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節 東方規則

新明軍大勝叛軍,自身戰死爲一百三十四人,受傷爲三百五十一人,幾乎都是第一輪槍擊中死傷的,之後叛軍火力衰減得可怕,淪爲排隊槍斃的犧牲品,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戰後清點繳獲,發現了大量的槍支裝錯了子彈,一問俘虜,果然不是正規軍。

劉文秀又是好笑又是好氣,不是正規軍居然敢來搦戰,這不是有病嘛!

這是慄道安用船民組建的“船軍”,被殺得大敗虧敗,三千人死掉、失蹤二千五百人,只剩下五百餘人逃回去,裝備扔了個光光,個個臉色沮喪。

慄道安先前的囂張氣焰則斂,見到已軍慘狀,忍不住放聲大哭!

他對這支部隊傾注了很大的感情,這是他的私人部隊,他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訓練他們、籠絡他們,用前明軍的標準來講這是他的家丁,要知道,前明軍隊伍組成一是軍官的家丁,二是普通兵員,家丁纔有用,既然是家丁,是家裡人,慄道安對他們非常熟悉,許多人都叫得出名字……親自給他們發餉,逢年過節給他們發福利,關懷備至,寄予巨大的期望。

他想着用他們打天下,打遍明軍,搏個封妻萌子,孰料,這個夢想剛一開始就徹底地破滅了!

打過一仗,他這才知道,軍與民的區別,他的船軍簡直不堪一擊,他們也訓練過,訓練得似模似樣,一旦上了陣,就什麼都不是!

他意志消沉,連旁邊的叛軍參將田建平都不想打擊他了,對他道:“這裡明軍勢大,我方不可力敵,就等他們決出勝負,再作定奪!”

這不是兩國交鋒和敵對勢力你死我活的交戰,是朱家子孫爭權奪利,他們外人犯不着爲他們而搭上性命,只要分出勝負,總有一個姓朱的坐龍廷,之前的敵對方向他山呼萬歲,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這不是背叛,不而勝利者也基本上不會追究那些小兵卒先前對他的無禮,這就是東方規則,中國傳統文化---家天下,反正肉爛在鍋裡怎麼都是自家吃。

慄道安苦笑道:“只好這樣了!”

他心中不安,怎麼可以這樣消極避戰呢,怎麼對得起桂王殿下呢,可是他太低估官員們的無恥程度,他們在山裡,天天派人到城裡打探消息,然後就看到了新明軍一路勢如破竹,破關奪隘,不在話下!

因爲新明軍下達了大赦令!

這份赦令以朝廷東南王顏常武的名義而不是朝廷皇帝或者監國公主的名義下達的,各路造反好漢忙不迭地或迎降、或袖手旁觀。

顏常武首先表明他回來了,將主持朝廷事務!

這點很重要,表明是他回來而不是其他人,這樣就讓僞桂王的叛逆再無幻想,懂得作出正確的選擇。

顏常武是什麼人,崇禎朝的四大寇之一,只有他笑到了最後!

前明出身的官員都很清楚,黃臺吉、李自成、張獻忠和顏常武,都是禍害大明、造成前明崩潰的罪魁禍首,李自成、張獻忠敗於黃臺吉的力量,而黃臺吉的力量又被顏常武剷除殆盡,一個幹掉一個,這表明,顏常武的力量最爲強大!

新明朝,誰能夠對付顏常武?

比起前明,他的力量更加強大了,可以說前明體系的官員們、地主和讀書人無比地痛恨他,但又極爲地畏懼他!

東南立國,去過那裡的人回來了都說好,如此東南王有了進可攻、退能守的極大餘地,同時他還能夠動用東南國巨大的軍力和財力,無往而不利。

更重要的是,他手握大義名份!

他是朝廷的東南王,監國公主的夫婿,權勢赫赫,活曹操一枚,爪牙遍佈朝野,他說的話,比皇帝還要響亮。

正因爲他的地位,反倒令人相信,畢竟這位牙齒當金使的主兒,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不會說了不算。

他回來了,宣佈大赦,聲明造反的大夥兒都受了僞桂王的盅惑、唆擺導致走了邪路,做了壞事。罪責全在僞桂王,其他人只要改過自新,則既往不究!

條件異常寬大,只要迴歸朝廷---不說投降,所有的人都不會被追究責任,從賊官員可以留任,經過培訓學習後重新上崗,民衆則可以歸家,不會受到歧視。

“培訓學習?”一看就知道是不折不扣東南王的作風,這位王爺特喜歡開會,搞什麼培訓學習,大赦令有這字眼兒,還真的是他下的令,令人放心、安心。

如果做了不法事務,只要不傷天害理,搞得天怒人怨的,則送至東南國進行勞動改造,幾年後就放回來,也不用擔心。

“勞動改造?”又是東南王的作風,他向不喜歡殺自己的子民,最喜歡把犯事的子民送東南亞修理地球,錯不了!

東南王駕返新明,他是信媽祖的,不想殺人,識事務者爲俊傑,新明軍到來時,謀反者回歸朝廷,均能得到朝廷大赦。

條件是寬大的,但也有人在不赦之列。

僞桂王朱由榔被朝廷奪爵,廢爲庶人,他的命運將由朝廷決定,捉獲其者將得萬塊銀元,還能官升三級,賞格豐厚異常。

現時朝廷鑄幣是真材實料,又大力發展經濟,銀錢很值錢。

這又對了!

只要是體制中人就會明白,哪怕朱由榔犯下了謀逆大罪,曾經的天潢貴胄、太祖後代,不容普通人羞辱,能處理他的只有朝廷!

再有,大赦令出,如再負隅頑抗,膽敢抗拒朝廷天軍,則按國法處置,絕不寬恕。

制曰----謀反者抄家,誅九族!

其首領者必定如此處置,普通人則殺頭,最少也是流放。

再有出首者皆有獎勵,包庇者與謀反同罪,乃是應有之舉。

這份大赦令先行,由快船傳送到叛逆的地區,讓他們知曉,及時作出選擇,即時影響到了千家萬戶,接到大赦令相關人士無不輾轉反側,度過了一個難眠之夜。

當然也有人事不關已,在說風涼話的。

涼風席席,天星閃耀,珠江口外東南艦隊戰列艦錨地,在“東南亞十號”戰列艦上的餐廳兼會議室裡,黑武士西雷斯馬正在逐件看陸上送來的公文,旁邊坐着的他的副手施大瑄同閱。

兩人都很悠閒自得,這次挫敗朱由榔對廣州的進攻,他們立了大功,朱由榔太肉雞了,變成了善財童子。

突然,西雷斯馬看到了特赦令,看畢後不滿地道:“領袖對他們太寬大了!”

施大瑄反問道:“那你想怎麼樣?”

西雷斯馬惡狠狠地道:“應該把他們吊死,每隔那麼多米就樹一個十字架把他們掛上去,用中國話來說,叫做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和以儆效尤!”

他很是得意地賣弄着自己學到的中國成語,冷不防施大瑄反駁他道:“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長官你還沒有學會,你知道什麼叫做家醜不外揚、打落牙齒往肚吞和兄弟闔於牆,共禦外侮嗎?”

西雷斯馬嚷道:“我還知道攘外必先安內呢!”

“仁者無敵!那你聽說過沒有?”施大瑄呵呵笑道。

兩人用成語鬥嘴,在他們心中,朱由榔必敗無疑。

認爲朱由榔必敗無疑不僅是新明這一邊的官民,就在朱由榔這一邊,也有不少人這麼認爲的。

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968節 面子害人離去:倦勤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21節軍魂立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445節 硬剛(一)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461節 老傢伙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822節 船不夠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2044節 鐵人軍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904節 開心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363節 殺倭!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272節 賣帝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206節火槍逞威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
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968節 面子害人離去:倦勤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21節軍魂立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445節 硬剛(一)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461節 老傢伙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822節 船不夠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2044節 鐵人軍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904節 開心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363節 殺倭!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272節 賣帝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206節火槍逞威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