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

“什麼,諒山失守?鄭櫛投降,當了帶路黨,引朝廷大軍進犯,距離升龍府不到五十里地?”升龍府內,鄭氏家主鄭柞霍然起立,以他見慣世面,有“泰山崩於眼前而形色不動”的修養,現在聽聞這個消息也大爲震驚。

不怪他惶恐不安,諒山失守,往升龍府的道路皆無險關,朝廷大軍很快就能夠打到,他們現在是中午接報,只怕晚上中國人就能到達升龍府。

中國人爲什麼殺到?

好在消息還是很暢通的,知道可能是已軍追擊莫氏軍隊殺入中國國境,連他們的縣令都給殺死了,頓時鄭柞頭大如鬥。

朝廷大軍入侵,事件是否真實已經是沒得說了,辯解是無用的。

這事情想要善了,只怕不易!

鄭柞鎮定下來,作兩手準備,派出當朝太傅趙玉樸帶上黃金千兩前去勞軍,並一份請罪文書向朝廷請罪,表明一定會嚴懲肇事者,請朝廷大軍停止進軍,本國願意談判。

另一方面,他趕快召集諸臣將來商量對策,同時集結軍隊,對城外進行堅壁清野。

越猴也是打老仗的,反應很快,即使被中國人打個措手不及,也儘可能做好應戰的準備。

且說安南黎朝仿中原官制,設有六部管理政事,再以德高望重者爲太傅,是一品大官,無實權,很尊崇。

太傅趙玉樸是中國粉,說漢語很順溜,鄭柞派他爲正使,再着戶部侍郎鄭桉爲副使,去找中國人交涉,希望能夠挽回不利局面。

兩人持節,坐上馬車,另一輛馬車則載了一千兩黃金,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匆忙趕路。

他們在下午三點鐘,已經遇到了朝廷大軍的輕騎兵!

如此迅疾,天黑前輕騎兵即可到達升龍府城下。

見到是使節,輕騎兵分出些少人馬,護送他們前往中軍,

一路上都是朝廷大軍,只見得旌旗如雲、人馬整肅,看上去軍容齊整,正往着升龍府而來。

到達中軍時已經是晚上了,中軍並不急於趕路,安營紮寨,營地帳篷佈局得井井有條,軍威勝過安南軍。

趙玉樸與鄭桉顧不得歇息,急忙求見朝廷長官。

他們走到大帳前,便見兩列渾身裝配鐵板的重甲步兵,全是高大的壯漢,渾身都是鐵,“喀、喀、喀……”沉重而整齊的腳步聲非常震撼。趙玉樸知道這是擺款的,因爲大明軍隊其餘軍隊多穿着東南軍制式作訓服,身披輕甲。

即便如此,趙玉樸也不敢小看重甲步兵,知道已軍都找不出這樣的隊伍,安南人與中國人相比,就象小孩子遇到大人。

步兵昂挺胸站立在兩旁,一個軍官說道:“請安南黎朝使臣入內見大人,餘者在外聽命。”

趙玉樸與鄭桉沉住氣,隨軍官入內,只見一個身材挺拔端正的文官坐在上,面目端正,趙玉樸一看他的衣冠就知道是個巡撫,心中有點奇怪。

左右分列將軍,文官的背後擺有一個小亭,中間有個“令”字,乃王命旗牌,對中低級官員可先斬後奏。

按中原禮儀,除非見了王族,否則都不用叩拜,趙玉樸與鄭桉雙雙長身作揖道:“下邦使臣趙玉樸(鄭桉),奉國君旨意,拜見大人。”

上面的人點頭,說道:“本官是大明廣西巡撫易震吉!”

“易大人好!”趙玉樸不作分辯,雙手捧上文書道:“下邦無德,累朝廷兵臨城下,我國君不願看到生靈塗炭,向朝廷獻表請罪,並呈上黃金一千兩勞軍……”

……易震吉拿到了表文,不動聲色地展開先看了一番,然後很小心地放回信封,吩咐道:“六百里加急,遞送南京上呈朝廷。”

“得令。”旁邊軍官有人應道。

趙玉樸一聽就知道壞了,有什麼事情不能一下子處理,還要送南京去處理!於是哀求道:“請大人止了軍隊前進,有話好好說,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求了再求,易震吉只是不允,對趙玉樸道:“趙大人回去吧,你是個好人,但茲事體大,不是你能夠說得動的!”

既然不允,一千兩黃金也沒收,讓他們帶回去。

兩個使臣只好連夜趕路回去覆命,回到升龍府已是半夜,城內不開門,用大籮筐把他們吊上城頭!

他們下了城,去見鄭柞,他已經在殿上等着,聽他們稟報過程後,趙玉樸說道:“朝廷拒絕談判,光顧着進軍!”

鄭桉則道:“朝廷其志不小,所經之處,如果抵抗就殺,不抵抗者,就沒有燒殺劫掠,買東西還給錢!”

鄭柞讓兩臣下殿休息,他則在殿中踱步,思索。

鄭柞是又氣又憤,他憤怒大明的無情無義,他每年的供奉從來都沒有少過,但是大明竟然拿件小事來計較。

是,朝廷的邊民被搶,縣令被殺,朝廷臉面受損。

可是他鄭氏百倍奉還贖罪啊,願意給白銀三十萬兩作爲軍費,黃金三萬兩作爲向朝廷賠罪,已經是竭盡所能,可是朝廷大軍依舊進軍,真當我鄭氏是泥捏的不成!

他心中霍霍而動!

與大明開戰,重演黎朝驅明舊事?

公元1428年是大明宣宗宣德三年,就在這一年,明軍退出安南,黎朝太祖黎利稱帝。

明軍是被他打跑的,是黎利真刀實槍地打出來的江山。

在陸地上越猴還真不怕明軍,畢竟在越國這種叢林之地,明軍也不一定能有什麼好的結果,

在鄭柞看來,如果開戰,縱然是大明擁有再好的裝備,也不一定是他的對手,畢竟在越北朝的之地,到處都是密林,想要在這裡面取得勝利,明軍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當年明朝皇帝朱棣何等的雄才大略,攻佔越國後,統治越國的時間也就二十多年,後來還是因爲身陷無休無止的戰爭而撤退。

鄭柞認定憑藉越國的地利,他可以擋住明軍,縱然是大明不義,找藉口想要攻打,那就讓大明來好了,鄭柞內心還是有些底氣的。

他下決心打仗,急派侍衛連夜去請心腹們前來商議此事,沒想到遇到了反對意見。

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65節校場演練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2099節 偷水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597節 航行中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32節倭船來攻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288節 九邊第1066節 立規矩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722節 和離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5節初議事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43節艦員結構(一)
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65節校場演練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2099節 偷水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597節 航行中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32節倭船來攻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288節 九邊第1066節 立規矩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722節 和離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5節初議事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43節艦員結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