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

東南王及王妃到蘇州調研!

調研是領袖來了之後出現的新詞,主要指上級領導到地方調查研究,或者是專項的調查研究。

首先視察蘇州農田,江南魚米之鄉果然名不虛傳,一望無際的田地種滿了莊稼,延伸到遠處天邊,密密麻麻的莊稼尤以水稻田頗爲壯觀,還有蠶桑、林果和茶葉!

顏常武依舊穿着他的軍裝,而王妃身材窈窕,穿着繡鳳裙裝,盤着頭髮,用面罩掩住了她的花容月貌,被顏常武親手攙扶着,穿着繡鞋,走在田間!

觀察莊稼長勢喜人,站在莊稼裡,似乎人也得到了昇華,感覺到無限的滿足。

在聽取彙報時,地主官員與農民代表一致表示,農業發展受到了官府空前重視,收成在去年得到了大豐收。

蘇州知府蘇觀生喜形於色,直言道:“王爺訓示‘無農不穩’乃真知灼見,臣等施政皆依王爺教導而行,這‘穩’字表現在農田面積和人數上,都比較穩定,做足工作,確保田地不丟荒,有人耕種,從而確保產量!”

蘇觀生三十歲時才爲縣學生員。崇禎七年(1634年),選送入國子監肄業。

崇禎九年(1636年),出任無極縣知縣。因平反冤案,得罪上官,遂遭誣陷。他說:“我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奈我何!”人稱“三不要老爺”。去官日,民爲其立碑。

崇禎十五年(1642年),出任監紀參贊,總督範志完推薦說他有才幹,朝廷晉升他爲永平同知,監察軍隊的作戰紀律。

崇禎十六年(1643年),蘇觀生被調爲黃州知府,後改調山東登萊道,管天津衛水師。他爲官清廉耿直,做官八年,沒有餘款,年邁的母親,尚賴他人資助,才能維持生活。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蘇觀生逃回南京,升任郎中,到蘇州催收糧餉,之後就任蘇州知府。

這人在平行空間的歷史上鬧出了一個黑色大笑話,蘇觀生有骨氣,在廣州抗清,力不從心,清兵打到廣州家門口,蘇觀生跑到他一手“提拔”的生死好友吏部都給事中樑鍙處問計。

樑鍙一臉忠義,平靜說:“死耳,復何言!”於是兩人商定分入廳堂左右的東西房,上吊報國。

樑鍙入房後,自己掐住脖子嗷嗷叫幾聲,又踢翻凳子給自己“配音”。

影帝!

房外的蘇觀生認定這位好友已自殺殉國,提筆在牆上大書“大明忠臣義士固當死”,然後上吊自殺殉節。

樑鍙聽得真切,馬上衝進屋指揮僕人扛着蘇觀生屍體向清軍投降,聲言有獻“僞大學士”之功,並深獲清軍嘉獎!

不過呢,蘇觀生在顏常武的治下,已經擺脫了悲慘的命運,而成爲了政壇干將,說得頭頭是道:“農作物想要好,水肥來當家!水要夠,不能少,也不能多,因此官府連同地方士紳出錢出物資,民衆出力,利用農閒,因地制宜,大搞農田水利建設,修築水渠、水壩和蓄水池,挖掘河溝、水塘,保證了農田用水供應!

至於肥料,我們各縣各自收取城鎮糞肥,正好配合了領袖提倡的‘愛國衛生運動’,如此城鎮衛生,農田皆得利;我們還給百姓推行新傢俱,發放養牛補貼……!”

王妃微笑着,聽她丈夫發言:“蘇州府農田基本建設、農田灌溉、農田水利蓬勃發展,與蘇知府的努力分不開,蘇知府非常上心,一府農田產量,甚至達到一省產量(貴州),可見地方主官重視與否,就是關鍵!大家看蘇知府的樣子,就知道他常在外面跑……”

只見到蘇子壯臉色黝黑,這是曬出來的,人乾瘦,這是累的,不再象前明官員,又白又胖又大,那時的官員好做啊,白天不用理公務,不用出外勤不被曬,晚上去秦淮河上班,吃得好,做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活得象頭豬那樣!

現在的官員不好做,但是做下去的那種滿足感是以前的官員無法體現的,纔是真正的爲民衆謀福利,可以載入地方誌,自豪無比。

嗯,還有一個好處是:現在官員不用貪污,薪水大幅度提高!

名和利,顏常武漸漸得到了文官階層的支持。

“除了各階層重視,還要講究方法,例如蘇知府非常明白水肥的重要性,未雨綢繆,早早作好佈置……”

顏常武對蘇觀生讚譽有加,然後隨行記者們提問,蘇觀生一臉謙遜,說都是領袖的教導、依法依規執行朝廷法律,在南京大學政治系結業,學到了各種新知識……

是的,顏常武肯定搞教育,新建南京大學,他任山長,然後所有的畢業生、結業生都與他掛上了關係,都有師生之誼,尤其是政治系,中高級官員肯定輪訓到!

不洗腦哪成呢,新一代的大明文官階級正在形成,他們幹實事少清淡,政壇風氣大變!

主要是想舒服地清淡辦不到,顏常武重挫言官系統!

言官被取消了封駁權,沒有了風聞奏事的特權,還怎麼玩得下去。

以前,言官是天之驕子,號稱“手握天憲,動輒地動山搖”,現在不興溜嘴皮子了,而是看豬的屁!

gdp,一個官場新名詞,來自領袖,亦即國內生產總值,gdp越高,升官越快,想升官,就得升gdp!

用官員們的玩笑話:“p越大,官越大!”

他們一行走在桑林中,又是無邊無際的桑林,長勢喜人,蘇觀生介紹道:“蘇州農村中,‘田’一般用於種植糧食作物,而‘地’主要是種植桑樹等經濟作物,蘇州府周邊農村在飼養家蠶上,主要有“頭蠶”和“二蠶”兩個季節,也是春蠶和夏蠶。春蠶季節農村中一般稱作“上忙”,而稻作季節習慣上稱作“下忙”,蠶稻兩作,對農民的經濟生活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民間就有“春繭半年糧”的說法。”

春季桑葉嫩綠,葉質好,在清明節後一二月間收春蠶,已經完工。

到達位於蘇州城平橋南的蘇州織造局,外面就是絲綢一條街,呈現出商賈麇集、商店林立、商品雲屯、貿易繁盛的場景!

“看得讓人真是酸爽啊!”顏常武滿意地道。

第62節打進廈門港!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416節 推骨牌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548節 在天津第155節三足·鼎立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2185章 直落(三)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5節初議事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394節 救災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2072節 開國大典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50節樂與苦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69節落子(四)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954節 上桅樓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
第62節打進廈門港!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416節 推骨牌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548節 在天津第155節三足·鼎立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2185章 直落(三)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5節初議事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394節 救災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2072節 開國大典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50節樂與苦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69節落子(四)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954節 上桅樓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