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

PS:本書字數超過百萬了,撒花……

同學們用票票鼓勵我吧,票票少了木動力啊……

………………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8月2日,奧爾良。

法國是個很平坦的國家,大部分國土都位於西歐平原,全國有80%的領土是平原丘陵,其中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地帶佔法國總面積的60%,250~500米的丘陵地帶佔20%,高於500米以上的山地區域僅佔20%。

這樣的地方特別適合坦克的行動,今天在奧爾良附近就集結了來自英法德三個國家的坦克,其總數接近了2000輛。

此時,在德軍陣地一方,幾個穿着裝甲兵制服的青年軍官正在一羣坦克旁邊說話。他們都是校尉級軍官,其中還有一箇中國陸軍少校,看他的兵種徽章也是裝甲兵。

“你們早就該使用戰車了!要是你們在一開始就使用戰車,根本不可能拖到現在還遲遲不能突防。我早就給你們說過,戰車要集中使用,要作爲主要突擊力量,而不是給步兵當保姆,那是裝甲運兵車的事情……”那個中國軍官表情激動,不斷做出有力的手勢,直說得唾沫橫飛。

這傢伙一幅氣急敗壞的樣子,氣呼呼的說道:“你們怎麼就是不聽呢!我就不明白,你們都做了這麼多戰車,爲什麼不用?放在那裡又不會下崽。要不是這次英法聯軍準備動用戰車,你們可能還不當回事呢!”

那幾個德國軍官都表情尷尬,其中那個年級最大的中校一臉無奈的說道:“龍少校,這個事情我們也沒辦法。毛奇元帥和很多將軍對我們裝甲部隊的戰鬥力一直抱有質疑,所以……”

“好吧,倫德施泰特少校,以前的事情就不提了。但是你們現在的戰術有些問題,現在你們的戰車上不應該搭載步兵,否則一旦與對方戰車開戰,他們就是靶子……”龍少校搖搖手指,露出一副滿滿的“磚家風範”,開始向這些德國人講課了。

這個中國陸軍少校叫龍曉飛。是中國第一批學習裝甲兵指揮專業的軍官,科社黨自己培養的軍隊土著骨幹之一。

龍曉飛出身於湖南郴州的一個商人家庭,是“星科安保學校”(西南軍事大學的前身)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在陸軍某部任職。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準備組建裝甲兵,時任中尉的龍曉飛因精悍睿智,腦袋靈活的優勢,被選送到中國軍事大學(原武昌革命軍指揮學院)參加裝甲兵專業課程的進修。中日癸丑戰爭時,擔任某戰車連上尉連長,戰後論功晉升少校,出任某部戰車營營長。

他和這幫德國人是在中德軍事交流時認識了,當時德國也看中戰車這種新武器,就送了很多軍官來學習裝甲兵戰術,這幾個就在其中。說是“交流”,那只是二德子好面子,其實他們就是來學習的。所以這些人的年齡雖然和他差不多,甚至有些還比他年長得多,比如現在帶頭的這個。但嚴格說起來,他們都算是龍曉飛的學生。現在有了機會,龍少校自然要擺起老師的架子。

“少校先生,我記得以前你說過,戰車視野有限,需要步兵掩護。我們這樣做,也是爲了讓他們掩護戰車。”一個叫古德里安的上尉說道。

龍曉飛笑了笑,說道:“古德里安上尉,你說得不錯。戰車確實需要步兵掩護,但要看具體情況。現在的情況是戰車之間的直接對抗,這種情況下,步兵的作用很少,不但起不到掩護的作用,反而是戰車的累贅。這種情況下,步兵應該乘坐在裝甲運兵車裡,跟在戰車後面進入戰場……”

“少校先生,如果沒有裝甲運兵車呢?我國的裝甲運兵車很少……”旁邊的曼施泰因上尉問道。

龍曉飛想了想,就答道:“裝甲運兵車非常重要,它是戰車的重要輔助,這東西不能少,否則你們的步兵怎麼跟得上戰車?你們現在實在缺少裝甲運兵車的話,那就暫時搭乘汽車好了。如果有條件,最好也把汽車改裝一下,在車上的要害部分加一些鋼板。總之,在作戰中,步兵不要掛在戰車上,平時行車可以這樣幹。”

“騎兵呢?龍少校,可以用騎兵代替裝甲運兵車嗎?”又一個上尉問道。

龍曉飛看了一眼,發現也是個當年到中國“交流”的熟人。他就說道:“隆美爾上尉,如果你們不怕損失太大,當然可以用騎兵。對方的戰車也是有機槍的……”

……………

協約國陣地。

當龍曉飛在二德子那邊當“磚家”的時候,另一位來自中國的裝甲兵軍官楊寧上校也在協約國這邊當“磚家”。

當然,因爲他的軍銜高,所以他是在聯軍的司令部充當“磚家”,聽衆都是諸如法國“南方”集團軍羣司令費迪南?福煦上將,英國遠征軍司令道格拉斯?黑格上將等等高官。

“上校先生,德國現在使用的裝甲戰車,是從貴國引進的。對它的性能,你們一定非常瞭解。”英國遠征軍司令黑格上將看着楊寧說道。

楊寧笑了笑,說道:“當然,將軍閣下。德國人使用的是我國的,這種戰車也是我國的現役裝備,我一直在用它。”

黑格點點頭,繼續問道:“上校先生,您是貴國的戰車專家,那麼以您的眼光看,我們的坦克和德國的坦克相比,能佔據優勢嗎?”

“這個嘛……將軍閣下,請恕我直言,貴國的戰車在性能上與我們的【狼獾】戰車各有所長,尤其是貴國的馬克2型戰車的火力更加強大。”楊寧先恭維了一句,就說道:“不過,貴國戰車的裝甲和速度不如【狼獾】戰車,如果兩者交鋒的話,就要看具體的戰術運用了。以我的看法,目前貴方的戰車數量比德軍多一倍以上,如果協約國能充分利用數量和火力上的優勢,再加上其他兵種的配合,取得勝利並不困難……”

楊寧話是說得客氣,但心裡卻對英法坦克完全看不上。如果只是比紙面性能,確實如他剛纔說的那樣,各有所長。牛牛的馬克2型坦克,配有2門57毫米炮和4挺維克斯水冷式重機槍,而中國的【狼獾】戰車只有一門45毫米炮和2挺8mm1909式風冷重機槍(早期版本的【狼獾】還有25毫米和35毫米炮兩種型號)。

從紙面看起來,牛牛的坦克確實火力更猛,但是武器這種東西是看綜合性能的。綜合起來之後,就完全不是這樣了。最大的差別就是速度,【狼獾】的公路速度高達60公里/小時,即使是在戰場上也能達到40公里/小時。而協約國目前的坦克,最快的雷諾坦克最高速度也不過才30公里(這是最新型號的雷諾,以前的才12公里)。

兩者的速度差了一倍,也就是說二德子們可以隨意的玩各種包抄、迂迴等機動戰術,公雞和牛牛隻能在後面吃灰。更不用說,【狼獾】的裝甲遠遠超過英法的坦克,生存能力高得多。

以楊寧和戰友們的推演,要是對面的【狼獾】是由他來指揮的話,起碼都可以做到一挑三。這還是德版【狼獾】,如果是中國的正版【狼獾】,一挑五都可以。而且據他的觀察,英法的裝甲部隊問題很大,無論是指揮上面,還是在戰術上,都有很多漏洞。當然,人家還是第一次玩這種大規模裝甲集羣嘛,可以理解。

不過,楊寧是不會說這些的,他只是把這些東西記錄了下來。畢竟現在咱是中立國的觀察員,要保持中立!保持中立!

至於爲什麼同樣是中國觀察員的龍曉飛,卻在那邊給二德子們悉心傳授經驗。咳咳,這個嘛,那只是他的個人行爲。

楊寧又和協約國的高官們談了一會兒,說了一些比較大路貨的東西,還把法國裝備的2C超重型坦克拉出來誇獎了一番,然後就開始打哈哈說廢話了。他以前在法國留學過,能吹的東西還不少,說了一會兒埃菲爾鐵塔,又開始談法國菜和中國菜的異同,搞得在座的英法軍官不得不耐着性子陪他吹牛。

英法軍官們看着實在掏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也就只好算了。其實他們也沒指望能從中國人嘴裡得到多少有用的好料,現在大家又不是盟國,憑什麼要給你說?

等到楊寧走後,福煦就冷着臉說道:“以我看來,中國人的那種戰車在性能上或許強點兒,但是在大規模戰爭中,這點兒性能上的差異並不算什麼……”

“確實如此,我們的戰車數量比德國多了一倍多。能夠選擇的戰術也多得多……”黑格也表示贊同。

雖然他是本次戰役的主要策劃者,但是他還沒那個臉說自己家的坦克比中國的好。都是老行伍了,就算以前沒碰過坦克,但基本推理還是能做到的,何況他還不是那種保守派。

…………

與原時空一樣,本位面的英國在一開始也不太重視坦克,哪怕有了中國的使用先例,他們還是對於這種武器報以懷疑。還是海軍大臣丘吉爾有些眼光,他覺得這種武器還是很有前途的,就私自挪用海軍專款建造了一批。但這些東西卻不被陸軍大佬接受,他們輕蔑的稱其爲“丘吉爾的拖拉機”,尤其是陸軍大臣,他對於丘吉爾把手伸到陸軍的行爲非常窩火,不但堅決不要那些坦克,還在內閣裡告了丘胖子一狀。最後搞得丘胖子很下不來臺,只好把那些坦克配給海軍陸戰隊使用。

所以在戰爭爆發後,英國陸軍也沒有使用這種新武器。但是到了後來,西線的戰況對協約國極爲不利,激烈的戰鬥造成了驚人的傷亡,英軍的損失已經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到了這個時候,陸軍也顧不上面子了,尤其是英軍前線司令黑格,在瞭解到德軍也有大量戰車的情況之後,也坐不住了。今年2月,他不顧許多同僚的反對,直接向內閣提出要坦克參加戰鬥的要求。

他策劃了一次用坦克擔任主角的反攻行動,需要大量的坦克。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內閣倒也沒有說什麼,直接就同意了。

不過,當時坦克的數量不足,因爲這畢竟是丘吉爾私下挪用海軍專款建造的,只是建造了不到五十輛。即使後來配備給海軍陸戰隊,也只是建造了一百多輛,海軍陸戰隊對這種東西需求並不太大。在前線將領們的強烈要求下,陸軍大臣只好捏着鼻子認了,親自跑去找丘胖子幫忙,丘胖子倒也沒有趁機打臉,他還是很顧全大局的。馬上把海軍的坦克全部轉交給陸軍,同時陸軍也自己出錢擴建了生產線,開始加班製造。

這個時候的坦克還是比較簡單的,英國這樣的頭號列強一旦爆發,還是相當給力,沒幾個月就造出了七八百輛,並加緊運到前線,供黑格使用。

而法國的情況要比英國好些,他們倒是對坦克很重視,在中日戰爭之後不久,他們就拿出一種輕型坦克,叫做雷諾FT-13(和原時空的雷諾FT-17差不多,性能要稍強些)。在開戰前已經有了500多輛。但是法國佬的使用思路卻有很大問題。他們是把這種武器當成步兵的支援武器來用,把坦克分散配給各個步兵營和步兵團。

在之前的戰鬥裡,他們也使用了這種武器,但是效果卻很不好。因爲他們使用的雷諾FT-13是一種很小的雙人坦克,也是目前世界上構造最簡單的坦克。好處是造價低廉,它確實是目前最便宜的坦克,據說單價才兩萬法郎(約合7700元人民幣)。

但便宜無好貨,雷諾FT-13不但火力貧弱,只有一挺機槍。而且防禦力非常低下,因爲這種坦克根本沒有用裝甲鋼板製造車體,而是用的普通鋼板。簡直就是僞劣產品的表率。

因此法國的坦克在與德軍的交戰中損失慘重,防禦力極低的雷諾FT-13簡直成了德軍刷戰績的活靶子。在作戰中,它不能承受重機槍的打擊,甚至就連近距離的步槍射擊都可以打壞FT-13坦克表面的裝甲,而被崩落下來的碎片還會讓車內的乘員受到二次傷害,一些乘員甚至被弄瞎了眼睛。

而且德軍現在是有反器材槍的,在這種槍的攻擊下,FT-13更加不堪一擊。還有就是天上的威脅,德軍在空戰中佔了上風之後,很多戰鬥機就幹起了攻擊機的活,它們用機槍掃射地面目標,而雷諾坦克這種跑得慢(時速只有14公里),目標大(相當於步兵),又脆皮的東西簡直就是最好的目標。

結果在一系列的戰鬥中,最先使用坦克的法國卻遭到慘敗,他們損失了將近700輛雷諾FT-13坦克,戰果卻少得不好意思提,搞得他們的前線部隊對坦克幾乎失去了信心。

這次要不是英國遠征軍司令黑格上將一再堅持,他們根本就不想讓坦克當此次戰役的“豬腳”。當然,法國人也不是傻子,前面的坦克那麼坑爹,當然就要改進啦。

他們很快就拿出了雷諾FT-12的強化改進版——FT-16。比起前作,FT-16的外形倒是沒什麼變化,但把主武器從原來的機槍換成了37毫米炮,並換裝了新的發動機,把速度從原來的14公里提到了30公里。同時用了軍艦的專業裝甲鋼來製造車體,還大幅度增加了裝甲厚度,平均提升了一倍,能不能扛住德國人的戰車炮不好說,但至少不會出現被步槍打壞的笑話了。

而且,法國佬還加快了他們的2C超重型坦克的研製速度,趕在此次戰役前製造了60輛編入軍隊。當然,本位面的2C超重型坦克性能要比原時空的好得多,還裝上了電臺。

比起原時空,不但法國的坦克性能有了很大提升,英國的馬克坦克也比原時空的同名產品提升了很多,主要是受了中國的刺激,本位面的列強們在點發動機科技樹的時間更早,力度也更強,坦克技術上提升得更快。

像英國的主力坦克馬克2型,雖然還是他們那種招牌式的菱形,但外形結構就已經和原時空的馬克4型差不多,取消了那個拖在後面的,很累贅的導向輪。裝甲和速度還遠遠超過原時空的馬克4型,它的速度達到20公里/小時,裝甲達到10-30毫米,當然重量也提升了幾噸,超過了30噸。

比較好玩的是,牛牛的坦克還是和原時空一樣分了“公母”,“公坦克”倒是沒什麼變化,還是按主力戰車的用途開發的。但是和原時空不一樣的是,他們現在的“母坦克”已經更像是裝甲運兵車或步兵戰車了。“母坦克”上只有4挺機槍,但卻設置了運兵艙,可以搭載10名步兵。

不得不說,在文總這個小蝴蝶扇動翅膀的影響下,本位面的一戰已經變得快認不出來了。

現在交戰雙方都在對自己的裝甲部隊進行最後的調整,準備一舉摧毀對方,打破目前的僵局。

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67章 四川解放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25章 團練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618章 天罰(下)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581章 三十週年閱艦式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523章 太空產業的起步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轉移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582章 買槍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38章 風雲漸起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652章 治安戰(2)第552章 小鬍子的憤怒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51章 土地政策第603章 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86章 基層(中)第174章 漁業(下)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530章 人革聯峰會(上)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287章 澡盆裡的海軍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600章 志願者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215章 謁陵軒轅第23章 擴充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
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67章 四川解放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25章 團練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618章 天罰(下)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581章 三十週年閱艦式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523章 太空產業的起步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轉移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582章 買槍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38章 風雲漸起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652章 治安戰(2)第552章 小鬍子的憤怒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51章 土地政策第603章 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86章 基層(中)第174章 漁業(下)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530章 人革聯峰會(上)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287章 澡盆裡的海軍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600章 志願者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215章 謁陵軒轅第23章 擴充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