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節 難題難解

這一隊騎兵爲數僅過百人,衣甲破爛,卻一人三馬,迅猛衝來,威勢驚人!

路遇的一小隊官兵,被他們風捲殘雲一般,亂箭射去,轉眼間盡倒在了血泊中!

官兵沒人投降,也應對得當,前面盾牌兵後面弓箭兵,但根本擋不了百餘騎四面八方的進攻,還擊也沒讓對方遭受到多少的損失。

那些蒙古人分出了十餘騎下馬來打掃戰場,他們搜索得很仔細,連死人全身都搜遍。

蒙古生產力落後,什麼都缺乏,他們以搶劫爲生,無惡不作。

餘衆沿大路繼續撲來,沿途殺戮一切,搶劫一切!

民衆大亂,用盡吃奶力氣逃跑,卻哪能逃得掉,被他們射殺路上,慘叫聲讓遠處城牆上的祖大壽和傅天錫都聽聞。

肆意殺戮明人,毫不留情。

祖大壽板起了臉,傅天錫一聲不吭。

清脆的小號聲中,明軍一隊三百騎兵出動,迎擊那隊蒙古騎兵。

這支蒙古騎兵頗爲強悍,見到大隊明軍也不退,而是與明軍對射。

雙方箭來箭往,死傷交換比爲二比一,明軍二,蒙古人爲一,蒙古人死傷了十餘人之後,呼嘯而去,他們騎術甚精,勒馬轉向輕而易舉,加速奔跑瞬間上了速度跑起來,相比之下,明軍的騎術水平顯得有點生硬。

蒙古人只丟下了二個死人,其他人等紛紛撤退---不能說人家逃跑,他們策馬離開,從容淡定,邊跑邊射,有的人前出,有的人滯後,輪番掩護,明軍不敢相逼!

追之不及,一刻鐘之後,那隊蒙古騎兵讓明軍在後面吃塵,還順手幹掉了他們前路逃避不及的數個明人。

甚至還擄走了幾個女子,用繩索套上一個明人孩子,在地上拖行,揚起了大量塵埃。

明軍看得,憤怒至極,奮勇追擊,卻只得到了那個孩子的死屍!

這場戰鬥讓薊州鎮城牆上的祖大壽和傅天錫看在眼裡,無不心頭沉甸甸的,傅天錫恨聲道:“蒙古人殺害我朝民衆,血債累累,罪惡滔天,一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祖大壽則說道:“你都看着了,不是件容易的事!”

“是的!”傅天錫謂然長嘆道:“成祖五伐蒙古,興師動衆,戰果不菲,但關山迢迢,終不能成功,唯有設置九邊,以備禦蒙古入寇,然而哪有千日防賊之理!”

傅天錫此話給朱老四臉上貼金,其實朱棣戰果寥寥,你大軍去打蒙古人,他們就跑,等你回軍,他們捲土重來,整一個“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攏,敵疲我打”的游擊戰術,蒙古人玩得挺溜的。

有明一代,北方的邊患也從未停止過,直到亡於李自成。

塞外地方廣大,來多少軍隊都填不滿,真要逼得急了,他們從漠南逃往漠北,明軍根本不可能追擊得這麼遠,唯有乾瞪眼。

在九邊駐紮大軍是迫不得已的方法,屯積大軍,糧食補給不易,耗費大量國力。

也造成國內空虛,平時沒什麼,一旦國內有亂,九邊大軍若支援國內,又讓遊牧民族有可乘之機,一來一往,兩邊吃力不討好!

“我大明新編十個整編軍,放了三個在九邊,九邊另有二十萬正規軍,總共三十五萬人,這麼多人,依舊捉襟見肘!”祖大壽低沉地道。

傅天錫會意地點頭,兵力看起來,但平均起來就不多了,唯有依靠工事進行防禦,局部出擊。

雖說新明銳氣十足,但機動力的劣勢,缺乏戰馬,兵力的不足,種種短板讓新明軍依舊不能取得戰果。

這喀爾喀蒙古人十分狡猾,即使人多,也不硬衝明軍大陣和攻打城堡,而是將游擊戰術發揮到極至,先不論他們的戰果,單是讓你鬱悶,都要悶出火來吐血了!

對付蒙古騎兵確實不易,一定程度上,如果韃靼人呆在關外,沒有跑進關內享受城市生活,他們散落在關外,你根本不可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一陣風吹來,讓傅天錫不由得打了個寒噤,深爲自己的國家擔憂。

成祖未竟事業,誰可擔之?

算起來,南京的那位主兒也算是開國皇帝,雄姿勃發,如若他不能解決邊患,則他之後的統治者乃長於深宮婦人之後,豈能建功!

難道是一個新的輪迴嗎?

見他緊鎖眉頭,一臉凝重的樣子,祖大壽這個人精,輕拍他的肩膀道:“傅大人不必擔憂,王爺自有解決之道,以王爺通天砌地之能,又有甘輝、戴維先生之輩,以及張守雲、周全斌、李定國、左夢庚、李來亨、李成棟諸大將相助,其實,蒙古人根本不被王爺放在眼中!”

他自嘲道:“王爺看都看不起他們,他即使回來,也沒往北方而行,只放了本督這個沒用的老朽在九邊看着他們,否則派諸位大將到來,則不象本督這樣守城,而是出擊了!”

“總督大人過謙了,您是我朝的中流砥柱,王爺對您是委以重任!”傅天錫趕快道。

他突地起了興趣道:“聽說王爺身邊有蕃將不少,一如大唐盛況,總督大人可有見識?”

蕃將者,就是那些來華助戰洋人,主要指白皮,現在九邊至少有上千白皮,他們被東南國派遣到九邊參戰,主要進行火槍使用陪訓和使用大炮。

倒不是說他們的槍炮技術過人,而是他們正在從事這些職業,東南國華人的槍炮技術是青出藍而勝於藍,派到九邊的東南軍則有上萬,他們要不充當教官,要不成建制地參戰,出自東南軍的官兵們作戰意志堅強,槍炮使得非常好。

祖大壽拈鬚微笑道:“王爺身邊確有不少蕃將,有其過人之處,如斯托姆,是東南國海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更有戴維先生,有過目不忘之奇才,非同小可!”

他對傅天錫道:“戴維先生唸的可是你們的那些字書啊!用起典故來就象你們一樣。”

傅天錫嚮往地道:“竟有此事,倒要見識一下!”

正說着,祖大壽看到旁邊一個傳令兵站着,於是動問:“什麼事?”

士兵行個軍禮道:“稟總督大人,顏大人有請,說收到王爺旨意,請總督大人會商!”

顏大人東來,乃顏氏宗親,正是九邊軍隊總監軍。

他也是軍人出身,被派到九邊督戰。

“噢,我們就來!”祖大壽於是連同傅天錫一道下城找顏東來看究竟王爺有何旨意!

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30節是戰是降?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67節落子(二)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722節 和離第1404節 速下城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748節 北伐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744節 腿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2180章 定名分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68節落子(三)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25節琉球天變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740節 進徐州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239節文趙氏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767節 拖手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
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30節是戰是降?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67節落子(二)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722節 和離第1404節 速下城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748節 北伐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744節 腿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2180章 定名分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68節落子(三)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25節琉球天變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740節 進徐州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239節文趙氏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767節 拖手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