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節 王爺威武!

比方說,兩廣總督陳敏吾調任雲貴總督,而原雲貴總督曹景參上調南京,朝廷另派吏部侍郎袁樞爲兩廣總督。

因兩廣總督權重,陳敏吾調任雲貴總督,給他加了協辦大學士頭銜,這頭銜乃朝廷新建官制,用來加給大臣榮光。

其餘總督、巡撫和布政司、軍長紛紛對調,由朝廷統一安排,先朝廷空降大員到地方,然後逐個調任。

將他們調任,乃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

搞久了,油了呢。

絕不能允許任何軍政要員有個圈圈,有個勢力範圍。

大明地方太大,古代通訊聯絡方式又很悲摧,所以地方軍政大員真可謂地方任上作威作福,反正山高皇帝遠,難以管轄他們。

地方任上做得老大久了,自我意識膨脹,分不清自己是誰,變得不聽話了。

加是朱真真的能力不足以服衆,隨着東南王久不在朝廷,他的神光漸漸褪色,衆臣子變得不聽朝廷的話了。

有人說:“一女流之輩,我們幹嘛要聽他的話!”

有明一朝,女人理政少見,即使是太后也不長久,何況是公主!

在大明這個男權主義至上,遊秦淮河合法,包餓奶公開化的國度裡,公主真牛掰不起來。

朝廷推行的政策方針受到了官員有意無意的杯葛,尤其是事涉官員們利益的政策比方說士紳一體納糧,土地階梯式收稅,要不推行不下去,要不推行有反覆,以致於馬士英都說朝廷政令不出南京城!

顏常武回來,接到公主娘娘的抱怨聲和馬士英的彙報,馬上來了一招,各地軍政要員對調!

不能輕易貶謫他們,否則天下大亂,但調開那些大爺們,讓他們挪挪屁股還是能夠辦得到的。

調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讓他們明白,這只是第一步,如果再不聽話,那就位置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顏常武放出第二招,那就是朝廷派出監察御史亦即是中央巡視組分赴大明各地,協助地方大員們執行朝廷的土地政策,哪一行省執行得好的地方大員和監察御史得優評,那些排後面的自然是差評嘍!

實行末位淘汰制,十三行省後三位的官員們,從高官到低級官員,一概貶謫東南國進修,加強學習!

東南國還真的是超強的垃圾箱,什麼貨色都收。

可想而知,這條政令一出,地方大員們誰還坐得穩,還不屁滾尿流地督促下屬們執行土地政策。

對調、土地政策要是別人來執行,肯定對社會造成波動,但是,顏常武一回到南京坐鎮,一切反對聲音都收斂了,各方勢力掩旗息鼓,夾起尾巴做人!

以致於東南王和他的手下都覺得很無聊,沒事做!

別人怎麼敢惹這位王爺!

他武力值高,誰都打不過他。

打不過他的話統統流放東南國,起初大家認爲他不殺人是軟弱,後來才發現他真會做生意,那些流放東南國的人爲他免費修地球,幫他在海外打拼,夭壽啊,累得半死,一身牛汗,得,誰還與他作對誰就笨蛋。

見到大家都老實的樣子,東南王又來挑逗大家,他還嫌事情不夠大,怕外派的監察御史沒事做,因此他又放出一個大招。

皇權下鄉!

中國自秦漢至明朝的近2000年的確是“皇權止於縣政”,皇權統治在廣大農村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許多邊遠地方的農村都不知道皇帝姓甚名誰。

在古代傳統中國社會,事實上存在着兩種秩序和力量:一種是‘官治’秩序或國家力量;另一種是鄉土秩序或民間力量。前者以皇權爲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級分明的梯形結構,主要控制了城市;後者以家族爲中心,聚族而居形成‘蜂窩狀結構’的村落自治共同體,連接這兩種秩序和力量的是鄉紳精英階層,主要呆在農村。

縣治由朝廷公務員負責,吃皇糧,而鄉村自治則依靠宗族和士紳,他們沒有工資。

古代的農村,都是以家族爲單位的。

一般一個村子幾個家族,甚至一個家族,誰的家族比較大一般聽誰的。

家族會有個族長,負責協調處理全家族的關係。

如果一個家族佔一個村子或者大半個村子,族長也就是村長。

自然,還有一個家族幾百幾千甚至上萬人的大家族,族長權力威望

皇權不下鄉的原因不少,比方說“缺錢!”

沒有那麼多錢去安置下鄉的官員,還有交通與通訊的不便,歷朝歷代從來沒搞過皇權下鄉。

今天,顏常武要來摸這個老虎屁股,正式在各縣設鄉,派出吃皇糧的鄉長、副鄉長及相關官吏,進行經濟、教育、文化、衛生、司法等事務的管理。

當他提出皇權下鄉的要求時,內閣五相,一致同意!

消息傳出去,朝廷九卿,六部官員,統統贊成,一邊倒地支持,支持再支持!

文官、軍官們堅決擁護東南王的英明決策!

因爲位置多了!

想想,全國這麼多個縣,每個縣分出幾個鄉,鄉政府成員都吃皇糧,多出了多少的位置?

誰家沒有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要安置,東南王設立新位置,給大夥兒解決了多少難題!

爲什麼崇禎皇帝拜拜,就是因爲他老兄削了大夥兒的位置,又不給遣散費。

當時的李小強在朝廷的公辦驛站混口飯吃,崇禎皇帝一上臺,發現就是因爲類似李小強在驛站裡混飯吃的人太多,於是精簡驛站,李小強下崗回鄉,結果越混越差,還不起債,頭上還綠油油---老婆韓金兒與漢子通*,這慘淡的人生,盡歸咎於崇禎小兒裁撤驛站,李小強最終反了,成爲闖王,並讓崇禎皇帝掛樹上。

崇禎皇帝之所以敗了,就是因爲他亂砸大家飯碗。

顏常武之所以深得軍政兩方面官吏擁護,就是因爲他給大家增加飯碗,皇權出縣,設鄉!

之所以敢於設鄉是因爲他別有本錢。

他這次回來可不象某大炮回國說他帶回了一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之心,什麼也沒帶,於是他就成了大炮。

而顏常武帶回了價值三千五百萬銀元的真金白銀!

東南國有的是黃金白銀,他又不是守財奴,他一回來就給官吏們人人加百分之十工資,善財童子啊!

人見人愛,車見車載。

加上他的軍隊和垃圾箱---嗯嗯,流放東南國,誰不跪舔他纔怪!

王爺威武!別說下鄉、下縣,下山頭下刀子大家都支持他!

第3節火併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1379節 帶路第1446節 硬剛(二)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33節倭奴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1275節 不殺人第49節過春節(二)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275節 不殺人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239節文趙氏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450節 賽甘寧!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2044節 鐵人軍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66節戰後之事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
第3節火併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1379節 帶路第1446節 硬剛(二)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33節倭奴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1275節 不殺人第49節過春節(二)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275節 不殺人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239節文趙氏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450節 賽甘寧!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2044節 鐵人軍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66節戰後之事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