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

無論是內外城牆,隔5米均築建了一條粗壯的水泥鋼筋樁,深深地打進了地底,作爲支撐,然後再砌起磚牆或者石牆。

除此之外,還有第二層的水泥鋼筋樁,同樣是間隔5米打一條,與頭層距離爲三米,水泥鋼筋樁交錯,再砌多一層磚牆。

相當理想的築城方式是打下水泥樁,再豎起鐵網,就網築牆,絕對堅固。

但是,鋼筋數目將會是天文數字!

目前,東南國的鋼鐵生產量相當高,金山省和呂宋都有很大的鋼鐵廠,加上土澳大陸的鋼鐵廠,每年生產出巨量的鋼鐵,而且印度那邊也有鐵礦、煤也不缺,東南國新入手印度,正在籌建鋼鐵廠。

支持開羅新城所用的鋼筋沒有問題,可是運輸就有問題,鐵是非常重的東西,要運的東西多極了,實在難以兼顧,時間上也有問題,要以最快的速度建好一座城,那些石料與磚頭準備好,再用鋼筋建樁,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那麼幹吧!

人們一鋤一鏟地挖土、運土、打樁、築牆、打夯……

他們挖起了壕溝,修建了碼頭、道路,一項驚人的速度出現了!

從蘇伊士城到開羅新城有130公里,華人用了僅僅十天的時候,修建了兩條鐵製的軌道!

鐵軌!

還沒有蒸汽機,軌道上運行的是馬拖車、驢拖車,由牲畜拖動的拖車裝運了各種物資到開羅新城。

雙軌,一來,一回,不停搬運,效率飛快。

從早到晚,鐵軌上拖車來來去去,有時還夜半挑燈行駛!

開羅新城能夠迅速建成,鐵軌功不可沒!

上萬人一起動手,他們平整土地、鋪設路基、安放枕木、安裝鐵軌、擰緊螺絲!

這是一種輕便鐵路,車軌寬爲0.7米,由馬匹拉動,車體爲本制,每節就是木板釘合在一起,前後安裝四隻鑄鐵車輪,無車廂,均敞篷,以便節省重量。

每節車體可載重8噸左右,4節爲一車,載重30噸,由12匹馬牽引,又或者是2節爲一節,由12頭驢牽引。

其人貨兩運,人可擠坐在一起,一車車體運上50人沒問題,非常方便。

20裡地即10公里設一站,馬驢行一站後即更換,換另外的馬驢來拉,給它們休息,並喂以豆餅、花生餅好料。

趕車的是三鍋,就會見到三鍋拿飲料給馬驢吃,自己也吃!

車伕手搖長鞭坐於車首,數馬匹分立於軌道兩側,車伕一聲吆喝,長鞭當空炸響,車輪隆隆起動,衆馬揚鬃奮蹄,奮力前行!

到了終點站,卸貨後轉一圈,走另外一條軌道,雙軌制的好處在此。

爲了保證軌道安全運行,軍方面沿線左右三十里佈防,列爲軍事禁區,嚴禁非相關人士進入,如有違背,一經發現,即行逮捕,關押起來,起碼半年苦役。

要是企圖破壞軌道,可以當場正法!

開羅人負責挖護城河,去掉地上的砂子,就可以刨土,土方看情況,可用在城牆裡。

修築城牆的工作在密鑼緊鼓地進行着。

首先打地基,俗話說,地基不牢,地動山搖,地基絕對不能馬虎!

地基挖好,就在下方鋪石頭,建造一條條的鋼筋水泥柱!

民夫不停地用絞輪和吊索將一塊塊花崗岩吊起,用水泥把花崗岩砌牆,然後填土打夯。

一部分人搭架子,一部分人運送建築材料,一部分人負責建設。

建設的人肯定是華人,其他的人則負責打雜。

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單是土方就有500多萬,15萬人一起幹活,且慢,還要運輸物資,修建城牆。

所以人們採用了一切能用上的手段,例如推車、吊機、牲畜助力、軌道等等,

每天都是披星趕月一般地幹活,工期緊的時候,則是三班倒,晚上燈火通明,不停趕工。

尤其是華人工匠,他們的工作效率是其餘人的二倍以上!

分開四面築城,齊頭並進,主要採取了獎勵的方式,趕進度,哪一邊快的,就獎勵哪一邊,分爲當天獎勵,三日獎勵和十天獎勵,在工錢上嘉獎,最多可達50%的工錢。

令人稱道的是,工地上伙食很好,軍方專門成立了飲食公司,不盈利,提供良好的伙食,保證民工的體力。

民工們的伙食都是軍標,按軍人的待遇給予,主食管飽只要可能,就提供鮮肉鮮菜,辦不到的話也必定有乾肉、而且肉量很大。

這段辛苦的時間,民工們吃得非常好,若干年之後,說起來都非常地感慨,是趕工的時候吃得最好的!

城池以飛快的的速度成型,但質量一樣很好,在古代修建城牆,用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摻和在一起夯築而成,當年築城是“蒸土以築都城”。

築城監工嚴苛,驗收時,讓士兵鐵錐能刺進城牆一寸者,即殺這段城牆的工人,並把屍體填進城牆。如果刺不進去,則殺士兵,如陝北統萬城遺址就是這麼一回事。

當然,東南國建開羅新城不會殺人,但是質量絕對有保證,成立了質檢小組,組長正是軍長李來亨,他絕對不會掉以輕心,因爲這城建好了,他負責把守,要是質量不過關,被攻破了,他會被殺頭!

已經預定了由第四軍把守開羅新城,該軍從上到下,認真檢查築城的質量,任何一處地方有問題的話,都不會放過。

既快,又好!

華人是建城的主體,道理很簡單,論建設速度,在這個世界,有比中國人建設效率更高的嗎?

論建設城牆,在這個世界,有比中國人更擅長幹這個工作的嗎?

所有的華人都在奮力拼搏,除了民工,還有上萬軍人也來幫工,他們拿出了上前線作戰的態度:苦幹,輕傷不下火線!

開羅城裡,阿卜杜拉·費薩爾爲首的傀儡政權也功不可沒,他們出面安撫開羅人,組織開羅人幫工,講得很明白:“開羅城是座和平之城,千百年都沒有遭遇過兵火,當初華人雖然圍城,但沒有大規模進攻。如果誰若不滿,可以不參與,但不要破壞和平,畢竟華人手裡有槍!”

開羅人一旦搞事,惹得華人以牙還牙,吃虧的終究還是開羅人,這個道理被阿卜杜拉·費薩爾苦口婆心

也由於華人尊重當地宗教與民衆,買賣公平,比如華人買光了開羅城裡的羊,但都按市價給錢,因此沒有激發民變。

華軍與開羅民衆最終保持了剋制,沒出大問題,開羅人沒給開羅新城添大亂子。

至於開羅城外,東南軍是嚴防死守,哪一方勢力敢對修城不利就打誰,令到各方勢力不敢輕舉妄動。

土耳其人統治疆域遼闊的窘態畢現,沒能在建城初組織起較強的力量幹攏修城,等到大軍到來時,這城,已經修好了!

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722節 和離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404節 速下城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34節販奴船第1853節 中國式開花彈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699節 先說服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92節揚名立萬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9節回老家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099節 偷水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333節 好看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
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722節 和離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404節 速下城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34節販奴船第1853節 中國式開花彈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699節 先說服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92節揚名立萬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9節回老家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099節 偷水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333節 好看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