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服的智慧
你會經歷什麼樣的未來,主要決定於你當下時刻意識的質量。所以臣服是引發積極變化的關鍵所在。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是次要的。離開了臣服的意識狀態,就不會產生任何的積極行動。
對於有些人來說,臣服可能很消極,意味着失敗、放棄、無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遲鈍、退縮等。然而,真正的臣服是與這些完全不同的。它不是說消極地去忍受你生活中出現的任何情況,不做任何努力,也不是說停止制訂計劃或採取積極的行動。
臣服是一種順隨生命流動,而不逆流而上的簡單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體會到生命流動的地方就是在當下時刻,所以臣服就是無條件、無保留地接受當下時刻。
它是放棄對當下的內心抗拒。
內心抗拒就是通過心理批判和消極的情緒,對當下時刻說“不”。當事情出錯的時候,即你思維的要求和期望與現實之間有差距時,內心抗拒就會變得尤其明顯。
如果你年紀夠大,就會知道事情出錯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要從生活中消除痛苦和悲傷,這就是練習臣服的最終時刻。接受當下的現實,你就會立即從你的思維認同中解放出來,從而與你的本體相聯結。抗拒就是思維。
臣服是一種純內心現象。它不是說在你的外在不採取行動並改變狀況。
事實上,當你臣服時,你需要接受的不是所有的情況,而是被稱爲當下的那一小部分。比如,當你陷入泥沼中時,你不會說:“好,我認了,我就讓自己陷入泥沼中吧。”聽任事態發展不是臣服。
你不需要接受不開心的生活情境,也不需要欺騙你自己說:“陷入泥沼中沒什麼不好的。”不,你完全認識到你應該從泥沼中脫身而出,然後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刻,而不給它貼心理標籤。
這就是說對當下沒有批判,也就沒有抗拒,沒有消極情感。接受當下的現實,然後採取行動,盡最大的努力從泥沼中擺脫出來。
這種行動叫積極的行動,它比產生於憤怒、絕望或挫折的消極行爲更具威力。不對當下時刻貼任何心理標籤,不斷地臣服於當下,直到你取得理想的結果。
讓我來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
在一個濃霧瀰漫的夜晚,你一個人獨自走在路上。但是你有一個光亮很強的手電筒,在濃霧中開闢了一個狹窄而明亮的空間。濃霧就是你的生活情境,它包含着過去和未來;手電就是你的意識臨在;明亮的空間就是你的當下時刻。
不臣服會讓你的心理形式——小我的外殼更加頑固,所以創造了一種很強的孤立感。你周圍的世界,尤其是你周圍的人就會被你視爲一種威脅。經由批判而產生想去毀壞其他人或其他物的無意識的衝動,還有競爭和操控的,就會產生。甚至大自然也會變成你的敵人,你的認知和解釋都被恐懼所控制。被我們稱爲偏執狂的心理疾病比起這種正常但又充滿障礙的意識狀態,只稍微嚴重了一些。
除了你的心理形式,你的身體也會因爲抗拒變得古板和僵硬。
身體的各個部位會產生緊張感,整個身體都會收縮。對健康極爲重要的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動也會受到限制。
一些治療身體的方法可能對恢復這種能量流動有所幫助,但是除非你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臣服於當下,否則這些方式只會起到表面作用。因爲它的根本原因——抗拒的模式——沒有被消除。
你體內的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被構成你生活情境的階段性環境所影響,但是隻有通過臣服你才能接觸到它。它就是生命,你的本體——存在於當下時刻的無時間領域。
如果你發現你的生活情境令你不滿意或無法忍耐,只有通過臣服,你才能打破充滿在你生活情境中的無意識的抗拒。
臣服與採取行動、尋求變化或達到目標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臣服狀態中,一種完全不同的能量會流入你所做的事情之中,臣服讓你和本體的能量源頭重新聯結。如果你所做的事是與本體相聯結的,那麼它將會變成你生命能量的一場慶典,並將帶你更深入當下。
通過不抗拒,你意識的質量、做事或創造的質量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臣服的效果會自然出現並反映出這些質量。我們可以稱它爲“臣服行動”。
在臣服狀態中,你會清楚地看到你需要做什麼,然後採取行動,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從大自然中學會這個道理:觀察萬事是如何運作的,生命的奇蹟是如何在沒有不滿或不開心的狀態下展現在你面前的。
這就是“看看這些百合花是如何生長的;它們不耕不紡卻過得好好的”的原因。
如果所有的狀況都令你不滿意或不開心,請你立即將當下這一刻從那些狀況中分離出來,向事實臣服。它就是穿越濃霧的手電筒。這樣你的意識狀態就不會被你的外部狀況所控制。你就不會有反應,也不會去抗拒。
然後,請看看你的生活情境,試着問你自己:“我可不可以做些事情來改變這種狀況,改善它或離開它呢?”如果可以,你就會採取合適的行動。
不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未來需要做的一百件事情上,而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此刻可以做的一件事情上。這不是說你不需要做任何計劃,或許這個計劃就是你現在需要做的一件事。我所說的是請不要開始播放心理電影,把你自己投身於未來之中,從而丟失了當下。你現在所採取的行動也許不會立即有結果,但在結果出現前,請接納當前的事實。
如果你無法採取任何行動,也無法從你的狀況中離開,那麼請你臣服,更深地進入當下時刻以及本體意識。
當你進入本體的無時間狀態時,你有時不需要做很多事情,變化就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生活會幫助你,並與你合作。如果內在因素(比如恐懼、愧疚或惰性)阻止你採取行動,它們也將會消失在你的本體意識之光中。
請別把臣服與“我不願再煩惱了”或“我不在乎”這種態度混淆在一起。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種態度與消極心態有關,有隱藏的怨恨在其中,所以它根本不是臣服,而是戴着面具的抗拒。
如果你臣服,你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內在,並檢查那裡是否有抗拒的存在。請保持警惕,或許有許多抗拒會以思維或未被辨認出來的情緒形式隱藏在你的內心黑暗處。
從思維能量到靈性能量
首先承認你的內心有抗拒。觀察你的思維是如何創造抗拒,如何爲你的生活狀況、你自己或他人貼標籤的。關注思維的過程,感受情緒的能量。
通過觀察抗拒,你將會明白它毫無用處。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無意識的抗拒就會變成有意識。
你不可能既有意識又不開心,既有意識又有消極心態。任何形式的消極心態、不開心或痛苦都意味着有抗拒的存在,而抗拒通常是無意識的。
你會選擇不開心嗎?如果你沒選擇它,它是怎麼產生的?它的目的是什麼?誰讓它持續下去的?
你說你能意識到不開心的感覺,但事實是你對這些感覺認同了,並不由自主地在讓這個過程持續下去。所有的這些都是無意識。如果你有意識,也就是說你完全進入當下時刻,那麼所有消極的心態就會立即消失。它們無法在你臨在的意識中生存。它們只能在你無意識的狀態中生存。
痛苦之身無法在你臨在的意識狀態中存活很久。給痛苦時間,會讓它持續下去,時間就是它的生命血液。用你強烈的臨在意識去除時間,它就會消亡。但是你要它消亡嗎?你真的受夠了嗎?如果沒有它,你將會是誰?
除非你好好修煉臣服,否則它只會是你閱讀、談論、爲之興奮、著書論述、思考、相信或不相信的事物罷了。它不會帶來任何改變。
當你臣服時,你散發出來的能量振動頻率,要比仍然控制我們世界的思維能量的振動頻率高得多。
通過臣服,靈性能量就會來到我們這個世界。有了它,你就不會爲你自己、爲他人、爲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創造任何痛苦。
在個人關係中臣服
只有無意識的人才會企圖利用或操控他人,但是也只有無意識的人才會被別人利用或操控。如果你抗拒或反抗別人的無意識行爲,你自己也會變得無意識。
但是臣服不是說你允許那些無意識的人利用你。絕對不是。你完全可以堅定地對那個人說“不”,或者離開那種情況,並同時進入內心的完全無抗拒狀態。
當你對一個人或一個情境說“不”時,讓它產生於你對是與非的清楚瞭解和你的洞見,而不是你的反應。
讓它成爲一個非反應的“不”,高質量的“不”,一個不帶任何消極情緒的“不”,這樣它就不會創造更多的痛苦。
如果你不能臣服,請你立即採取行動:說出來或做一些事情來改變這種狀況,或者離開它。請對你的生命負責。
別用消極心態污染了你美麗的內在和這個地球。請不要讓任何形式的不開心在你內心中生存。
如果你無法採取行動,比如當你在監獄中時,那你有兩個選擇:抗拒或臣服;被束縛或不依賴從外在環境中獲得內心自由;承受痛苦或享受內心的寧靜。
通過臣服,你與別人的關係將會得到巨大的改變。如果你總是不能接受事實,就意味着你不會接受任何本然的面目。你將會批判、批評、標記、拒絕或試圖改變他人。
如果你一直把當下視爲達到未來目標的一種手段的話,你也會把你碰到或與你相關的人當成達到你目標的一個工具,那麼你們的關係、那個人,對你而言就是次要的或根本不重要的了。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從這段關係中得到什麼纔是最重要的——也許是物質的收穫、權力感、的歡愉或其他形式的小我的滿足。
現在讓我來闡述一下臣服在人際關係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當你與別人發生爭論或衝突時(也許是你的伴侶或你親近的人),首先請觀察當你被攻擊時,你是如何進行防衛的,或當你攻擊別人時,你是如何展開進攻的。
觀察你對自己觀點和意見的執着。請感覺你好勝心理背後的心理—情緒能量。這是一種小我的思維能量。通過覺知它、感受它,你將會使自己變得有意識。
然後在某天,當你與別人爭論時,你將會突然意識到你還有一個選擇,並決定放棄你的反應——僅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這時你臣服了。
放棄反應不是指僅口頭上說“好,你是對的”,臉上卻寫着“我纔不屑於你這種幼稚的無意識之舉”。這種口是心非的反應,只是把抗拒放置在另一個層面,小我思維仍然占主導地位,佔絕對的優勢。真正的臣服是放下整個爭鬥的心理—情緒的內在能量場。
小我非常狡猾,所以請你一定要保持警惕,非常臨在並誠實地觀察你是否真正地放棄了你的思維認同。
如果你突然感覺到非常輕鬆、清晰和寧靜,那麼,這毫無疑問就是你已經真正地臣服了的信號。然後再觀察另外一個人的反應。當思維認同被放棄時,真正的交流就開始了。
不抗拒並不是說不採取任何行動。它是指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由反應引起的。記住,東方武術中深藏的智慧:因勢利導,以柔克剛。
我說過,當你處於強烈的臨在狀態中時,“無爲”是轉化和療愈個人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無爲”與普通意識狀態或無意識狀態中的不採取任何行動有着很大的區別。後者源於恐懼、惰性或優柔寡斷。真正的“無爲”意味着內心的不抗拒和高度的警惕。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採取行動,你的行動將不會是對你的思維的反射,而是從有意識的臨在中對情況做出反應。在這種狀態中,你的思維中沒有任何概念,包括非暴力概念。所以誰會預測得到你將會做什麼呢?
小我認爲你的力量隱藏在你的抗拒之中;而事實上,抗拒使你與力量的真正源頭——本體相脫離。抗拒是僞裝成力量的恐懼和懦弱。小我視爲懦弱的,其實是你最純淨、無邪和有力量的本體;而它視爲力量的其實就是懦弱。所以,小我存在於無數的抗拒模式中,它起着反作用來掩蓋你的“懦弱”——而實際上這種“懦弱”卻是你真正的力量之所在。
在你臣服之前,無意識的角色扮演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人類的互動。在臣服狀態中,你不再需要自我辯護和虛假的面具。你會變得非常簡單、非常真實。小我說,“這是很危險的”,“你將會受到傷害,你將會變得脆弱”。
但小我不知道的是:只有通過臣服,放棄抗拒,通過變得“脆弱”,你纔會發現你真正的、關鍵的不可摧殘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