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節臺灣設府

袁崇煥處置毛文龍的奏摺到了崇禎皇帝的案頭,崇禎卻想到的是臺灣的袁常武,比起皮島毛文龍,更是可惡!

雖然顏常武買通了許多大臣,讓他們幫忙抹黑他,唱衰他,他很低調。

也有一些大臣是正直的無法收買,他們讓崇禎皇帝知曉了臺灣的一些事務,知道臺灣有數十艘紅毛番制的夾板炮船,擁有的雄兵上萬,又有民衆數十萬,糧食豐收,甘蔗種植面積廣大,還坐收海稅白銀進賬十數萬兩白銀!

要是顏常武是個小Case,崇禎皇帝還真沒空打理他,他繼承皇帝位已有大半年,其實亦是接掌了由他爺爺神宗,哥哥天啓帝禍害的爛攤子,即位以來除了剪滅魏閹之外,諸事不順,心煩不已,有關外的軍事集團不斷要錢,陝西赤地千里,終歲無雨,餓殍枕藉,哀鴻遍野。

而東南地區同樣是諸省報災,奇的是流民不多,府縣平靜。

上到皇帝,下到百官都心生疑慮,最終戶科給事中瞿式耜上啓朝廷,言東南諸省流民都流失到了臺灣!

瞿式耜,字起田,號伯略,別號稼軒。家居常熟藕渠鄉(今天已併入虞山鎮),祖父瞿景淳中會元后遷居城裡,所在街被稱“會元坊“(現在中巷西段)。瞿式耜生於1590年(萬曆十八年)。二十七歲時,中進士。第二年,出任江西吉安府永豐縣知縣,已嶄露政治才能。天啓年間,太監魏忠賢專橫跋扈,殺害正派人士。瞿式耜同情受害者,不爲惡勢力屈服。

1628年(崇禎元年),任戶科給事中,這種官職的設立,原意是對政府部門起一定監察作用,他覺得可以舒展抱負了。七個月裡,連上二十多封奏疏,他竭力主張:“要挽回危局,必須“回本清源“,抨擊還高居相位的魏忠賢餘黨,爲被害人昭雪,扶持正氣。對朝政設施,多所建樹。

奏摺上稱這顏常武軍力強大,於海外嘯聚數十萬人,一旦有事,則東南沿海不保!

而且臺灣有米、白糖、燒酒、漁業和鹽(陳泰還不知道臺北出產黃金)、收海稅,還與紅毛番、倭人貿易,收穫巨大,至少有上百萬兩銀子的收入,甚至更多!

瞿式耜的官位卑小,卻是響噹噹的清流,身處戶部,他對於人口和財富是敏感的,知道大明需要財富應付軍餉和賑災,各地都缺銀子和糧食,這臺灣明明有銀子,卻粒米和銀兩都不上貢朝廷,不替朝廷分憂,實爲不忠。

而朝廷中樞官員和地方大員還替他隱瞞,忒夠可惡!

瞿式耜狠狠彈劾一本,讓皇帝知曉臺灣逆臣和朝中害蟲的所作所爲!

崇禎皇帝接到奏摺的當晚就睡不着覺……老朱家的惡劣品性,一聽到有銀子就受不了。

如此之多的白花花的銀子!

終究崇禎皇帝坐了龍廷,知道一些治國之道,這顏武武本是海中劇盜,歸順朝廷,朝廷並無制他之力,要是貿然行事,將其逼反,實屬不美。

於是他叫來了首輔韓爌和大臣周延儒來商量。

韓爌(1566--1644),字虞臣,號象雲,山西省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韓陽鎮)人。東林黨元老。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進士,歷任、少詹事、禮部尚書、內閣首輔等。明朝中後期天啓、崇禎年間發生的諸多大事,如“紅丸案“、“魏黨案“等,韓爌都曾參與其中,且都起了相當的作用。後因袁崇煥冤案所累,罷職還鄉,但卻享有了“先後作相,老成持重。引正人,抑邪黨,天下稱其賢“的美譽。

周延儒(1593年-1643年),字玉繩,號挹齋,明代宜興人(今宜興宜城鎮人)。明朝大臣,崇禎帝朱由檢在位時任內閣首輔。

周延儒少時聰明,有文名。20歲時連中會元、狀元,授修撰。天啓年間遷右中允,掌司經局事。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崇禎帝即位,召爲禮部右侍郎。

他們同看了瞿式耜的奏摺後,韓爌不動聲色,周延儒地位低,雖然也收過東南府的孝敬,硬着頭皮首先道:“這顏常武既然有錢糧,還有民衆和軍隊,朝廷不可輕縱之!”

“卿可有良策?”崇禎皇帝問道。

“可在臺灣設立府縣,以教化民心,同時監視臺灣衛所!”周延儒哪敢說讓朝廷動用福建水師去打臺灣衛,要是給臺灣衛逆推,那他作爲舉主要吃上掛絡了。

既要應付皇帝,又要保住自己,派駐的官員有什麼事情,那是他們辦事不力哦。

“首輔認爲如何?”崇禎皇帝問起韓爌。

“大善!”韓爌贊成道:“可命熊文燦知會顏常武,朝廷決心要在臺灣設立州縣,命顏常武將臺北臺南戶民田土數目詳細報上,再由熊文燦上報皇帝及戶部,確定是設府或州縣。”

“甚好,依卿等之言去辦吧!”崇禎皇帝說道。

“遵旨!”

……

朝廷的信息快馬送到了福州撫衙,熊文燦再派人過海,知會顏常武朝廷的意思。

“狗皇帝分明是想搶我們的錢糧,反了丫的!”財政官陳和彬象被踩了尾巴的貓般跳起來!

他是中途加入匪幫,原在大陸幹活,對大明的態度卻是最激進的。

“如果真的要反,當初我們就不會做大明的官了!”陳衷紀苦笑道,向顏常武提議道:“就說我們只有二小縣,每縣一萬人口!歡迎朝廷前來設立官員!”

“好!”顏常武同意了。

看到臺灣衛堂皇回報的熊文燦卻覺得不好,你臺灣衛明明人口衆多,卻稱自己只得二萬人,明擺着是睜眼說瞎話!

既然朝廷有在臺灣衛設立府縣之意,就是有了資料,有的放矢,還想矇蔽聖上,是辦不到嘀。

他給朝廷的奏摺上提出臺灣衛可設立一府三縣,崇禎皇帝準了。

然而,吏部在決定臺灣衛的一府三縣官員的派遣時,不知道怎麼回事走漏風聲,原本車水馬龍的吏部文選司(決定官員升遷調補選授)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

大夥兒知道臺灣衛是賊窩,海賊們被招安當了大明的官,但上上下下都是賊,大家豈能從賊?

萬一賊不爽,與朝廷打,出征前抓他們來祭旗,豈不冤枉!

選來選去,這個推那個讓的,竟然無人肯去!

不過這難不到朝中大官們,他們想到的辦法肯定是把一些刺頭給調過去,不去就是抗旨,去了就難說前途了!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我大天/朝的官員就是高明!

第168節落子(三)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461節 老傢伙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859節 吃得好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4節得位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022節 嗨咖啡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090節 夜襲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
第168節落子(三)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461節 老傢伙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859節 吃得好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4節得位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022節 嗨咖啡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090節 夜襲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