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5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

習近平: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關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國

【編者按】本文摘自《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文章共分四部分,深刻論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使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一部分。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使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沒有也不可能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發展道路。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治制度,走什麼樣的政治發展道路,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着十三億多人口、五十六個民族的發展中大國來說,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更是一個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開闢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爲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實現形式和可靠的推動力量。這一政治發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體內容、基本要求,都在憲法中得到了確認和體現,其精神實質是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國家的領導核心和指導思想,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衆自治制度,愛國統一戰線,社會主義法制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等等,這些制度和原則,我們必須長期堅持、全面貫徹、不斷髮展。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是我們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徵。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要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切實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使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軌道。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要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爲根本,堅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更加註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健全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健全“一府兩院”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制度,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完善代表聯繫羣衆制度,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更好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更好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要發展基層民主,暢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促進羣衆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羣衆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要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在黨的領導下,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爲內容,在全社會開展廣泛協商,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拓寬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的協商渠道;深入開展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參政協商、社會協商;發揮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發揮人民政協作爲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拓展協商民主形式,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成效。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如果這一點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僅政治文明建設很難搞好,而且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損害,影響社會政治穩定,影響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積極借鑑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

沈春耀: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法治化

【編者按】2014年11月6日《光明日報》刊登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沈春耀撰寫的《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法治化》一文。文章認爲,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法治化,對於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文章共分四部分,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四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並作出全面部署和頂層設計;同時指出:“以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爲核心,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衆自治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法治化。”這就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完善以憲法爲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健全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瞭前進方向、明確了目標任務。

(一)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爲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爲目標,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通過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黨內法規、政治慣例等各種規範,從制度上、法律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以法治化爲主要方向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二)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也是我們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羣衆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和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立法體制,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完善選舉制度和工作制度。在各級國家機關工作中切實貫徹黨的羣衆路線,密切同人民羣衆的聯繫,廣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三)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衆自治制度

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

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完善黨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制度,完善民主黨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制度。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建設團結、繁榮的民族自治地方。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廣泛實行羣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完善和發展基層民主制度。

(四)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羣衆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要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構建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拓寬和健全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組織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渠道。分層分類就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和涉及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開展廣泛協商,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保證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最大限度聚集社會正能量。

(五)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對重要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

辛鳴:民主在協商中進步

【編者按】2014年11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由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撰寫的《民主在協商中進步》一文。文章認爲,要讓協商民主在中國社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就不能把協商民主狹隘化爲僅僅是高層協商或精英協商,其實人民羣衆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點,基層協商民主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主陣地。

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60餘年來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上所取得的重大制度創新,是民主制度“中國化”“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對於正處在大變革、大轉型過程中的中國社會,需要“衆人拾柴火焰高”,通過協商民主汲取化解矛盾、應對危機、直面挑戰的治國理政智慧;需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通過協商民主積聚消除社會隔閡、整合社會訴求的改革發展共識。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在真正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方面又向前邁出了一步,讓人民當家作主可以通過實實在在的行爲,體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全過程。

判定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不僅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不僅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填補了選舉民主之外的權利空白,有效解決了現代民主制度中的“權利跛腳”現象。

現代政治學研究表明,不僅投票中的策略運用會改變民主的本意,民主投票本身就有自相矛盾的規則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僅僅依靠選舉票數很難贏得社會羣體真正的認同與接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中南海瀛臺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談話時所講的,民主未必僅僅體現在“一人一票”直選上,我們要有廣泛的民主協商過程,而且要几上幾下。在選舉民主的同時,輔之以協商民主,通過集思廣益、民主決策,讓選舉民主建立在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民主的結果就會更有民意,更得民心。

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儘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這兩種民主形式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讓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要讓協商民主的優勢得以真正發揮,不成爲“擺設”,協商一定要是真協商,不能假協商。

協商必須是事前事中協商,也就是在決策前、在決策的過程中進行協商,不能已經拍板了,事情已經做完了才搞協商,那不叫協商,只能叫通報。協商一定要形成結果,要通過制度安排保證主要的協商都能達成某種共識。我們不要求次次協商都有結論,但不能只是協商總沒結論。要保證協商出來的結果能管用,能體現在隨後的決策中、選舉中。不能是協商的時候鄭重其事,協商完了煙消雲散,把協商的結果擱在一邊,想怎麼幹還怎麼幹。

要讓協商民主在中國社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就不能把協商民主狹隘化爲僅僅是高層協商或精英協商,其實人民羣衆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點,基層協商民主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主陣地。

因此,我們應走到羣衆中間,開誠佈公,羣策羣力去協商;我們應站在羣衆的立場上,從實現和維護羣衆利益的角度去協商;我們應帶着感情,本着向羣衆學習去協商。只有我們以心交心、感同身受,才能從羣衆那裡取得真經,才能得到人民羣衆對我們政策的理解、認同與支持。

丁曉強:民主集中制與法治是怎樣的關係

【編者按】2014年12月5日《解放日報》刊登了由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丁曉強撰寫的《民主集中制與法治是怎樣的關係》一文。文章共分三部分,認爲民主集中制是堅持黨的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在新形勢下,要以法治精神運用並發展民主集中制。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三部分。

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爲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這就要求以法治的精神運用民主集中制,以維護中央的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歷史經驗表明,如何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是個難題。在民主革命時期和實行計劃經濟時期,黨與政權的高度同構,使黨組織具有極強的組織、動員民衆的能力,但是,卻窒息了中國社會的自主空間,形成了集中過度而民主不足的局面。而且當時的民主集中制的運行是自上而下的,主要依賴於上層領導者的作風,領導者作風好,民主集中制運行就比較好,領導者作風不好,民主集中制就遭到破壞,甚至形成了個人專斷。所以,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說,“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法治是制度的保障,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堅持和發展黨的民主集中制。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 指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把遵守黨內法規,作爲依法執政的內在要求,不僅突出了遵守黨內法規的嚴肅性,也意味着治黨是治國的前提、遵守黨內法規是依法執政的前提。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力保障。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不僅要模範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按照黨內法規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第二,必須依憲治國執政,堅持和發展國家的民主集中制。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憲法》第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的領導地位與民主集中制原則是一致的。同時,要根據《憲法》,不斷地完善和發展國家機構的民主集中制。堅持和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會議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民主自治制度。通過政治體制的改革,把代表制民主與協商制民主結合起來,把實體性民主與程序性民主結合起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國家的民主制度體系,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人民民主。

第三,必須以法治精神運用民主集中制。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指出,“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一方面,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統籌法治建設各領域工作。要切實改善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法治建設的水平。黨既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確保黨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又要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法治建設中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設,防止民主和集中的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並用立法的形式規範這些制度,如關於“一把手”的行爲規範、集體領導的決策程序、黨員羣衆有序參與的制度安排等,從而使民主集中制不但承擔着塑造政黨執政權威的功能,而且發揮着催生人民當家作主的作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胡鞍鋼、楊竺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觀

【編者按】《紅旗文稿》2014年第24期刊登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胡鞍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楊竺鬆撰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觀》一文。文章共分五部分,對怎樣正確認識民主內涵,怎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怎樣在黨的領導下推進協商民主建設,怎樣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和有效,怎樣設計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等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若干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詳細的論述。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二、五部分。

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

60多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一個好制度,其最大的好處是真正代表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顧名思義就是“人民主權”,權力屬於人民。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二十一條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一制度,既不是“三權分立”,也不是“兩院制”,而是“一院制”、“一元化”。這種制度的好處或優勢,誠如鄧小平所言,就是幹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做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例如,在每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一次性就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等多個決議。這就與美國的“否決體制”形成鮮明的對照。如總統行政當局提出的議案、國會否決,參議院的議案、衆議院否決,共和黨議案、民主黨否決,任何一個否決環節都導致拖延甚至無所作爲,成爲“否決體制”。目前美國國會已經成爲歷史上通過批准議案最少的,也是最低效的,民意測驗也是最低的。2013年8月美國蓋洛普調查的結果顯示,美國民衆對國會滿意度持續下探,受訪民衆中只有14%滿意國會議員表現,不滿意比率卻高達81%。這部分歸因於參議院與衆議院分屬民主黨與共和黨主導,分裂僵局造成國會運作不佳。

全面深化改革時期,將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建設、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時期。要積極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關體制和運行機制更趨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實質化,進一步增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命力。

首先,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圍繞提高立法質量這一關鍵,加強立法工作,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據改革舉措,結合立法規劃和立法工作計劃,需要修改的法律按照程序及時修改,加強重要領域立法,把發展改革決策同立法決策更好結合起來,使重大改革於法有據、有序進行。

其次,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強和改進法律實施工作,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強化憲法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職責,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拓寬人民監督權力的渠道,健全申訴控告檢舉機制,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再次,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具體化。要加強各級國家機關同人大代表的聯繫,加強人大代表同人民羣衆的聯繫,使國家機關聽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羣衆意見建議、人大代表聽取人民羣衆意見建議更加制度化、常態化;適度降低黨政領導幹部在人大代表中所佔比例,下大力氣有組織地、系統性地對各行各業基層和一線人大代表進行相關培訓,切實提高其參政議政能力。

最後,要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健全人大監督制度和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建立健全代表聯絡機構,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

如何正確設計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習近平同志指出,設計和發展國家政治制度,必須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既要把握長期形成的歷史傳承,又要把握走過的發展道路、積累的政治經驗、形成的政治原則,還要把握現實要求、着眼解決現實問題,不能割斷歷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關鍵是要增加和擴大我們的優勢和特點,而不是要削弱和縮小我們的優勢和特點。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創意者和締造者是毛澤東。包括1949年的《共同綱領》、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6年的《中國共產黨黨章》等在內的有形或無形的一整套新制度,不僅實現了從舊制度向新制度的根本轉變,而且也超越了當時的蘇聯社會主義制度,還超越了被西方世界視爲最好的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其中,《共同綱領》規定了中國所要建立的是一個新民主主義國家,由四大階級共同組成聯合政府,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由此創新了新中國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但是,制度建設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毛澤東本人曾違反了他親手創建起來的民主集中制,直到“文革”結束後重新恢復上述制度體系,重回依黨章治黨、依憲法治國的制度軌道,此後我們又對這一制度體系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鞏固。

要實現“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關鍵在於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發展,關鍵在於正確處理吸收與揚棄、堅持自我與集人所長的辯證統一關係,自我主體性是根本,開放與學習服務於自我主體的完善與發展。如果固步自封、驕傲自滿、不能集人所長,也就無法及時對自身不足加以完善,遲滯實現目標的步伐;如果一味模仿、人云亦云、不能堅持自我,最終就會成爲邯鄲學步,反而丟掉原有制度的優勢,也就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深刻認識當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當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充分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勇氣,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偉業。習近平同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民主觀,建立在中國共產黨人對西方世界、對中國、對黨自身更加清醒的認識之上,反映出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政治自信,代表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高度的政治自強和政治勇氣,必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產生深遠影響,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完善,成爲不同且更優越於西方民主尤其是美國民主的政治文明形態。

(本章完)

第二章 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爲實現奮鬥目標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十八屆中共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5黨建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5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5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5黨建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七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七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五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5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六章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5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六章 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鑑——十八屆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5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七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七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六章 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鑑——十八屆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5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5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5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一章 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對策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5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五章 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一章 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對策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5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5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5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5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一章 2015經濟改革與發展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一章 2015經濟改革與發展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5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第五章 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5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七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七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四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四第五章 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四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四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
第二章 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爲實現奮鬥目標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十八屆中共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5黨建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5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5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5黨建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七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七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五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5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六章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5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六章 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鑑——十八屆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5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七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七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六章 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鑑——十八屆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5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5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5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一章 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對策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5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五章 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一章 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對策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5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5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5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5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六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六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一章 2015經濟改革與發展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一章 2015經濟改革與發展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5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第五章 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第四編 2015年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5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章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七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七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四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四第五章 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三章 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四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四第四章 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十八屆中共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