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7節 紅海垂釣

航渡中釣魚是件愜意的事情,航海人都知道紅海魚多,因爲印度洋的魚從亞丁灣進入有如瓶子的紅海後,紅海水深,進入瓶子的魚們就樂不思蜀不想跑了。

加上古代紅海邊人口少---中國人吹噓自已是紅海之主,兩邊的土地都是他們的,實際上只管轄很少的地盤,蘇丹港的居民甚至等於整個紅海邊其他民族居民的總數(不算埃及的人口),人少,捕魚業落後,土著要不是釣魚,要不就是岸邊網,能捉到多少魚?!

還有的居民乾脆不下海不吃魚的,魚就越來越多,個頭也就越來越大了。

顏常武與戴維先生都是“雙槍將”---雙竿,一杆拿在手上用來釣小魚,另一杆用粗線大鉤,漁線拴在船舷牆上的鐵鉤上,等大魚,願者上鉤。

這一招絕對頂用,舷牆上綁一竹掃帚上的細竹條,將魚線吊在竹條尖上,只要魚一咬鉤,竹條受力自然彎曲,就知道有魚來了。

餌料用的是船上的軍用牛肉切條,根本不用多加掩飾什麼的,只要投鉤,都會有魚來搶食,兇狠的魚一下子能夠把漁竿的杆稍拉彎!

於是接二連三的魚就被釣上來了,顏常武與戴維先生不許其他人來幫忙,就他們兩人動手,享受樂趣。

燈光下看到魚被拉上來,有魟魚、東星斑、燕尾鱸、黃金蝶、獅子魚等,眼見身旁的竹條在快速彎曲,知道有魚上鉤,用力去拉時,感覺到沉重,知道是條大傢伙,急忙去拉。

拉時很費勁,突然感覺到魚線一顫,手中獵獲不那麼重了,等拉到水面上藉着燈光一看,只剩下一個大大的魚頭了!

這是魚隨線上浮時被另一條大魚吞食了,失敗!

再來釣過,又見竹條在彎時,用力一拉,紋絲不動!

大魚!

顏常武就與大魚撥蘿蔔,對方跑得急,就放魚線,對方一停下來,就收線。

戴維先生也過來幫他,再叫多了三個水兵,五個人一起用力,好在魚線堅固得很,楞是沒斷,漸漸地,魚有影了,探照燈下,看到魚的擺尾濺起的水花,長度看上去足有一米五!

顏常武是老手,指揮衆人把魚拖到本艦上的舷梯,大明明白過來,只有拖到舷梯口用網把它兜住才萬無一失,否則硬拖上來就有不測。

“這是大石斑魚!”

太棒了,石斑魚有別名叫做海底雞,味道鮮美無比,這條魚這麼大,吃起來一定好吃。

把魚拖到了舷梯邊,看到水面上沒有其它的動靜,就放下舷梯,水兵們去捉魚,顏常武與戴維先生倒是袖手旁觀了。

有人拿來一張網,試圖將它網住,沒想到這條大魚並不聽指揮,海面上潑刺地跳動,勁力依舊十足,捉到捉不上來。

“我來!”有人叫道,大家定睛一看,卻是艦上的大廚,拿來了一個煮肉用的大鐵鉤,擠在水兵的身旁,突然出手,鉤住了大魚的肋幫子上,這一下真奏效,兩個人很快就順當地將魚捉到了網上,然後大家一起用力,拖網上來。

大夥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將它弄到甲板上,它還在那裡不服氣地使勁翻動呢!

大廚推了部磅車來一稱,好傢伙,足有56公斤!

當天早上,大廚動用水兵們將石斑魚切片後,放足料,下功夫燒了三大鍋的魚片粥,顏常武請本艦的官兵品嚐,還給另一艘巡航艦送去皇的心意,這魚片粥誘人的香味立即就勾起人們的食慾,將它們全給報銷了!

顏常武與戴維先生君臣倆過着愉快的生活,他們每天釣魚都收穫不少,大廚就變着花樣來做飯菜,鮮海的魚讓人胃口大開,顏常武與戴維先生都胖了兩三斤!

不僅僅是他們,中國軍人們都在回家度假,大家放輕鬆。

對比於中國人的悠閒,優哉遊哉,歐洲白皮陷入了糾結中。

東方來的異教徒已經打到了家門口,大夥兒該怎麼辦?!

將他們打回去!

說起來好聽,辦起來很難。

白皮聯合艦隊新敗,想重組艦隊不易,各國之間矛盾重重重,相互指責!

尤其是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讓夾在中間的葡萄牙、法國人、意呆利等國心累,好不容易把人撮合在一起,約定重新出兵時,有消息來報說中國人在達達尼爾海峽、塞浦路斯等港口都港口處都部署了“雷神之錘”,就是口徑達到800毫米的伊城大炮,用來攻擊伊斯坦布爾城牆,對付戰列艦,只須命中一炮,即可擊沉!

這下白皮們心中打鼓,本來心就不齊,現在有了藉口,海軍將領們振振有辭說敵人大炮厲害,我們無法攻破敵港,攻不破敵港,敵人艦隊就有支持,難打!

加上中國艦隊對西班牙、法國人、意呆利等國的沿岸掠奪告一段落,大家沒有切膚之痛,聯合艦隊之事居然不了了之。

其實不是白皮不想戰,關鍵是兩次地中海大海戰都以中國人勝利而告終,白皮不想惹中國人,反之,當中國人戰敗時,白皮早就飛擒大咬了!

海的不行來陸的,教宗在羅馬組織高峰會議,找來西班牙、法國、意呆利和奧地利諸國代表協商收復君士坦丁堡之策。

君士坦丁堡即伊斯坦布爾,被中國改爲“西平”。

教宗沒來,紅衣主教埃利亞·羅本代表他發言道:“君士坦丁堡被東方異教徒打下,對城防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我們要乘着這個良機,不等異教徒修復城防,就發動進攻!”

“重組十字軍,消滅異教徒,恢復基督的榮光!”埃利亞·羅本瘋狂地叫囂道,諸白皮也熱情應和,陷入了一片宗教狂熱中。

這次在羅馬的諸國都是天主教,沒讓新教的英國與荷蘭參與,所以教宗的提議沒受什麼阻滯就得到了同意。

你出一點錢,我出一點人馬,沒有什麼討價還價,這夥白皮就差不多達成一致的協議,決定奧地利出動十萬,意呆利出兵五萬,法國出兵五萬,西班牙二萬,加上其它白皮諸國部隊,合計二十五萬兵力,再有集資一千二百萬銀元,其中西班牙就出了一半。

如此兵員有了,軍費有了,看來可以發動進攻了,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消息自東方而來,震驚了他們。

希臘人決定不參與新十字軍反擊君士坦丁堡之事,他們可恥地承認了中國人對君士坦丁堡和對他們的管治!

第851節 下鄉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63節風向改了?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2199章 西洋人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344節 有炮了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852節 兩老賊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96節海洋貿易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517節 撤退(二)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23節刺客(一)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250節 破火船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273節 虜帝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849節 史鄉長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
第851節 下鄉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63節風向改了?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2199章 西洋人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344節 有炮了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852節 兩老賊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96節海洋貿易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517節 撤退(二)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23節刺客(一)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250節 破火船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273節 虜帝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849節 史鄉長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