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

雖說廣東人吃胡建人,可三哥從來都不是東南國華人的菜。

東南國西征,進至印度次大陸是淺嘗輒止,純屬繼承紅毛番的地盤,那些紅毛蕃主要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在印度次大陸海邊佔據了一些土地,從而建立據點。

當他們好不容易攢下一些家底時,華人將他們一掃而空,光明正大的繼承他們的土地。

無論是紅毛番,還是三哥,都是不服氣的,但華人用槍炮語言有效地說服了他們,之後華人就愉快地統治起那些土地來。

僅此而已,那些據點的指揮官們都明白上層的意思:“這塊充滿牛屎味的土地,咱不想領取它的土地證書!”

收到!

對於上層的話,軍官們心領神會,於我心有慼慼焉,這片土地要不得,太逆天了!

想想他們的恆河:乾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

大道上橫衝直撞的神牛,垃圾多、污水糞便多和蚊蟲老鼠多的三多城市,加上瘧疾、霍亂、痢疾、流行性腦炎、黃疸和天花盛行,這麼惡劣的環境,得投入多少錢去改造!

事實上,華人在印度的據點,全都新建城市,三哥叫做唐城,不叫華人,叫做漢人,是爲漢唐。

行國內那一套管治,印度人不經允許,不得進城。

要是鬆一個口子,印度人就能夠把唐城弄成滿城咖哩味和牛屎味!

唐城與國內城市不同的是城外有一個強悍的綠化帶,主要是芬芳類植物,種植了一大圈密密麻麻,如果沒有它們,那些三哥的氣味傳進城內,你連覺都別想睡得好!

真要佔據印度,你一座座城改造過去,別說本土的發展,對外的征服,全都可以停頓了。

如果不改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於是唐城承擔起東南國軍隊的中轉站,還有商人的中轉站,以及資源採集地的作用。

部隊在此補充物資、軍艦上水、加煤,從前方退下來部隊在此休整。

商人們購買印度的糧食和農副產品、礦產等,同時傾銷兩中華商品,如今兩中華的商品完全佔領了印度中上層階層的市場,徹底地打敗了印度商品,長期處於貿易順差的地位。

印度成爲東南國商人原材料的來源,比如華人低價大量收購印度的原糖漿(初榨糖),運到斯里蘭卡加工爲白糖、紅糖與冰糖,再以三到五倍的價格賣回印度!

在印度,華人的地位很高,三哥以膚色分階層,華人雖是黃種人,但膚色比起南印度的婆羅門與剎帝利還要白,三哥尊敬地將華人納入剎帝利貴人階級,所到之處,三哥的低等階層盡皆避道,畢恭畢敬。

……

果阿港,三個金色漢字在港口大門處閃閃發亮,頂上則插着東南國的國旗。

這座海港城市來自葡萄牙,位於印度西部海岸,距離莫臥兒帝國國都德里城直線距離爲九百公里,在東南國奪取該城後,沒改名字,而是直接用上了這座城市的漢譯音來命名城市!

一來可以顯露該城的來歷,乃是我們華人打下來的,從而展示威風!

二來大家懶得想,因爲東南國佔領土地之多,以致漢字用來命名城市都不夠用!

例如大明有泰安,那麼東南國就有新泰安,大明有大同、太原,那麼在東南國就有新大同、新太原。

起名很兒戲,也很省事,東南國民衆對此全無意見---不能說顏常武獨裁,他允許民衆給那些雷同的城市改名,比如新大同改爲什麼名字,給四個城市給大家選,其中一個選項是新大同,其餘不同名,如果選中不同名就改過來。

他是國王,牙齒當金使絕對話話算數,可民衆照樣選回舊名,國王都很奇怪,問民衆是怎麼回事,他們說懶得改!

果阿城是紅毛番取的名字,現在淪爲了華人的殖民地,華人是該地的主人,大搖大擺、眼睛朝天地走在路上,那些三哥苦力們統統讓路,頭低低的,間或有年輕小夥子偷偷擡頭看漂亮的華人女子,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般,皮膚真白啊!有的女子還穿着開胸裝呢!

東南國雖說也很封建,行一夫多妻制度,但女性地位要比明國來得好。

在明國,男性是一家之主,家內家外都是他們說了算。

而在東南國,固然男人是一家之主,但女人往往掌着家中財權,有很大的決定權。

此爲閩南風俗,男人在外打拼,賺錢送回家裡,女人負責管錢,她們當然不會虧待自己。

東南國尊重女性財產權,是寫入民法的!比如女性嫁妝歸其所有,丈夫不得擅動,還有女性掙的錢,丈夫亦不得擅動!

所以女人在手頭不緊的時候,她們購買化妝品、衣服、滋補品等等來犒勞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的女子打扮得還頗爲前衛。

近年來,有許多東南國女子在印度出錢,身份有軍嫂、商人的女人、新移民的女人等等,讓三哥們看定了神!

新到的一條運輸艦,從艦上下來了大批穿綠色軍裝的官兵,官多兵少,這是東南軍陸軍部隊,他們踏足土地,好奇地東張西望。

他們到來不是打仗,過來休整,亦即是度假的。

東南軍制度完善,每三年給官兵們探親長假,還有每年一次的短期度假,屬帶薪假期。

度假就是讓他們閒置一段時間,愛怎麼玩就怎麼玩,以免弦繃得太緊給斷了。

度假期間不僅有得玩,還有得吃,伙食費免費,還翻倍,號稱你不長胖就是我們的失敗。

東南國在印度西海岸佔據的一溜殖民地中有許多都成爲軍隊度假聖地,果阿城也是其中之一。

下來的軍人當中,有一個年輕人,相貌英俊,如果不是曬黑的話,妥妥的就是小鮮肉一枚。

就算不曬黑,他也做不了小鮮肉,他的肌肉太發達了,結實的肌肉充滿了力量,高大威猛,人見人愛,車見車載。

他年紀輕輕,可能剛剛二十出頭,肩板卻已經扛上了二槓二星,表明是中校軍銜,一般軍官從軍校出來,升到中校這一級別至少得十年,年輕人是軍生贏家,不過也不算過分,別看他年輕,已有足足七年軍齡了。

跟隨他的隊伍不小,十個慓悍的護兵,都是士官,看他們訓練有素的樣子,皆爲兵王!

一箇中尉是他的副官,還有二個馬弁,一行足足十四人。

他們登了岸,過了關閘,暫時停在關閘外廣場上。

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30節是戰是降?第1416節 推骨牌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112節 呸!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9節回老家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690節 惡土司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196章 登臺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19節碼頭上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744節 腿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704節 大魚落網
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30節是戰是降?第1416節 推骨牌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112節 呸!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9節回老家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690節 惡土司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196章 登臺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19節碼頭上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744節 腿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704節 大魚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