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

p:求票票啊

……………

今天是今年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在激烈的戰火中,世界邁入了新的一年,在中國人的歡慶新春的時候,歐洲那邊還打得熱火朝天。因爲距離大家太遙遠了,所以大夥都只是把歐戰當做一種談資,而不是什麼攸關身家的了不得的事情。

北京以前叫順天府,明清兩朝都是這名字,北洋政府上臺後,就將它改名爲北京。不過這個位面沒有民國了,所以北平這名字就和它無緣了。科社黨統一中國後,也沒有改變它的名字,延續了北洋時期的名字,還是叫北京。

新中國雖然沒把北京定爲首都,但還是把它設爲直轄市,轄區要比大圖朝時期小一些,密雲、懷柔、延慶、平谷等幾個縣,因爲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所有都劃到定位爲重工業身份的河北省去了。所以本位面的整個北京直轄市轄區面積只有不到平方公里,比原時空的大圖朝時期小了差不多一半。而本位面的河北省則比原時空更大,因爲它不但接收了北京的幾個縣,還把天津也劃了進去,因此河北的地盤增加到。萬平方公里。

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沉澱,是北方的文化中心,來自後世的文德嗣非常清楚,這樣的地方就是旅遊開發的黃金地段。而且北京還有幾所著名的大學。

因此,它在本位面的定位就是一個旅遊和教育爲主的城市,這裡不準備搞重工業,文總是準備把這裡搞成一個旅遊中心、文化中心和宜居城市。至於重工業啥的,就別搞了。

實際上北京這個城市缺水,人口承載能力很有限,並不適合作爲首都。在清朝後期就已經很勉強了,原時空的大圖朝當年是窮瘋了,沒辦法才選了這裡當首都。而且因爲窮,基礎建設差,所以也把各種工廠的東西都集中在這裡,搞得每年光是治理污染,就是一筆極大的花費,後來實在不行了,又花了海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把各個工廠遷出去,勞民傷財的重複建設搞了不少,效果還不咋樣。

有了大圖朝的前車之鑑,所以文總一開始就不打算在北京建重工業,直接把它定位成旅遊、文化和教育爲主的城市。而且像北京這一類的古城,發展現代工業就會與很多古蹟產生衝突,不管是拆遷還是整頓,都要花費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顯得得不償失。所以本位面中國的建設規劃,就是將現代工業移到那些沒有什麼歷史基礎的新興城市,將北京、南京、長安(建國後,西安就恢復舊名了)等歷史古城發展成旅遊和文化產業城市,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它們的文化優勢,還能增強民族意識。(?)

俺大清時期的北京城,別看是首都,可城內除了紫禁城一片,其他地方用骯髒都無法形容,道路泥濘,倒是是人畜糞便,街道上污水橫流,就連四九城也好不到哪兒去。直到北洋上臺後,纔開始整頓市容,不過面對科社黨的攻勢,他們也沒什麼精力來管。

這樣的市容顯然是不足於作爲一個旅遊城市的,在新中國建立後,就對北京就行了全面整改。經過幾年的建設,現在整個北京城都已經重新修繕了。城裡所有的道路都已經改成了水泥路和石板路,所有的破舊民居要麼就地推倒重建,要麼就索性拆遷。(?)像那些有價值的古蹟就在保留原有模樣的基礎上,進行全面修復和翻新,現在整個城市都顯得乾淨整潔,就像一座全新的城市。

故宮紫禁城這一塊兒更是旅遊重點,被全面休整後,改成了文化博物館。這裡按照文總的意思,宮殿樓閣都全面恢復到明朝時期的名字,其中的擺設也全面復原到明朝的模樣。就連清朝時期增建的那些建築,也把滿漢兩種文字的牌子換成了漢字的牌子。因爲文總非常討厭清朝,自然是能抹掉就抹掉了。

自從故宮博物館在前年月完成整修,全面開放之後,就成了國內著名的景點,每天都有爲數衆多的來自各地的遊客在此遊覽。在最開始的,還只是各個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學校和民間團體組織的集體觀光團,後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個人也開始到這裡來遊覽了。

…………

今天一大早,那五就騎着一輛電動三輪車,拉着兩個客人,來到紫禁城門外。

“客官,您看,這就是紫禁城了。這裡以前可是皇上住的地方啊,一般人別說進去玩,連大門口就進不了……”那五對後面的遊客介紹道。北京人就是能侃,他這一路上就沒停過,吹得兩個遊客喜笑顏開的。

“呵呵,咱們專程從天津過來,就是要看看這皇上住的地方。聽說這金鑾殿上的龍椅也能坐坐?”爲首的中年旅客一臉興奮的問道。

那五如數家珍的說道:“那是,只要您去拍照就能坐,不過一次要一塊錢呢,不能超過五分鐘。而且,我聽說那龍椅也是複製品,真品已經收起來了,放在博物館展廳裡。不過,雖說是複製品,也是真品做的一模一樣,那可是原班師傅做的……”

“好,今天咱就去坐坐龍椅了,哈哈哈哈……”老李大笑,然後說道:“師傅,多少錢?”

“咱們匯晟公司都是明碼實價,您看,從火車站到故宮博物館,五毛錢。(?)”那五從前面的車兜裡拿出一塊價碼牌子,展示給旅客看了看。

“好,五毛錢,給……”老李掏出錢包,拿出一個銀元。

“多謝惠顧,這是找您的五毛錢,請收好……”那五麻利的翻出錢包,摸出一枚五毛硬幣遞了過去。

這時,旁邊的年輕人說道:“哎,老李,這人太多了吧,這都假期最後一天了,怎麼還這麼多人?”

那五笑道:“這也叫多?客官你有所不知,這裡的人一直都多。還好你們是今天到的,您看,現在排隊的才幾百號人,根本不叫多,前幾天的遊客那才叫多,買票的排隊都排到幾裡外了。這叫趕早不如趕巧啊……”

年輕人鬱悶的說道:“這幾百號人也多啊,得等到猴年馬月去了?咱們下午還得迴天津發貨呢……”

那五笑了笑,說道:“客官,你們如果不想排隊,也是有辦法的,就是票價要貴一點。”

老李幾乎沒有考慮,就說道:“好,貴點也行,咱們趕時間……哪有?”

“喏,就是那邊靠在路燈上那個揹着綠挎包,戴狗皮帽的,我去叫他……”那五停下車,就對那個人喊道:“鈕老三,有生意了,快過來……”

那個鈕老三一聽有生意,連忙跑了過去,一臉堆笑的說道:“喲,客官,您要票啊?”

“對,我們要兩張,你這票怎麼賣的?”

鈕老三問道:“您要什麼票啊?這紫禁城的門票有當日票、兩日票、三日票和五日票,一共四種……”

“這門票還有這麼多種?”那個年輕人好奇的說道。

“哎,您是第一次來吧。這紫禁城可大了,一天是肯定看不完的。所以纔有好幾種票,要是您買五日票,就可以五天內隨時進去看,不用再排隊買票了,只要在門口檢票員那裡換票就行。這也是方便遊客嘛。”

老李說道:“原來是這樣啊,不過我們還有事,今天就要回去,就買兩張當日票吧……”

鈕老三從挎包拿出兩張票,說道:“好嘞,當日票原價是三毛。我呢,每張票多收三毛錢的排隊費,也就是賺個辛苦錢……”

“哎喲,你這一轉手就翻倍啊,這生意也太好做了,你要是買上幾百張票,一天就能賺上百塊呢,一年下來就發財了啊……”年輕人不滿的說道。

“哪有這麼好賺的錢啊!”鈕老三苦笑道:“客官您有所不知,這地方的票可不是你想買多少就買多少。單位組織的是憑介紹信買專門的團體票,那個一般人是買不到的。像我們只能買個人票,這種票一個人一次只能買三張,這麼長的隊您也看見了,您覺得一天能排幾次?咱這就是賺個辛苦錢餬口罷了,哪能發啥財啊……”

“好了好了,小王,難得來一次,不用計較這幾個錢了。”老李搖搖手,直接找這個黃牛黨買了兩張門票。

兩位旅客走後,黃牛黨拿出兩毛錢,對那五笑道:“那五哥,多謝你幫我找生意,喏,給你分成……”

那五把他手推開,正色說道:“得得得,別給我,你還是留着自己用。你家裡還有幾個孩子要養活。”

看到鈕老三挎包裡還有一疊票,那五就不禁說道:“我說,你現在幹這個也不是長久的辦法,肯多花錢的人可不多,春節長假快過了,旅客更少了。我看你這些票後面就難出手了。”

“那五哥,您說咱還能幹啥啊?前清的時候,咱們就學會遛鳥逗狗,啥正經事都不會。北洋那會兒,又把家給抄了……”鈕老三嘴角抽了抽。

“哎,現在到處都在招工,哪兒不能幹?我知道,你就是拉不下那張臉皮,和以前的下人一起賣力吧。難道你現在幹這個就很光榮?”那五搖搖頭,說道:“老三,這樣可不行啊,現在可不是前清時候了,咱們這些人還是爵位低,纔沒被送進去勞改。想想那些個王爺貝勒,黃帶子紅帶子們,現在不是在挖礦,就是在沙漠裡種樹呢。你一個輕車都尉就別端架子了……”

他壓低聲音說道:“我聽到消息,現在政府要全面清理無業流民,凡是在兩年內沒有正當職業的,都要被送去各個農場、礦山強制勞動,你這個可不算正當職業啊!”

“啊,這……這怎麼辦?”鈕老三臉色大變。

“我準備再添幾輛車,你要願意的話不如去幫我,雖然累了點,但總算是個正當職業……一個月十塊,你來不來?”

鈕老三臉色白了又青,最終還是咬牙說道:“這……好吧,我就跟你幹了!”

……………

當日下午,那五收了車,就來到春來茶館。這是以前他經常來的地方,不過那時是來聊天聽評書,現在卻是來看報聽廣播的。

現在的茶館格局與以前不一樣了,在大廳正中有一臺配了音箱的收音機,在各個雅間則有單獨的收音機,想聽什麼頻道就聽什麼頻道。走道兩邊都是書報架,有最新的報紙和雜誌。在大廳正中,是一個講臺,上面放着一套桌椅,這是說書先生的位置,不過現在這些先生除了說書,還多了項業務,就是說報紙。大致就像是後世的新聞評論節目差不多,就是針對目前的熱點新聞進行各種評論和吐糟。

“喲,那五爺,您來了……”跑堂的夥計,哦,現在叫服務員了。一看是熟客,就連忙上前招呼。“這邊請,給您留着位子呢……”

那五來到靠前的一張桌子坐下:“還是老規矩來一份……”

“好嘞,一壺花茶,五香蠶豆、麻辣豆腐乾、油酥花生……”在這些茶館工作的服務員最要緊的技能就是要記住熟客的喜好。

“五哥,您來了……”旁邊的一個熟人也過來招呼了一下。

“好說好說,今兒你來得早啊……”那五也點頭致意。

“今兒生意好,賣得快嘛,我那小店就早點兒關門了。今兒劉先生要繼續說歐戰呢,這可不能拉下……”那人笑了笑。

“那是,那是,劉先生說得真好,我看着北京城裡,這時政段子,就他說得最好。”那五深有同感的說道。

這時,又陸續有人來了,很多都是認識的熟客,大夥免不了互相寒暄幾句。

шωш ⊕тт kдn ⊕¢O

這時,一個穿着漢式長衫的中年人拿着一把摺扇,從後臺出來,慢悠悠的走上講臺。他一出場,整個大廳就立即安靜下來。

劉先生坐下之後,就動作瀟灑的抖開摺扇,朗聲說道:“各位聽衆,我們剛收到一個新聞,不比歐戰差,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

“好!劉先生說什麼都精彩!”衆人大聲喝彩。

“啪!”劉先生一拍驚堂木,說道:“話說大夥都聽過那西遊記,這西遊記裡唐僧師徒要去西天取經。這西天呢,就是天竺國。這天竺國,就是現在的印度。這件事就發生在印度……”

這劉先生不愧是有名的說書先生,把印度被英國擊敗,成爲殖民地的歷史深入淺出的娓娓道來。其中又穿插各種典故,聽得下面的人不時喝彩。

“……這無道已久,印度之人莫不切齒,恨不能啖其血,食其肉,寢其皮。草莽自有龍蛇,這印度之中也有英傑,這位英傑號爲辛格。這辛格多年來招募同志,發展勢力,發誓要驅除英夷。只是英夷勢大,只得隱忍以待天時……諸行無常,盛者必衰。歐戰爆發之後,德意志國兵威赫赫,橫掃歐陸諸國,打得那英夷只有招架之功,難以兼顧印度,此正是天時也!昨日,辛格舉起反旗,一鼓作氣攻克海德拉巴……”

“哦,這印度造反了?”有人驚呼道。

“沒錯,辛格起事後,各地羣雄紛紛響應,此時印度已經遍地烽火……”劉先生喝了一口茶,搖着扇子笑道。

“哈哈哈,想不到這英國佬也有今天啊,這就是報應啊!”在場的聽衆頓時都幸災樂禍起來。要說這中國人裡面最恨英國人的,恐怕就是北京人了。火燒圓明園、國聯軍,可把北京禍害慘了。

“這印度人幹得好啊!媽的,就該多殺幾個英國鬼子!”那五也一臉興奮的說道。當年他家裡也有人死在英國人手裡。英國佬可不管你旗人不旗人的。

這時,一個服務員急急忙忙跑了過來,給劉先生耳語了幾句。

“啪!”劉先生一拍驚堂木,說道:“諸位,剛纔又有一個最新消息……”說着他神秘一笑,買了個關子,看到衆人急得抓耳撓腮,他才慢悠悠的說道:“……今天,南非義士呼應印度,爆發反英起義!”

“哦……南非也造反了?”衆人都驚呼起來。這裡的老主顧在耳聞目染之後,對於世界格局早已經不是以前那樣抓瞎了,世界各個主要國家他們都是知道的,南非是英國殖民地他們也知道。就算不知道具體位置,大廳牆上就掛着一張世界地圖,自己去看。

新中國爲了開啓民智,不但普及了廣播和報紙,更利用了說書先生、戲劇等傳統文藝節目,把各種知識和新聞糅合在裡面,寓教於樂。還真別說,這一套非常管用,像這個茶館裡面的老主顧就覺得,聽劉先生說時政,比廣播裡的新聞還精彩,所以他們很多人家裡都有收音機,但還是喜歡來茶館聽。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劉先生也是參加了培訓班,接受了宣傳部開展的職業強化培訓。

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534章 太空試驗田(上)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145章 間諜(中)第25章 團練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575章 登基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22章 大水災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660章 歸化人(3)第435章 yes,rpg!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114章 啊,海軍!(上)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上)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722章 對轟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28章 理論準備第172章 漁業(上)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61章 春宮行動第374章 改變歷史進程的弄月號事件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12章 公路規劃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16章 筆廠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104章 刺袁第72章 空軍發軔(上)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617章 天罰(中)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235章 倒黴的約翰牛(上)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
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534章 太空試驗田(上)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145章 間諜(中)第25章 團練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575章 登基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22章 大水災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660章 歸化人(3)第435章 yes,rpg!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114章 啊,海軍!(上)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上)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722章 對轟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28章 理論準備第172章 漁業(上)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61章 春宮行動第374章 改變歷史進程的弄月號事件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12章 公路規劃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16章 筆廠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104章 刺袁第72章 空軍發軔(上)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617章 天罰(中)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235章 倒黴的約翰牛(上)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