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大明東南王顏常武自海外返回南京,總參謀長甘輝向他彙報三件大事。

大明仿東南國設立總參謀部,行軍令,而兵部尚書管軍政,相互制衡。

前明建有五軍都督府,負責掌軍令,按制,兵部尚書管不到五軍都督府,但到前明的中後期,制度敗壞,文官獨大,五軍都督府淪爲勳貴和高級武官的養老場所,起不到制約的作用。

而新明以法律決定了總參謀部的作用,與聞軍機,直接對朝廷負責,兵部尚書對他們沒有管轄權,總參謀長負責發佈軍令及訓練業務,並且軍隊各級設參謀人員,高級的是參謀長,低級的是參謀軍士,完成了專業化且不算,文官無法頂替他們,關鍵是有了坑!

有了編制,誰想動動他們試試!

顏常武極得兩中華官僚的喜歡,爲什麼呢?

因爲他不斷地增加官員位置,官僚機構在不斷地擴大,就拿東南國來說,內閣之下有十六個部,而以前王朝都是“六部尚書”叫得響亮,才得六個尚書,而兩中華就有十六個部長大臣,位置多咧!

就連新明雖然保持着六部,但下屬的司增多了,獨立的官署增多了,比方說新設一個“統計總署”,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設置,增加了多少的官員!

對比前明崇禎皇帝,他爲了省錢,大肆裁員,導致某位姓李的驛卒下崗,生活無着落,後果之嚴重是大家都清楚的。

如今甘輝意氣風發,他先述說了明軍進佔北方之事,奪取了漠南、漠北、北海還有西伯利亞的廣大領土,明軍氣吞萬里如虎,創下了歷代王朝所有沒的開疆拓土!

大殿上的官員們看着他用教鞭點擊大地圖,心潮起伏,此乃空前的偉業,於是以首輔馬士英爲首,衆大臣一起向顏常武進賀,諂聲如潮。

顏常武擺擺手,表示不在意,但他心中高興很呢!

兩中華都有大筆領土進賬,我中華民族前途無比遠大。

領土進帳不僅僅是甘輝剛纔的羅列,甘輝請旨後,着TJ掛出另外一幅大地圖,他說明這是亞洲與美洲的地圖。

“我們已經越過了白令海峽,進入了阿拉斯加,已經是美洲地區,我們已經出動艦隊在那裡巡航!”甘輝指出道。

白令海峽與阿拉斯加都是顏常武起的名字,用來紀念他的過去,不足爲外人道也。

大家目不轉睛地看着那些地方,想不到大明的疆土居然到達了美洲。

兩中華子民都知道,他們的軍隊到達什麼地方,就來“種島”和“立碑”,表明是兩中華的地盤,就絕不能輕易丟失領土。

聽甘輝娓娓而談,原來之前兩中華的勢力到達了海參崴,在那裡主要的業務是捕鯨!

捕鯨業還真是樁大業務,主要是被東南國的棕櫚油業務帶動,顏常武倡導兩中華的夜生活,燈火照明主要使用油燈,燃料就是棕櫚油。

燈油有好多種,最好的燈油是鯨油,亮且持久,一個單位的鯨油點燃後,其照明時間是同樣單位棕櫚油的四倍!

介個,是有道理的,想想植物油怎麼可能與動物油相比,畢竟長出一噸動物肉得吃十噸的植物才能轉化而來。

有錢人都用鯨油點燈,或者用鯨油制的蠟燭,而在日常銷售的是鯨油與棕櫚油混合物,一般含有10%的鯨油,其餘是棕櫚油,而好的燈油則包含25%以上的鯨油。

不僅如此,鯨全身都是寶,鯨鬚是女性胸衣、裙撐、雨傘、魚竿等商品的重要材料,鯨油可用於照明、浣洗粗糙羊毛和潤滑機器,抹香鯨的糞,則是珍貴香料龍涎香的重要來源。

鯨肉可吃,殺鯨後把鯨肉鹽醃曬乾帶回國內,很受歡迎。

其實鯨肉粗糙,口感不好,但是!

這世上是窮人多的,富人不吃有窮人吃。

鯨骨也沒被放過,使用風磨和水磨磨成粉,帶回國內,主要用作家禽和牲畜加營養,還可用於農作物的施肥。

海參崴成爲了北方捕鯨母港,原屬東南國管轄,後來顏常武說東南國管轄範圍不過臺灣,就交由大明管轄。

其修船、造船、漁產品加工、木材加工迅速發展,尤其是捕鯨業,就在1655年,大明漁民共殺死超過二千條鯨魚,大部分拖回海參崴加工和銷售,其一年產值高達500萬銀元,成爲大明重要的經濟收入。

有顏常武在,兩中華的高層與海軍高層都知道大洋的另一邊有什麼,再遠,國家力量難以達到,因此,官府要求漁民不能走遠,不得超過海參崴以北200公里,並且派出軍艦和巡邏艦進行巡邏與管制,捉到的話要被處罰,扣船或者罰款什麼的。

鯨魚漸漸變少,則漁民捕鯨範圍不斷地擴大,原在亞洲東方、北太平洋一帶海域活動,終於越過了白令海峽,到達了阿拉斯加,即使被捉也不能禁止!

其實漁民也不想的,海上捕鯨所面臨的艱辛與危險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們不僅要熬過風暴、躲避堅冰、抵擋嚴寒、還要擺脫壞血病、肺病等病的困擾,長達數年的捕鯨之旅甚至讓一些船員身患抑鬱症,爲了解決無鯨可捕時的乏味,寄託對家鄉親人甚至人生的憂思,捕鯨手們不得不採用交際、閱讀、寫作、唱歌、製作雕刻作品,以及喝酒和追女人等方式,而捕鯨時突發的危險,捕鯨手們只能通過祈禱自己能躲過鯨魚暴怒下的反抗。

所以捕鯨是勇敢者的事業,東南國海軍艦長資格考覈就有一條,指揮艦艇從東南國遠航海參崴,捕殺一條鯨魚,纔有艦長資格證書!

曾經有人問著名的捕鯨船船老大潘多林,說捕鯨中最危險的是什麼?

潘多林創下兩中華捕鯨的最高記錄,一年最多捕殺了二十六條大鯨魚,那年他運氣極高,賺到盤滿鉢滿,他給出的答案是:“捕鯨中最危險的是無鯨可捕!”

一旦沒有收穫,則全家老小的生計都成問題,因此哪怕再危險,也得下海。

當某個海區的鯨魚變少後,漁民就得探索未知區域,攔都攔不住,否則官府出錢養他們,這是不可能的!

現在大臣們意識到,當軍隊在拓展領土時,漁民已經在海洋中“開海疆,拓漁區了。”

“我們已經派出軍艦,陸戰隊上到那裡!”甘輝的教鞭點到阿拉斯加的地區,說道:“我們在阿拉斯加宣示了大明的主權,現在請王爺指示,我們該如何管理?!”

大家的心霍霍跳動,大明有新領土進帳,大家又有豬肉分了!

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42節女神養成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432節 兩房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52節造船!第80節出師落旗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461節 老傢伙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68節落子(三)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751節 殺人質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67節落子(二)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250節 破火船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404節 速下城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9節初建軍(二)
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42節女神養成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432節 兩房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52節造船!第80節出師落旗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461節 老傢伙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68節落子(三)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751節 殺人質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67節落子(二)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250節 破火船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404節 速下城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9節初建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