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

時間悄然間滑落到了七月。

七月一的京師郊野燥熱無比,流淌在京畿大地的盧溝河畔,人聲嘈雜,踏在荒地上的馬蹄一遍遍將營門前不多的野草紛紛踏進。

伴隨着清軍在這裡安營紮寨到了第三日後,營門口原本茂密的野草就這麼被望來的馬蹄給踐踏了乾淨,露出了原本光禿禿的黃土地。

伴隨着馬蹄的,是往來營帳內外的騎士。

騎士進了營帳,透過重重護衛一路抵達了最中間的帥帳。

裡面,啪地一聲響起。

這是主帥怒拍桌案的聲音,緊接着,一人臉龐青紫地走了出來。下了馬的騎士看了看那人還算熟悉的臉龐,吞了口唾沫

那人見了來者,艱難地打了個招呼:“十王現在正是氣頭上,你小心些……”

“庫門,你是個好漢子。回去,我請你吃酒。”騎士感激地受傷的人點了點頭,深呼吸一口氣,看着帥帳,有些不敢進去。

“諸爾甘,既然來了,在外面鬼鬼祟祟做什麼?”裡面,一個怒氣四溢的男子喊出了聲。

這個諸爾甘說的顯然就是指帳外的騎士了,見裡面的人認了出來,諸爾甘重重吐出一口氣,大步走了進去。

“諸爾甘,拜見豫親王!”諸爾甘入內叩拜。

“探得消息回來了?”裡面,赫然就是這大清的豫親王多鐸了。多鐸不耐地看了一眼諸爾甘的表情,心中一沉:“有話就說,我大清的好兒郎也要學漢人那樣虛僞?”

“是!”諸爾甘緊張地道:“我剛剛帶着部下勇士發現漢人京師的城門開了,打算過去抓幾個舌頭,卻沒想到,他們竟然在外間找了一處旗杆,上面掛上了幾個腦袋。裡面,赫然就有……就有我們在京師裡埋伏下的幾個線報。有幾個人,我還認得……還有幾個,我帶去的幾個漢人裡,也認得……”

諸爾甘是多鐸的親信,隨時帶在身邊留用的那種。清國可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選人用人制度,多鐸帶着的人自然也是屬於王公貴戚,亦或者親信家奴。

城內掛出來的腦袋,面目能讓諸爾甘認得的,顯然是屬於十分重要的人物。

“誰被明人殺了……?你說你認識的,難道是葛兒罕?”多鐸壓抑着情緒,不敢置信地聞着:“京師裡有誰能抓得住他?除非是那範三拔也被抓住了,而且還招了!”

“隨行的漢人裡,有見過範三拔的。城外,隨着葛兒罕的腦袋一起掛上去的,就有這個範三拔。其餘人,還有城內圖謀議和的明人高官,叫做謝升、魏……魏什麼德的……”諸爾甘說着,眼角撇着多鐸,注意着多鐸的神色。

多鐸緩緩閉上了眼睛,讓諸爾甘心中放鬆了一些。似乎,這一關好像可以過得輕鬆一些了。

但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滾!”多鐸猛地怒吼起來。

十數息後,諸爾甘一樣滿臉青污地踉蹌出了帥帳。

“傳令,擂鼓,聚將!”多鐸的怒吼傳出,帳內諸軍聞風而動。

……

夏國相焦急地跑進了營帳,各處大呼:“岳父在哪裡?岳父去了何處?軍中緊急召見啊!”

不多時,吳三桂從一處不起眼的營帳裡走了出來,不悅地看着夏國相道:“各處呼喝像個什麼樣子,一點鎮靜之色都看不到?說吧,何事張皇?”

“是方纔豫親王急令各部,緊急召見!”夏國相焦急道:“逾期不到者,軍法從事。現在時間只有半個時辰了!”

別看半個時辰聽起來很多,但清軍十數萬大軍,營帳何止十里,一路障礙衆多,半個時辰的確不多了。

夏國相話音剛落,就見幾個親兵牽着吳三桂的坐騎來了。

吳三桂也沒有廢話,皺了皺眉頭就翻身上去了。只是,臨走前,吳三桂對着夏國相道:“讓我營各部將官注意西南面,我們的營帳放在這個地方,也是豫親王……無心栽柳啊!”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

當下的情況用這一句可以很妥帖地形容起來。

多鐸有心推動明人議和,卻不料,主持議和的人這才過了三日的時間就被問斬。這對於軍議之中信誓旦旦的多鐸而言,不亞於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臉上。

反而是對吳三桂的堤防,這一刻有了作用。

吳三桂所部的關寧軍是漢軍,構築的營房頗爲堅固,有了吳三桂的命令,各部將官便開始整肅防務。沒多久,就見西南角落裡人喊馬嘶,極大的動靜瞬間傳來。

於是,吳三桂剛剛進了多鐸的帥帳,就發現軍議開到一半就被多鐸中斷了。他上了瞭望臺,看到了西南角落裡的明軍。

軍營的西南方,滾滾煙塵捲起。吳三桂所部的關寧軍緊急動員起來,這個被安排在了西南角落的軍隊緊張地看着對面來的人潮。

前方是一支大軍。

格外不同的是,這是一支氣勢高昂,帶着大勝之勢而來的大軍。

他們士氣高昂,一路唱着激揚的軍歌。

他們軍裝齊整,排着化一的隊列踏步。

他們怒火滿腔,隨時準備將槍膛激發!

而敵人,赫然就是清軍!

多鐸看着這一幕,狠狠捏拳:“該死,準備全軍作戰!”

清軍迅速開始動員,無數軍令下達出去,整個軍隊開始緩緩動了起來。他們調整着姿勢,將原來圍攻京師的佈局迅速收縮,面對西面抵達的明軍,他們懷着無數的忌憚。

更加糟糕的是,多鐸明白……

“失敗了……順軍恐怕已經敗了。”多鐸喃喃着道:“李自成說不定都死了,這一次出戰,大半戰略目的都要泡湯。不行,必須嚇住明軍,這一場,還是得議和!”

……

相對於清軍的鄭重與明軍這邊就輕鬆了許多。

“對方還挺鄭重的。”朱慈烺騎在馬上,看着城外昂揚進軍的近衛軍團,道:“讓近衛軍團在城外安營紮寨,這幾日,不着急作戰。將我們的斬獲一一擺開進京再說!”

朱慈烺一聲令下,各部笑着應了下來。

此刻,京師城外,清軍已經擺開了陣仗,殺氣騰騰。

足足十餘萬清軍在城外廣闊的原野上將陣列擺開,龐大的軍陣延綿數裡,一點點的緩緩逼近。

對此,明軍這邊亦是一個個方陣列開,緩緩朝着北方挪過去。

攜帶着大勝士氣的明軍根本毫無畏懼,他們同樣強硬而毫無軟弱地列陣迎敵。

一個個方陣擺開,將京師西面留出一片安全的地帶。

這安全地帶打開後,京師城門洞開。率先出來的是一部旗號雜亂,精神頭還不錯的明軍。顯然,這就是城內防守的那些士兵了。

這些士兵緩緩出城,看了戰場上清軍的勢頭以後,跟着加入了對峙的行列之中。除此外,城內一輛輛大車被拖了出來。

看到這裡,逼近的清軍有些茫然一頭霧水了。

吳三桂凝眉看去,納悶了:“這個關頭,拉出這麼多大車做什麼?要知道,縱然是車營,那也得是專門用來佈下車陣的戰車,而不是這些民用只能用來拉貨的大車。”

這些大車其實就是平板大車,大牲口拉着走,能夠載重千斤,是十分讓人感覺熟悉的民用車輛。

多鐸也看到了這一幕,覺得有些不對勁。他直覺有些問題,道:“先讓各部謹慎從事!”

清軍停了下來。

數十萬隻眼睛死死盯着那一個個陣列空隙後頭不斷南下行進的大車。

很快,城內的平板大車們到了近衛軍團的軍陣中間,那裡是整個軍中的最中間,慣例是輜重營的所在。

很快,輜重營裡面堆得老高的一個個布袋被拆開。

一個個木匠跳了上去,伴隨着一些士兵們的動作,每一輛平板大車上都立起了一個架子。而這時,位於近衛軍團輜重營裡的包裹也白拆開,裡面的東西終於展露了原來的面貌。

率先出現的是引起將士們紛紛憋氣的惡臭聲。

然很快,一張碩大的白紙顯露出了這些物件的名稱。

“順賊賊首李自成首級!”

“順賊大將劉宗敏首級!”

“順賊大將劉汝魁首級!”

“順賊大將李巖囚牢……”

……

一個個平板大車上面很快架起了一個個木架子,木架子很高,立在上頭足以越過各部軍陣士兵的腦袋,讓更遠方的人看得仔細。

很快,更多的東西被擺了出來。

“是逆賊李自成的旗幟,這廝竟然敢用吾皇的規制,真是好大夠膽,真造反了啊……”

“那是劉宗敏的中營親軍大旗呢,聽聞獲鹿鎮那一戰,就是這大旗跟着劉宗敏跑了,這才中營全軍覆滅的……”

“我的乖乖,怎麼這麼多旗幟?順賊五營兵馬,數十戰將,各色營號的旗幟全都來了……”

“足足十萬逆賊的大軍,全都敗落在聖上手中啊!”

……

軍陣之後,無數百姓議論紛紛。

甚至,哪怕是在數十萬人呢廝殺的戰場上,他們也不覺得有多危險,談笑自若,紛紛指着大車上一個個掛起來的東西。

這些原本是樞密院與禮部、兵部議定用來在城內遊街所用。

沒想到,眼下的清軍反而成了第一個觀賞的目標。

就這麼,在數十萬隻眼睛裡。一顆顆掛着碩大字號的白紙配着一顆顆腦袋在他們眼前緩緩飄過,滑向北方。一道道失敗者的旗幟被他們的對手掛起來,耀武揚威,當作武功炫耀,駛入城內。一個個百姓們毫無畏懼,他們駕着大車進入城內,相信他們的將士會擊敗眼前的侵略者。

多鐸的臉鐵青一片。

而眼前,無數明軍的歡呼聲響了起來。

“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

此刻,日頭已經偏西。黃昏即將臨近,明軍的士氣大大提升,相應的,聽着這勝利的歡呼聲,哪怕兵力十倍,清軍卻不敢妄動了。

對手剛剛贏得了勝利,此刻強硬開戰,卻讓多鐸感覺不到幾分勝算。

“諸爾甘,你帶着人,將吳三桂盯牢一點。”多鐸低聲說着。

諸爾甘悄然領命而去。

不多久,洪承疇也來了。他顯得格外疲倦,彷彿猜到了接下來的任務。

“洪公,有勞你入城一趟,與明人議和……談判底線,讓我大清保住山海關即可!等等,實在不行,山海關也可以丟掉。遼東關外給我們即可……”多鐸心中格外疲倦,頓了頓,又道:“我讓庫門隨你進去,隨身護衛。”

“老臣,領豫親王命令。”洪承疇躬身應下,顯得蒼老而暮氣。他明白,庫門的跟隨是來自異族的猜忌。而這一回,已經算不得什麼議和,恐怕是……求和。

多鐸沒有管這些。

他只後悔沒有多帶幾萬滿洲兵馬。

這一次,來的漢軍有些太多了。這些人,畢竟對於女真人而言是異族啊……

尤其是在明軍大勝之後,他們甚至比不得蒙古人。

……

伴隨着日落漸漸到來,城外的劍拔弩張忽然收起了許多。

清軍開始緩緩退卻,近衛軍團也一如既往沒有入城,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構築起了臨時營地。

相比尋常的野外,貼近京師的明軍顯然就舒服許多,沒多久他們就得到了城內的支援。不僅有數量衆多的各色匠人,以及經驗豐富的施工管理人員。尤其衆多的,是京師城內自發聚集的各色百姓,他們是來犒勞大軍的。

在這樣一片熱鬧之中,洪承疇在庫門的護衛之下進了京師。

這一回,洪承疇帶來了一個對於明人而言頗爲不錯的消息。

紫禁城內,文武兩班宰輔大臣們濟濟一堂,紛紛都是喜笑顏開。顯然,獲鹿鎮的大捷極大的鼓舞了士氣,也震懾到了清軍。這由不得大家不開心啊。

這時,一人低聲到了倪元璐耳邊細語了幾句。

“聖上……”隨後,倪元璐起身了,他的表情很是奇怪,環視了一圈同僚,然後笑道:“建奴……來求和了……”

“求和?”李邦華驚愕難言:“多少年了,竟然真的這麼一天!”

“實在太鼓舞人心了。建奴來求和啊!”楊文嶽回想起了當年無數往事:“二十餘年了,多少將士拋頭顱灑熱血,終於讓我輩能挺直一下脊樑了!”

“不容易啊……”黃景昉、吳甡紛紛感嘆。

“求……求和?”朱慈烺笑了:“只可惜,太晚了!”(未完待續。)

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99章:3年復遼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二十五章:籌劃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六十四章:一個巴掌一個棗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四章:督師出京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106章:1份大禮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四十三章:新的命門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六章:出宮安家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八十章:大權漸握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四十七章:斷後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二章:漢城之內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33章:第1軍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六十八章:殺阿巴泰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一章:大明猛人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十五章:塞外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一章:西安裡第九十章:海參崴與伯力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五十九章:回禮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二十三章:選妃酬太子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十七章:伏擊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
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99章:3年復遼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二十五章:籌劃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六十四章:一個巴掌一個棗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四章:督師出京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106章:1份大禮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四十三章:新的命門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六章:出宮安家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八十章:大權漸握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四十七章:斷後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二章:漢城之內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33章:第1軍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六十八章:殺阿巴泰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一章:大明猛人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十五章:塞外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一章:西安裡第九十章:海參崴與伯力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五十九章:回禮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二十三章:選妃酬太子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十七章:伏擊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