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

李來亨從遙遠的大明來到孟買,一直忙於軍務,他一星期下一個連隊,六萬人要到一年才輪完,更何況他還承擔着更多的部隊管理與訓練的工作,就更忙了。

事情忙不完的,總要有休息的時候,有納西克城的土邦主克里西納拉老爺有感於華人的強盛,又多謝華人將他的小兒子庫納勒教育成才,因此他盛情邀請華人首領李來亨到納西克城作客,正好納西克城在慶賀象頭神節,請高貴的長官們賞臉一起觀禮!

之前克里西納拉老爺多次送禮求請,情意殷殷,卻之不恭。

東南軍在海外執行勤務,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多與當地人交流,溝通從心開始嘛,多來往,增進了解,提高見識,有利於東南國的統治。

因此李來亨就率領三百火槍騎兵離開了孟買前往納西克城,嚮導是克里西納拉派去的管家和一個華商同行,還有一位客人,乃是新編第一軍副軍長張家玉,兼監察大員,到孟買檢查軍務,其監察內容廣泛,包括軍隊的士氣、意識、訓練、戰備等等。

他肩負的身份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東南軍軍務第一巡視組組長”,非同小可,能夠對各項軍務進行檢查,與另一類型巡視組“東南國政務巡視組”同爲東南國治國厲器。

東南國地域廣大,領袖顏常武絕對不會坐視自立爲王、欺壓百姓、不奉朝廷號令行政等不良情況發生,尤其是分離傾向更是打擊的重點。

他採取了種種有效措施例如任期制、更加獨立的監察機關等對官員們進行管控,巡視組是其中一個手段。

當初郝搖旗因對印度人生氣而不睡覺點油燈吃茶談心,李來亨趕快問他有沒有喝酒,喝酒的話,軍務巡視組必當違反軍令論處,領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飛揚跋扈的軍頭是領袖打擊的重點對象,他不能容忍安祿山之流、藩鎮存在,他是開國之君,威權震於軍界,真要是喝酒,李來亨也保不住郝搖旗,搞不好撤職都有份,而且連他也要吃上掛絡!

與出身貧窮,苦大仇深的李來亨相比,張家玉字玄子,是廣東東莞萬江鎮人,同樣是年少家貧,但一路開掛,是人生贏家。

他生性聰敏,是個美如冠玉的大帥鍋,精通經文詩詞書畫,“好擊劍,任俠,多與草澤豪士遊“,行俠仗義,結交甚廣,19歲考取秀才,爲廣州儒學生員。22歲鄉試中舉人,29歲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22歲舉人非同小可,已是鄉里聞人,晉身老爺身份,明擺着有人看好他,贊助他,他也不負衆望而上位。

甲申亂起,張家玉返鄉,徑投東南府---顏常武的東南府在兩廣、閩省、江浙一帶影響力極大,官紳百姓皆心向東南府,之前崇禎帝始終動不了東南府,原因之一正是那些沿海地區掣肘極大,不得不說顏常武的“大家有財一起發”的政策極爲成功。

這一投就對了,年紀輕輕的張家玉已經貴爲第一軍少將副軍長,前途不可限量。

張家玉爲人四海陽光,沒有前明官員的那些臭架子---正途出身的人往往眼高過頂,看不起流寇出身的李來亨,因此與李來亨相談甚歡。

兩人坐上馬車,裝有減震彈簧的那種馬車,車廂寬大,真皮坐墊,有進風口和頂置抽風機以利通風,這種馬車,是克里西納拉老爺派來接李來亨的。

這年頭,輪到東南國來賣奢侈品了!

鹿皮皮包、大象皮皮包、鱷魚皮皮包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皮,沒有華人做不出的包皮!

上等茶葉是出自武夷山的野茶樹,號稱一兩茶葉一兩黃金!

景德鎮的白瓷、五彩瓷、青花瓷、鬥彩瓷等讓紅毛番着了迷,覺得是稀世奇珍。

至於絲綢更不用說了,完全佔領了世界市場,頂級的絲綢,化爲各國貴人身上衣。

名貴的懷錶,現在華人已經能夠把鍾製成很小的懷錶,但離手錶還有段距離。

各種金制、銀製、鑲寶石的餐具、用具,充滿了土豪氣息,說你有多壕,得看你家有多少套的中華製品!

東南國的遊艇和馬車乃是出口利器,印度的老爺們都進口了馬車,近海的老爺則買了遊艇。

……

白皮沒有能耐,算是有運氣,在沒有進入工業時期,能夠與東方琳琅滿目的商品交換的只有金和銀了。

道路難走也不難走,各地土邦主接受了華人的提議,各建各路,至少主城主道通行無礙,乃是三方集資,城主、商人出錢加上東南國出錢贊助,由華人來搞工程,到處在修路。

沒修路、正修路的路難走,修好路的就好走。

用華人修路是必須的,要是那些印度人來修路,只怕修到下輩子,三鍋做事從來都是不慌不忙的。

帶了三百火槍手非常恰當,人少了不頂事,三百人則可組織一場象樣的戰鬥了。

以內陸印度人的渣渣,三百打三千都沒有問題。

李來亨羨慕地道:“玄子兄深受領袖信任,誠令我等羨慕啊!”

第一軍是嫡系部隊!

五個師的部隊,都是華人,全華班,對比於有四個師爲印度兵的第四軍來說,簡直讓李來亨口水狂流掉地搭搭響。

先不說什麼,爲了拖印度牛上樹,李來亨忙到額頭冒火,用盡吃奶力氣拖了一羣牛上樹上到一半時才發現之前被拖到樹冠囑它們老實呆着的另外一羣印度牛又在樹下草地悠閒地吃草,你火不火?!

張家玉老弟則有空閒去做巡視組官員,他所在的第一軍,都不用他怎麼操心呀。

而且第一軍很可能是領袖親軍,加“近衛”的頭銜,這是極大的榮譽,所有的官兵皆在軍銜上套金邊,走出去,威風!

張家玉微笑道:“軍長過譽了,您戰過前明,打了韃靼人的大名讓領袖記掛着,可謂是‘簡在帝心’,這不,從大明那裡調您過來,是專門來打仗的,可沒有多少人有此待遇!”

將軍們談及領袖早把他當成皇帝,那是遲早的事,也是大家樂見其成的事,以領袖爲人,大家一起花差花差絕對沒有問題。

與李來亨不同,張家玉這人喜歡到處旅遊,開開眼界,他在忙完第四軍的軍務監察後,沒什麼問題,把報告交快船送總部後沒什麼事情,順便到納西克城參觀。

張家玉的話搔到李來亨,他矜持地微笑,見此時馬車轆轆,外面盡是心腹親兵,遂問道:“玄子兄,你來檢查軍備,戰爭是否快要打響了?”

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446節 硬剛(二)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7節刺殺第1404節 速下城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3節月港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74節不用擔心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241節過線者死!第5節初議事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379節 帶路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751節 殺人質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20節軍制確立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618節 過癮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92節揚名立萬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71節落子(完)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
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446節 硬剛(二)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7節刺殺第1404節 速下城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3節月港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74節不用擔心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241節過線者死!第5節初議事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379節 帶路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751節 殺人質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20節軍制確立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618節 過癮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92節揚名立萬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71節落子(完)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