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節 老傢伙

顏常武看重的是“孔雀王座”,他對楊鶯兒道:“這個王座甚好,我們也用來建個覲見大廳吧!”

把敵人的東西搶來安在自已家中,很有必要,這樣可以顯示東南國的文治武功。

而楊鶯兒的注意力放在了那對美貌少女的身上,她們瀝瀝鶯聲,以中國話向大家問安,正是俘獲的莫臥兒帝國公主!

顏琨連忙道:“送給母后當侍女!”

“老孃要她們來做什麼!”楊鶯兒搖頭道,對顏常武說道:“看,你兒子多有孝心,準備給他們找個小媽咧!”

她雖然巧笑倩然,父子叄個卻一齊感覺到深深的惡意,顏常武大義凜然地道:“我不會輕易納不明底細的番邦女子!”

“喲,你們父王不要,那你們兄弟倆呢?”楊鶯兒轉向兄弟倆問。

顏琨一句話就還回來道:“我們兄弟倆如果要的話就不會送上來了!”

“倒也在理!”楊鶯兒沉吟了一下道:“她們倆是公主,普通人可無福消受,這樣啊,就把她們賜給阿拉斯加吧!”

她的三兒子,小名三傻、阿拉斯加,姓名爲顏翀。

於是顏翀天降豔福,一下子得到美女兩枚,不過他私下說:“給我的不是親媽!”

不把三兒子的安危放在心上!

楊鶯兒地位牢固,並不是那種生性好妒的女性,甚至每年都張羅着爲顏常武納入新的美女,海選美女進宮,都是極妍極嬌之姝,被世人稱讚爲賢良淑德。

之所以不讓莫臥兒帝國公主進宮,是爲了安全!

東南國與外國聯繫廣泛,外族女子成爲東南國男人的侍妾就算不是司空見慣,也是見怪不怪,民間對於外族女子的接收率高,家有洋馬的東南國男人不是少數。

可是顏常武的地位太重要,這等外族女子,萬一心懷不軌,納進宮內,那還了得!

以他的地位,要什麼外族美女沒有,但這些年來,他只納了一個英吉利番鬼妹路易絲,此姝是東南國歸化重臣戴維先生的親侄女,知根知底,可以信賴。

就連顏琨與顏煜也是自家知道自家事,不納外族美女。

顏翀的地位重要性下降,他有緣一嘗外族美女。

外族美女進宮反映出很多事情來,表明了顏家三父子都懂節制,長久之道也!

兒子們有本事更有孝心,顏常武十分高興,把顏琨和顏煜都提升爲少將,兄弟倆喜不自勝,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東南國將級軍銜可不是說笑的,多少人都停在上校的位置上,關鍵是位置有限,並不濫封,兄弟倆要不是顏常武的兒子,哪能這麼年輕就晉升將軍。

追隨他們的人一起花差花差,兩張的張家玉、張煌言,還有印度軍團的前鋒郝搖旗、李成棟等人,海軍指揮官肖長榮皆爵升二級,連同隨軍將士得到了大量的賞賜。

東南軍的獎勵豐富,有軍職、軍銜、爵位、勳章、職田、獎金等,印度軍團賺到盤滿鉢滿,獎金省了,但其它的獎勵必不可少。

東南國行先軍政治,軍人的地位高,在任的利益多,退伍一樣有關照,顏常武從來不吝嗇對軍人的獎勵,關鍵還在於現在是“開國”,所以國家精華盡在軍隊!

除了印度的戰事,還包括了東南亞、北非、西亞的戰事獎勵,那裡的戰事頻繁,尤其在西亞,楊鶯兒管理軍隊,一般都會把大的獎勵留給顏常武來簽署與頒發,所以顏常武發出獎勵詔書與命令。

詔令上說他們忠心可嘉。與大臣議定,嘉獎擢升、並開國庫賞賜禁軍將士,一長串的名字,從東到西的軍隊,即使不是人人有份,個人着落也是絕大部分將領得沐君恩,讓將士們笑逐顏開。

顏常武回京後,到軍隊和地方上視察,各處走走,拋頭露面,於是軍心軍心瑜愈加安定。

……

“王上駕到!”柱國、越國公陳衷紀府前盡數戒嚴,禁衛軍中氣十足地高喊道。

一迭迭聲傳過去,陳家家人皆在正門跪迎,待顏常武大步流星地從他們面前走過後纔敢擡頭。

顏常武來看望陳衷紀,直到二堂,陳衷紀因病在二堂接駕。

當初顏常武在南京時接收消息說總理大臣陳衷紀大病病到快要掛了,孰料見面時顏常武一楞。

陳衷紀紅光滿面,哪有半點病患的樣子,好得不得再好,說話的中氣就象年輕的禁衛軍的聲調,旁邊還有一對年少爛漫的蘿莉侍女扶着他,在那裡裝模作樣地準備下拜哩。

難怪他不敢在大門接駕,要是給其他人看到,保不準會彈劾這個老匹夫欺君之罪!

顏常武臉上抽了抽,着免禮,也不用內侍去扶陳衷紀,徑直衝上去捉住陳衷紀手臂,嚇得他身邊的兩個小蘿莉花容失色。

君臣有別,於禮不合,難怪蘿莉害怕。

顏常武壓低嗓門道:“越國公,你這病是不是一見到孤回來就大愈了?”

陳衷紀那麼厚的臉皮,別人怕他纔不怕呢,哈哈一笑道:“都託了領袖之福!”

“孤回來給你沖喜了!”顏常武咬牙切齒地道。

“不敢當,不敢當!”陳衷紀嘿嘿笑道,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的樣子。

“你不怕孤做朱元璋嗎?”顏常武扶着他走,狠狠地道:“仕大夫不爲君用,罪至抄斬!”

在古代,虛文假禮風行,三辭三讓惺惺作態是常事,朝廷召布衣入仕,布衣堅辭,是爲美德。

待到朱元璋上臺,他這人讀得書少,纔不跟你來玩這些矯揉造作的玩意兒,不爲君用,就捉去砍頭,如此才遏制社會虛假風氣。

不過在他之後的朱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待到皇朝中後期,又恢復那種推來推去的風氣。

“你是光武帝,不要學漢高祖和朱重八!”陳衷紀語重心長地道,用的是教訓的口吻。

這等憊懶之人,顏常武倒還不能拿他怎麼着。

陳衷紀身爲託孤重臣,開國元勳,德高望重,他沒犯造反的大罪,許多事情都得讓着他。

據情報機關對他的監視報告上指出,陳衷紀確實患過一次重病,病好之後就託病不出,呆在府內縱情聲色,納的侍妾全都不滿二十歲,嚇,這老傢伙年已經年過花甲,也不怕馬上風死在蘿莉的肚-皮上。

明擺着他怠工,顏常武十分地惱火,不由用力地捏緊陳衷紀的手臂道:“你給孤到蘇丹當總督去!”

陳衷紀嘿然道:“你敢下詔,我就敢去!”

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4節得位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9節回老家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3節月港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699節 先說服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2180章 定名分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904節 開心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614節 看錯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49節 史鄉長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045節 抓壯丁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66節戰後之事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614節 看錯了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51節船底世界第8節初建軍(一)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65節校場演練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77節天命在我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
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4節得位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9節回老家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3節月港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699節 先說服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2180章 定名分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904節 開心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614節 看錯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49節 史鄉長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045節 抓壯丁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66節戰後之事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614節 看錯了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51節船底世界第8節初建軍(一)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65節校場演練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77節天命在我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