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最後準備

預借就是讓老百姓今年就把明年、後年、大後年、大大後年的賦稅一齊提前交納了吧,非常時期嘛,大夥兒就一起咬咬牙勒緊褲腰帶堅持堅持,等度過難關就好了。好了,鄉親們都是明白人,熱愛祖國的大道理就不多講了,趕快回去湊錢湊糧食去吧!5天內必須交齊!

徵收期限如此倉促,農民被迫將地裡還沒成熟的莊稼割掉以補不足。即便如此還有許多百姓不能如期湊齊賦稅。對付這些刁民,聰明的金政府有辦法——拖到廣場上當衆打。打完之後,寬限幾日必須交齊,交不齊再打。

像這種周而復始的打法用不了幾次就得掛掉,於是許多鄉親們趁着月黑風高之際,乾脆攜家帶口偷偷溜到外地討飯去了。人跑了,賦稅向誰討?聰明的金政府有辦法——他家跑了,他的街坊鄰居不是還在嗎?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嘛,就由他們代繳逃戶賦稅。這下可好,沒多久整個村莊就荒無一人了。比如亳州原有6萬戶,自宣宗南遷後才過了短短的6年時間,民戶只剩下不足十分之一;碭山縣農民不堪重負,都流亡到外地討飯去了,以至本縣“野無居民”。

女真貴族和猛安、謀克官兵對漢族人民剝削壓迫,使得民min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金章宗的時候,軍隊屢戰屢敗,聰明的軍官分析了戰敗原因——朝廷分給軍戶的田地不足以自贍故而士兵沒有鬥志。

通俗地講就是:既想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爲了提高軍隊士氣,朝廷下令“括田”,即把農民私自開墾的荒田強行收回分給軍戶。結果這幫武夫悍卒倚勢肆意搶奪民田,山東、河北老百姓有種了好幾輩子的上好良田,被定義爲新近私自開墾的荒地強行括去。

可是再打仗的時候,金軍一如既往地不堪一擊節節潰敗。許多百姓被逼到絕路只好揭竿而起,紛紛反抗金朝的殘暴統治。各地漢族地主豪強見金軍被蒙古人打得屁滾尿流,國內百姓也紛紛起義,乘機組織武裝,據地自雄,一時間“河北羣雄如牛毛”。

金滅遼之後,對契丹人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尤其是在鎮壓了耶律窩斡起義後,對契丹人防得更嚴。許多契丹人被強行遣送到東北邊遠山區去種地。就是留在中原地區的契丹人日子過得也忒鬧心,朝廷防備他們比防賊還上心,尤其是蒙古強大起來之後,更害怕契丹人與其勾搭聯絡,嚴令每戶契丹人左鄰右舍必須是女真人。

被當作“三明治”裹挾監視的契丹人對女真人無不切齒痛恨,思復舊仇。原本身爲金朝特派使者的耶律阿海同志在第一次見到鐵木真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非要歸附,由於他的表現過於積極生猛,可汗沒敢收留他。

第二年當他領着他弟弟耶律不花再次出使的時候,當時鐵木真正處於事業低谷中便收留了這兄弟倆。金朝逮捕了這倆哥們兒的老婆孩子,他倆也忍痛割愛誓不回頭。成吉思汗攻金之時,他們做先鋒當嚮導,唯恐金朝滅得不快。

還有一個叫石抹也先的小朋友聽他爸爸講得遼亡國故事,激動地發誓說:“兒能復之”,後來單槍匹馬投奔成吉思汗,提出了攻取金國挖它牆角搶奪女真龍興之地的戰略建議。總之女真貴族就像一位大媒人似的促使無數契丹人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蒙古的懷抱中。

在這種情形之下,虎視眈眈的蒙古怎能不蠢蠢欲動?

1208年11月,金章宗病死,新君即位。金國使者向蒙古告即位,命鐵木真十里之外跪迎詔書。

金國的使團來到蒙古草原。旗幡傘蓋簇擁着金朝使者明安將軍。盔明甲亮的護兵威風凜凜。

成吉思汗的那可兒者勒蔑見狀,調侃道:“喲,好威風,早知道這樣,咱們也多帶點怯薛軍(近衛兵)來,也亮一亮咱們好看的翎毛啊!”

成吉思汗一笑,說:“敵人越瞧不起咱們,才越是咱們的福分呢!”(成大事者往往很低調。)

馬到近前,成吉思汗等下了馬。

明安正帽振衣手捧詔書高聲誦讀:“蒙古部首領鐵木真下跪接旨。”

成吉思汗沒有下跪卻關切地問道:“請問上國使臣,皇上死了?”

明安答道:“大行皇帝駕崩,諡號章宗。”

“即位者是誰?”

“章宗無後嗣,羣臣奉遺詔,共立皇叔衛王永濟爲新君。”

“誰?!”成吉思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衛王永濟。”明安回答。

“那個繡花枕頭?”成吉思汗仰天大笑,“我以爲中原皇帝一定是天上人方能做得,原來新君竟是這樣一個庸懦之輩!”說罷又仰天大笑起來。

明安喝道:“休得放肆,下跪接旨!”

成吉思汗強止住笑:“呸!”地唾了一口,在者勒蔑等人的笑聲中上馬而去,留下一團揚沙飛塵給金國使團回味。(快哉!長久以來壓抑於草原人民心中的怨氣終得一舒!看來揚眉吐氣的日子不會太久遠了)

金國副使憤憤地叫道:“明安將軍,這個鐵木真怎麼這麼粗魯?這麼膽大妄爲?”

明安莞爾一笑:“天之驕子!”(見識不凡!)

副使沒聽清:“你說什麼?”(凡夫俗子)

明安:“回中都!”(見識非凡的人往往不愛多說話,對牛彈琴倒也罷了,被俗人罵作瘋人瘋語可是自討苦吃。)

金國使臣回去將當時情形報告給永濟,永濟大發雷霆,暗作謀劃,企圖等到成吉思汗下次進金獻貢品之時將他擒獲,釘死在木驢之上。小算盤打得挺好吧!

可是不承認不行,美男子皇帝的大腦確實不太好使,人家都當着大夥兒的面啐了你派去的使團,當時你若在場的話必定免不了連你也一起啐,請問人家把事情做到這個份兒上了,還會跑來進獻歲幣嗎?

同金國徹底撕破臉皮之後,在是否大舉伐金的問題上可汗還是有點兒拿不定主意。畢竟百年來養成了被金國欺壓的習慣,突然跳起來反抗還真有點不太適應。俗話說,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個支持他的好女人。這回,聰慧過人的也遂妃幫他下了決心。

成吉思汗進了門,也遂替他脫去皮袍:“坐到爐竈這兒來。”

成吉思汗坐在爐竈的西邊,伸手烤火。也遂隨口問道:“你決定了?”

可汗不知所以地問:“決定什麼?”“當然是南征金國啊。”

鐵木真疑惑地問道:“你怎麼知道?”

“你轟走了金國皇帝的使臣,不就等於向他們宣戰了嗎?”

可汗看了一眼聰明的妃子,沒有回答。過了半晌,他往後一躺,枕着胳臂說:“也遂,你說我能打得贏嗎?”

也遂確信無疑地回答:“能!”

鐵木真半信半疑地低語:“是嗎?可萬一戰敗了,我這大半輩子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的功業可就全都化爲烏有了!”

也遂卻是堅定不移地“你能打贏!”

可汗一軲碌爬起來,盯住也遂說:“你知道嗎,金國建立了一百多年,人口比我們多四十多倍,軍隊多十倍,繁榮富庶,兵強馬壯啊!”

也遂嫣然一笑:“他都一百多歲了?太衰老了!”

可汗饒有興趣地問:“哦,你怎麼知道?”

也遂娓娓道來:“您忘了,我們塔塔兒人臣服金國五、六十年!當初,完顏阿骨打起兵反抗遼朝壓迫,攻入汴京活捉大宋國欽徽二宗的時候也不過纔有區區幾萬人馬,卻戰勝了數十萬宋軍。

而現在的金國就像那時的遼、宋,已經養尊處優貪圖安逸太久了,完全喪失了披堅執銳的軍威,變得不堪一擊了。而咱們剛剛建立自己的汗國,國勢日盛,士氣高漲。草原上有句諺語說――先長出的耳朵,不如後長出來的犄角堅硬。何況現在金國又有衛王這樣一個草包皇帝呢?”

可汗舒心地笑了:“正是如此,我纔敢壯起膽子吐了金國使臣一口唾沫!”

也遂妃嬌嗔:“你是在考我嗎?”

可汗用額頭抵住她的額頭說:“不,我需要印證。這畢竟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大事啊!”

爲了能把金國這個龐然大物擊敗,雖說鐵木真還是很看不起金國的統治者們,可長期威壓在頭上的陰影可不是這麼好清除的,爲了保險起見,,鐵木真還是決定盡起全國所有軍隊,孤注一擲的拼上一把,國內只留守少量人馬,郭進就是鐵木真指定的留守人員之一。

看着幾位王爺騎馬而去,郭進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頓時感覺心中的壓力大減,阿刺海別吉站在郭進的身旁,將他的小動作盡收眼底,心中不覺有些好笑,英雄不可一世的丈夫,沒想到卻也有頭痛的事情啊,真是少見呢!

她哪裡知道郭進心中的想法,郭進可不是草原人,也沒有草原人那特有的大大咧咧,雖然說這幾位王爺都有些過氣,當然鐵木格例外,可再怎麼說他們也是鐵木真血緣最近的親戚不是,別看他們現在一副落魄的樣子,可誰能保證他們沒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況且蒙古最重軍功,這次的征伐金國在郭進看來萬無一失,憑藉這幾位的實力和勇武,撈取戰功不在話下,除了一個最不會打仗的鐵木格之外,他們哪個不是戰功赫赫,可鐵木格確實鐵木真指定的汗帳留守啊,也是不能小視的人物捏!

蒙古整個都動了起來,一隊隊人馬,一員員大將,一羣羣牛羊,一車車馬匹,全都快速的向蒙古汗帳彙集,一時間,人仰馬撕,呼喝訓詞的聲音不絕於耳。

•敵我雙方的軍事力量懸殊,爲了加大勝算,成吉思汗決定傾巢出動,僅留5000人馬守護蒙古本土。但是區區5000軍士能勝任這個重要而艱鉅的任務嗎?萬一爭利不成反蝕了老本,到時候恐怕連怎麼哭都不會了!於是膽大心細的成吉思汗做了一個試驗,對這事兒進行可行性研究。

他特意叫來胡丞相吩咐說道:“你把這副鑲金馬籠頭扔到營地裡去。”

胡丞相滿臉疑惑不解地問道:“做什麼?”

成吉思汗就神秘一笑:“做試驗。”接着又安頓道:“派人暗中監視,只要是路過的人,不論揀與不揀,都統統給我帶來。”

第二天,胡丞相來拜見可汗。可汗心情不賴,因爲他看到胡丞相臉上掛着笑容,猜到了實驗結果一定不錯。

小胡稟告道:“一天之內,共有四人經過,沒有一個人揀起馬籠頭。”

“是麼?宣他們進帳。”

成吉思汗坐在斷事官的椅子上,胡丞相站在他的身後。他們的面前站着四個蒙古人。

成吉思汗指着其中一個:“你,是不是沒有看見地上的馬籠頭?”

“怎麼可能?”“不知道它很貴重嗎?”“誰說的?那可是鑲了金子的!”“那你爲什麼不揀?”

那人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我可不敢。大扎撒令上規定,撿到東西不歸還原主,就是偷竊,偷竊可是要殺頭的。”(有賊心沒賊膽型)

成吉思汗指着另一個:“你爲什麼不揀?”“我有一個比這個籠頭更好的,是在同乃蠻人打仗時,由於我表現勇敢,千戶長賞賜給我的。”(一旦擁有別無所求型)

成吉思汗對第三個問道:“你呢,是不是也有一個比這個更好的?”“不,可我下次打仗,會得到一個比這個更好的。”(鬥志昂揚型)

“好,有志氣!”他問最後一個:“你呢?”“我不揀是因爲那不屬於我。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是可恥的。”

成吉思汗:“嗯?”

•“我還記得,有一次主兒乞首領撒察別乞的那可兒偷了一隻馬籠頭,可汗大發脾氣說,您平生最恨偷盜!因爲我們的吃穿用度是靠辛勤的勞作和戰場的俘獲來的,是靠血汗換來的!偷盜者既不流血也不流汗,卑鄙地將別人的血汗竊爲己有,對這類黃鼠狼烏鴉,只有一個處置辦法--殺!”(規矩乖順型)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起來:“好,胡丞相,我原來還在擔心,只留下五千人守護三河源頭是不是太少了?有這樣路不拾遺的後方,我還怕什麼?”

“大汗要討伐金國了?”

成吉思汗嚴肅起來:“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快五十年了!”

其實,成吉思汗還是酸漏了一股勢力,那就是過金所控制的黑龍江萬戶區,雖說黑龍江萬戶區的正規軍士被抽調一空,可那裡的壯勞力並沒有被抽調,只是押運糧草用上了一部分而已。到不是成吉思汗不想抽調這些勞力隨軍。可關鍵是在他看來,這些勞力能源源不斷的跟他的蒙古大軍創造糧食,雖然是蒙古人作爲副食的糧食,但那也是糧食?不是抽調了這些壯年勞力,糧食的見少產是肯定的,成吉思汗也要留條後路不是?

看來他還是很明白民以食爲天的道理!

成吉思汗消除了各部落中殘存的反抗企圖,成了組成今日之外蒙的廣大蒙古領

土的主宰。現在,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和泰加森林中的狩獵部都只承認一個主人:即成吉思汗;也只承認一面共同的旗幟:禿黑。據說,這面大旗上附有軍隊的守護神。

成吉思汗在統一了蒙古各部落,使其成爲一個統一的民族以後,便率領這些業已統

一起來的部落南下向中原進攻了。

在當時的中國境內至少有三個王國各自爲政。當時統治中國北部的是兩個“蠻人”政權。這兩個“蠻人”政權佔據的地盤並不一樣大。

中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早在此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被來自滿洲的,屬於通古斯——滿語族的民族佔領了。

這個民族名叫女真族,是今滿族的祖先。他們佔領中國北部大部地區以後,建立了一個王國,其國號借用漢字爲“金”,國王稱“金王”,定都中都(今北京)。

金王坐鎮北京,從那裡統治着黃河流域最富饒的各省,即統治着從陝西和山西境內的黃土高原地區到濱海沖積大平原的廣大地面。

中國北部沒有被金國統治的地區,是今之甘肅省,賀蘭山地區和黃河大拐彎處的鄂爾多斯草原(河套地區)。

這些地區是今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在成吉思汗南侵以前兩個世紀時,與藏族有親緣關係的唐兀惕人

佔領了甘肅、賀蘭山和鄂爾多斯地區,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多少帶有中國色彩的國家,其國號借用漢字爲“西夏”。

成吉思汗南攻的戰爭是從進攻唐兀惕王國(或說西夏)開始的。他於公元1205年,1207年和1209年先後三次率兵蹂躪西夏。

從蒙古的心臟地區上土拉河流域到唐兀惕首都興慶,至今尚存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由北而南,縱穿戈壁灘。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沒有任何要塞足以構成蒙古軍隊進軍的障礙。

在戈壁灘,礫石、沙和粘土構成

第一章 重生(上)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九十二章 離前準備(上)第十六章 長江水聯(下)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七十四章 追第六十五章 金國來使(上)第六十五章 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五十四章 刺激第十四章 火併?第四十章 投效(下)第四十五章 無間道第八十八章 忽蘭的愛情(下)第六章 古墓生活(下)第八十五章 無題第六十二章 朮赤攻城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五十四章 狼狽而逃第八十一章 小弟報告(下)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五十八章 局勢第十章 得逞(下)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一章 重生(上)第九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九十章 建國(中)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八十二章 征戰不休(下)求票第四十八章 端倪第四章 大會第四十九章 刀法(中)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十七章 神鵰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三十五章 妖精打架?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二十章 各施手段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三十二章 加入第九十一章 英雄相逢落魄時第十五章 瘋狂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八十七章 動員第二十八章 狂戰第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三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三章 這個小子不簡單第七章 草原集市(上)第八十四章 最新情況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五十章 隔閡第六十二章 朮赤攻城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 拜師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五十章 隔閡第一章 手段第十章 戰丘處機(上)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 全都來了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三十三章 東夏國?第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十九章 規化(下)第十三章 離開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七十九章 對話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二十八章 獒犬(中)第五十八章 更進一步第三十三章第一百零三章 逝去第三十一章 麻煩和遼西第九十七章 兄弟(上)第六十七章 事情原委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五十八章 更進一步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七十六章 回光第七十四章 追第六十九章 掙扎第六十章 阻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七十章 困難與慘烈第五十八章 局勢
第一章 重生(上)第七十七章 想法第九十二章 離前準備(上)第十六章 長江水聯(下)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七十四章 追第六十五章 金國來使(上)第六十五章 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五十四章 刺激第十四章 火併?第四十章 投效(下)第四十五章 無間道第八十八章 忽蘭的愛情(下)第六章 古墓生活(下)第八十五章 無題第六十二章 朮赤攻城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五十四章 狼狽而逃第八十一章 小弟報告(下)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五十八章 局勢第十章 得逞(下)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一章 重生(上)第九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九十章 建國(中)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八十二章 征戰不休(下)求票第四十八章 端倪第四章 大會第四十九章 刀法(中)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十七章 神鵰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三十五章 妖精打架?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二十章 各施手段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三十二章 加入第九十一章 英雄相逢落魄時第十五章 瘋狂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八十七章 動員第二十八章 狂戰第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三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三章 這個小子不簡單第七章 草原集市(上)第八十四章 最新情況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五十章 隔閡第六十二章 朮赤攻城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 拜師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五十章 隔閡第一章 手段第十章 戰丘處機(上)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 全都來了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九十四章 虎父無犬子第三十三章 東夏國?第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十九章 規化(下)第十三章 離開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七十九章 對話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二十八章 獒犬(中)第五十八章 更進一步第三十三章第一百零三章 逝去第三十一章 麻煩和遼西第九十七章 兄弟(上)第六十七章 事情原委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五十八章 更進一步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七十六章 回光第七十四章 追第六十九章 掙扎第六十章 阻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七十章 困難與慘烈第五十八章 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