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

漢末,曹操八十萬大軍下江南,欲與孫權會獵於吳,孫權手下羣臣恐懼,張昭等臣皆言投降,獨有魯肅對孫權說了:“適張子布等,又勸主公休動兵,力主降議,此皆全軀保妻子之臣,爲自謀之計耳。原主公勿聽也。”

勸住孫權,孫權再問計於周瑜,周瑜曰戰,率吳軍大破曹操於赤壁,遂有三國之分。

現在就是這個鳥回事,大臣們想投降,君王居然不能乾綱獨斷,把生死選擇交給大臣,亡無日矣!

其實,遷都之議前,大明還有一線生機的。

去年年底,李自成眼看自家就要成了大事,心中大喜,乃召手下商量久遠之計。

大將劉宗敏道:“如今大明已無可戰之兵,宗敏願爲先鋒,爲大元帥破北京,砍了狗皇帝的人頭獻給大元帥!”

衆人一致贊好,獨有軍師宋獻策力持慎重。

與那些大字不識三個的軍漢們相比,宋獻策另有見解,他認爲大明北方並不足慮,但大明南方尚有錢糧與軍隊,而且,還有兩大強敵虎視眈眈!

李自成急問何方神聖?

一曰北虜;二曰東南府!

北虜有“女真滿萬不可敵”之稱,乃是勁敵。

而東南府的勢力龐大,軍隊全火器化,不易對付。

“如若我軍入北京,則受北虜及東南府兩面夾攻矣!”宋獻策認爲道。

諸人都在笑宋獻策口出大言,倒是李自成想過後,派人與崇禎聯繫,想與明朝談和。

可是他提出的條件讓崇禎皇帝無法接受。

李自成要他割讓西北的陝甘地區及中原,封李自成爲王,崇禎皇帝怎麼敢答應!

明朝是有名的“不割地、不賠款、不求和”的王朝,割地被認爲是奇恥大辱,當初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結果明朝立即另立皇帝,不接受要脅!

沒有先例,崇禎皇帝是萬萬不敢允許李自成獨立的。

這點,東南府顏常武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的臺灣並不獨立,承認大明的統治,否則,哪怕明朝地方官員再貪財,也不敢與亂臣賊子交易,名聲太壞了。

李自成的另一個條件是要崇禎皇帝給他一百萬兩銀子,他要用來安穩人心,做好春耕。

照他想來,崇禎皇帝是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區區一百萬兩銀子算個啥啊!

事情就是這樣子,崇禎皇帝的國庫裡空得象個鼓,可以在裡面跑馬,真的是窮啊!

說起來他夠苦B的,登基之後要不北虜、要不流寇、要不天災,折騰得崇禎皇帝夜不能寐。

其實,大明是有銀子的,而且多得是!

紅毛番、倭國的銀子,象洪水氾濫般流進大明東南,可是崇禎皇帝卻收不上稅!

相關人等都感謝東林黨,沒有他們阻止皇帝收稅,就沒有大夥兒的HAPPY!

兩個條件都做不到,李自成立即發兵!

狗急跳牆的崇禎皇帝發出兩個大招,一是要各地勤王,二是要大臣們捐款!

各地勤王:北方的軍隊已經打沒了,獨有關外部隊,就是吳三桂那廝,說不能離開,否則清軍就要入關。而南方的軍隊,則說沒有準備好,要皇帝給開撥費!

皇帝也不能差餓兵,給錢給錢!

皇帝有開撥費?毛都沒一根給!

就連臺灣也有一個天使到來,要東南府出兵勤王,且地位不低。

宦官高起潛!

此人曾爲盧象升的監軍,導致盧象升戰死,他到得臺南,多次想見顏常武,顏常武卻避而不見。

只說正在準備軍隊,高起潛無能爲力!

皇帝又怎麼樣,軍在我手,豈容你來置詞!

整個南方都沒派出軍隊,早就心懷二意的顏常武更不用說。

崇禎皇帝下詔要大臣們捐款,以充當軍餉,結果鬧劇發生。

他放下九五至尊的面子求大臣們出錢,大明首輔魏藻德捐了五百兩銀子,堂堂首輔尚且如此,其他官員們更不用說,你一百兩我兩百兩,紛紛裝瘋賣傻,成爲影帝,有的典當家裡財物捐款的,有的擺款變賣捐款的,還有的聲明是借錢捐款的,下個月要是不發官俸一家人就要餓肚子了……

崇禎皇帝見不是路,就改變方法,要人帶頭來捐。

誰來做個典範呢?

國丈周奎,他的女婿皇帝充滿希望地要他捐十萬兩,周奎哆哆嗦嗦說:“老臣安得多金!”

演技超好啊,他的同僚們都把臉偏一邊,不想看他的表演。

他一昧哭窮,只肯捐一萬兩,皇帝要他捐二萬兩,說是沒銀子,於是周皇后亦即是他的女兒送他五千兩,這位國丈奇葩無比,他扣了二千兩銀子下來,捐了自己的一萬兩銀子和女兒的三千兩銀子。

等到李自成進了北京,從前國丈爺家中搜出了四十多萬兩的現銀……

崇禎皇帝看似精明一時,實際糊塗一世,他不知道他泰山有多少錢,周奎的同僚們會不知道?

作爲頂級的大臣,單是每年外官及商人們對他的孝敬就不止大大幾萬兩銀子了!

國丈爺都這麼做了,他沒錢,我等就有錢嗎?

就算有錢也不能捐,否則捐了之後,清流們立即會彈劾你,說你貪污!

證據?

就是你捐的錢,別人沒有錢,你有錢,這不是貪污還是什麼?

於是,可憐的崇禎皇帝自己玩死自己去,他拿到手的銀子少得可憐,丟在軍隊裡,連個泡都不響。

他和他的王朝命運已定,李自成率領農民軍下太原、佔大同後,三月十一日,據宣府河北宣化)。十五日,破居庸。次日,陷昌平。十七日,大順軍包圍京師,環攻九門。李自成駐鞏華城(今沙河),派大將劉宗敏任攻城總指揮。十八日,大順軍將士爬牆而入,攻佔外城。

崇禎帝出玄武門(神武門),登煤山(景山),遙望烽火遍城郊,回乾清宮,敲鐘召羣臣而不至,陪他的只有忠心的老宦官王承恩。

在這萬分悲涼的時刻,他終於明白誰對他最好了!

文臣無德,宦官有心!

他對王承恩道:“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爲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朕非亡國之君,臣等皆是亡國之臣!”他怒不可遏地道。

是日晚,崇禎帝逼迫周皇后自縊死,劍砍長女樂安公主臂,又殺妃嬪數人。

十九日晨,李自成軍攻破內城。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死。

午,李自成氈笠縹衣,乘烏駁馬,入承天門(今天安門),登臨皇極殿(今太和殿)稱帝,是爲大順朝。

明柞亡。

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3節火併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1321節 很多槍!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351節 殺,不殺!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
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3節火併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1321節 很多槍!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351節 殺,不殺!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