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

“旭98”號貨船上,船主趙宏利看看一切準備妥當,遂吩咐道:“開船!”

船上水手長老王高呼道:“開船!”

“噹噹噹……”銅鐘響起,一排十個水手們用力撐竹竿,把船用力地撐離碼頭,然後使用大槳,“旭98”號貨船漸漸駛離了旭日港的第11號碼碼頭。

在高空上望去,旭日港的規模巨大,能夠同時裝載三十條貨船和二十條貨船,而這裡的港口,幾乎日夜運轉,就象一個巨大的心臟,不斷地吞吐人與貨物。

碼頭上的貨物堆積如山,當天清完,第二天又堆滿了,異乎尋常地繁榮。

趙宏利三十五歲,泉州人,年輕精幹,在船上的時間還長過在岸上的時間,他十五歲就上船幹活,在二十五歲的時候就擁有了一條自己的船,先是大艇,然後是單桅船,現在成了雙桅船,他打算過上三年,向銀行貸款買條三桅夾板船跑遠洋。

趕上了好時機,他發財的速度遠比他的父輩快。

旭98是一條戴重爲100噸的雙桅橫帆貨船,它的速度非常快,主要業務是運糖從東南府的旭日港到印度的加爾各答。

糖是東南府出口的大生意,東南府的白糖,特別的細白,比其餘地方的糖品質高上一籌。近年來在爪哇島種的甘蔗榨出來的糖,比臺灣與兩廣甘蔗榨出來的糖更加地甜,大受歪果仁的歡迎,銷路是有多少就收多少。

初時,糖運生意都是紅毛番夾板船包辦,也不時有阿三的船和來自西亞的船到旭日港運糖,但隨着中國船的增多,爲了生意,象趙宏利這樣的船主,裝上糖揚帆後西行,越過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乃至於西亞紅海,最遠處有中國船抵達了阿非利加。

中國船徹底地回覆了二個世紀前鄭和下西洋的態勢,而且比鄭和下西洋更加頻密,往西的中國船一年年增加。

東南府的海軍力量未出馬六甲,尚未投射到達印度洋地區,西行的海路也不平靜,海盜多,小偷多如牛毛,但趙宏利心中還是有點底氣。

他這條船,在露天甲板上裝了八門六磅炮,船員們都裝備了燧發火槍,用來防身。

船員們都受過槍炮訓練,購買槍炮和訓練有政府補助,但政府也不會白吃虧,一旦需要,政府就會徵召船員參戰,此時的船員並不需要過多的訓練。

遇敵必戰,中國船對於海盜來說是塊硬骨頭。

他還爲他的船貨買了“保險”,這“保險”是近年來東南府推出的業務,主要爲了船隻和船員安全提供保障,叫做“交強險”----交通強制保險,由“平安保險公司”負責。

顏大少都懶得多想,直接用上那些稱呼,反正我是老大,所有的人都得聽我的。

所有的註冊客貨船都得買保險,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員素質已經達到了可以推行保險的程度。

有了保險,貨船萬一中途遇到海難和海盜搶劫所招致的損失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

這條海路上,沒有東南府海軍直接巡航,但據趙宏利瞭解,有時看到一些西行船隻滿船都是壯實的中國男子,實際上他們是有軍方背景的船,負責清理航道上的不法分子,甚至也聽聞一些海盜搶劫中國貨船,結果船員們亮出二十四磅大炮來,讓海盜們徹底傻了眼。

這肯定是東南府海軍給海盜裝彈弓,須知東南府民間是不能夠購買超過六磅口徑的火炮。

捉到海盜,殺過中國人的海盜一概吊死,沒殺過中國人的海盜則通通進行令人聞風喪膽的勞動改造。

因此海路還是安全的,反倒要提防持牌強盜-----沿途國家和勢力的收稅船。

他們攔截海船收稅,而東南府海軍避免與他們發生衝突,目前這種策略沒作改變。

不過,趙宏利並不怎麼擔憂。

風行和海流都很適宜,船行迅速,當天夕陽將下時,水手長老王湊過來道:“老闆,船速達五海里,五天就能夠到達柔佛了。”

“嗯!”趙宏利應道。

“我們準備到柔佛那邊交稅?”老王再問道。

“對!”趙宏利回答。

他們所講的是今年以來,東南府下達的一個新命令,要所有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無論哪一國的,都在柔佛國的港口裡停靠、補給、納過境稅,不得在更西的亞齊港口裡停靠。

命令下達,敢不遵守的船主被罰款,同時持柔佛海關稅單的船隻回來可以得到15%的退稅!

如此一來,大家都執行了,哪怕亞齊的補給更好和更有利。

背景:亞齊國和柔佛國,兩國分據馬六甲海峽的左右邊,柔佛在東頭,亞齊在西頭。

亞齊,古國名。即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部。16世紀初葉起統治蘇門答臘北部及馬來半島一些地區的MSL王國,是馬來羣島一帶的貿易中心。又稱啞齊。由亞齊人所建,故名。首都哥打拉查(今班達亞齊)。十七世紀初期,在素丹伊斯坎達爾·幕達統治下達於鼎盛。勢力所及,包括蘇門答臘西海岸全部,西達英德拉甫拉(今米南加保地區),東至西亞克。還征服了彭亨、吉打和霹靂,取得馬來半島的胡椒和錫產地。1613年和1615年,伊斯坎達爾·慕達兩次進犯巴都沙哇爾。1629年,他進攻馬六甲,但爲葡萄牙、柔佛和北大年的聯合艦隊所敗。

柔佛古國,位於馬來半島西部的最南端,東面是中國南海,西面是馬六甲海峽,南面隔着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此時還沒有新加坡。

兩國都扼馬六甲海峽,之前的三年內,東南府的船隻和大部分去印度洋的船隻主要在亞齊補給,但今年以來,沒有一條船去亞齊補給,都轉柔佛了。

四天後的傍晚,進入了柔佛國的班加蘭港時,看到港口已經排了不少船。

班加蘭港小,正在施工擴建,一邊航道封閉,更有甚者,他們進港速度很慢,雖然有工作艇和小艇在前面拖,“旭98”船員們還是得用沉重的大槳划船,累得直喘大氣,而且港灣的空氣中瀰漫着從鞣皮廠散播出來的腥惡臭氣,薰得讓水手們想嘔。

“這地方可真讓人失望!”水手們怨聲載道。

“我忍!”趙宏利爲了15%的退稅,忍了!

在班加蘭港,他們預計後天早上啓航,因此有不少的時間。

港口不咋地,收稅倒是很勤快,他們看到了當地官船向他們馳來,按6%的貨物價格收稅!

一些小艇靠過來,上面滿載着瓜果和蔬菜,還有活畜-----他們知道中國人喜歡吃綠色植物和鮮活的東西。

他們很有幫助,不過得小心,水手們持火槍戒備,一旦發現有人想偷東西的話,就毫不客氣地槍擊他們!

那些人很會偷東西,一不小心,連舵盤都給你卸掉,你得萬分小心!

只有少數幾個水手結伴上岸,大部分的水手們都留在船上。

這是爲了省錢,船上有免費伙食,上岸一切自理!

華人普遍家庭意識重,爲了節省一個銅板寧可自己受大苦,所以想賺華人的錢實在不容易。

……

離開了班加蘭港,繼續向西,在第三天的上午,他們發現了前方一條槳帆船正高速地向他們逼近,上面站了一些全副武裝的武士!

“是亞齊人!”水手長老王高呼道。

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2199章 西洋人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150節 拆城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2199章 西洋人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854節 展會中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24節爾虞我詐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852節 兩老賊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482節 真功夫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509節 沒錢了第85節暗流洶涌第53節造船(二)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784節 集郵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66節落子(一)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164節 三年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699節 先說服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767節 拖手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273節 虜帝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
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2199章 西洋人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150節 拆城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2199章 西洋人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854節 展會中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24節爾虞我詐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852節 兩老賊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482節 真功夫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509節 沒錢了第85節暗流洶涌第53節造船(二)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784節 集郵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66節落子(一)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164節 三年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699節 先說服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767節 拖手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273節 虜帝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