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

“真是的!怎麼可以這樣嘀捏!”

賀藍和張鼐大爲惋惜,他們多麼希望是敵人主動來進攻已方的槍炮大陣,打過一仗,分出高下,省心省事,多好!

“土耳其人真沒用!”無論是賀藍還是張鼐,都嚴重BS土雞國,他們向後方報告說那些包頭佬居然萎了,不來進攻,光顧守城,怎麼辦?

涼伴!

答案是讓土耳其人涼伴,敵人不來進攻,那我們就攻城!

沒得說了,賀藍軍準備攻城,他們首先在城池四周築起長圍,以把宰卜達尼城給圍起來,限制守軍的出入。

工兵和民夫們在城牆外首先挖掘了一條和敵城防線平行的塹壕,然後在塹壕的前方豎起木柵欄;第二階段是挖掘像蜘蛛一樣綿密的通往城牆的坑道。

然後他們建立營地,引入水源,以便部隊進駐。

部隊砍伐柴草樹木,用來打造攻城器械和充當燃料

再有動用隨行的二千騎兵,到宰卜達尼城四處搜索,做起強盜行徑,那是蒐集應用的物資比如麻袋、繩索、木料與門板等,同時捉拿當地土人,這是一項相當重要的任務,完成的好壞關係到已軍流血的多少。

土人將用來填溝壑!

慈不掌兵,爲了已軍少死人,那就對不起當地人,管他三七二十一,將他們驅趕過來,不從者先是鞭打,再就是宰了。

殺了一些人,以此立威,其他人變乖順了。

往宰卜達尼城的道路上都是衣衫襤褸,哭哭啼啼的民衆,東南軍騎兵在旁邊監視。

“他們的堅壁清野做得不咋地!”賀藍如是說,他在聽聞捉到了上萬的當地土人,滿意地道。

如果做得好,將會雞犬不留,給進攻方造成很大的麻煩。

在等待後續部隊到來的時候,東南國的華人從來都不是那種坐等天上掉食的民族,雖然沒有重炮和更好的攻城器械,但他們手裡有槍,就冷槍射擊,發揮線膛槍射程遠,距離準的特點,打斷城上敵人大旗,打死打傷那些露頭的土耳其人,讓他們唯有做縮頭烏龜,不敢冒頭,否則就是爆頭!

宰卜達尼城守將伊薩夫將軍渾不是滋味,他是參加過攻歐戰爭的老兵,曾幾何時,土耳其人想打誰就打誰,現在倒好,變成了光挨別人打,橫行三大洲的土耳其人何時陷入了這樣的窘態?

他在城垛邊偷偷地往外張望,發現這回麻煩大了!

東南軍援兵到大,大炮炮羣趕到!

東南國西征集團軍第三軍全員到達,軍長周全斌,副將賀藍、張鼐、塔天保等,兵力爲華人軍隊五萬,僕從軍三萬,還有獨立的炮兵部隊、民夫等,合起來十萬之衆,將宰卜達尼城牢牢地圍困起來。

東南軍強大的炮兵!

“烏爾班大炮!”伊薩夫將軍驚恐地道,他看到了城外華人運來了四門超級大炮,讓伊薩夫將軍膽寒不已。

土耳奇人的烏爾班大炮世界馳名,它是君士坦丁堡的終結者,公元1453年4月12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七代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軍,總攻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曾使用這種巨炮攻破君士坦丁堡的城防。

今天,華人也製造出類似的大炮,它使用青銅鑄造,口徑超過0.8米,長度超過5米,重量20噸,所用的炮彈達到700公斤。

華人對於自已的大炮寄予厚望,命名它們爲“伊城一號!”“伊城二號!”“伊城三號!”“伊城三號!”

伊城,土耳奇首都伊斯坦布爾,即君士坦丁堡!

擁有四門之多,不僅多,且機動力更強,華人爲這些重炮精心準備了炮架,使用了車輪,以牛來拖拖曳,讓它們能夠移動得更加地快捷。

烏爾班大炮一天走不到五公里,而伊城炮則每天能夠行進三十公里,速度不慢,能夠很快部署到位。

除此之外,爲進攻敵城還準備了各式各樣的大炮達到上百門,東南軍的炮兵,憑藉着可怕的軍工能力,有錢、有人和有礦,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站在了世界之巔!

有48磅、42磅、32磅加農炮,還有大口徑的蛤蟆臼炮,以及口徑粗壯的沒良心炮,這些火炮能發射形形色色的炮彈,有各自獨特的功能;直徑大威力強大的巨型石彈和穿透型極強的鐵蛋丸用於轟擊和射透城牆;銅製燃燒彈炸裂後後拋灑出燃燒的石油,可以大面積殺傷守軍;化學武器-有些大炮用來向城內投射腐爛的屍體。

超級大炮抵達前,工兵們已經做好了火炮發射的場地準備,他們清除灌木,平整地面,建立了水泥道路以便大炮通行,並且在據城牆百米開外修築了一系列火炮炮壘。

大炮抵達,四門超級大炮放在城東,一字排開,加上旁邊的小炮,與敵城東長度平齊,場面蔚爲大觀。

在那個年代,操作這些重炮需要很長的時間、耐心和技術。首先要向炮筒裝載火藥,投放了幾個接下來再小心地放入適當口徑的炮彈。調整射擊俯仰角度則全靠炮兵往炮架下嵌入不同尺寸的木楔子。一些巨型木樑墊在火炮下以便發揮減震器的作用。

就在9月1日那天,東南軍的四門超級大炮首度揚威吐聲,齊射開始之際,天翻地覆,地動山搖,無比地震撼!

使用的鐵彈發出致命的尖嘯,拖出四條長長的煙氣,落在了宰卜達尼城牆上,把他們的城牆砸成碎屑,爆出了四個可怕的大洞,飛沙走石,慷慨地給附近軍民帶來絕望和死亡。

炮彈摧毀了二段的城牆和二段城牆的一部分,不過是一輪齊射,城牆大面積地倒塌,宰卜達尼城的東面城牆分崩離析。

土耳奇人原形畢露,他們急就章的城牆無法抵擋超級大炮。

他們又不是基建狂魔,哪能建設出什麼好建築,雪上加霜的是土耳奇官員們瘋狂於上下其手,貪污了大量的建設費用,導致質量不過關,新修葺的城牆就象泥足巨人一般,被四門超級大炮四彈踹倒!

шшш.тт kán.℃ O

缺口被打開了!

“衝啊!”早已有備的東南軍爭先恐後地向缺口殺奔而來!

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804節 不緊張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344節 有炮了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713節 爭地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872節 反轉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離去:倦勤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2065節 得上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804節 不緊張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066節 立規矩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086節 快與慢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63節風向改了?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
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804節 不緊張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344節 有炮了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713節 爭地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872節 反轉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離去:倦勤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2065節 得上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804節 不緊張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066節 立規矩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086節 快與慢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63節風向改了?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