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

浩浩蕩蕩的清軍步騎兩軍、輜重部隊、火炮、民夫,黑壓壓的人頭前後展開了十幾里長的隊列,就彷彿一股無邊無沿滾滾濁流!

周遇吉在北城上拉開造型精美的望遠鏡,看到眼前的情形,氣惱無比!

與清軍多年交戰,明軍敗多贏少,敢出外野戰的軍隊已經銷聲匿跡!

否則只要來一個側擊,包保讓清軍損失慘重。

太陽高掛,帶來的是陣陣寒意,清軍驅趕着大量的明人,讓他們扛着泥土和推着小車,上前填平天津城。

周遇吉又是一個搖頭,他看看側邊三位精神氣質明顯有異的南人,在那裡無憂無慮地說着什麼,畫圖和記數,這是東南軍過來的參謀人員!

他們組成了一個小小的參謀部,爲田見龍與周遇吉參謀策劃,幫助極大!

例如他們兵棋推演,認爲已方根本不能守住周圍的衛星城市如軍糧城、大沽口等,那麼守不住就別守了,收縮力量專守天津城,把周圍人口遷移,堅壁清野。

這點做得非常好,清軍一路破城,但在天津周邊,毛都沒撿到一根。

這是一個城市的參謀部,而在一省乃至於一國的作戰呢?

周遇吉認識到參謀部的用途,他知道東南府很早就組建了參謀部,專司軍令。

與敵人一開戰,東南府參謀部就全力以赴,掌控從上至下的一切軍情,給予軍隊及時的指引,更好地打擊敵人。

而大明兵部呢,只是泛泛而談,各級軍隊和官府各自爲戰,且兵部人員,多是文官,哪有這麼多能夠“以文臣行武事”的能人,發出不知道行不行得通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命令。

東南府參謀部全是專業的軍官,換作給他們指揮,哪裡必守哪裡棄守統統都清楚,盡最大能力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周遇吉有了參謀部協助,覺得工作上真的輕鬆了許多。

如果大明有參謀部制度,根本不會出現明人給清軍捉來填溝壑的現象,清軍連人都找不到!

現在則沒辦法了,周遇吉臉沉似水,大叫道:“打!”

炮手們一起點燃火炮引火繩,接着轟隆隆的炮聲響成一片。

實心彈拖着長長的煙跡,在人羣中穿出了一道道血線!

慘叫聲、哭喊聲立即響起,當他們越來越近城時,聲音可謂是讓石人都流淚了。

發射霰彈!

一發炮彈就有幾百顆子彈散開,可以封鎖幾十米的正面,炸倒一片接一片的明人,他們倒在血泊中,慘呼着,掙扎着,情景無比悽慘!

城上的小戰士們不忍卒睹,但軍官們無動於衷。

慈不掌兵,要怪,就怪大明朝廷不給力、也怪那些人自己爲什麼不早跑點呢!

當那些明人再上前的時候,槍聲大作,火槍開槍,射殺近城者。

城裡生產的是舊式槍炮,守城士兵們用的卻是東南府制的燧發槍,精度高,射速快,他們在軍官的驅使下,向着自己的同胞射去了準確的子彈!

一個接一個明人栽倒在地上,鉛彈打得他們慘叫聲和哭聲驚天動地一般!

東南府制鉛彈被部族土著稱爲“魔鬼彈”,如今用在自己的同胞身上,悲劇,無奈!

觀戰的多爾袞臉沉如水,他發現這一批五千多明人衝過去填溝壑,效果並不理想,幾乎被打倒在地,護城河卻還是波光閃動照樣掩死人。

他一揮手,清軍齊撥刀,乾淨利落地將逃回來的二百餘個明人,盡皆砍死在地上!

然後再驅使又一批五千明人,繼續去填溝壑!

看到前面成片血淋淋的死屍,嚇得那些明人哭號着,被清軍鞭打着,甚至直接砍死了事,踉蹌擔土前行,當進入射程時,明軍的槍炮毫不動搖地開火!

死了也是白死!

城頭上三位東南軍參謀李雲才、許京軍、陳進行一起搖頭,悲憤無比,這樣的事情,擱在東南府絕對不會發生。

東南府參謀制度訂得詳盡,規定了各種應對措施。

一旦強敵入侵,必定堅壁清野,一顆糧食都不會留給敵人,一個活人都不會讓給敵人。

民衆絕對被武裝起來,東南府規定得很清楚,遇敵必戰!

這個要求不僅針對軍人,所有的民衆也有份,遇上敵人,迎接他們的是有火槍!

火槍的訓練從小抓起,男的學,女的也學!

女的就算不打火槍都好,也要學會裝填火槍。

不會出現白死的現象,每一個東南府的人命,敵人都必定要用更多的人命去換。

可惜城下的明人了!

城頭上火藥氣味濃郁,士兵們動作沉着,雖然他們心中不忍,但他們更清楚要是讓韃子達到目的,那他們自己可能會死。

沒辦法,打吧!

多爾袞的臉越來越黑,他發現第二批衝上前的明人去填溝壑的效果同樣不明顯。

對待遠敵,使用弓箭與火槍是不同的範疇,拉弓十次,手就軟了,二十次就拉不動了。

而火槍是裝填,扣動板機射擊,準頭難受影響,很是輕鬆,因此火力與精度始終不減。

上萬的炮灰消耗掉,一時間湊不齊更多的,無奈之下,多爾袞暫時休兵,成爲頭一回進攻當天毫無收穫的清軍,招致天津守軍的陣陣嘲笑聲,讓清軍上上下下渾不是滋味。

多爾袞也算是沉得住氣,一連三天不攻,自周邊搶掠人口,收集攻城器械,力圖準備充足。

而城上東南軍參謀們則在惋惜,要是東南軍的話,敵人不來,那我軍出動!

組成槍陣,殺出城外,力挫敵軍!

東南軍敢戰,敢戰的明軍已經寥寥無幾,天津守軍算是不錯了,但依舊不敢出城作戰。

多爾袞再次進攻,除了驅使民衆去填溝壑,他動用了他們的大炮!

這一次進入明國北方,清軍帶了三十門大炮,由民衆打馬趕牛拖着千斤的大炮,翻山越嶺,辛辛苦苦地運到了天津城下。

如此笨重兵器能夠順利進入明國內地,它們是極好的目標,卻暢通無阻,可見明軍的軟弱到了什麼地步!

炮聲轟隆,一顆顆炮彈呼嘯而來,重重地擊在了天津城牆上,城牆顫動,灰塵掉落。

天津城屹立不動!

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23節都在演戲第1846節 過關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275節 不殺人第1839節 剃鬚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690節 惡土司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2198章 東洋人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614節 看錯了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646節 豐收年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481節 勸上第1445節 硬剛(一)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85節暗流洶涌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2095節 酇伯爵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787節 帝國之痛
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23節都在演戲第1846節 過關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275節 不殺人第1839節 剃鬚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690節 惡土司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2198章 東洋人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614節 看錯了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646節 豐收年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481節 勸上第1445節 硬剛(一)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85節暗流洶涌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2095節 酇伯爵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787節 帝國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