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

載着熊文燦的巡航艦靠港,慢慢地停上了碼頭。

碼頭上站了不少校級軍官還有穿着中山裝的文官-----按顏大少的想法,中山裝其實是一種便裝,軍民皆可穿上,卻變成了東南府文官的官衣,其他老百姓是不能穿的!

身穿少將軍裝的甘輝手一揮,軍樂隊馬上高奏起“迎賓曲”!

穿着一身無軍銜標誌東南軍軍裝的熊文燦已經站在露天甲板上,他滿面笑容,如同東南亞的太陽般燦爛!

欣然地看着金山港景象,那是欣欣向榮,人、貨往來衆多,港口依舊在不停地延伸,工地、腳手架、工人在忙碌着。

往後幾年,就是俺的地盤,要讓其他人看看,前大明官員不遜色於其他東南府的高官!

放下跳板,熊文燦穩穩地從軍艦的露天甲板上踏足金山港的水泥地,甘輝搶前三步,啪的一聲立正,向熊文燦行了一個軍禮!

而熊文燦也還他一個軍禮,然後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歡迎熊總督的到來!”甘輝由衷地道。

他對於熊文燦的到來持積極歡迎的態度,畢竟他是東南府總參謀部的副總參謀長,這個職位可比金山省總督有吸引力得多,而且他也得到吹風,回去將要高升,他可是歸心如箭,想的是早點享受他的榮耀。

“感謝甘總督的貢獻!”熊文燦深表謝意地道。

甘輝在金山省總督的任期不長,實際上主要工作是剿除土著,如今功成身退,回去旭日港述職。

兩人共乘一輛馬車,前往總督府。

金山城是一座年輕的城市,蓬勃發展,富有活力,來來往往的人腳步匆匆,大家都在忙着賺錢。

雖說是個移民城市,但在甘輝手裡,管理相當有力,至少不見到什麼髒亂差。

兩人閒聊,熊文燦向甘輝請教如何治理金山省。

“請甘參座不吝賜教!”熊文燦提前說着甘輝的職務道。

以前甘輝職務是副總參謀長,叫做甘副座,這一次回去旭日城將被扶正,叫做甘參座了。

“熊總督過謙了,大家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甘輝心中舒暢,又衝着熊大的面子,說出他的看法。

“金山省之所以得名,來自金子,如何把金子弄到財政府的金庫裡,是件頭等大事!”甘輝是軍人出身,很直截了當地道。

熊文燦的表情嚴肅起來,他知道金子的重要性,東南府太需要金山省的金子了,有了金子做預備金,就可以溢價發行紙幣當錢,錢多是好事,錢多能辦事,但紙幣沒有貴金屬的支撐,很快就會淪爲廢紙。

東南府發行的紙幣,從來都是真金白銀爲基礎而發行的,確實可以兌換,譬如一個紅毛番,他擁有紙幣十萬元,他老了,準備離開東南府回歐洲,那麼他向東南府銀行提出申請,要求兌換黃金,東南府銀行是會換給他的!

其餘子民,兌換金銀也都行,不過必須經過批准,有合適的理由。

金山省出金,但金子在百姓手裡,政府不能硬搶,只能想辦法引誘百姓把金子交給政府。

這是對於總督的考驗!

“第二件事就是移民,這是我東南府的大政方針,如何把民衆吸引來金山省,讓他們能夠定居,並安居樂業,要看總督的能力。

至於其他的事情,都比不上金子和移民,這兩樁事情

總督府位於金山城內光輝大道上,有一個巨大的廣場,前臨大街,背靠大海,地方廣闊,呈一個巨大的圓形,其樣式就象一塊巨大的金幣,沒錯,總督府建築物的顏色就是土豪金!

這是經過執政官特批建造的,尤其是主門上的東南府星辰、大海和山峰大幅雕塑採用了黃金打造而成,金光輝煌,普通的總督可不敢這麼囂張。

畢竟金山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自由地刨金,總督府當然得顯示它的特色。

在總督府的大會議室裡,由人事部副部長劉之鳳的主持下,當着駐軍高級軍官和高級文官的面,甘輝和熊文燦完成了工作交結。

這是一個形式而已,熊文燦早先派出的小班子已經於一星期前進駐,辦好了主要的交接內容。

OK!

儀式完成之後,老熊就是金山省的第二任總督了!

上任的第二天,老熊就推出了他的主政思路。

發展經濟!

發展經濟!

發展經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來自天朝紅小兵顏大少,最熟悉的就是“發展纔是硬道理!”這道理中的道理,因此官員的考覈少不得各項經濟指標。

對比於大明,那是走歪的“君子不言利”,言利的皆是小人,哪個官員敢說經濟,都會被扣上大帽子,至少“盤剝百姓”逃不掉。而東南府則是提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取”少不得是依法行事,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一切依法。

發展經濟,首重人口,老熊老到地從小細節做起來。

平抑物價!

開展“嚴打!”

加強基礎建設!

……

甘輝是軍人出身,行事果斷,又是高級軍官,小細節沒有太多關注,現在金山省物價飛漲,因爲許多東西都從大陸裡運來,海途迢迢,一個鐵鋤頭都可能變成銀鋤頭!

什麼都比其它地方貴上三成以上,甚至打着筋斗翻上幾倍!

老熊熟練地動用了《物價法》,使用物價局對各處物價進行檢查,超過物價的就進行處理!

他不管不顧地使用了“釣魚執法”:“啊,老闆,這輛小推車多少錢?”

“五十元!”

“嚇,我在旭日城只要十元啊!”

“你都知道是旭日城啊!五十元,愛要不要!”

“好吧!”給錢,收小推車,下一刻亮出了證件,一堆穿中山裝的公差一擁而來!

“你違反《物價法》,擅自擡價,跟我們走一趟!”

老闆目瞪口呆!

人證、物證俱全,無可抵賴----給的錢上面做了標誌的!

話說回來,總督府一切行動都按法律行事,依法依規,讓別人捉不到把柄。例如擡價老闆被物價局處罰後,如果不滿意,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

壓抑物價當然不可能靠強制手段,主要是有貨供應,老熊找各家老闆,要他們加大供應。

他與甘輝不同的是,他很有錢,他自己也組建了商隊、開設商店,當然,由代理人負責。

雖然有官員不得經商的訓令,但管得不嚴,畢竟經濟還不發達,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只要不太過份就成了。

除了從外面運來的商品,還有本地的菜籃子工程也都管起來,建立菜場、養豬場、養雞場等等,再建設菜市場進行供應。

半年後,金山省的物價下跌回正常水平,雖然還是高,但比起以前高得離譜要好上許多,民衆也就安心地居住,不用怕買不起東西。

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904節 開心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67節落子(二)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20節軍制確立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61節追殺敵船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24節刺客(二)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34節戰俘生涯第1267節 桂林平息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744節 爲何反?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280節 回南京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266節 降與戰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280節 回南京
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904節 開心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67節落子(二)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20節軍制確立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61節追殺敵船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24節刺客(二)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34節戰俘生涯第1267節 桂林平息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744節 爲何反?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280節 回南京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266節 降與戰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280節 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