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1章,天子賜婚

“嗯,不錯,不錯。”

“這有功勞者就該提拔重用,碌碌無爲、尸位素餐者就該早點回家去養老。”

“就按照這份名單去任命吧。”

尚書房乾清宮內,弘治皇帝看着韓文提交上來的名單,滿意的直點頭。

根據這份名單,河南布政使童瑞直接升爲禮部尚書,陝西布政使方永良升爲工部尚書,同時原工部尚書鍾藩爲吏部尚書。

這工部尚書和吏部尚書自然是有着巨大差距的,其實也算是重用、升遷了,畢竟吏部尚書掌天下官員,被成爲天官,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天下官員三品以下可以直接任免、調動,都無需經過內閣天子。

三品以上的官員任免也都是吏部尚書這邊爲主導,要由吏部尚書提名,內閣審覈、天子批准這條流程。

同時山東和南直隸這邊空缺出來的大量位置,也都被韓文安排了實幹派的官員給補上了,同時這一次,也是按照弘治皇帝的意思,將一批翰林院的翰林們給下放地方去歷練。

翰林院的翰林和一般科舉考試的官員下放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般科舉考試的時候,排名中後的進士,一般都是下放到地方去做官,基本上是從七品的知縣、縣丞做起。

這以後嘛,能夠做到知府、知州就算是非常不錯了,大部分都是很難有什麼升遷的。

除非是得到了某位大老的賞識,或者是有比較深的背景,這才能夠升遷上去,接着升遷上去之後,還要想辦法進翰林院,成爲了翰林院的庶吉士才真正的有前途,能夠有希望成爲大明的高級官員。

現在翰林院的翰林們下放到地方去歷練,這自然是不能和他們一樣了,他們屬於是從朝廷中樞到地方的。

這起步嘛自然都是從知府、知州這個級別來幹起的,知府知州再大明朝那都是四品的官員了,有些像順天府、應天府這樣的地方,那都是三品大員了。

起步高,升遷也肯定是要更快一些的,這個就是翰林院翰林們的待遇了,沒辦法,這能夠進翰林院的人那都是科舉考試當中的佼佼者,待遇自然不一樣。

“是!”

韓文連忙稱是。

這一次實幹派的算是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了,狠狠的重創了守舊派的官員一番。

原先的時候,這內閣和六部尚書當中,守舊派的官員佔多少,現在嘛,實幹派的官員一下子就多了守舊派的了。

韓文是內閣首輔、鍾藩是吏部尚書、李昆是戶部尚書、方永良是工部尚書、童瑞是吏部尚書,人數一下子就蓋過了守舊派的楊一清、楊廷和、樑儲、王瓊、喬宇等守舊派了。

相比起韓文、鍾藩、李昆等實幹派官員們一個個笑容滿面的,楊一清和楊廷和等人卻是面無表情,這一次守舊派的官員是沒撈到什麼位置。

也就是有不少翰林院的翰林們下放下去了。

但是到了地方的話,這些韓林們很快就可能會變成實幹派的官員,沒辦法,當初劉晉制定的考覈制度就是如此,靠數據和指標來說話,別的不好使。

這些年來大家也都已經習慣了,並且也是已經影響深遠,一大片的實幹派官員不斷的崛起,現在更是直接到了朝廷的中樞了。

鍾藩、李昆、方永良、童瑞這些都是如此,地方的封疆大吏當中就更多了。

尚書房的小會議很快就結束了,大臣們紛紛離開,他們還要去辦公,現在事情還是很多的,疫情善後的事情,還有乾旱所帶來的諸多方面的影響等等,算算這些年來少數需用操心的年份之一了。

弘治皇帝等他們走了之後,也是開始批閱起奏疏了,現在的奏疏量比以前多很多,每天需用花更多的時間看奏疏。

“陛下!”

等快到了中午的時候,張皇后帶着南洋公主來到了尚書房。

“父皇~”

“哈哈,是南洋啊!”

看到南洋公主和張皇后,弘治皇帝是直接忽略了張皇后,趕緊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這女兒可是他的心頭肉、寶貝疙瘩。

張皇后看到這一幕,頓時就忍不住笑了笑。

“父皇,你又要忘記按時吃飯了。”

南洋公主看着一桌子的奏疏說道:“真是的,現在的奏疏怎麼比以前多了那麼多呢。”

“不會,不會,父皇怎麼會忘記吃飯呢。”

“我們大明很大,足足有2億人呢,這大大小小的事情自然是很多、很多的,這有什麼奇怪的。”

弘治皇帝笑了笑說道。

“你啊,不是忘了吃飯了。”

“這女兒的終生大事是真的忘了,這都已經馬上要到冬天了,再過幾個月,南洋都十九歲了。”

張皇后有些不滿的說道。

她這次過來,自然是爲了南洋公主的事情,這南洋公主和劉晉的小兒子劉清也談的很不錯,進展很快,情投意合的,再加上年齡也是已經大了,也該成親了。

前面的時候是因爲大明又是乾旱又是瘟疫的,所以張皇后沒有來給弘治皇帝添麻煩,現在疫情過去了,又馬上要入冬了。

張皇后覺得也是時候將南洋公主的大事給辦了。

“啊~”

“我竟然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一拍自己的額頭,這段時間以來確實是太忙了,煩心事太多了。

這都忘記了自己女兒的終身大事了。

“南洋,你和劉清談的怎樣了?”

“你覺得他是一個可靠的人嗎?”

弘治皇帝看向南洋公主,笑着問道。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南洋公主頓時臉都紅了。

她算是最幸福的公主了,都可以自己選自己想喜歡的人,而且還可以先談着,培養感情,這在以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主看似高貴,其實往往命運悲慘,大明的公主雖然說是嫁給普通子弟,但總歸來說還是比以往朝代的公主要好很多的。

南洋公主作爲弘治皇帝、張皇后的掌上明珠,就這一個女兒,那自然疼愛無比了,生怕她過得不好嫁的不好。

所以也是讓她自己去選,還可以自己去提前談一談,培養感情,這完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足見弘治皇帝和張皇后對她的溺愛了。

她可以說是出生在蜜罐裡面的了,弘治皇帝從小疼愛,這以後還有哥哥朱厚照疼愛。

“劉清他對我很好。”

南洋公主紅着臉,低着頭,聲音很小、很小。

“哈哈,他對你好就可以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滿意的點點頭。

女兒喜歡就好,關鍵是這劉清對她也好,感情好,這就夠了,至於說劉清正花心大蘿蔔還和另外一個姑娘談戀愛。

這貌似沒有什麼關係,男人三妻四妾什麼的,這都很正常,即便是沒有這個,這南洋公主陪嫁也是要陪嫁不少侍女、宮女什麼的,這些以後都是伺候公主和駙馬的,不少都是要成爲小妾的。

“皇后你這邊好好的準備、準備,我就這一個女兒,一定要風風光光的嫁出去。”

弘治皇帝想了想便和張皇后商量起這件事情來。

就這一個女兒,自然是視若珍寶,這要嫁人了,自然是要好好的準備、風風光光的出嫁。

“放下吧,我一定命人準備妥當的,保管讓南洋嫁的風風光光的。”

張皇后自然是珍重的答應下來。

現在可不比以前,以前的時候窮,即便是皇帝那也是很窮的,能夠給公主的嫁妝其實是很有限的,往往都是給一些金銀珠寶、布匹綢緞、再賜一些田地什麼的。

現在大明皇室可是非常有錢的,產業非常的龐大,弘治皇帝又只有這一個女兒,單單是這個嫁妝都要好好的準備一番,絕對是非常驚人的。

.....

劉晉的老家,劉晉很快就收到了來自京城的旨意。

“啊,竟然要賜婚,將南洋公主嫁給劉清?”

收到聖旨的劉晉,整個人都傻眼了。

說實話,自己是從來都沒有想着要和皇帝結親家的,因爲大明的傳統都是如此,皇帝不娶王公大臣的女兒,也不會將公主嫁給王公大臣,都是從平民中選擇。

現在弘治皇帝竟然要將自己的寶貴公主嫁給自己的小兒子劉清,這對於劉晉來說,這是一份天大的恩榮,但同樣也會帶來不小的壓力。

公主可不是那麼好娶的啊,這以後規矩可就很多了,至少在家裡面,自己每天都要給公主請安什麼的,這可老麻煩了。

“唉~”

“還想着過幾年的時間就去雲遊全世界呢,這恩榮不斷的加過來,這以後想要脫身就沒那麼容易了。”

劉晉無奈的嘆口氣。

早知道當初就早點把劉清的婚事給定下來了,這樣也就沒有現在的煩惱了。

“好在南洋公主一向知書達理,不是刁蠻的公主,否則的話就更麻煩了。”

劉晉心裡面思索着,在大明朝大家都是不願意娶公主的,因爲娶了公主就意味着失去了前途,以後沒有什麼機會了。

劉清從一開始也是沒想着混官場,倒也沒有什麼了。

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32章,地理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303章,爲天下女性,爲萬家孩童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351章,這不可能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535章,價格飛漲第2252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2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7章,商議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248章,海魚行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93章,朱厚照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93章,朱厚照第532章,淞滬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842章,都有用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2033章,窮啊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845章,退股第571章,天竺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276章,曬鹽法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758章,寧王的目標
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32章,地理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303章,爲天下女性,爲萬家孩童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351章,這不可能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535章,價格飛漲第2252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2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7章,商議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248章,海魚行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93章,朱厚照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93章,朱厚照第532章,淞滬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842章,都有用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2033章,窮啊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845章,退股第571章,天竺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276章,曬鹽法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758章,寧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