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

相對於城內敵人的糾結,城外北港兵卻從容得多,他們邊喝茶,邊看水師營的兄弟們打炮。

李英是水師營的老總,不管不顧地,將他帶的五百人分散到四條大艦上,反正不用啓帆,都下了錨,直接在港內衝着奧倫治城猛轟!

當時的黑火藥大炮發射實心彈,要是一條艦去照顧一座城,有種“杯水車薪”的感覺。

但有四條艦就不同了,每艦40門炮,20門一側,80門炮去對付一座城(其實還是座小城),炮彈不停地落下,打得城裡灰煙冒起,漸漸高飆。

岸上的兄弟們高聲爲他們喝采,大呼水師營的兄弟們炸得好!

給城裡一小時的時候考慮,北港兵暫歇,炊事員就在碼頭上煮了茶,送到前線上,大家分享,吃着蕃薯幹。

茶不是什麼好茶,但打過一仗,大家有點累了,什麼茶都不計較地配合蕃薯幹吃着。

大龍頭給軍隊的待遇是正餐吃米,再提供免費的蕃薯幹給軍人們當小食去助力,他有教導:“蕃薯幹裡面有澱粉,吃進去可以轉化成大家的體力,反正打仗時休息吃它最好。”

於是大龍頭麾下的兵,蕃薯幹就成爲了正式的軍供品,運輸到軍隊中,隨着他們走遍東西兩大洋,除了當零食,軍糧送不上來時直接當成了主食,所以蕃薯幹成爲了顏常武官兵的符號,那些在他們手裡吃夠苦頭的敵人,則把他們稱爲“放屁兵”!

畢竟吃蕃薯,放蕃薯屁還是有的!

軍隊中唯一不喜蕃薯乾的兵種是艦隊,送也不要,嗯,密閉的船艙裡放P,大家享受不起啊!

好在他們的待遇豐厚,不吃蕃薯幹,還有牛肉乾吃。

……

趁着當兒,顏常武接見了一人俘虜一條船的英勇士兵。

船很值錢,重要的是這條船上有三十五萬兩幕府白銀。(來自倭國)

起初大家不知道,但一清點,個個都是驚呆了!

船艙裡一箱箱的白銀,開箱後耀花了大家的眼。

如果給這條船開出港外逃跑,大家都要……難以想象會幹出什麼事情來,反正荷蘭人想都別想活着,否則大家的氣往哪撒。

得到了三十五萬兩白銀(軍紀:一切繳獲歸公)的顏常武心情大好,問那個奪船奇兵道:“你叫什麼名字?”

“回大龍頭的話,我叫周全斌!”他鏗鏘有力地答道。

“周全斌?這名字有點熟啊!”顏常武翻找着記憶,有了一點印象,再一問:“你是哪裡的人?”

沒記錯,周全斌說他是同安縣金門浦邊人,與記憶中的資料重合,是他!

哦,記起來了,這是個臺灣早期的名人,後來隨鄭成功抗清,常獻進兵之策,又隨鄭成功攻打在臺灣的荷蘭人,有殊功,爲總督承天府南北諸路。

鄭成功去世以後,其弟鄭(世)襲在黃昭和蕭拱宸的鼓動下在臺灣自立爲繼承人。周全斌作爲世子鄭經所率討伐軍先鋒,趁大霧強行登陸潦港。黃昭察覺後親自率軍迎擊,周部幾潰,此時周全斌剛剛登陸,見狀大呼:“後面是水,大丈夫寧可死於戰,不可死於水。吾已將船棄擲,可速從吾前往!”隨後親自衝鋒。諸軍聞之,都反身奮戰,一時間喊聲震天。黃昭中流矢死,其軍大亂。隨後鄭經免盔相示,招降了剩餘的叛軍。

鄭經主臺時,督理五軍務。翌年回廈門,九月大敗侵犯廈門的清軍。十八年(1664),金門、廈門失守降清。康熙四年(1665)隨施琅徵臺灣任副帥,至澎湖遭風引還,編入漢軍正黃旗,封承恩伯。

之所以記得他,是顏常武作爲地圖編輯時滿世界跑,對臺灣歷史有所瞭解,臺灣聞人記得了。

不想,成爲了俺的小弟哦!

天才到哪都會顯露出來,周全斌非常年輕,卻極有勇力,打仗有頭腦(一人單挑一條船,還成功了,不是有頭腦是什麼),有此猛人,吾當重用之!

顏常武大聲道:“周全斌力奪大船一條,立了大功,當重賞!”

“我任命你爲少校,賞銀一千個銀洋!”

周全斌大喜,但又有些惶恐,他現在還是個“二等兵”呢,一下子就跳到了少校,這可是營長的級別。

他很聰明,立即行軍禮道:“報告大龍頭,全斌只是個兵,沒什麼經驗,不合適當少校!”

“我說你行你就行!”顏常武臉上帶着高深莫測的笑容,不容置疑地道。

他一擺出上位者的姿勢,周全斌自然不敢說什麼了,恭聲道:“是!”

“好了,你有這麼高的軍階,有權參加軍議,就在這裡等着吧!”

“是!”

……

軍官們都被叫來了,看到扛着兩槓一星新鮮出爐的周全斌都暗暗詫異,但聽說他繳獲了一船白銀,有的人釋然、有的人眼紅,衆生相,讓顏常武一目瞭然。

“你們對這位周少校有什麼看法嗎?”顏常武給大家介紹道。

“妒忌他嗎?一下子從二等兵升到少校,將來有個營長噹噹的,你們妒忌嗎?”

鄧天彥資歷稍老,說話道:“我們當然不妒忌,這是他功勞得來的,他也是用命去拼的!”

衆人紛紛稱是。

“對!”顏常武喜道:“這就對了!”

“有象周全斌這樣的人在,這樣的層出不窮,意味着我們的團體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所謂的水漲船高,團體好,大家纔會好,靠我,也靠你們,大家共同努力!”

“大家要團結,團結纔是力量,有人高升了,大家要恭喜他,明白吧。”

所有的人一起應允,顏常武冷笑道:“如果誰搞不團結,他再大的本事,我絕不寬恕,我的團體,不需要這樣的人。”

敲打了一下大家,再給個甜棗道:“你們很清楚軍階,最高有元帥,下面還有將級,而你們現在最高才是中校,我的元帥、將官不是擺設來看的,它們等着大家升上去!”

“風物宜放長遠,我們的軍旗是什麼?”他問大家道。

“星辰、山峰和大海!”大家應道。

“所以我們的征途就是星辰與大海!”顏常武揮揮手道:“只要你們作戰英雄,勝利連連,我又何吝封賞!別說元帥、將軍,就算是爵位,也不是問題!”

爵位!

在場的人做得軍官,都不是傻子,哪還不知道顏常武的意思。

一個團體,上位者力爭上游,隨從者哪還不緊緊跟上!

見到大家眼睜睜心動的樣子,顏常武滿意地點頭道:“下面,我作攻城的佈置。”

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19節碼頭上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288節 九邊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461節 老傢伙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7節刺殺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363節 殺倭!第2044節 鐵人軍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2191章 在閩南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851節 下鄉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852節 兩老賊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859節 吃得好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548節 在天津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67節 好漢來投
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19節碼頭上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288節 九邊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461節 老傢伙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7節刺殺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363節 殺倭!第2044節 鐵人軍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2191章 在閩南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851節 下鄉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852節 兩老賊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859節 吃得好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548節 在天津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67節 好漢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