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

共和2758年(西元1917年)4月15日。漢京,中央銀行金庫。

一列改裝過的特種列車在夜間駛入央行金庫的專線鐵路,這列火車看起來類似裝甲列車,牽引的機車和密封式車廂全都附加了裝甲,並且還能看到一些車廂上裝有炮塔,機槍更是每一列都有。在這列特種列車上的護衛人員,更是多達一個營。

“轟隆隆……轟隆隆……”列車轟鳴着緩緩停靠在站臺上。此時,站臺附近也佈滿了荷槍實彈的警衛,甚至還有幾輛ZW-1型1909式“青鼬”通用裝甲車。

中國金融部門的很多高層艘站在站臺上迎接,被外界稱爲“中國財神爺”的中國財金聯主席柳楊也在其中。柳楊此時表情輕鬆,顯然心情很好。

列車一停好,車上就下來一隊荷槍實彈的官兵,爲首的中校走到柳楊面前行禮道:“報告柳主席,我是572號專列護衛指揮官易世達,現在572號專列已經達到目的地,現在向您移交……”

“你們辛苦了,易中校。”柳楊和他握了一下手,雙方就開始辦理移交。

572號專列前後各有一個車頭,中間有二十節車廂,但裝貨的只有十節,其餘的都是裝甲武裝車廂。貨廂門打開後,站臺上的叉車就開了過來,七手八腳的從貨廂裡卸下了一個個密封的鐵箱。這些鐵箱和公務用的手提箱差不多大小,但非常沉重。

幾個銀行的工作人員隨意抽選了幾箱,就吃力搬到柳楊等高層面前。

“小劉,打開吧……”柳楊點點頭。

他旁邊的一個年輕幹部立即拿了把鉗子走上去,剪開箱子上的鉛封。然後從衣兜裡摸出一本小冊子,和箱子上的編號進行覈對,再按照本子上的密碼撥動箱子上的密碼鎖。

“咔噠……”一聲,鎖開了,小劉立即掀開箱蓋,裡面頓時閃出一片金光。周圍的人們都不由自主的抽了口氣。

只見鐵箱裡面密密麻麻了裝滿了金條,幾個拿着儀器的工作人員連忙上去點數和檢測。

過一會兒,那個小劉向柳楊報告道:“柳主席,這箱裡裝有20盎司金條100根,經我們檢測純度都是24K,和德方的清單上完全一致……”他看了看身邊那本厚得像本大部頭書的德文裝箱清單,有些好笑的說道:“主席,這德國人做事確實很精細,他們連每個箱子的每根金條都編了號,還把每根金條和每塊金磚的尺寸、重量和純度全都標在清單上了……”

柳楊也笑了笑:“嗯,這樣很好,雖然德國人很死板,但他們這種認真細緻的精神還是值得表揚的。”

說着,柳楊拿起一根金條看了看,只見這金條正面上刻着幾行英文:“20盎司,1846年2月,諾福克。”背後還有個貴族家徽。他笑了笑說道:“嗯,看來這金條原來是屬於諾福克公爵家族的財產,德國佬這次在倫敦撈到不少嘛……”

“主席,恐怕這次從德國運來的400多噸黃金,基本上都是德國佬從英國那邊刮來的……”旁邊的一個幹部笑道。

柳楊把那根金條放回去後,就站起來說道:“這是必然的,倫敦被包圍得太快了,他們能轉移出去的財富並不太多。而英國的財富又大部分都集中在倫敦。嘿嘿,德國佬這一下可是讓英國人大出血了……”

央行的工作人員們有條不紊的工作着,他們把那些裝着金條金磚的鐵箱搬出車廂,覈對鉛封和編號,再分別裝上旁邊的電瓶車,送進銀行的金庫,再在裡面進行開箱驗收等工作。

這次德國送來的黃金一共約411噸,是這次大采購貨款的一部分。

除了這些黃金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從倫敦和巴黎搜刮來的古董和藝術品,當然這些東西就不歸央行管了。自然有專門的專家組去負責這些東西的驗收和估價。當然啦,“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嘛,在這個歐洲戰亂的年代,這些古董和藝術品也就是三個不值兩個了,價格就不可能有多高了。

而且,中國這次派來給古董和藝術品估計的“專家”,很多都是以前的資深當鋪朝奉,這幫人砍起價來,真的是入骨三分。現在又有國家撐腰,還有“宰洋鬼子”的大義在身,那砍價的技能等級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漲。朝奉們就跟嗑了藥一樣,把砍價技能都點到了LVMAX,在接下來的討價還價中,把二德子們砍得渾身飆血。

…………

總統府。

“文總,這次德國送來的411噸黃金都已驗收入庫,還有2萬多件世界各地的古董和藝術品,現在已經驗收完畢,但價格還在談。”總理張立錚向文德嗣報告道。

“這次德國人收穫不小吧……”文德嗣笑了笑。

張立錚笑嘻嘻的說道:“是的,據我們的情報,他們在佔領區大肆搜刮,原來佔領的法比盧三國的國家銀行和私人銀行的金庫全都落入他們手中。這次他們攻下倫敦後,也是如法炮製,協約國所有在倫敦的銀行的金庫都被他們洗劫一空,還有那些大貴族的私人金庫也遭殃了。另外他們把英國皇宮、大英博物館以及衆多的私人博物館也搶了個精光……”

文德嗣幸災樂禍的說道:“哈哈哈,鴉片牛當年搶遍了全世界,大概從沒想過自己也有被搶的一天吧……不過,在倫敦陷落之前,英國人還是轉移了不少東西出去……”

“是的,但德國人手腳太快,他們也沒有多少時間轉移,被轉移出去的主要是黃金、寶石和特別值錢或者特別有意義的古董藝術品……”

張立錚頓了頓,說道:“文總,還有一件事。這次威廉二世爲了保持住和我們的關係,所以他們準備從德國、英法以及歐洲各地蒐羅了一批當年中國流失的古董和藝術品,他特別聲明那些是歸還給我們,不用另外計費。據我們的情報,這批古董和藝術品主要來自法國盧浮宮和英國大英博物館,另外就是德國、奧匈和意大利的皇室藏品和博物館藏品,總數約有六萬餘件……”

“哦H看來威二還是沒瘋到家,他總算幹了件不那麼蠢的事情……”文德嗣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雖然說,這次他主要是慷他人之慨,但這個人情我也記住了。嗯,那就給那些朝奉們打個招呼,讓他們在後面的砍價中就不用砍那麼狠了。這次他們要的東西,我們也可以優惠一點兒,另外這個月竣工的那十艘901級潛艇和三艘905級潛艇,就不用收費了,送給他們。這就算是付給他們的人工費吧,德國人把這麼多東西收集攏來,裝箱發運,也是很辛苦的,我們也不好讓人家白乾活吧。”

“是,文總,你要不要去看看,這次送來的文物很多都是我國流失的無價之寶。”張立錚笑道。

“好啊,正好今天沒什麼事情,這就走……”文德嗣一聽,也有了些興趣。

……………

漢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漢京城南,是一座仿古建築羣,主體建築是一棟佔地八萬平方米的七層宮殿式大樓,該館於1911年7月15日正式對公衆開放。出於開啓民智,以及增加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等考慮,國家博物館以及中國目前的大多數公立博物館、展覽館和圖書館都是免費向公衆開放的。

當然,像北京故宮紫禁城那種純古建築類例外,因爲那些古代木料建築的養護實在太花錢了,又要保持原汁原味,不收門票的話真心吃不消。不過像國家博物館這樣的現代建築就不存在這種問題,養護費比那些古建築低得多,所以可以免費開放。

國家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五千多名遊客,在節假日的話,還要翻幾倍。這幾天博物館非常忙碌,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各個領域的專家,這幾天都在埋頭忙碌,給這批從歐洲運來的古董文物進行鑑定、分類和用現代工藝進行保存。

文德嗣和張立錚一進大廳,就看到一幅熱火朝天的模樣。不時聽到那些“大師”、“專家”們發出驚喜的叫聲。

“哇卡卡卡,這是元代鱖魚圖案青花瓷盤!”

“哦哦哦,這是商朝的雙羊銅尊……”

這些專家一個個興奮得手舞足蹈,極爲投入,連文總來了都沒注意。

周館長正想提醒一下大家,文德嗣就擺了擺手,示意不要驚動這些如癡如醉的傢伙。“周館長,我們自己看看就好了,不要影響大家的工作……”

“是,文總。那麼就讓我來當導遊吧……”周館長立即親自當起了導遊兼解說。

“文總,此次德國歸還的文物共計六萬五千餘件,種類繁多,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還有我國各朝代的繪畫、書畫、刺繡,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等等。大多是稀世珍寶,稱得上無價之寶就達2萬多件……”周館長興奮的介紹道。

“您看,這就是東晉顧愷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圖》。嗯,它的原本已經消失,這幅是隋唐時期的摹本,也是公認價值最高,最接近原作的版本。在1860年流失,最後出現在大英博物館裡……當然,現在它回來了,呵呵呵……”周館長指着一幅三米多寬的畫卷介紹道。

“不錯,這是《女史箴圖》……”文德嗣笑了笑。在原時空中,這幅圖就一直在大英博物館了,與中國絕緣。不過現在嘛,自然不一樣了,威二搶到之後還不是乖乖的送來了。文德嗣就喜歡這種顛覆歷史的快感。

“文總,這個是康熙年間製作的玉如意,吳敬進獻給乾隆的,也是在1860年流失海外……這一件是殷商晚期的青銅器象尊,流失年代不明……”

張立錚在旁邊說道:“流失年代並不重要,大部分都是當年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搶去的……”

“是的,總理。前清真是廢物一個,連老窩都守不住,哎……”周館長接着說道:“這一件就是《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是乾隆元年乾隆皇帝令宮廷畫師沈源、唐岱依據圓明園實景?制,這套四十景彩繪圖冊直到乾隆十一年四月才最終裱成呈進,前後歷時十一載有餘,足見其成圖之不易。它是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圓明園鼎盛時期的建築和園林風貌,如果政府要重修圓明園的話,這個可以作爲參考。”

“重修圓明園?幹嘛要重修,留着遺蹟就挺好的。”文德嗣搖搖頭,他纔不準備重修圓明園呢。就算要修,也是修全新的自己的東西,誰樂意去給俺大清擦屁股?

接下來,文總又看到了圓明園鎏金佛塔、商代晚期的虎卣、西周康侯簋、范寬的《攜琴訪友圖》、燕文貴的《羣峰雪霽圖》、蘇軾的《墨竹圖》等等一大批後代與中國絕緣的稀世珍品。

一直到了晚上八點多,文德嗣才意猶未盡的中止了這次參觀。

“這些文物都要妥善保存,等你們這邊弄好了,就可以對公衆開放。”他臨走前,對周館長說道:“每一件文物都要建檔,拍照,材質、尺寸等參數都要詳細記錄,還要做成三維模型存檔……”

文德嗣又對張立錚說道:“對了,立錚,對公衆開放的時候,把聲勢造大點兒,特別要強調這次歸還我國文物,代表了中德兩國人民的友誼……”

“是的,文總……”張立錚會意的點點頭。

文德嗣的用意明顯就是準備再從協約國那邊敲點兒東西。你看,德國人民都對我們表示了友誼,你們是不是也該……話就不用說得太明白了,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做。

事實上,因爲本位面的中國在文總開掛之下,1910年就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且在統一之前就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很多在原時空歷史上,清末到大圖朝建立之間那幾十年間流失的文物都保住了,比如敦煌那裡的東西,以及安陽的甲骨文和殷商文物,全部都保住了。現在流失的主要就是1840年到1910年那段時間的東西。

第711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2)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522章 載人航天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95章 首府問題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348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上)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185章 沙漠換無畏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240章 炮灰(上)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59章 翻臉的節奏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205章 釣魚島大海戰(七)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396章 都不滿意的結果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547章 生意大好(下)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503章 超級烏龜殼第92章 選擇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43章 天下震動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259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316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下二)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660章 歸化人(3)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722章 對轟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68章 善後處置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18章 人生贏家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98章 安排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246章 第三代計算機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348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上)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101章 修約和關稅(上)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3章 救災問題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640章 法蘭西救國軍
第711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2)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522章 載人航天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95章 首府問題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348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上)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185章 沙漠換無畏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240章 炮灰(上)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59章 翻臉的節奏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205章 釣魚島大海戰(七)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396章 都不滿意的結果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547章 生意大好(下)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503章 超級烏龜殼第92章 選擇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43章 天下震動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259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316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下二)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660章 歸化人(3)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722章 對轟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68章 善後處置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18章 人生贏家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98章 安排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246章 第三代計算機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348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上)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101章 修約和關稅(上)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3章 救災問題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640章 法蘭西救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