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節 肥皂總理

“辣椒與木薯積極向民間推廣,任由自種!”

“橡膠樹和油棕櫚的種植和使用推廣由官方決定!”

“領袖看可好?”陳衷紀問道。

“大善!”顏常武鼓掌道,交由陳衷紀負責。

這就是一級有一級的任務,顏大少就不至於做死他自己去。

……

辣椒入菜,勢不可擋!

在辣椒自外國傳進來時,一開始還是作爲觀賞植物,但顏大少通過他記憶的菜譜,把辣椒變成香辣的的菜餚,如此風靡一時。

想想川菜和麻辣火鍋、麻辣燙!

加上東南府人喜歡吃肉,海鮮裡放辣椒、烤肉裡有辣椒,實在是無辣不歡,不必細表。

東南亞地處炎熱地帶,吃辣更是火上加油,不過還有廣東涼茶嘛,這邊升溫,那邊降火,痛痛快快!

……

木薯粗粉含有高能量,用作飼料和提取澱粉,成爲熱帶溼地低收入農戶的主要食用作物。

開發東南亞,土地有好有差,最好的土壤來自火山灰,肥沃無比,那裡種什麼都行,說誇張點的樹枝插下去都會生根!

東南府注意用火山灰來種稻米,這是最優先級。

所以,土質條件最好的爪哇島近六成的土地都用來種稻米,爪哇島的民衆也最多。

之後種茶葉、咖啡、可可、香料、花生等,收益巨大。

但也有許多海島,因受當地充足的雨水衝涮,土壤裡的肥料流失,哪怕是追肥,種稻米和良好的經濟作物都不成。

此時可以種木薯!

它在東南亞的環境下易生長,成長後收穫,先去除它的毒性,然後做成木著切片,連同它的枝葉,成爲牲畜的飼料。

又或者是磨成粉,它就是澱粉,可以用來做麪包和餅乾啦!

一個良好的吃法,將木薯粉、水和蛋加上鮮蝦去炸餅,

蝦餅味道,嘿嘿,是溼水棉花,沒得彈!

或有人說窮人怎麼有蝦吃?

說實在話,海邊人吃蝦並不是件難事,就象舊社會百姓吃大閘蟹都不是件大事,難的是吃到豬肉牛肉和羊肉。

那時期人少東西多,天然海蝦多着呢,只要勤快點,自己去撈就有了,縣城出門就是河流,河鮮大把,不象後來開發了就處處水泥化,小孩子們只見大河不見過小河了。

木薯澱粉或乾片還可制酒,亦是一個良好的用處。

東南府推廣辣椒和木著種植,附送食法,甚至開了廚師班,大力推廣!

作爲野生野長的木薯,還有一個好處是種下去都不用理,收穫就是一大串!

……

橡膠樹初時並不見到什麼收益,東南府還在探索與研究中。

民間沒有得到較大的推廣,主要由東南府幾大種植公司撥出土地進行種植。

它們並不吃虧,因爲它們從油棕櫚的種植和使用中賺到盤滿砵滿!

這些公司包括了顏大少家族、陳衷紀家庭、洪昇洪煕官家族、熊氏家族(主要是熊文燦,這老小子利用其擔任金山省總督的身份狂種油棕櫚,大發橫財不算還得到表揚)等,就連不理事的戴維先生也弄了3萬畝的油棕櫚園。

如今是發展積極時期,對於官員家族從事工商業管得輕,不過還是有制約,不得攏民和欺壓民衆。

這是一門大生意!

油棕櫚是天生就合適種植在東南亞地區的經濟作物,它喜愛陽光,雨季不可太長----東南亞缺陽光嗎?

東南亞有雨季,但往往是時雨,注意給油棕櫚排水就好。

油棕櫚對土壤的要求較低,可以生長於不適宜栽培可可、咖啡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的砂質淋溶土上。但在厚而肥沃的壤土或沖積土上的產量會更高。

因此土質條件相對貧瘠,地方廣大的金山省就非常合適種植油棕櫚,成爲脫貧的助力。

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四年後成熟即可以開始榨油,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管理得好生長期足有50-60年。

油棕櫚不需要加以照料,不必過多地施放肥料,但如果加以人工干涉的話,可以對其樹高加以控制(以利採摘)----這是懶人福音,在金山省,政策規定,民衆當有女兒降生時,可以向官府申請30畝土地去種植油棕櫚,成爲女兒的嫁妝,因此油棕櫚樹又被稱爲“女兒樹”!

生兒子卻沒有這條政策,總督熊文燦解釋說男孩要當兵、從政、做生意和種地,豈能靠油棕櫚去發財!

這位熊老兄招致一片罵聲,罵他重女輕男!

但不得不說,政策是有效的,甚至導致金山省女孩子出生數目多過男孩子,沒有封建社會醜陋的殺女嬰現象,各地官員都跑來取經!

在東南府的金山省,已砍伐大片森林,改種油棕櫚,成爲油棕櫚的主要產地。

油棕櫚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在東南亞,每公頃油棕生產大約5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產的油脂足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東南亞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頃平均產量是3.7噸毛棕櫚油。

看看,牛不?

顏大少教大家用土法榨油,先將果實搗碎、煮熟,破壞其果肉內的脂解酶,再加熱後即可取下析出的凝皮狀油脂。這種方法可以提取果實內50%至55%的油脂,稱爲“軟式加工法”。

後來對這種方法加以改進,加入酵母並用沸水煮,利用更高的溫度提取更多(可達65%)的油脂,這一方法被稱爲“硬式加工法”。這兩種方法都只能提取果肉內的油脂。

油棕櫚的果仁和果殼纖維富含油脂,可以提取果仁油和囊果被油,但其成分與果肉中所含油脂不同,通過壓榨得油。

果仁油作爲日用烹飪油,後來科技樹上來了,可被用於製造人造黃油、巧克力、雪糕和食用油脂,種植園裡的棕櫚複葉和油廠裡榨油後的空果串是上等的粗飼料,棕櫚仁壓榨後產生的棕櫚仁粕和棕櫚仁餅,其成分與苜蓿大體相同,非常適合馬、牛和奶牛的餵養;果肉油被廣泛應用於製造肥皂、香皂、蠟燭、清潔劑、潤滑油、甘油、顏料、化妝品、發膏、鐵器防鏽劑及汽車燃料,果殼可用來作燃料及鋪油棕園內的路。

甚至於軍用壓縮餅乾用的也是棕櫚油,因爲這種油穩定性好,利於保存,關鍵是便宜。

食用棕櫚油有好壞,不過總的來說是好油,比豆油強,對人體沒什麼危害。

是油嘛,直接點燈,不行的話,蠟燭大把大把嘀!

有了光亮,晚上夜生活可以進行了,笑笑笑!

等棕櫚油大量生產後,東南府人發現自己吃油炸食品多起來了(不過大家炒菜用油主要還是花生油或者豬油),肉食也便宜了!

大量的棕櫚仁粕和棕櫚仁餅、棕櫚複葉和油廠裡榨油後的空果串等等,支撐起家牲的繁殖!

奶牛多,大家吃牛奶多。

肉牛多,大家吃牛肉多。

養豬、養雞鴨鵝用上紅薯、木薯、棕櫚油餅,生長良好。

形成了產業鏈,民衆吃肉多了,就有力氣去幹活,打仗,大家吃得好,平時能喝酒吃肉的,自然就擁護你。

有一段時期,總理陳衷紀大量推廣棕櫚油製作的肥皂、香皂,去到哪裡都講,舉着肥皂和香料說用來殺菌和衛生清潔非常好。

效果是明顯的,三年內東南府就給普及了肥皂、香皂---之前使用動物油脂製作肥皂、香皂是比較昂貴的,往往只得公職人員和富家使用,現在便宜了,大量推廣,結果陳衷紀被人稱爲肥皂總理!

油棕櫚推動東南府的經濟發展,影響巨大!

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446節 硬剛(二)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77節天命在我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321節 很多槍!第1066節 立規矩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160 帝都之亂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344節 有炮了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07節移民臺灣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545節 HOLD住!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85節暗流洶涌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591節 好籤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61節追殺敵船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
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446節 硬剛(二)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77節天命在我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321節 很多槍!第1066節 立規矩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160 帝都之亂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344節 有炮了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07節移民臺灣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545節 HOLD住!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85節暗流洶涌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591節 好籤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61節追殺敵船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