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

“心煩,是嗎?”曾英問。

“對!”羅布丹珠承認道,他會漢語,雙方以漢語作答,沒什麼不便。

事實上,北虜諸族哪怕看不起那些懦弱的明狗,但許多人都會漢語,這是吃虧吃到怕了,任他們再橫再蠻,也常挨那些漢人奸商們的宰,賣貨物給他們時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因此北虜會漢語的人多過明朝會土語的官員。

“其實,這已經是很好了!”曾英說道:“好過以前多多!”

“很好?!”羅布丹珠疑惑地問道。

“以前可是文官當道,負責指揮軍事啊!”曾英對羅布丹珠講了前明文官與武將的關係,聽得羅布丹珠不禁好笑,同情道:“原來你們是綁了一手一腳去和我們打仗的!”

“嘿嘿,一點不錯!”曾英嘿然道:“我寧願現在的狀態,起碼我的上司也是軍人,軍人懂軍人,不用聽那些文官背兵書來教訓我!”

“哈哈哈!”聽得羅布丹珠放聲大笑。

想想自己與那個參謀長彆扭,但那個參謀長起碼是個軍人,而曾英的上司是文官,教曾英如何打仗!

見他稍稍開心,曾英話題一轉道:“不過,以文官制武將,也還是有好處的!”

“這樣也有好處?文官不會打仗,來管軍事?”羅布丹珠畢竟不是漢人,不瞭解武將沒有制衡的厲害,因此曾英給他普及唐朝藩鎮禍害之烈的知識。

“安史之亂始於安祿山擁有了軍事、財政與人事權,這纔有了足夠的力量對抗朝廷,安史平而藩鎮之禍方始,外地將領擁兵自重,不受朝廷控制,進行武裝割據,與朝廷爭鬥、藩鎮之間亦亂戰不休,相互兼平。上百年戰爭不斷,遍及全國,後來,唐朝也被藩鎮之一的朱溫給奪去了,演變爲五代十國,那是一個空前混亂的戰爭年代,直到北宋統一,才結束了這個局面!”

“文官鬧事,再怎麼厲害,也死不了那麼多人,而武人造反,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曾英說起當時戰爭場面民衆之慘狀,那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說得羅布丹珠臉色木然,貌似他也做過類似的事情,有的還是對明朝地方做的!

“宋太祖趙匡胤有感於藩鎮禍害之烈,制定了新的軍法,限制藩鎮權力,最終演變爲文官爲首,居於武將之上,如政事堂的相公都能與聞軍事,而樞密院只能單管軍事!”曾英娓娓道來,他穿着軍裝卻說話斯文,感染力強。

如果一個大頭兵這麼來講,只怕羅布丹珠都聽不進。

“其實,我大明也不是一開始就由不懂軍事的文官來節制武將的!”曾英講述道:“我朝太祖、成祖都是馬上天子,在他們麾下,名將如雲,將領們因功得到爵位,形成了勳貴階級,以勳貴控制軍隊,這些勳貴,與國同休,貴心不成問題!他們有爵位在身,如羅爵爺你的子爵,都是超品,位在一品文官之上,以勳貴爲主建立五軍都督府,掌軍令,兵部只管軍政,還輪不到文官對軍人發號施令!”

“那不是很好嗎!”羅布丹珠不解地問道:“爲什麼最終成了文官制武將?”

“土木堡之變!”曾英狠狠地道。

他爲羅布丹珠講述了土木堡之變的經過,着重說明了此役的嚴重危害,那就是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爲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軍火武器研發亦被大大阻礙!

“專注軍事的勳貴集團,他們鎮得住軍隊,也能夠得到皇帝的信任,但沒有了勳貴,皇帝只能通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以貫徹自己的意志和整個國家的意志,文武大臣和君主離心離德,國勢日蹙。同時,沒有勳貴的壓制,文官利用軍政之權,漸漸得到了軍令之權,唉!我大明之衰落,自土木堡之變起!”曾英深深地嘆息道。

旋即他振奮起來:“我大明自東南王崛起,這是位馬上王爺,最是知兵,就象太祖、成祖那樣!他有感於文官治軍與勳貴管軍的缺點,另闢蹊徑,以制度管軍!”

他着重介紹新明軍制,有朝廷的軍事委員會,成員組成包括了東南王、鎮國公主、內閣成員、兵部、戶部和參謀部、後勤部、政治部及裝備部等,是大明最高軍事指揮機關。

高級將領的任命經過軍事委員會來決定而不是兵部,從而剝奪了文官階級對武將的人事權,兵部管兵政,參謀部管軍令,兩者分開。

部隊主官不再全權負責軍隊事務,有參謀長、政治軍官及後勤部加入了指揮系統裡,雖然分了主官的權利,好歹他們也是軍人!

這點羅布丹珠倒是認同,一想到不會打仗的文官與缺了零件的TJ來當他的上司或者監軍,對他指手劃腳,那簡直不能忍受!

“我覺得,東南王的這一套,纔是持久之計!”曾英深有感觸地道。

見羅布丹珠有點不以爲然的樣子,曾英說道:“上位者種種心驚擔憂之處,其實你應該有所瞭解,真要是兵變,那肯定是有人控制了軍隊,若是有什麼意外,對於上位者便是國難與項上人頭不保之時,羅爵爺,對吧?”

曾英進一步道:“看你的屁股坐哪邊,你若是主官,肯定不爽軍權被削,你若是主君,則既要讓軍隊以最有效的方式打勝仗,放開軍隊的手腳,又得保證軍隊的控制力不落他人之手……”

羅布丹珠終究還是理解了,勉強地點了點頭。

曾英轉移話題,手指北方道:“羅爵爺,你這一來,我軍騎兵力量大增,我希望能夠在你的幫助下,早一點結束北方戰事!”

他給了城垛一拳道:“我想到西亞參戰,打那些奧斯曼人!”

“打奧斯曼人?”羅布丹珠喃喃地道,他還沒想那麼遠。

“軍人,就是要打仗的,不打仗拿來幹什麼,我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願意呆在家中享福!”曾英的臉上閃耀着一種光輝,讓羅布丹珠感動了!

最後,羅布丹珠問道:“曾總兵,你……似乎不完全象個軍人哪!”

“羅爵爺,你的眼力不錯!”曾英給了羅布丹珠一個大姆指點讚道:“我曾英,是大明舉人出身,可惜八大王入川,戰亂頻繁,否則我考個進士,也不是不可能!”

羅布丹珠失笑道:“曾總兵,你也是文人出身,這樣數說文官,你的屁股坐歪了哦!”

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65節校場演練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63節風向改了?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66節戰後之事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618節 北海!第1087節 填溝壑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804節 不緊張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462節 女射手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271節入港炸船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19節碼頭上第1257節 下戰書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454節 慢一拍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15節金銅童子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2094節 退兵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760節 洪爵爺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
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65節校場演練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63節風向改了?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66節戰後之事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618節 北海!第1087節 填溝壑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804節 不緊張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462節 女射手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271節入港炸船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19節碼頭上第1257節 下戰書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454節 慢一拍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15節金銅童子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2094節 退兵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760節 洪爵爺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