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7節 城內血戰

馬寶都不知道旁邊的竇老賊竟是如此的惡魔,要是他知道竇老賊準備採取的行動,輕則兄弟沒得做,重則火併竇老賊,砍死這個不義之人,竟然要拖他下水!

他抽完一支菸,招呼竇名望道:“我們也上去吧!”

“好!”竇名望欣然從命,他的衛隊長與馬寶的衛隊長吆喝着,護翼着各自的老總,一前一後地堆在內城牆邊的小土堆登頂,站上了內城牆,那裡已經插上了東南軍的軍旗!

放眼放去,周邊盡是屍體,層層疊疊,絕大部分都是包頭佬的,許多人的臉面要不是稚氣,要不就是白髮蒼蒼,包頭佬沒人了!

再看城牆兩邊的戰鬥,根本不用老總們來救急,普通的軍官指揮作戰都是得心應手,節節勝利。

包頭佬雖然作戰不力,但還是很頑強的衝來送死,當時的情景,簡直就像是水邊打鴨子一樣!

那些包頭佬瘋狂地涌過來,多得就像螞蟻一般!

東南軍官兵們連續的射擊、射擊,再射擊。他們一排排的像割掉的麥子一般的倒下去!

那個場面,真是太壯觀了!

如今,東南軍幾乎控制了伊斯坦布爾西城牆的外牆各處,正在向內牆各處發動進攻,把包頭佬從城牆上驅趕下去。

西城牆非常有名,又叫做狄奧多西城牆,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昔日包頭佬狂攻濫炸,實際上沒能直接奪取城牆,一些歷史學家說包頭佬是利用了拜占庭人的疏忽,從一處沒關閉的城門進城的。

而東南軍卻是硬生生地從包頭佬手裡奪城,且軍力遠遠不如包頭佬打君士坦丁堡那樣懸殊。

在後方土山觀戰的顏常武看到了已軍的軍旗插在了內城牆頭,對戴維先生道:“厚積薄發,不外如是!”

戴維先生會意地點頭,東南軍是漢人的軍隊,漢人特色技是“基建狂魔”,堆山到敵牆,急起直追,十日成矣。

卻足足打了三十天,即靴子一直沒有落下,讓包頭佬緊張,全力阻擊,導致傷亡慘重,中青年的兵源都在阻擊戰中消耗掉,現在派上用場的包頭佬老的老,小的小,缺乏訓練,沒有素質,也沒有體力與勇力,一下子就被東南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他們力不從心地想來阻止東南軍的進攻,可惜都被東南軍給粉碎了

他們貧弱的進攻能力不能突破鐵人軍的裝甲,反被鐵人軍用大刀片將他們殺得鮮血淋漓。

東南軍把2磅、4磅的小火炮拉到了城牆頭,調轉炮口、瞄準、射擊、命中目標……發射的是霰彈,每個中炮的包頭佬無一例外的在中彈處被炸出一個個指頭的血洞,有的人全身被炸成了篩子,鮮血染滿了全身!

他們慘叫,血如噴泉,狂嚎不止,然後他們無奈地倒了下去……

火槍開始發威,經過訓練的火槍兵以每分鐘四發的速度向他們傾泄着致命的彈雨,像割麥子般將包頭佬擊倒。

還有炸彈、弓箭呢!

包頭佬兵敗如山倒,這是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鬥過程,不接觸的戰爭,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戰鬥的過程和結果給交戰雙方的震撼都無比巨大。

越來越多的城牆立起了東南軍的軍旗,到最後,東南軍發出了陣陣的歡呼聲,伊斯坦布爾西城牆,是我們的了!

按照預定的方案,東南軍就在城牆頭髮射了煙花,一束束煙花飛上天,哪怕現在是白日陽光充足,各處煙花就在伊斯坦布爾上空升起,遙相綻放,爭相綻放,雖然不象夜幕時五光十色,絢麗璀璨,卻也是大振軍心,喪滅包頭佬的信心!

城牆失守!

……

東南軍當然不會停止前進,下到城牆,向縱深發展!

東南軍以二個軍兵力過十萬人從西城牆突進伊斯坦布爾市區,包頭佬陷入了無比瘋狂的狀態!

由於城內街巷稠密,房屋相連,包頭佬已經做好了準備,利用民房家家設防,巷巷築堡,大道修壘,節節阻擋!

因此戰鬥打得異常慘烈,每前進一步都遇到包頭佬的阻擊!

正所謂“尺寸必爭,血滿城垣”,包頭佬拿着各式的兵器打擊東南軍,敢死隊式的集團衝鋒一波接一波襲來,他們以慘烈的代價,不讓東南軍前進,誓要保住聖-城

而東南軍穩打穩打,將“你能派子彈去的地方別派人去,遇到危險的地方,就送他們炸彈,一個不夠,就送二個!”的攻敵策略貫徹執行,力爭既要完成任務,又要保住我軍的有生力量。

“攻城戰役,尺寸必爭,敵我肉搏,處處激戰,城市震眩,聲動海峽,勢如雷電,屍填街巷,血滿城垣”,這是東南軍軍部在此役後概要的話,從中亦窺見攻城戰役之血腥與慘烈。

包頭佬手執彎刀,拿着盾牌,象狂濤一樣席捲而來,東南軍苦戰,苦戰,殊死苦戰!

城內戰場充斥了怒吼和叫罵,有的時候讓包頭佬得逞了,在一些狹窄的不利於機動的地方,他們與東南軍展開肉搏,兩軍互不相讓,展開了寸土寸血的戰鬥,打得血肉橫飛,其激烈程度不亞於之前大會戰。

守軍主將維齊爾菲拉斯·帕夏狗急跳牆,他見到已軍節節敗退,遂將勤雜人員、馬伕、炊事員乃至於奴隸統統驅趕到火線上去阻擋東南軍的進攻,但無濟於事,他們這些兵員能頂什麼用,缺乏訓練,裝備也差,就是送菜的命,在東南軍火力的面前,像柴垛子一樣紛紛倒下了。

城內包頭佬堅固的陣地一個個被攻下,東南軍就象井噴般涌入城內深處,要不是伊斯坦布爾的地方廣大,早告失守了。

“不,不!”菲拉斯·帕夏不能接受這樣的命運,他派人通知城內各大家族道:“聖-城面臨失守,誰是勇士,就看今日之戰!”

各大家族集結子弟作戰,殺聲震天,一時間把東南軍的前進步伐給阻住了。

那些浴血奮戰的包頭佬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在那裡捨命相搏,東南國的談判代表已經入城,見到了蘇丹!

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117節 真正的贏家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440節 鞭刑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0節修路風波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243節 夜茶第204節己巳之變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740節 進徐州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708節 爭房第1761節 黃金艙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232節 賊勢熾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767節 拖手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80節出師落旗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98節女婿強撐!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
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117節 真正的贏家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440節 鞭刑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0節修路風波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243節 夜茶第204節己巳之變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740節 進徐州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708節 爭房第1761節 黃金艙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232節 賊勢熾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767節 拖手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80節出師落旗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98節女婿強撐!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