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

十月的漠南,寒風初起,已是冰冷刺骨,然而軍人們之心,依舊紅紅火火,除非大雪纔是休息日,否則他們會努力出擊,肝死遊牧民族去。

戈壁灘上一片明軍的軍帳,此時晨光曦微,官兵們一片喧鬧,正在吃早餐。

他們吃的是煎得金黃的饅頭和香腸,喝的熱騰騰的豆漿,伙食相當不錯!

軍帳內點起了煤爐子,可以一邊烤東西一邊取暖,有管道通向帳外以防中毒,十分妥當。

鐵板上那種加上蔥油刷得油亮再烤到焦黃的牛角小麪包,對於軍人們來說是一口一個。

帳內一老一少兩個軍官,都在口不停,少的那個吃個不停,而老的則是說個不停。

他身長七尺餘,橫眉豎目,樣貌頗爲兇悍,卻象個女人婆般地嘮嘮叨叨地道:“……這一次真的走運,要不是曾總兵(曾英)提醒了我一把,我想來想去,硬朗了一把,否則俺家就靠兒子你來撐大局了!”

“朝廷這一次讓軍官大下崗,好多兄弟都回老家種田了,就不知道還有多少個兄弟還在,不過他們不打仗了,朝廷給的軍齡錢還是豐厚的,做得小本生意可以!”

“以後得去多謝曾總兵,還得看看那些老兄弟……”老軍官一個個地點手指道:“曹勳還在,趙劍東沒來,於大海、王祥……”

“爹!”少軍官無奈地道:“你再不吃,部隊很快就要出動了,難道要讓部隊等你吃完嗎?要是把自家的將軍給扔下來,你就成爲笑話了!”

“咳,丟了你都不會丟了你爹,是不會丟了你勞資!”老軍官拿起牛角包吃起來。

他叫楊展,現官至副總兵,字玉樑,四川樂山人,是樂山人的一個傳奇。

首先他是明崇禎十年(1637)武進士第三名出身,他隻身進京應試,途遇毛賊,欲劫其行囊,楊展冷眼看了看生猛的毛賊,輕蔑地笑道:“想要錢財,先比箭法。百步之外,你舉箭爲靶。我若不中,身上的財物任你拿去。”

毛賊應允,相距百步,舉箭爲靶。楊展開弓引箭,一發將其箭竿穿破。

這一箭要是射的是人呢?!

毛賊驚都下巴都掉了出來,趕快跪拜,謝過大俠不殺之恩,立即有多遠就逃多遠。

京城考場,考官放出一匹高頭大馬,以鐵鏈爲繮繩,兇悍難制,考官宣稱:“誰能騎射,誰便及第。”

衆人被烈馬的氣勢所震懾,驚悸錯愕,無所適從。

得明白,明國失了養馬場,會騎馬的人不多,許多人都是參軍入伍後纔有馬騎,才懂得騎馬。

楊展見狀,手持弓箭,排衆上前,抓住鐵繮,一躍而上,任其拋甩掀拱、橫衝斜撞,面不改色,穩如泰山。

隨即引繮縱馬,繞場數週,開弓搭射,九發九中。在衆人一片叫好聲中,楊展這才報上名來,朗聲道:“四川楊展也!”

考官始料未及,驚詫歎服,點爲進士第三,授官遊擊將軍,楊展由此名震京師。

明朝軍制,總兵官、副總兵、參將和遊擊都可稱爲將軍,楊展可謂是一步登天!

事後有人問起,說楊將軍你的馬術真好!

楊展大笑,說俺以前是他認得馬,馬不認得他,根本沒騎過馬!

“那你怎麼會騎馬呢?”人家追問。

“俺以前會騎驢!”楊展承認道,衆人驚歎,會騎驢就會騎馬?!

更大的傳奇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逃生,行刑前楊展奪刀砍死劊子手,勝利大逃亡!

中武舉之後他投入楊嗣昌軍中,隸屬於曾英麾下,憑軍功做到了廣元守備,後來楊展在百丈關招撫叛軍,被授予川鎮中軍參將。

甲申亂起,八大王張獻忠的大西軍進攻成都,楊展與大將曹勳率三千精兵守衛成都,他一個人斬敵二十餘級。

不過八大王兵多,成都失陷,楊展被俘,八大王見他相貌堂堂,想招降他。

結果楊展把頭搖得個撥浪鼓,寧死不降。張獻忠見他敬酒不吃吃罰酒,不禁怒了,想將他立斬當場又怕污了地方,命人把楊展押往南門斬首。

負責押送楊展的兩個小兵喜歡楊展身上的鎧甲,這是大明將軍鎧甲,穿起來威風凜凜,用起來能敵強弩硬箭,當中一個小兵便對他說:“漢子,把你的甲送我吧!”

楊展看機會來了,便不動聲色的說:“我命都沒了,要甲還有何用?等我死後,自然便是你的。但希望你二人能把我的屍首運往河中。”

俗話說:“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這兩小兵聽說楊展同意把鎧甲送給他們,便按楊展要求的,將他押到了水邊。在臨河處,兩小兵給楊展鬆了綁準備卸甲,否則殺出一身血淋溼甲豈不太糟。

就在這時,武進士出身的楊展突然奪了他們手中的刀,手起刀落,乾淨利索地砍死了二人,然後跳到河中,不知遊往何處。

等張獻忠收到消息時,楊展已經逃出生天,與潰敗的明軍匯合。

大難不死,成爲傳奇!

……

少的那個叫楊璟新,字凌雲,正是楊展兒子,也是好漢一枚,乃崇禎十五年武舉,官至參將。

他與父親一道出徵,現兩人在一個部族帶路黨的引領下,率千餘精兵深入不毛,截殺逃往漠北的漠南部族!

這邊的道路是南北部族的交通要道,楊家父子就在此幹起此路是我開要想過此路留下人頭來的買賣。

有所斬獲,但不算多,他們等來了新一批補給的到來,同時還有後方的消息,讓楊展感慨萬分!

因爲他生於公元1604年,今年正好年過半百,如果呆在後方,立變被淘汰出局強令御甲歸田的退伍軍人!

哪象現在統兵打仗,,打過這仗,總兵官絕對沒有問題!

一口氣連扔十個牛角包入嘴,將鐵板上的牛角包一掃而光用不到三分鐘的事,再用十秒鐘灌了一大杯豆漿,楊展領頭而出,一副牛皮哄哄的樣子,絲毫沒有了剛纔的多愁善感。

出發!

楊展兩父子的部隊隱蔽在戈壁灘的一片窪地裡,側前方的道路一直有逃亡的部族,絡繹不絕地往北走,看來明軍對部族的壓力不小,精明的部族腳底抹油。

一心逃跑的部族沒有發現他們,部隊一直沒有出擊,他們想做票大的,等了五天,聽見人喊馬嘶,大隊人馬從道路上通過。

就是他們了!

部隊出動,對那些人馬展開了猛烈的側擊!

楊家軍士氣旺盛,槍炮齊下,部族是驚弓之鳥,夫復言勇,一戰之下,大敗虧敗!

被他們射殺五千餘人,有百餘人嚇到投降,無復以前草原民族的牛掰。

投降?

不需要!

楊展一呶嘴,下令將俘虜統統報銷!

於是就殺起俘虜來,那些俘虜都被他們用帶子綁了手腳,方便砍殺,一個壯實漢子,見到血淋淋的屠刀,嚇得大聲用漢語道:“大人饒命啊,小的有重要軍情稟報!”

楊展倒想看看他有什麼重要軍情,就讓軍人將漢子帶上來讓他說,打定主意要是不滿意,就一刀刀地砍他!

那個漢子手指躺在俘虜堆中的一個滿面血污貌不驚人的傷員道:“我們是札賚特部族的,他就是我們的族長西力德格!”

明軍上前,將那個傷員給扯出來,原來他以前有傷,右腿中了一槍,一直髮炎,正在低燒中,先前的戰鬥沒能發威。

他的部下見逃不過,勿忙給他換了衣服,用血污臉,明軍沒有發現,只當他是普通俘虜。

一搜,在他身上搜出了一顆明朝的將軍印,乃是大明龍虎將軍印,另一枚則是官印,上有大明順義伯的篆書,鬼畫符也似,好在明國人認得自家的字,辨認出是順義伯。

還有明朝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敕書,都保存得好好的,寫的正是策封札賚特部族族長西力德格爲龍虎將軍,再有世襲順義伯爵位!

楊展看過後,不由得喜出望外。

一直以來,大明對北方部族雖然戰果累累,然而生俘一個族長還是頭一回!

他叫道:“小的們,好好侍候這位族長大人,我們的前途,就着落在這位爺身上了!”

周圍轟然應喏!

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72節 反轉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25節琉球天變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516節 撤退(一)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24節刺客(二)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288節 九邊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272節 賣帝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160 帝都之亂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288節 九邊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68節落子(三)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2044節 鐵人軍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60節輕取敵船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
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72節 反轉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25節琉球天變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516節 撤退(一)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24節刺客(二)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288節 九邊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272節 賣帝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160 帝都之亂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288節 九邊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68節落子(三)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2044節 鐵人軍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60節輕取敵船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