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早朝

鴻臚寺少卿雖然是一個部門的副職,在長官空缺的情況之下,在部門裡說一不二,大小也是一方大佬了。ωωω.m

但面對王夫之,丁琨顯然知曉利害。別才八品的官階,但只要皇帝陛下海外戰略完畢,論功行賞,那駐日大使館還指不定就是從三品的官階了呢。

更何況,大明向來講究正印官與佐2官的區分。

王夫之能去駐日大使館擔任正印官,那就是說一不二的大佬,如何不比丁琨這種副職強?

當然,王夫之能擔任如此重要的職位,顯然就是天子近臣的好處了。別是部門的二把手,一把手空缺的情況下說一不二。但再說一不二,丁琨也就是一個從五品的佐2官。中書舍人雖然級別很低,只有從八品,連個縣衙的縣丞都趕不上。但人家現在一外放,就噌噌噌如飛昇一般飛上了正印官,實在是讓人不得不豔羨吶。

“都是託了陛下聖明的光吶。改了早朝條例,再也不用天不亮就抹黑出來了。而且,還是每天如此!想想都能讓人瘋了……還好,現在,每個月一次,時間也改到了十點半。”一共兩個小時的時間,就算是距離紫禁城地方頗遠的帝國中央銀行也能趕過來了。

“說不定呀,往後還會將早朝繼續改時間呢。”王夫之隨口說着閒話,頓了頓,似乎覺有些不妥。這裡不是中書舍人司,而是紫禁城的大廣場呢,大家都偷聽着。但轉念一想,這些基本都是公開信息,自己也不算涉密,便也不管了。

丁琨心中直道厲害,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倒是很讓王夫之性質昂揚:“眼下帝國各處的官衙都紛紛擴建,紫禁城吶,想要全部裝下是不成了。各處趕來不便,要麼是縮減成員,要麼只能是推後時間了。”

“縮減,恐怕不成。”丁琨斷然判斷。這個倒是好理解。

眼下參加早朝也不累人了,參加一次早朝,反而是本系統裡官員們難得互相碰面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能見到皇帝陛下呀。

這就是待遇,是規格,就是裡子和麪子。

要是縮減了,那反而讓人不願意。

打個比方,以後世中國距離之遠,中央委員們開個會顯然不容易吧?雖然較多的中央委員都在帝京,但若是誰敢說取消地方中央委員們參加大會的資格,那恐怕就是一場血雨腥風要掀起了。

“那就只能推後時間了。當然,朝堂也在想起他辦法減輕問題。比如,兩府近日就在討論要修建環城鐵路哩。”王夫之笑着道。

“咱們大明,可真是要日新月異了……這個,是寫進國是計劃裡的吧。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能開始實施。”丁琨感慨着。

在內城雖然去上班方便,但伴隨着京師人口越來越稠密,交通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住得近的還好,人少地方近,沒擔心。住的遠一些的,亦或者如帝國中央銀行這樣,就在鬧市區裡的,那就麻煩了。

往來一趟,紙面距離就那麼幾公里,可堵車時間卻有可能要一個時辰。

這個時候,改進交通的議案就紛紛出臺。

對此,朝廷倒是經驗不少。修繕馬路,新建公路的提議紛至沓來。而鐵路,作爲更爲便捷先進的方案也開始走上了所有人的案臺。

這一個在復遼大戰之中大放異彩,到現在還有榮光的新事物實在是成了一個寵兒。

“好了好了,早朝很快就要開始了。咱們進去吧!”王夫之正色地說着。

丁琨聞言,狠狠點頭,忽而想起了什麼往右邊一不其然,單獨一列之上,佔着衆多氣質頗爲不一樣的幾人。

雖然,一樣是穿着漢服,但大家還是一眼都認出來了這是外國使臣。

早朝之上,位分文武,班分職司。

在中國這個環境之下,站什麼地方,坐什麼地方,那都是有極大講究的。小小的酒桌之上還有主座,主陪,更何況早朝大典這樣隆重的地方?

坐的位置錯了,旁人丟過來鄙夷的目光且不說,巡察御史見了,那便是一個處分揹着,獎金就拜拜,晉升也要靠邊站。

故而,早朝這裡,站次是十分重要的。

外交系統的一條線,財稅系統的一條線,教育系統的又是一條線。人多的分兩條線三條線站着,但各自不同系統的人,大家還是十分明顯地拉開距離,作爲區分。

顯然,這幾人站的地方絕不是大明官員的一條線。

站在最前頭的,是朝鮮國鳳林大君李氵昊等朝鮮使臣,在其後則是琉球國使臣金應元等人。

至於最後一隊人,卻是讓丁琨一副預料之中,我就知道的模樣。

此人,赫然就是日本人。

丁琨身爲外交系統的官員,猜到了中日關係即將浮出水面有個了結。但其餘大明官員見到日本人,卻是紛紛議論紛紛,顯得頗爲驚訝了。

“日本人竟然來了!皇帝陛下的海外戰略,果然又是要大手筆了!”

“朝鮮,日本,琉球……還好沒加上交趾……這,這計劃也未免太大了……”

“真是不知道日本人來了,會是這樣的變化,又是一番風起雲涌嘍……”

……

比起大明官員們本人的驚訝,琉球王國的使臣們卻顯得更加激動。

他們着幕府老中官員服裝的阿部忠秋靜靜與對馬守宗義成靜靜站在自己的位次之後,既是咬牙切齒,又是期待萬分。

原本平靜的早朝開始掀起了波瀾。

這樣的情況其實頗爲罕見。

早朝在大明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儀式性質的存在,極少有過當朝討論具體事務的情況。就算有,也只是履行一些關鍵大事的宣佈。故而,早朝麻煩是麻煩了一些,但一般也不怎麼耗費心力。畢竟,事情都已經在臺後確定商議好了。

總而言之,意外這種東西在早朝之上是很少的。

今天,就是那個很少的時候。

朝鮮國王上表慶賀,大明天子即將對朝鮮國事訪問。這個關頭,皇帝陛下忽而讓日本使臣出現在臺上,委實引起了無數人的心中猜測。

王夫之驕傲底地挺直胸膛,他知道,這個世界,即將在大明走出國門的力量之下“改朝換代”了。

一個屬於中國大明的時代。

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二十七章:激情燃燒的皇帝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四十四章:鍊鐵之法第三十九章:龍江船廠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三十章:接戰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十五章:擲彈兵出擊第四十六章:海外第四十七章:殺你之人第九章:微服出巡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六章:出宮安家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八章:虛實不清第六章:出宮安家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一百章:還遼令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九十九章:巷戰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八章:解決問題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五十八章:左手天堂右手地獄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六章:軍團建制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一百三十一章:向前進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門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七十三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九十章:賣少了第六十一章:爾虞我詐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19章:兵變 下第二十四章:嚴酷軍法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十七章:伏擊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二十二章:越南烽火燃邊關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三十九章:來者似不善
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二十七章:激情燃燒的皇帝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四十四章:鍊鐵之法第三十九章:龍江船廠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三十章:接戰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十五章:擲彈兵出擊第四十六章:海外第四十七章:殺你之人第九章:微服出巡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六章:出宮安家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八章:虛實不清第六章:出宮安家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一百章:還遼令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九十九章:巷戰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八章:解決問題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五十八章:左手天堂右手地獄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六章:軍團建制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一百三十一章:向前進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門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七十三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九十章:賣少了第六十一章:爾虞我詐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19章:兵變 下第二十四章:嚴酷軍法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十七章:伏擊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二十二章:越南烽火燃邊關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三十九章:來者似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