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

上午的會議開得非常緊,除了各州州長的述職報告,還進行了領袖的點評,以及對各州的人事調動!

各州的主官,都有任期限制,一般五年一任,有時一任,有時兩任,極少出現十年不挪窩的事情,經常一任後就作調整。

官員調動,各地有政策的連貫性而不致於各搞各一套。

中午餐後,顏常武親率各州官員坐馬車到城外有二小時車程的長塘鄉進行調研。

一路上浩浩蕩蕩,有顏常武的隨行官員、各州主官及五百騎兵,都是馬車和馬匹,速度很快。

長塘鄉是東南國的新農村,民衆集中居住,樓房統一建設,有三種樣式可選,是爲傳統、西式和東西合壁式,不致於象以前農村建築那麼地雜亂無章。

同時集中提供公共服務,衛生、教育、文化、體育、軍訓等。

該鄉街道寬敞,清潔衛生,往來民衆皆臉色紅潤,與他們談起來,皆稱感謝領袖、感謝官府。

鄉政府前面廣場,立有高大的旗杆,東南國國旗迎風招展。

廣場面立有大大的公示牌和報紙欄,登出報紙、官府的法律及政事公開!

顏常武仔細地看過,讓官員們都捏了一把冷汗,生怕有什麼沒做好的,唯恐他有什麼不滿意的!

好在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官員們才放下心來。

顏常武聽取了鄉工作人員的彙報,那個小鄉長,年齡都不到二十五歲,見到這麼大的領導在他面前聽他發言,手忙腳亂的,好在顏常武鼓勵他,他才能夠把話說清楚。

“工作得不錯,以前朝代,官府統治不出城,現在我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工作出到鄉,鄉事雖小,但關係重大,我就拜託諸君,把鄉里的事務搞好!”顏常武如是說,諸官員連連點頭。

顏常武紆尊降貴,親自走進鄉民金成奎家裡探訪。

訪問長塘鄉、金成奎家都不是當地官員決定,而是顏常武亂點一氣。

一旦他聖裁作出,馬上他的行在有人跟進,出動人馬布控長塘鄉,當地官員想做什麼都來不及,頂多叫做掃掃地,搞搞衛生而已。

金成奎家是三層,每層有一百五十平方米之大,正廳牆上掛着顏常武的大幅戎裝像,神案上則供媽祖娘娘神像,傢俱是楠木製,放有二個大大的地瓶,門戶兩邊猶掛有春聯,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典型的東南國民居。

但是,主人姓金,乃韃靼人出身!

資料上表明,金成奎父親屬正黃旗,得授三等精奇尼哈番顯赫爵位,不過一切都過去了,他一家子滿嘴都是漢語,以前他們的習俗早蕩然無存。

顏常武與金成奎坐在長沙發上坐一起,拉起了家常。

知道金成奎一家搞的是畜牧業,顏常武就問起他們放牧的情況、子女教育、就近醫療、家庭收入情況等等。

金成奎一一作答,表示日子過得很好,他一家十四口人,有牲畜一千二百頭,得到了官府的幫助,包括防病防疫及牲畜出售,他還拿出一本賬本,記載了他的收入情況。

他還亮出了他家的銀行存款本,計有存款達到一千六百銀元,日子是過得紅紅火火的,他非常滿意。

當地官員有人說了,每戶的存款平均皆過百元以上,這位金先生的存款這麼高,是勤奮一族。

“很好!很好!”顏常武滿面笑容,他說他專程來看望大家,就是想看看民衆過得怎麼樣,聽聽大家的心裡話。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他當場表揚當地官府還是有作爲的!

而當地官員則如釋重負,心忖得回去幹些什麼壓壓驚。

要是幹得不好的話,面前這位主兒可是開國之君!

說擼誰就擼誰,說砍誰就砍誰,犯事官員根本不會得到寬恕。

除了這家,還隨意走訪了另外幾家,看到的狀況都不錯。

顏常武又視察了當地的農貿市場,他邊走邊看,在各個攤點前駐足詢問,瞭解食品供應和消費、食品安全等情況。

在一處牛羊肉攤位前,他停了下來,詳細詢問攤主今年牛羊肉價格漲幅、銷量變化等。攤主回答,牛羊肉價格持下跌趨勢,肉賤傷牧戶,對於養殖有一定影響。

顏常武就吩咐官員們要捋好銷售渠道,讓牧戶能夠順利銷售畜肉,做好活畜輸出和深加工工作,不僅僅是賣給軍隊和移民,還可以把乾肉賣到大明及整個亞洲大中華共榮圈裡去,要開拓,進取,不能等!

“我們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打通了從東到西的商路,而且各國海關也爲我們降低了關稅,正是出口的大好良機,就連紅毛番都向我們出口北美野牛牛肉乾和鹿肉乾,你們絕對不能閒着。”顏常武指出道。

啊啊,好熟悉的一幕,官員們紛紛拿出小本本在那裡記着,顏常武覺得自己大有某三胖之風!

那個攤主頗爲大膽,他見領袖好說話,趁機告狀,說本地稅收比起土澳大陸其他地方要重!

重多少?重上20%~30%。

當地官員們個個眼睛發直,心都提到了嗓門上,開國之君積威非同小可,那可是雷霆之怒!

好在顏常武並沒有發作,先詢問他們是什麼回事,於是州長陳子壯作答,他說根據國家稅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稅收,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收得越重,有的地方收得少,那是因爲他們按照稅收法得到了稅費的減免。

陳子壯,廣州府人,萬曆四十七年即1619年的朝廷科考的探花郎,後因直言被黜歸鄉,之後歸東南府入職。

他在領袖面前侃侃而談,言明新禹州是東澳大陸最早開發的地盤,經濟發達,所以稅收則重。其餘地方,越遲開發,稅收越輕,乃有確切實據。

顏常武深表滿意,說稅收是國家根本,沒有稅收,前明之禍不遠矣。

官府依法收稅,民間依法納稅,兩方面都要做好工作。

“官府要加強解釋與溝通的工作!”顏常武吩咐道,衆官員唯唯。

臨離開前,顏常武向着黃淳耀,手指攤主道:“這位敢直言,我們就要多聽聽這些人的意見!”

“領袖說得是!”黃淳耀恭聲道:“臣必當不時調研,以瞭解民情!”

這一指,等於幫助攤主,表示他被掛了號,簡在帝心,避免他人給他穿小鞋。

顏常武下到民間,乃到土澳大陸後出外的第一次行程,不僅僅是作秀,而是表明一種態度!

歷朝歷代,從來沒有象他一般關心民間生活,把民間疾苦放在心上,官員們也就不敢怠慢,從而政權政權穩固,不給有心人有可乘之機,東南國方能長久。

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509節 沒錢了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80節出師落旗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150節 拆城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744節 腿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295節 得手第52節造船!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517節 撤退(二)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090節 夜襲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83節遠遠炮擊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432節 兩房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837節 加九錫(二)
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509節 沒錢了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80節出師落旗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150節 拆城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744節 腿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295節 得手第52節造船!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517節 撤退(二)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090節 夜襲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83節遠遠炮擊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432節 兩房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837節 加九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