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

這麼重要的會議其實早就應該開了,但顏常武諸事纏身,甘輝又沒有回朝,現在皇太孫之事完成,那就開會解決問題,大問題!

甘輝站在大地圖前,拿着教鞭侃侃而談。

“北方戰事進展順利,但我們遇到了新的情況,羅剎鬼!”甘輝指出道。

他首先介紹了大明軍隊北進之事,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中原漢王朝取得了千百年未曾得到的進展,空前的勝利!

過長城、出塞、到漠南修建受降城是漢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展開的軍事打擊中最兇悍的打擊,也只有最強大的漢王朝纔有實力這麼做,把戰火推出國門,讓那些遊牧民族從此生活在朝不保夕,不知道何時漢人的軍隊何時殺到草原,殺死他們的男人、搶走他們的女人和牲畜!

很顯然,新的大明軍隊做到了,他們創造了歷史!

攻略北方的進程共爲二步,第一步是集結了兩中華的精英將領與重兵出塞,既驅逐漠南的遊牧民族,又建築受降城,爲漢王朝在漠南取得立足點。

名將披堅執銳,率領無畏的士兵們奮勇殺敵。

結果,漠南的遊牧民族被打得灰飛煙滅,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無一倖免,千百年來困攏中原王朝的遊牧民族似乎不堪一擊,到後來,他們只要見着明軍的旗幟就望風而逃,毫無風骨可言,讓軍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這還是肆虐前明,讓前明欲仙欲死的遊牧民族?

在作階段性總結時,人們找出了很多的原因。

領導是最重要的,明軍的最高統率實際上等於是開國之君,自帶勝利光環,跟隨他當然會有好果子吃,有豬肉分。

顏常武對於明軍有絕對的控制權,說一不二,他派出的指揮官甘輝明顯是軍中老手,精通作戰,他指揮得當,沒給遊牧民族機會。

有人說去除了文官干擾是明軍勝利的一大要素,在前明,皇帝對軍人們不放心,以文官或者TJ去制約軍隊,這些非專業人士鬧出笑話,軍隊就出人命。

如今明軍的軍制改革,明軍部隊序列中出現了參謀人員與政治人員,還有專門的後勤補給單位,全專業化,部隊主官的日子好過了許多,而朝廷也不擔心主官會造反,遂取消了文官與TJ這些外行人管軍,去除了軍隊的沉重負荷,軍隊自然爆發出應有的戰鬥力。

儘管文官們不服氣,但在驚人的戰績前是啞口無言。

再有就是火槍的廣泛使用,在邊境地區,曾經的“丁壯者引弦而戰”---只有強壯的勇士才能開得了弓箭,變成了老人、女人與小孩子都用上了火槍,遇敵必戰!

兩中華地區,海上中華的小孩子揹着比他們還要長的火槍去上學,而在陸上中華的北方邊境上的小孩子揹着經他們還要長的火槍去放羊!

火槍在北方邊境地區普及,當人人都用上火槍時,遊牧民族大難臨頭!

漢人以驚人的速度普及了火槍,更厲害的是他們大量用上了線膛槍!

遊牧民族再強的射鵰手頂多能射中三百米的目標,較爲精準的是百米的距離,而線膛槍號稱九百米射程,命中率較高的距離爲三百米。

問題是部族的射鵰手有幾個?而線膛槍則是少年都會用的。

於是部族弓箭手在漢人火槍手面前完敗,搞笑的是,那些歸順明軍的部族中,有許多人丟下弓箭,用起了火槍!

問起原因,那幫沒節氣的草原健兒竟說弓箭不如火槍!

Www ●тт kдn ●CΟ 哪怕弓箭射得再好,射上二十箭已經手臂痠麻,不堪再戰矣!

而火槍只要彈藥充足,打上多少槍都不在話下,火力輸出遠在弓箭之上。

漢人制的火槍質量上乘,精準度高,堅固耐用,一對一,火槍對弓箭,弓箭佔不了便宜。

中原漢王朝只要不亂,部族不能取得上風,就算是遠程攻擊力,也是漢人欺負部族得兩眼淚汪汪,即弓箭上漢人完勝遊牧民族。

道理很簡單,漢王朝嚴格軍工管理生產出來的弓、弩、箭質量上乘,僅箭頭上的金屬就可以完敗遊牧民族,他們有什麼,別看他們表面光鮮,實際上連口鐵鍋都要從中原王朝進口。

絕非說笑,冶煉技術不過關的鐵鍋,燒上幾次水或者奶就爛穿底了,而漢人制造的鐵鍋,可以用上幾年!

所以在邊貿的時候,部族首先進口鐵鍋,先有得吃再說。

漢朝時,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帥五千步兵出居延北,受到八萬匈奴騎兵圍毆,李陵一聲令下,半萬箭齊發,匈奴人與之對射出,結果是匈奴人夾起尾巴逃跑!

漢軍的弓箭又準又狠,破甲力強,弓力強勁,射得比匈奴人要遠。

要不是漢軍的箭矢用盡,八萬匈奴騎兵根本留不下五千漢軍步兵!

……

在取得了出塞第一階段的勝利後,明軍控制了漠南,建築了多座受降城,再接再厲,將歸順、投降的遊牧民族編入軍隊裡,得到了十萬之衆,以他們作爲帶路黨,悍然向漠北亦即是蒙古高原上的喀爾喀蒙古部族發動進攻。

甘輝主持對北方戰事,麾下有“魔家四將”即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此四將皆可獨擋一面,騎兵則離不開“祖家軍”,祖大壽年紀老邁,但他麾下的祖家軍則方興未艾,足可大用。

出動明軍十五萬,民工二十萬,護送着大量的軍資直趨漠北重地。

而喀爾喀蒙古部族強振精神,聚衆來戰。

先前,漠北草原上流行馬瘟,重創了諸蒙古部族的馬畜業,好不容易恢復元氣,南方的漢人又來趁火打劫,惱怒的部族勇士決心給漢人一個結結實實的教訓。

明軍八萬,其中新附軍即投降的蒙古人四萬,漢人步兵三萬騎兵一萬,與十三萬喀爾喀蒙古人戰於一個叫做曼達爾戈壁灘上的地方。

是役,蒙古人騎兵兇猛踹陣,明步兵方陣巍然屹立,用火槍和火炮所組成的聯合火力將敵騎打退。

蒙古人見明步兵方陣堅固,有如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遂轉攻新附軍。

蒙古人打蒙古人,還沒開戰,新附軍中遠距離射出大量的槍彈,打得喀爾喀蒙古人昏頭轉向。

惱怒的喀爾喀蒙古人向新附軍發動突擊,頂着線膛槍彈向前衝鋒,結果衝到陣前,新附軍用大炮向喀爾喀蒙古人轟擊,霰彈炸得喀爾喀蒙古人隊形大亂,新附軍趁機發動反擊,大量殺傷喀爾喀蒙古人。

等喀爾喀蒙古人重整旗鼓,新附軍則集結成羣,又以線膛槍遠遠槍擊,待敵近前時放大炮。

數天打下來,喀爾喀蒙古人傷亡不少,戰果寥寥無幾。

見不是路,喀爾喀蒙古人解圍而走,轉而攻擊明軍的輜重部隊,結果碰了個頭破血流!

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708節 爭房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2183章 直落(一)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1191節 槍與甲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160 帝都之亂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548節 香菸(二)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852節 兩老賊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80節出師落旗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854節 展會中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744節 腿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875節 軍心不穩
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708節 爭房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2183章 直落(一)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1191節 槍與甲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160 帝都之亂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548節 香菸(二)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852節 兩老賊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80節出師落旗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854節 展會中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744節 腿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875節 軍心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