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捷報面前再分兵

位於保定城的大明行在裡,朱慈烺的身前攤開了一張奏報。△↗,

奏報金殼紅底,喜氣洋洋,上面的字跡更是讓行在上下一片笑聲。

這是一個大勝的捷報。

在大學士李建泰的總攬全局下,固關參將李茂春率軍率軍出征,大戰逆賊李巖部於西風臺,首戰擊潰李巖部,反過來將李巖堵在平定州州城。

要是尋常的戰報,朱慈烺也不知道收了多少回,每回樞密院給的評判都是搖頭嘆息,都認爲作假之處衆多。

但這一次,伴隨着捷報而來的還有切切實實的首級,這可不是胡亂吹的。就算想要殺良冒功,不管是兵部還是樞密院都有的是老於此道的官吏。

這年頭,尋常老百姓吃糠咽菜與好歹要打仗廝殺的士兵可是委實不一樣的。不僅是衣着,身體發育,小到牙齒也都可以一一辨別。

故而,朱慈烺這才問樞密院檢驗首級的結果。

天子下令,樞密院與兵部自然開始了繁忙的檢驗工作。

只不過,在行在內的官員聽起朱慈烺的話倒是有些尷尬,開腔的是倪元璐,這位樞密院副使解釋說:“陛下,首級太多了,足足有數百具,武選司與樞密院的同仁們星夜檢查,但還是沒有處理完畢。”

一旁的胡波也插了句話:“雖然首級之上都有石灰裹住,但老夫冒昧插嘴一句,不得不說,將士們的檢驗還是太缺乏保障了。我派出去的幾個軍醫見了,再三要求帶上口罩,做足防護以免瘟疫爆發。故而,進度也是有些緩慢。”

朱慈烺頓時明白了,屍體的首級固然是個軍功,可同樣也是瘟疫的傳染源啊。

“罷了,那朕親自去看一遍。先看看檢驗了多少,多數爲真,也就沒必要一個個檢驗去。可以以均勻抽查的方式。”朱慈烺執行力超強,說去就去。

沒多久,朱慈烺在倪元璐的帶領下到了保定城的大校場裡,那裡立起了巨大的一個帳篷,到處撒着石灰,駕着大鍋煮着熱水消毒。

而主持這一切事情的則兵部武選司郎中常廣喜。

朱慈烺的到來引起了一陣激動,倪元璐帶領校場內的文武將官朝着朱慈烺行禮。

倪元璐是老夥計了,朱慈烺招呼着免禮,注意力就落到了常廣喜的身上。

武選司是個兵部的肥缺,朱慈烺一時間也沒功夫重新梳理架構,兵部此次也跟着不少都隨行在一起行動,其中武選司負責的是掌考武官的品級、選授、升調、功賞之事,考查各地之險要,分別建置營汛;管理少數民族聚居的土司武官承襲、封贈等事。

檢驗軍功當然也是武選司的工作。常廣喜是個年歲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舊式官袍,洗刷的乾乾淨淨,穿在身上,頗爲整潔。常廣喜面目清俊,身材適中,舉止溫雅,動作很乾練,整個人亦是看起來十分清爽,是典型的大明精英。

這年頭能當官的,沒幾個醜的。畢竟,進士裡頭也經常出現因爲顏值不夠點不到進士的情況。自然而然,能夠走上武選司這樣高位的常廣喜顯然也是個外表形象不錯的。

朱慈烺心下添了一分好感,內裡又多了一點禁戒。

許多人可是仗着一身好皮囊,結果乾的盡是些敗絮其中的例子。

一番客套不提,常廣喜引着朱慈烺走進了一處流水車間。

這是朱慈烺的提法,常廣喜指着裡面一張巨大拼湊起來的長條長桌子道:“這是微臣所立的法子,在大帳的入寇,安排一人對首級編號。下一人拿到編號後,負責對外貌進行描寫。再下一人負責對頭髮進行檢驗,再下一人對牙齒進行檢驗。逆賊新起,犒勞頗多,多有肉食普通百姓卻無,故而,期間牙口磨損之差距,都是可以辨析的。尤其百姓髮結各異,將士髮結多一樣…”

“那麼,告訴朕,這裡你們檢查了多少首級了?”朱慈烺看着一顆顆腦袋,皺起了眉頭。

常廣喜拿起了一本冊子說:“回稟聖上,此間首級一共七百六十三級,已經檢查了五百餘級,這五百餘級中可以確證爲武裝人員的……有四百餘級。”

“按照這個比例,就算是殺良冒功,也有五百餘的首級啊。”朱慈烺意識到了不同,轉身大步朝着行在走去:“召集各部議事!”

有了五百餘首級打底,這一場勝利的戰功就得到了確信。而且,按照一般的戰鬥規模,首級的數目與真正擊敗殺傷地方的數目之中是很大差距的。畢竟,不會是所有的敵軍都乖乖站着等待砍腦袋。

就好比此前平壤之戰的大明奏功記錄裡,日軍被斬首級爲一千兩百八十五顆,奪馬兩千九百八十五匹。

但實際上的戰功遠不止於此,日軍被薰、溺死者約有十倍之多;其餘記錄中也提及焚溺死者萬記。反過來根據日方記錄,小西行長所部在平壤戰役後的減員達九千三百多人。

李茂春不是名將,也不是帝國主力,戰鬥力沒有那麼變態也非是殲滅戰擊潰戰,只能是擊退戰,戰果或許沒有十倍之多,但不管怎麼算,兩倍三倍總有的。

這與李巖部上萬人,或者謠傳兵馬數萬是可以得到印證的。

與實情有了印證,最終樞密院的判斷便是:捷報可信。捷報得到了確信,就連朱慈烺都認了,行在內的氣氛一下子寬鬆歡悅了許多。

朱慈烺召集了文武在行在議事,大臣們來來往往,都能聽到笑聲在耳邊不斷回想。

很快,樞密院的常務軍師倪元璐帶着樞密院各部軍師齊聚。內閣部分,國防大臣兼兵部尚書高名衡、財政經濟大臣傅淑訓以及皇家近衛軍團虎大威、劉勝、齊賢、猛如虎等部齊齊到來。

朱慈烺被衆星拱月地來到了議事廳的偏廳,裡面,見朱慈烺到來,帶隊的黃宗羲帶着人左右一退,將身後的景象露了出來。

那是一個巨型的沙盤,足足有一丈長,半丈寬。那上面,整個山西河北磨難蒙古河南的地勢瞬間清晰,這是朱慈烺特意要求黃宗羲等人按照等比例尺繪製的沙盤。背後,不知道多少錦衣衛力士、樞密院軍師嘔心瀝血,星夜趕製,將地形地貌一一復原。

朱慈烺拿着一根小木杆,指在了保定城上:“諸位,我們在這裡。而敵人……”

小木杆落到了沙盤上徒然升起的地方,那是太行山山脈的中間一個被劈開的一條小徑:“這裡!”

西風臺上,地方一塊刀槍交叉的地方。

象徵着大明官軍力量的小人從固關挪到了西風臺,又一路派着,在旁邊的一個箭頭示意下,堵上了一個小圍牆圍着的三個字裡。那三個字,赫然就是眼下李巖的駐地:平定州。

“按照戰報,李巖與李茂春僵持在平定州的攻守戰場上。”黃宗羲說着,又將一個個小人擺在了平定州的小圍牆內。

很快,一共五個黃色小人擺了上去,而外間,擺了三個紅色小人。

代表黃色小人的是規模約莫在五個營的李巖部,而紅色小人,意味着是規模在三個營上下的李茂春部。

“除此外,李自成的大部隊行進的較爲緩慢,依舊還在通往平定州的道路上。這幾日,山西普降大雨,天時有利於我等。我們當下的敵人,暫時就只有李巖一部叛軍。”黃宗羲說完,衆人紛紛感覺到了振奮。

“有了李茂春的大勝,我們便可以先吞掉李巖,挫敗敵人的囂張氣焰,然後再對陣李自成!”高名衡說完,引起一片贊同。

衆人又看向位於平定州靠近太原官道上的一長串小人,李自成號稱兵馬五十萬,分來分區去,自己的主力也就剩下了十萬左右,而這,卻意味着足足有四十多個小人。現在李巖與李自成被隔斷,要是能先吞掉李巖一部,再對付李自成,大家心理壓力瞬間小了許多。

“趁他病要他命。趁勢追擊,可以輕易收拾掉李巖!”虎大威目光炯炯,回到邊鎮,讓他既是熟悉又是激動。有什麼不比錦衣夜行更加讓人沮喪呢?

“早一點結束戰爭,對後勤的壓力,當地百姓的摧殘都能減輕一些。”樞密院副使,常務軍師倪元璐感嘆了一下:“保定能夠在短短時日內恢復如此,真是不易啊。只渴望,山西一樣也可以早一些從叛賊的肆虐中迴歸。”

“追贓拷掠之時,看來大家都有聽聞了。”朱慈烺看在場衆人的表情,都是猜到了什麼。

緊接着,大家便紛紛熱烈抨擊起了逆賊李自成。畢竟,打土豪鬥地主這種事情,在場的高官們是沒有一個會喜歡的。

衆人各自說着自己打探而來拷掠追贓的故事,將太原城內一個個名士受辱的例子道出,頓時引起衆人們的憤慨,士氣也忽然間高漲許多。

朱慈烺靜靜聽了一下,見士氣不錯,也沒有打斷。

但就當倪元璐剛剛說完山西巡撫壯烈犧牲沒有受辱的感嘆說完後,忽然見大家冷場了。

衆人都感覺氣氛有些不一樣,朱慈烺目光一轉,發現偏廳內不知道何時多了一個人,衆人都認識,朱慈烺也認得:“雲山啊,進來吧。有什麼緊急軍情?”

他的目光有些詫異。

非是緊急軍情,魏雲山不會貿然出現的。錦衣衛從前做的事情是監視百官,現在雖然專司軍情探報,可還是有許多官員心中不舒服。

果不其然,魏雲山進來一禮,道:“回稟陛下,是天字號乙等的緊急。”

朱慈烺身爲皇帝,各種事務不分個輕重緩急來當然會浪費時間,錯失機會。故而,分出了天地人黃三等緊要。黃字意味着尋常事務,人字意味着需要限期處理,地字就已經表示十分緊急,對於某個重大區域有重大影響需要儘快處理。而天字號則再細分爲甲乙丙丁,但無論是哪一類,都意味着極端緊要,與叛亂、重大戰爭影響排到一起。

一念及此,朱慈烺頓時目光徒然一變:“快說!”

“陛下,蒙古八旗南下了,在正黃旗固山額真圖賴的率領下,兵發大同鎮,已然跨過長城。除此外,宣府鎮接到舉報,有叛賊作亂。張家口恐怕不保……”魏雲山說完,滿場都是譁然。

“建奴果然一直隱忍着,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讓我大明徐徐恢復!”

“看來去年在盛京一戰還沒有讓多爾袞吃夠苦頭?那近乎連根拔起的損傷還是未能擊垮建奴的戰鬥意志啊!”

“來就來,誰怕了他!”

看着衆人鬧哄哄的,倪元璐沉聲道:“誰怕了?但勇氣與埋怨解決不了問題,只能徒增更多的煩惱!現在要想的,是如何應對!至於建奴,什麼時候會放過這種機會,打斷我大明平定內亂的舉動。這種事情,再三糾結沒有益處。諸位同仁,仔細想想應對罷!”

衆人的鬨鬧聲悄悄平息了許多。

“事情,還沒那麼糟糕。”朱慈烺擺擺手:“這算得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樞密院,應該有腹稿吧?”

聽朱慈烺一說,在場衆人頓時如覺得有了定心丸一樣,紛紛安靜了下來。

“回稟聖上,是有。”衆人目光落到了倪元璐的身上。

倪元璐笑着拱手應下,果然並無慌亂,樞密院的確對各種應對都有過方案設想,此時問起,立刻就回道:“樞密院的意見是分兵支援大同鎮。眼下,最需要的是人心,是希望,是堅持下去獲勝的希望。邊軍們知曉皇家近衛軍團之強,也聽過盛京之戰的勝利。但究竟有多強,沒有人有一個直觀的體驗。分兵支援大同鎮,穩住北疆第一線,打一場,亮一下本事,邊軍人心自然穩固!只要守住時間,待我部主力擊潰李自成,自然可以倒轉兵力從太原北上,解寧武關之困,並山西鎮之兵北上,一舉收拾了來犯韃虜!”

不少人點點頭,這麼一個路數,的確十分穩妥合理。

但有人就不認同了。(未完待續。)u

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三十六章:闖軍迎戰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二十二章:沙裡院大捷第三章:百萬鉅款第七十三章:女軍醫與她的女護士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一百二十章:財狼來了有刀槍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六十二章:德川家光服軟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五十七章:必勝的依仗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三十七章:清洗到徹底掌握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三十五章:碾壓過去第八十七章:封王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二十二章:軍火出口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一百七十五章:君羞否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54章:10倍之敵孤軍守第四十二章:早朝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三十三章:很美妙很可笑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一百二十一章:獨立建營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六章:認規矩第十七章:錦衣衛何在第七十五章:他們是誰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十五章:朝鮮世子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八章:多爾袞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四章:攔路虎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七十五章:喜訊第十四章:國務會議開始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
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三十六章:闖軍迎戰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二十二章:沙裡院大捷第三章:百萬鉅款第七十三章:女軍醫與她的女護士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一百二十章:財狼來了有刀槍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六十二章:德川家光服軟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五十七章:必勝的依仗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三十七章:清洗到徹底掌握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三十五章:碾壓過去第八十七章:封王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二十二章:軍火出口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一百七十五章:君羞否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54章:10倍之敵孤軍守第四十二章:早朝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三十三章:很美妙很可笑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一百二十一章:獨立建營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六章:認規矩第十七章:錦衣衛何在第七十五章:他們是誰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十五章:朝鮮世子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八章:多爾袞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四章:攔路虎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七十五章:喜訊第十四章:國務會議開始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