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

阿拉坦倉所罵的正是由於商路不通,無良商人以劣充好,把差的大明商品賣到漠西蒙古,增加了蒙古人對大明的不良看法。

現在則不一樣了,楊璟新盛邀諸蒙古人進烏魯木齊參觀、採購,說城內已經有了步行街,賣的都是平價商品,歡迎採購!

首領們將信就疑,怕被甕中捉鱉,又是嘎勒丹拜和察罕說道:“我們去吧!”

這兩位首領乃蒙古人中的奇葩,之前內部不和,爲爭草場打得個鮮血淋漓,輪到這兩位老兄話事時,他們不來PK,以下中國象棋來決定草場的多少,如果某方輸得太多,另一方就“放水”給對方贏,結果是一團和氣。

先前祁三升當說客勸說蒙人歸明,也多得了他們的幫腔來神助攻,而且是沒和祁三升通過氣的!

所以他們是難得的和平分子,親華派,精通中國象棋。其實大明的生活條件好過外族,在外族中有許多明粉,嚮往大明,可惜的是大明的君臣們都不善於利用他們,讓他們流血又流淚,最終把他們推向鐵血洗華一派中,造成大明與外族的戰事連綿不斷,難以收拾。

……

峰會結束,蒙古騎兵大隊撤離烏魯木齊城外,明軍回城歸營。

楊璟新與嘎勒丹拜和察罕三騎並馬進城,還有數位首領和二百多的蒙古人子弟以及他們的僕人一道進城,他們倒不能騎馬進城,而是得把馬匹寄存在城外的車馬店中才行。

至於楊璟新是老大,公家人,這條規定挨不到他的頭上,嘎勒丹拜和察罕也沾了光,可以騎馬進城,其他的蒙古人就不行了。

一些蒙古人不想下馬,叫嚷着說什麼咱們蒙古人從不下馬的,是馬上民族,結果捱了嘎勒丹拜的喝罵道:“你們拉屎拉尿也在馬上,你娘生你們也在馬上?”

察罕居然會用上“入鄉隨俗!”來教訓那幫孩子們。

有了他們的說話,諸蒙古人不得不下馬來。

入城後,蒙古人明白到爲什麼不給馬進城的原因,他們看到了漂亮的街景,衛生乾淨的地面!

大家都曉得的,有外賓或者領導來參觀時,地方會大搞衛生,如今的烏魯木齊嶄新光亮,亮瞎了蒙古人的眼睛。

看起來賞心悅目的,是他們從來沒有見到的場面。

楊璟新親自帶領他們去參觀城市,讓他們印象深刻!

他們看到了寬敞的城市廣場,見到了服務周到的城市行政服務中心,治病救傷的醫院、還有他們很感興趣的軍營和城防,以及最喜歡的商業步行街!

明軍想得很周到,給他們每人發了二十個銀元,讓他們去採購。

商店內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他們挑花了眼睛,各式各樣豐富的食物讓他們吃個不停,他們這才明白到以前的日子是白活了!

錢不夠花!

導購告訴他們說目前商店限購、限價和必須明碼標價,嚴禁僞劣商品,可以放心採購!

於是二十個銀元很快就花光光了!

至於嘎勒丹拜和察罕則不差錢,楊璟新設宴招待他們,給他們每人送了一萬銀元的銀票!

對於有權勢的明粉,一定要重重地收買,他們說一句話頂你說百句話。

壹萬銀元耶,這筆大禮砸得兩位首領頭暈眼花。

怎麼好意思捏?

他們拿着銀票扭扭捏捏不肯收,楊璟新說收下吧,這不僅僅是因爲你們爲大明說話,而是對避免了我們雙方開戰死白白死掉的人命的感謝費!

人命值錢,不打仗最好,楊璟新說得冠冕堂皇,強壓着兩位首領“勉爲其難”地收下了。

“大明與蒙古開戰是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實際上我們都是中國人,現在是難得的機會,真正成爲一家人!”楊璟新說道。

冷不防嘎勒丹拜問道:“楊將軍,請問你們軍人不是很喜歡打仗嗎?打仗纔有好處,升官發財,就象以前太師那樣,如果不是他養着那位,你們北京城也不至於被攻破!”

楊璟新一楞,隨即清楚到“太師”就是遼東總兵李成樑,那位則是老野豬皮,李成樑養寇自重,老野豬皮就是他養出來的。

見嘎勒丹拜和察罕亮晶晶的眼眸註定他,等着他的回答,楊璟新笑開了,告訴了他們答案道:“當官的要講政治!”

“講政治?”聽得嘎勒丹拜和察罕糊塗了。

因此楊璟新爲他們講開了,那就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鑑別和政治敏銳性等等,一大堆說得嘎勒丹拜和察罕如墜雲裡霧裡,於是楊璟新簡明地說道:“今上要這裡和平,這就是一個大方向,無論使用了什麼手段,能夠和平的就是對的!”

他沉默片刻道:“文官不拆臺,軍隊不缺軍官,是保證政治方向成功的條件!”

這話有點深奧,讓嘎勒丹拜和察罕聽得不明白,而陪客的李定國、祁三升等則深有體會。

李成樑其實完全有能力消滅關外諸虜,但賊寇消亡之日就是他的死期到來,他的政敵們會嚎叫着衝上去把他的頭給擰下來!

朝廷明知李成樑是養寇自重卻又不能夠換掉他是因爲朝廷的嘴炮專家多,打仗能手少。

新明瞭,文官不能拆武將的臺,朝廷又行軍校制,每年的軍官源源不斷地出來,且不斷地打仗,合格的軍官越來越多,楊璟新敢來養寇自重,朝廷立即就能把他換下來治罪,因此楊璟新唯有老老實實,秉承朝廷的旨意辦好差事。

大家喝酒吃菜,兩位首領對醇厚的燒酒和美味可口的菜餚讚不絕口,痛罵那些黑心商人賣假酒!

“加入我們大明,吃好喝好!”李定國道:“兩位首領還年輕,應該帶兵打仗,你們到兵營裡吃一吃我們當兵的伙食,絕對不錯!”

“是啊,是啊!”其他軍官紛紛道。

“人生在世,就是吃喝兩事,不會吃的民族,沒有發展前途!”楊璟新解釋說:“這話是東南國首位內閣總理大臣陳國公所講的,陳國公說得對,我們中華民族正因爲會吃喝,所以才佔領了這麼大的地盤,來,爲陳國公這話乾杯!”

“乾杯!”

“喝!”

大家一起幹杯,共祝大明與蒙古的明天更美好!

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61節追殺敵船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332節 摸營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離去:倦勤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08節前往臺北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509節 沒錢了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614節 看錯了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133節 太后教子
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61節追殺敵船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332節 摸營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離去:倦勤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08節前往臺北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509節 沒錢了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614節 看錯了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133節 太后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