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

聽完劉晉的話,衆人沉思一番,也是紛紛點頭。

關於京城老百姓收入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的討論過了,朝中的這些大佬們也是已經聊過很多次了。

大家各自的背後也是有工廠、作坊、商行,也都清楚現在在京城這邊僱傭一個人需要多少銀子。

再算算這種地的收入和辛苦,這沒人願意種地也就可以理解了,換成是自己,恐怕也是不會再去種地了。

“可是,這樣的上好田地不種糧食,用來種棉花,豈不是太可惜了,更何況這糧食才能夠用來填飽肚子啊。”

劉健想了想也是說道。

看着眼前這片肥沃的田野,要是在以往的年份,現在已經種上了冬小麥,但是現在卻全是棉花杆子,實在是可惜,看着都讓人心疼。

“劉公,如果是幾年前,整個北直隸的田地都種棉花而不種糧食的話,劉公覺得會出現什麼樣的事情?”

劉晉想了想問道。

“毫無疑問肯定會出現大饑荒,糧價飛漲,餓殍滿地,老百姓易子而食。”

劉健想都不用想就立即回道。

“那劉公再看看現在的北直隸呢?”

劉晉微微點頭,又問道。

“現在?”

劉健一聽,頓時就彷彿明白了什麼,眼睛都微微睜大。

“現在我們北直隸的糧價降到了歷史的最低點,無論是來自遼東的白麪,還是來自南洋的大米,又或者是山西的小米,更或者是山東的玉米,河南的番薯、土豆,糧食的價格降到了歷史的最低水平。”

“一斤糧食的價格還不到五文錢,以現在京津地區老百姓的收入來說,夫妻倆一個月七兩的銀子收入來算,一個月賺的銀子足夠吃上幾年了。”

劉晉笑了笑替劉健說完。

聽到劉晉這樣一算,大家頓時就直點頭,這北直隸即便是沒有一塊麥田,這糧食的價格不僅僅沒有像當年大饑荒時一樣飛漲,反而在不斷的下降,老百姓隨隨便便工作都能夠吃不完。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想象,其實臣以爲主要還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這幾年我大明的糧食產量年年攀升,糧食越來越多,所以糧價就越來越低,單單遼東地區,今年產出來的糧食就足夠我們整個大明吃上兩年。”

“再加上朝廷對黃金洲引種回來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玉米、番薯、土豆的補充,我大明的糧食前所未有的充沛,吃都吃不完,糧價自然是越來越低。”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爲我大明交通越來越便利。”

“隨着這兩年朝廷在大明修建起南北、東西以及連貫各省的水泥馬路,再加上我大明航運的飛速發展,我大明無論是陸地上的交通往來,還是水路、海路運輸都變的越來越便捷。”

“另外四輪馬車的推廣和迅猛發展,陸地上的運輸越來越便捷、快速,這都對我大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儘管北直隸已經很難再找到一塊麥田了,但是因爲交通便捷,所以無論是遼東的麥子,還是江南的大米,又或者是南洋的香米,都可以大量、快速的運輸到北直隸這邊來,充分的保證了北直隸的糧食供應。”

“第三個就是海洋捕撈業以及畜牧業的發展,這幾年海洋捕撈業迅猛發展,捕撈上來的海產品數以千萬斤計算,極大的豐富了我大明人的餐桌,也是讓大明對傳統糧食的需求變的更小。”

“同時因爲我大明獲得了北方草原,再加上糧食越來越多,老百姓養的雞鴨鵝、牛羊等等多了起來,這也會讓老百姓減少對糧食的需求。”

“第四個就是我大明這幾年都在堅持持續的對外移民和擴張,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關外和海外,不僅僅開墾了更多的田地,種植了更多的糧食,也是減少了我大明本土對糧食的需求。”

“這四點因素就是臣總結出來的因素,儘管北直隸現在很難找到一塊麥田,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大明的糧食安全。”

劉晉說完也是緩緩的停下來,口都有點幹了。

“嗯~”

衆人仔細的聽着,也是直點頭。

現在的大明早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大明瞭,糧食產量大增就算了,對糧食的需求也是在不斷的減少,這交通便利,運輸工具的革新,也是加快了各個地方之間的往來和物資運輸。

“說的有道理啊~”

“朕還記得當年北直隸發生災荒,從南方調糧到北直隸至少也是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依託貫通南北的水泥馬路,再用四輪馬車,幾天的時間就足夠了,又還可以用海運直接運過來。”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說道,水泥馬路和四輪馬車的好處正在不斷的顯現出來,這也是他爲什麼熱衷於修橋鋪路的原因了。

“是的,陛下~”

“這吃肉的人需要的糧食也比單純吃糧食的人要少很多,因爲肚子裡面有油水就不需要吃太多的米飯和白麪。”

劉晉也是笑着點頭說道。

“陛下,這北直隸的田地種棉花而不種糧食,其實對我們大明並沒有什麼影響,這其實反而還是好事,這說明我大明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昌盛。”

“據臣所知,這北直隸的田地,不僅僅是種棉花,還有很多的田地是用來種蔬菜和水果,另外還有很多田地用來養殖牛羊豬、雞鴨鵝等等。”

“這些啊,都說明我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好,吃的越來越好,大家已經不再是和以前一樣,有白米飯、白麪填飽肚子就可以了,而是已經慢慢的追求更好的生活了。”

“這吃飯要有肉,要有菜,這穿已經不僅僅是穿暖了,而且還要穿的更好看,更得體,這住也不僅僅是遮風擋雨了,而是慢慢的要變的更漂亮,更舒服。”

“這一切都說明了我大明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昌盛,也越來越強大。”

劉晉想了想也是繼續說道。

“是嘛?”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高興的笑了起來。

嗯,這是他最喜歡聽到的話了,對於他來說,最大的追求就是讓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好,讓大明繁榮昌盛,讓這老朱家的江山蒸蒸日上。

“陛下,不信的話我們隨便去周圍的村子裡面看一看。”

劉晉想了想也是對弘治皇帝提議道。

“好啊,反正也都出來了,正好去看看,看看我大明的老百姓現在都過的怎麼樣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答應下來。

周圍的衆人也是紛紛點頭,也都想要去看看現在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情況,有些東西,還是親自去看看才能夠有最直觀的感受。

這也是現在弘治皇帝爲什麼經常要微服私訪的原因了,站在廟堂之高你只能夠看到大明最上層的情況,是很難看到底層老百姓的生活。

唯有走進了最底層,才能夠看到大明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知道老百姓過的如何,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一行人也是很快再次坐上了四輪馬車,非常隨意的選擇了一條路,朝着一個村子這邊走去。

南莊村,一個有着一百多戶人的大村子。

弘治皇帝一行人的四輪馬車也是朝着南莊村緩緩的駛來。

“哎呦,這南莊村竟然還修了水泥馬路,也不知道是官府修的,還是他們村裡人自己出錢修的。”

四輪馬車行駛在平整的水泥馬路上面,弘治皇帝掀開車簾看了看眼前的水泥馬路,笑了笑對身邊的劉健、李東說道。

“陛下,這應該是他們村裡人自己集資修建起來的,一般來說,如果是朝廷修建的水泥馬路,都是有着嚴格的規定,比如修多寬、修多厚、坡度的大小等等都是有着嚴格規定的。”

“前面的時候,我們所走的路,哪路是官府修建起來,但是這條通往這個村莊的道路,並不寬,也不厚,這應該是他們村裡自己集資修建起來的水泥馬路。”

李東陽看了看車輪下的水泥馬路也是回道。

“那看來他們村子還是蠻有錢的嘛,這自古以來修橋鋪路的花費可都是不小的。”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水泥馬路在京津地區已經非常的常見了,幾乎到處都是,一條條水泥馬路也是通往四面八方。

還有一條條小的水泥馬路連接上朝廷修建的水泥馬路,形成一張網絡覆蓋住所有的地區,連接起京津地區周圍的鄉鎮、村莊等等,交通極爲便利。

“看這個村子的房屋,想必這個村子應該是還很不錯的。”

劉健看了看前面的南莊村說道。

在他的視野之中,南莊村的房屋修建的整整齊齊,一排排房屋全部都是鋼筋混凝土修建起來的,竟然很難看到以前隨處可見的磚瓦房,房屋之間竟然也是鋪上了水泥。

房子的外牆粉的雪白,看起來就非常的漂亮,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

這和劉健記憶之中的農村是完全不一樣的,一點都找不到記憶之中農村的樣子,這還是大明的農村?

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33章,挖坑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427章,弊病叢生第72章,以工代賑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477章,慌了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324章,年終清算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2247章 ,凜冬城的資源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419章,舉國歡慶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82章,天價糧食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771章,山民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2245章 ,西域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960章,述職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550章,勸說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305章,開始鍊鋼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2251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1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658章,崑崙奴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831章,達伽馬第1879章,冰城第614章,先洗腦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
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33章,挖坑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427章,弊病叢生第72章,以工代賑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477章,慌了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324章,年終清算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2247章 ,凜冬城的資源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419章,舉國歡慶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82章,天價糧食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771章,山民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2245章 ,西域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960章,述職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550章,勸說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305章,開始鍊鋼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2251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1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658章,崑崙奴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831章,達伽馬第1879章,冰城第614章,先洗腦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