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

“王師已然東征,建奴不拿我們當子民,大明總該……總該拿我們的性命不至於不顧吧?”這時,黃琦的身邊,一個有些瘦弱的文士說道。

這個文士與黃琦一樣,都是在清人這一回洗劫之中家破人亡中殘存下來之人。當然,比起黃琦。這個看起來讀過一些書的中年人更多了一些憧憬。

“沒錯,要不是這一回我大明王師東征進展如此之快,建奴如何這麼急不可耐跑掉?”

“夷狄之輩,果然不是能居正統之人!”

“這個時候,還說這些有何用,建奴韃子誰不想殺,可說到底,還得解決眼前的問題……怎麼活下去?”

聽着大家這般議論,黃琦心中沮喪,原本熾熱沸騰的復仇之心也漸漸冷卻。

飛鷹看了一會兒,卻也是心懷期望,道:“這一回,是聖上御駕親征。各部進展都是飛速,有聖上在,往後總會解決的。乞兒,我們暫且就不再另外收人了。眼下盛京被建奴放棄,地方情況混亂。我們要儘快熟悉地方,爲大明主力來盛京時提前做好準備!”

“是聖上御駕親征?”黃琦一聽是朱慈烺御駕親征,頓時眼睛如燈泡一般亮起來,目光灼灼,熱切無比。一顆剛剛冷卻的心一下子滾燙起來。

其餘人聽聞,更是激動。

“當真是陛下親征?”

“就是那個首戰殺了阿巴泰,後來親自打破過盛京城的皇帝陛下?要不是這位皇帝陛下,恐怕我們原本也是在鄉里裡沒法尋到盛京裡住。這一回他來了,肯定會親自到了盛京!”

“陛下在,肯定不會不管我們!”

飛鷹緩緩頷首:“沒錯。這一回,就是聖上御駕親征。爲此,各部都是竭力拼命,不敢落後旁人分毫。盛京收復,是早晚的事情。而聖上,亦是發佈了討伐檄文。赫然就有‘陳綱立紀,救濟斯民’之言。到時候,大軍入城,一不會劫掠,而不會擾民傷民。三……更是會救濟百姓!好了,大家不必多說了,各自去忙吧。嘴上再是過癮,也沒有比手頭將事情做好重要!”

衆人見此,這才轟然應諾。

大家轉身離去以後,飛鷹卻是緩緩收起了笑容。

再好的雄心壯志,復仇篇章,真正開始行動的時候,第一步就格外麻煩。比如……錢糧。

錢,飛鷹是有的。錦衣衛的行動經費一向充足。但是,糧食卻都被建奴給搶走了。錦衣衛的經費再多,也只有之前存下來的那點糧食。

就是這麼點糧食,也是已經百般騰挪壓低了每日損耗。

這個時候,不僅是這些難民們盼望着東證大軍來救,就是飛鷹自己,也衷心期盼上頭解決。只是,大家的期盼固然是正當無疑的,但……

真的會順利嗎?

“也就是說,瀋陽城裡,沒有建奴的兵馬了?”朱慈烺聽着奏報,直起了身。這可真是個很關鍵的消息。

“回稟聖上,的確如此。清人主力已經向東撤去,而且大部分滿人全部撤離。各鄉各城的糧食都被搜刮殆盡……尤其以盛京城最爲酷烈。城內數萬漢民,男丁一朝被殺戮殆盡,苟活着寥寥。而且,城內依舊還有大量的婦人……孩子……老人……”倪元璐的神情很嚴肅。

“廣寧已經是原本的前線了,現在反而成了後方。遼西的道路這些年都不算好走,前陣子暴雨,道路泥濘,大軍難行。要不是水師在遼河口登錄,在哪裡我們接濟了一批軍需。要不然,這一回海州能不能打下都兩說……”楊文嶽也道。

朱慈烺看了看沙盤,道:“各部大軍都已經朝着瀋陽出發了……”

而且,速度還十分不慢。

倪元璐聽出了朱慈烺的擔憂。

“其中,金吾軍這段時間裡應該很快就能順利收復遼陽。”倪元璐又道。

朱慈烺御駕親征,這是對士氣的一個極大提升。

這樣的提升,大部分時候都是好事兒。可碰上這種特殊情況就糟糕了。

大軍行進得越快,後勤補給的壓力就越大。

更重要的是,朱慈烺御駕親征,親自指揮,各部都是猛打猛衝,竭力攬功,用以證明自己部隊的本事。

這樣的行爲無可厚非,但朱慈烺十分懷疑後勤鏈條會崩斷。

如果只是各部衝的快,那還算控制之中。

可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之下,想要控制,就有些難了。

這個時候,發現好不容易打下來的盛京城是一座空城不說,裡面還有十數萬嗷嗷待哺胃口極大的百姓,這等於是在本來就格外脆弱的後勤鏈條里加上了一個無可承擔的巨大負擔。

如果是簡單的勒令各部休整,朱慈烺一份軍令下去便可以做到。

但是,要如何在既保持進展迅速士氣,又維持後勤運轉順利之中取得平衡,這就是在太考驗指揮中樞的指揮藝術了。

不僅考慮樞秘處楊文嶽、倪元璐等軍師們的智慧,更考慮朱慈烺的。

別忘了,朱慈烺可是親口在檄文上舉出了太祖皇帝的招牌:“陳綱立紀,救濟斯民!”

……

“萬歲!”

“大明萬勝!”

“吾皇萬歲!”

……

無數士兵們歡呼着衝入了遼陽城。

虎大威看着二十餘年未能收復的遼陽被攻破,當即淚灑當場。

“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了啊。這遼陽,又被我大明收復,重歸我大明之疆土!”虎大威的身邊,李國楨激動得道。

虎大威不住的頷首,高聲道:“遼陽爲我當年大明全遼心臟之地,而今收復,實爲不世之功。此地一戰,全遼收復再往。諸君,這個勝利是我大明的,更是你們親手摘取的!”

……

旋即,又是一陣歡呼。

他們衝入了遼陽城內。

很快,東門告破。

西門落入明軍手中。

最終,當城內局勢抵定,虎大威帶領着軍指揮部全員入駐城內的時候,不知從哪裡得到消息的遼陽百姓們推舉着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老人一身朱子深衣,正冠以待,重重朝着虎大威等人一禮:“我等遼民,苦等王師已久啊!還請大將軍,受老兒我代城內僅存萬餘漢民一拜!”

說完,他的身後,無數女子也跟着重重拜倒在地。

看到這一幕,虎大威心中既是感覺驕傲動容,又是留了一份不解。

“老先生無須多禮。我大明軍人保家衛國,收復失地,這是應有職責。還請快快起來,快快起來啊!”虎大威上前扶起老漢。

一旁,李國楨卻是注意到了場上竟是有無數的女子。而且,他們臉上的雙眼許多都是紅彤彤的。這樣的紅彤彤,李國楨敏銳發現,絕不是什麼胭脂水粉。而是……真切的哭泣之後纔會有的神色。

“必當大禮,必當大禮啊。那韃子拿我漢兒不當人……而今苦等了王師,我等豈能不施重禮?我遼陽上萬漢民,苦等王師的不僅是這二十五年,更是七日前……那韃子的獸行啊!”說完,被推舉出來的老漢便時不時哭泣的將建奴在城內所做的獸行一一道了出來。

待聽到城內全部漢家男丁大部被殺絕,只餘下老人小孩以及女子後,虎大威頓時死死握拳,壓抑住自己心中的憤怒:“該死的韃子!”

“怪不得跑得這麼快,原來是做了這麼大的孽啊!”李國楨說罷,看着一雙顯然哭了沒多久的眼神,沉聲着道:“鄉親們!你們放心,我等大明皇家陸軍,乃是我大明子民的保護神。從今往後,韃子再也不能猖狂!傳令炊事班,勻出糧食來,接濟百姓!”

“將軍大恩大德,小老兒下輩子結草銜環,也要報啊!”那老漢說着說着,頓時就哭出聲來。

身後一干女子聞言,紛紛都是情緒宣泄,哭哭啼啼一片。

一干將士聞言,卻沒有被這種哭聲所打擊得泄氣。聽聞城內大部分漢家男丁被殺,只餘下婦孺老弱,早已是義憤填膺。

李國楨作爲首席軍師,領着樞秘處的人安排這些庶務去了。

虎大威聽完,卻是沒有爲將士們士氣提升所放輕鬆,而是喊來了軍需官:“軍中還有多少糧草?”

“按照戰備條例,我們準備了一共一個月的糧食。足夠我軍兩萬人。我軍從錦州出發至今已過十三天,還餘下……十七天的糧食。”軍需官說完,一臉沉重。

虎大威喃喃着道:“遼陽是大城……城內居民數萬,周遭百姓恐怕也不會倖免於難,整個遼東,饑民之數恐怕……”

軍需官接上了這個猜測:“數倍於城內饑民……”

此刻,城內饑民已經高達裡那個萬餘人。

威寧營。

這裡是遼東鎮朱笛大軍的駐地。

朱笛自然就是紅娘子了。

紅娘子帶着大軍渡過太子河以後,在威寧營前哨建立陣地,卻沒有着急前進。

伴隨着軍中主力越發深入,紅娘子的行動卻是越發緩慢了,一點都沒有當年朱慈烺雨夜飛奔奇襲的迅速。

尤其是當太子河下游的遼陽被友軍金吾軍虎大威攻佔以後,紅娘子更是不斷堅固浮橋,在威寧營的南面修築去了臨時營地。

這樣的結果看起來似乎有些無可理喻,軍中不少軍師都對此頗爲有非議。

但是……從底層出身的紅娘子自從聽聞了清兵的暴行以後,卻是固執自見,堅持要在太子河南面築城。

“也就是說……有超過三萬名女子,上只有老父老母,下只有孤兒寡女?”紅娘子看着眼前的軍需官。

軍需官聲音嘶啞,道:“的確如此。還好將軍已經下令各部停止行動,要不然,蜂擁而來的難民就能將我們壓垮。將軍,還請調撥人手。我手中二十七人,都已經忙得兩天兩夜沒能閤眼了。我不求多的,只要識字,認字便可。”

“我會安排的……”紅娘子頓了頓,又喊來了樞秘處負責情報的情報軍師。

“查明白難民的規模和來處了嗎?”紅娘子的心情有些沉重。她既是憤怒於建奴的暴虐與殘忍,又疼惜那些女子。

情報軍師道:“具是來源於北面的瀋陽,也有從遼陽左近村莊裡逃出來的……各地都在逃災,哪裡都沒有吃的……田野裡的糧食早就被搶手完畢,縱然有一些還沒被搶收的,也都在災民們席捲一空了……”

“預計人數會是多少?”紅娘子道。

“恐怕……將超過十萬人……”情報軍師又道:“我們無論如何都負擔不起這麼多人……”

紅娘子聽出了情報軍師的語氣,他並不願意接受這些難民。就算要管,那也是戰後的事情。至於戰爭其間忽視災民會有多少人餓死,這位軍師並不在乎。

情報軍師的想法在紅娘子看來十分異類,但紅娘子明白,自己纔是異類。甚至,朱慈烺治下的這個大明,比起之前的大明就是一個異數。

如果換一個時間,換一個皇帝,恐怕根本不會顧及這些百姓的死活。尤其,死的也只是些女子。在這個年代,男丁纔是最重要的。

比如建奴想的就是如此,女子除了繁衍生息,留着就是個拖累。尤其他們還得帶着孩子,更是累贅上加又上累贅。

孩子的確是一個民族的未來。

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論起胃口,長身體的孩子比起成年人的開支還要大。而那些小孩子又沒有到少年時期,氣力未張,幫不上忙又吃得多。

不管這些人如何累贅。建奴搶光了遼東各地百姓的口糧以後,他們的生計,就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大明官軍的身上。

如果是上一個皇帝當政的軍隊,是絕不會顧惜這些女子的。

但,也正是因爲當今皇帝是朱慈烺。此次東征收復失地喊出了“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故而,在紅娘子的堅持之下,這些婦孺難民都被收容了起來。

只可惜,原本大戰一起就忙碌非常的軍需官便忙得腳不沾地,連軸轉,這才稍稍安頓了三萬人。

想到這裡,紅娘子便下令遣人從各軍之中抽調士兵軍官前往軍需處充實人手。

很快,樞秘處就將名單擬了上來,紅娘子一連勾選了七十個名字,這才稍稍鬆了口氣。有這些人的抽調幫忙,這一回的難民安置軍需處就能辦的更得力了。只不過,一想到安置完畢以後怎麼辦,她就更加頭疼了起來。(未完待續。)大雁塔拍**寫真美女一絲不掛尺度全開不雅照曝光!!關注微信公衆號:meinvmo1(長按三秒複製)在線觀看!

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十二章:朝議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三十九章:國宴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六十六章:青冢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六十一章:贏到了最後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五章:明軍虛實第三十二章:擴軍飛熊營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六章:壓下來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第99章:3年復遼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三十八章:還有一事第十二章:雄心壯志 四千字大章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八章:多爾袞第六章:揮斥方遒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一章:太子監國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五十七章:校場進兵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十四章:密謀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十四章:畫龍點睛的扭轉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二十二章:軍火出口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三章:暴亂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33章:第1軍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
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十二章:朝議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三十九章:國宴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六十六章:青冢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六十一章:贏到了最後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五章:明軍虛實第三十二章:擴軍飛熊營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六章:壓下來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第99章:3年復遼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三十八章:還有一事第十二章:雄心壯志 四千字大章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八章:多爾袞第六章:揮斥方遒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一章:太子監國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五十七章:校場進兵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十四章:密謀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十四章:畫龍點睛的扭轉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二十二章:軍火出口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三章:暴亂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33章:第1軍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