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節 天大瑞祥

新伊城的北海布政使司官署不算奢華,不過一些平房而已,但已經不錯了。

每個人都很忙碌,只要有空就去淘金,一工難求,除了必要的工作外,大家都把全部身心投進淘金中,官員也不例外。。

今天,駐北海部隊長官馮雙禮來拜訪布政司包爾康,給他帶來了一份貴重的禮物。

一塊巨大的狗頭金!

狗頭金是一種包含雜質的自然金塊,多來自富含金質的流星殞落,黃金雨地質時期形成的富金礦礦石,這種自然金因形狀肖似狗的頭形,故名狗頭金。

一般地,大於5克的金子可稱爲塊金,而狗頭金更大,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可遇不可求。

馮雙禮的手下有一名傅姓中士,來自浙江,那天他們休息,按規定可以去河牀裡淘金。

這裡是產金區,黃金無所不在,淺淺的河流裡,他剷起砂石放在淘盆中然後搖晃得金子。

他一路鏟砂淘金,做得汗流浹背,岸邊裝金的盆子上漸漸積累了一大把金砂,收穫不小,他的臉上露出笑容。

日到晌午,準備幹完這一把就上岸休息。

鏟子剷下去,碰到硬物,傅中士心頭一動!

不象是一般岩石,他來上幾鏟把硬物周邊的砂石刨開一些,就發現有一塊金疙瘩露出頭來,他用手一撥,紋絲不動!

遂拿着鏟子小心地把它周圍的砂石去掉,再用水沖洗,越做越是吃驚,這是一塊大大的狗頭金,一個人都搬不動。

他叫來戰友,用上繩索與棒子,足足八條大漢一起動手,齊心協力地將狗頭金給擡上岸,所有人都吃驚不小。

搬上車運回部隊裡一稱,哇噻,不得了,重達232公斤!

是他發現的歸他,這位傅姓中士的覺悟高,與長官說了,要把這塊狗頭金獻給朝廷!

層層上報後,狗頭金送到馮雙禮那裡,馮雙禮很高興,給傅中士記大功,即時提升爲中尉!

這麼厚的待遇非常值得,包爾康看到了這塊狗頭金,形象的說,有多大呢?不是狗頭大,而是一條狗那麼大,形狀還肖似一隻……老虎,讓他很震驚!

不僅大,純度也高,熠熠生輝的看上去幾乎沒什麼雜質,品質超羣,非同小可。

“自然精華,國之瑞祥啊!”包爾康讚不絕口。

之前本地採金,也找到一些狗頭金,一二斤重,有些就收在了官府裡,不算什麼大事。

而在兩中華,也有一些狗頭金的記錄,最大的那塊不過接近五公斤而已,上不得檯面。

與這塊狗頭金相比,恰似狗頭與狗之比也!

現在這塊狗頭金擺在軍政兩位首長的面前,兩人圍着它觀賞,即時達成共識:“不辭萬里,送回朝廷!”

於是召來了得力的軍官,安排人手與車輛,把狗頭金包進了重重的棉被中擡上車,小心翼翼,費盡千辛萬苦地運到北平,再到天津,最後走海路運回了南京,整整用了半年的時間!

朝廷大喜!

這個年代自上而下都是講迷信的,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極其需要瑞祥以裝點門面,渴望的!

瑞祥又稱“符瑞”,被儒學認爲是表達天意的、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如出現彩雲、風調雨順、禾生雙穗、地出甘泉、奇禽異獸出現等等。

儒學認爲,這些現象出現是天對皇帝的行爲和所發佈的政策的贊成或表彰。觀測和解釋這些現象,是儒者的重要工作。

據說周武王進攻商朝時,有白魚跳到了船裡,有火焰降到了武王的房頂,然後化爲一隻鳥。這些瑞祥,被認爲是上帝任命武王爲天子的象徵。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據說他做皇帝時,五大行星曾一字排列出現於天上,此外還有其他許多瑞祥,從而證明了他當之無愧。

瑞祥是一種政治需要,三國時曹丕廢帝篡炎劉,大臣李伏奏曰:“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

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

以此來表明曹丕當皇帝是天意如此,如果實在找不到瑞祥,那就自己來捏造,隋末奇才王世充,差人捕捉各種鳥雀,把寫好所謂符命的帛系在它們的頸子上,一隻一隻地放飛。打下這種鳥雀前來進獻的人,授予官職頭銜,王世充則以此示衆,吹噓自己是天命所在,可順應符命當天子。

如此低B的事情都做得出來,還做得不亦樂乎,導致他麾下的大將程咬金和秦叔寶嚴重BS他,乾脆在與唐軍對陣時策馬跑到唐軍那邊歸順去了!

古代瑞祥種類繁多,大體分爲五種,即五個等級。古稱“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是最高等級的瑞兆。以下分別爲大瑞、上瑞、中瑞、下瑞。《新唐書·百官志》載:“禮部郎中員外朗掌圖書、瑞祥,凡景星、慶雲爲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爲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蒼鳥、赤雁爲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連理爲下瑞,其名物十四。”後來品種又不斷增加,凡銅鼎、銅鐘、玉罄、玉壁等禮器也都列爲瑞物,

現在那麼大的一塊狗頭金就擺在大殿上,這不是瑞祥還是什麼!

那些什麼景星慶雲的只能記載在書上,無法重現,別人可以說你是假的。

如今那麼大一塊的狗頭金擺在殿上供人蔘觀,其酷似一頭回首欲噬的猛虎,虎頭扭轉,充滿了高傲和兇猛。

虎右前足踏在岩石上,其餘三足前屈,正欲發力,整個圖案動靜搭配自然,惟妙惟肖,可以說,簡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堪稱‘國寶’。

大家嘖嘖稱讚,首輔馬士英奏道:“今北海承宣布政使司所獻瑞祥,可謂是虎虎生威,古稱‘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王者則必龍虎相隨,此乃王者之嘉瑞也,應在大明,臣爲大明賀、爲公主賀、爲皇太孫賀!”

衆大臣稱善,執政的監國公主朱真真異常高興,她以一介女流之輩執掌朝綱,又立其子爲皇太孫,還嫁了一個海賊,最怕別人說她得位不正。

現有王者之嘉瑞,就擺在衆目睽睽之下,當能堵衆人悠悠之口也。

於是下令重賞北海承宣布政使司,包爾康升爲左布政使,馮雙禮晉爵,其餘人等也升官發財,那位傅中尉跟隨隊伍來到南京獻上瑞祥,從中尉升到少校,送軍校學習後任職,讓他如在夢中一般!

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2185章 直落(三)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25節琉球天變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432節 兩房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5節初議事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618節 北海!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70節落子(五)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23節刺客(一)第96節海洋貿易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671節 打城牆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761節 黃金艙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295節 得手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066節 立規矩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
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2185章 直落(三)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25節琉球天變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432節 兩房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5節初議事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618節 北海!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70節落子(五)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23節刺客(一)第96節海洋貿易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671節 打城牆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761節 黃金艙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295節 得手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066節 立規矩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