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

疾馬如雷,滾滾而來。

自西面天際出現的一條線,很快就化爲了洶涌的馬隊,如洪流般涌到了徐州城下。

韃子大至!

看到他們衣甲鮮明,人馬慓悍,凶神惡煞般有如不知哪家地府放出的惡鬼,城頭上明軍的老兵們知道厲害,多是臉色蒼白,反倒是衆多的新兵如初生牛犢不怕虎,好奇地向着韃子張望,竊竊私語。

高傑看着老兵的熊樣,冷哼一聲道:“不要怕,越怕死得越快!”

一個領子有金邊鑲紅章的政治軍官站出來道:“我們的口號是?”

“遇敵必戰!”官兵們立即條件反射,高呼起來。

“遇上敵人?”政治軍官再問。

“殺一個夠本,殺二個有賺!”官兵們迴應。

趁着士兵鼓起了士氣,高傑喝道:“今天是天賜良機,我們遇敵首戰,絕不能當孬種!”

“絕不當孬種!”軍宣還是相當起作用的。

一將厲聲道:“末將請戰!”

大家佩服地望向那人,正是副將李成棟!

這廝現在名聲不顯,但在另一平行空間裡,乃是反覆小人中的極品,人渣中的戰鬥機,嘉定三屠是他的“傑作”,清廷能夠迅速佔據漢人的江南,正是這廝屠殺漢人的滾滾人頭而得。

高傑在平行空間裡,很壞很壞,他原是李自成的親信,竟然讓李自成頭上綠油油----高傑偷走了李自成的lp投奔明軍,然而高傑爲人驕奢淫逸,膽大包天地進攻明朝轄下的揚州城以得到軍餉,之後又率軍前出與清軍交戰時,被睢州總兵許定國設計所殺,死得極不光彩。

而李成棟奉高傑妻邢氏投奔清廷,爲吳淞總兵,鎮壓江南漢民起義,成爲清軍進攻南中國的急先鋒,先後攻下了紹興、東陽、金華、平州等地。朱由崧之後先後稱帝的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鍵(史稱隆武帝)、朱聿鐭(隆武帝之弟,史稱紹武帝),都死在他手裡。

不過清廷對於李成棟這個降將並不怎麼待見,有功不賞。李成棟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一線進攻,建功甚多。尤其是在清軍第一次進攻廣東和廣西部分州縣的戰役中,李成棟起了關鍵作用。他自以爲功勳卓著,兩廣總督一職非己莫屬。不料攻下兩廣大部之後,李成棟僅僅被授予兩廣提督的軍職,受兩廣總督佟養甲節制。

心懷憤懣的李成棟在廣州宣佈反清歸明,剪辮改裝,用永曆年號發佈告示;當時廣東全省都在李成棟的部將控制之下,各州縣官員望風歸附。

結果遭遇清軍進攻,李成棟在信豐兵敗,溺死於河中。

綜觀李成棟在明亡後的表現,四年間降清復叛清,叛明又歸明。政治立場反覆無常,屠戮百姓又手段殘忍,妄圖在複雜的歷史進程中火中取栗,分一杯美味之羹。

本來應該是掛在恥辱柱上鞭撻的人物,卻因爲是爲殘明死節,而獲得了良好的名聲。可見世道人心,到底未必公平。

不過,應該做鬼的李成棟,如今儼然成爲了反清精英,他向高傑請戰,得到允許,率五千步兵出了城門,背城而戰!

有勇氣,須知明軍對上清軍早已喪膽,根本不敢陣戰。

到來的清軍看起來聲勢造大,實際上只得三千騎兵。

騎兵的好處在這裡,一旦展開,三千騎兵就有萬人的架勢。

率領他們的正是大酋多鐸。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耳滾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

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爲和碩額真,旋封貝勒,統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爲封豫親王。崇德六年(1641年),參與鬆錦大戰,獲大捷。順治元年(1644年),以定國大將軍從多耳滾入關。

多鐸率領的清軍的攻勢凌厲,一路襲破大順軍、明軍和各地地主武裝,全然不在話下。

但當兵臨徐州城下時,多鐸覺察棘手。

城防堅固,有如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姑且不算,關鍵是他看出了防軍的士氣和戰鬥意志似乎不同於以往見過的敵人。

這不,對方居然有膽地開城而戰!

這回遇到的明軍有點不同,無論騎兵還是步兵,一律鐵鍋式的頭盔,上面光光的沒有任何裝飾,上身是由前後兩片勻制鋼板用牛皮繩連接在一起的胸甲,內穿綠色的軍服。

驕傲無比的多鐸自然不能慫,也不待對方列陣完畢,着都統準塔率五百精騎上前衝突----算看得起對面的明軍了,以往他頂多派出三百騎兵就行了,哪怕是上萬人的明軍被他區區三百的騎兵一衝,潰不成軍,從無例外。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五百韃子精騎,將身上裝備的頭盔和衣甲整理一下,把光亮如亮的馬刀抽出來,雙腿一夾,戰馬飛馳而去,越跑越快,風在耳邊呼嘯。

來勢險惡,那高舉的馬刀似可怕的兇獸的牙齒,帶着駭人聽聞的氣勢衝來!

馬蹄動地,僅五百騎,那股吞噬天地的殺氣連站在城牆頭的明軍都感覺到雙腳戰慄,更不用說直臨其鋒的城下明軍。

但是高傑既然知道北虜可怕,他聽從參謀部的建議,出動的五千人中,有三千是東南軍!

李成棟能指揮東南軍是因爲他的軍階高,但無論是高傑和李成棟都不能讓東南軍死傷太多,否則他們升官的考覈指標會有一項是看東南軍死傷的多少而定。

這三千東南軍甚至是最先出城的,他們見着敵騎殺到,並不驚慌,趕快結陣,陣勢一合,殺心自起!

“裝彈!裝彈!”

“開保險,舉槍!瞄準!”軍官們滿頭大汗,來回地奔走。

“射擊!”軍刀揮下,槍聲大作。

於是,出乎韃子兵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韃子騎兵撲來了,被打倒了,成片成排地被轟倒在地上。

火槍不斷地射擊,韃子騎兵倒了一地!

都統準塔自恃其勇,他人披重鎧,子彈都打不進去,戰馬亦是高防護,四蹄翻飛,如輛坦克般衝鋒陷陣,子彈打在人與馬身上,火星四濺!

“看勞資一騎破千!”準塔手揮狼牙棒,準備大殺一場,他豪情橫溢,加速向前,堪堪衝到明軍陣前,然後他看到了明軍屹立不動!

甚至看到了那些明軍(東南軍)是冷冷地看着他,把他當成了死人一般,有的明軍傢伙還是笑着的,根本沒有面臨大敵的緊張,明擺着有恃無恐。

刀頭舔血的人最講兆頭,他大感不安,但已經是無路可退,只能繼續衝鋒。

他的瞳孔倏地收縮!

明軍人羣往左右一分,露出了一尊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向着他。

轟!

一聲巨響,準塔上半身連同他馬匹的上半身被炸成稀巴爛。

炮決準塔!

第18節真相大白第23節都在演戲第92節揚名立萬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447節 硬剛(三)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227節避開暗礁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828節 荷蘭艦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160 帝都之亂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954節 上桅樓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431節 謠言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83節遠遠炮擊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357節 明軍將歸
第18節真相大白第23節都在演戲第92節揚名立萬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447節 硬剛(三)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227節避開暗礁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828節 荷蘭艦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160 帝都之亂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954節 上桅樓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431節 謠言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83節遠遠炮擊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357節 明軍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