上元節第86章 陷陣第65章 前往北美第175章 巴拿馬萬歲第20章 離開薩摩藩第37章 東洋高層第176章 巴拿馬獨立(上)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103章 收買第52章 萬國使節至(下)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84章 戰前第149章 攻守逆勢第4章 大明強盛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106章 去北美第181章 中美洲小國的宿命第127章 危機第114章 形勢危急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178章 總統之位第169章 保守派第182章 聖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48章 仁道和王道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第45章 家宴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89章 太平洋鐵路第84章 戰前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65章 前往北美第85章 包圍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143章 最後的防線第80章 前線第52章 萬國使節至(下)第102章 日不落帝國的援助第12章 大明的蒸汽機車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24章 小石川后樂園第44章 張府第113章 皇家艦隊第163章 美利堅聯盟國的誕生第88章 林肯的決心第80章 前線第117章 大小姐的廚藝第94章 來自大明的援助第66章 黃鵠號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第58章 列強會議第78章 蟒蛇計劃第121章 加州的恐慌第167章 收買第118章 千代田號事件第99章 再見戴維斯第79章 見戴維斯第93章 誘餌第77章 弗吉尼亞州第121章 加州的恐慌第124章 接管礦場第23章 幕府第138章 歐陸觀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