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攀鋼和鈦

ps:月底求票票,求訂閱,謝謝書友大大們的支持!

…………

共和2760年(西元1919年)6月10日,攀枝花鋼鐵公司。

攀枝花舊稱渡口,明清時期屬與寧遠府(西昌)。這是個才建立起來不到十年的新城市,新中國成立後,它和寧遠府剝離出來,建立成了新的市級單位。地名則是由文總御筆欽點,命名爲“攀枝花”。

攀枝花地處川滇交界橫斷山脈羣山峽谷中,東臨四川盆地,北連青藏高原,南抵金沙河谷。巍巍橫斷山,滾滾金沙水。大自然鬼斧神工在川滇相接之地一展猙獰,劈開一條大裂谷,將深藏於地層的礦產資源托起到離世人腳底最近的地方。

當年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自古以來,這裡就是蠻夷瘴煙之地,直到20世紀初也是如此。但是在這個橫斷山脈中卻埋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

據後世的地質勘測資料表明,這片地區的釩鈦磁鐵礦儲量達100億噸,釩資源儲量爲1600萬噸,鈦資源儲量爲8。7億噸。還有7億噸煤,此外還伴生有90萬噸鈷、70萬噸鎳、25萬噸鈧、18萬噸鎵以及大量的銅、硫等資源。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就被作爲鋼鐵和有色金屬生產基地進行建設,可以說攀枝花這個城市專門爲了這個工業建設的。雖然現在中國的礦產大多是是國外進口,但是自己的礦產也是要適當開發的,否則就沒法保持技術,也不能培養礦產方面的人才。

而且還有發展西南偏遠地區經濟,帶動內地社會進步的考慮。還有就是國家生產力佈局的均衡性考慮等多種因素。

但是攀枝花這裡窮山惡水、交通不暢、信息不靈,尤其是地形破碎,地面被無數的溝塹分割成很小的一塊塊,很難找到大塊的平地,最大的一塊山坡只有2。5平方公里,在這樣的地理自然環境下建設攀鋼,廠房佔地受到限制,建設難度很高。當年大圖朝建設這裡就投入無數的力氣。

不過本位面中國的條件要比大圖朝好多了,最重要的就是有錢有人,更有高科技。錢就不用說了,8300萬免費勞動力使勁用就是,還有很多大圖朝沒有的大型工程機械,比起那時的純人工可給力多了。

地形破碎,不好建設是吧?口胡,強者便是要逆天口牙!咱有足量的炸藥,只管炸炸炸!看中哪裡,就把山體炸平了,再用炸山出來的石頭填平溝塹便是!要多大的平地都可以。

完全可以這樣說,攀枝花這個城市就是被炸藥生生炸出來的,市區和攀鋼廠區以及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一共使用了超過三十萬噸炸藥。

雖然三十多萬噸炸藥貴是貴了點兒,但效果好啊。本位面的攀枝花以及攀鋼都比大圖朝好多了,整片地都被炸成平原了,能不好嗎?

連礦場也同樣是用炸藥炸出來的,解放軍的戰鬥工兵部隊採用爆破作業,直接用炸藥掀開壓在礦體上的大山,直接露出礦脈進行露天開採。

在剛開國的那幾年,攀枝花這裡每天都是轟隆隆的爆炸聲,硝煙味濃的像戰場。最大的一次爆破作業,用藥量超過萬噸,堪稱空前規模的大炮仗。

1913年9月,設計產量300萬噸的攀鋼正式投產。而攀鋼的任務也不是以生產普鋼爲主,它主要是爲了製取鈦和釩等重要產品。

………………

此時正是午飯的時候,公司員工們都在食堂裡吃飯,他們一邊吃反一邊聊天。

“今天的紅燒牛肉真是地道,味道不錯……”

帶筋膜的牛肉被切成一寸見方的小塊,在各種調料的作用下肉塊變得色澤金紅,香氣撲鼻,吃在嘴裡鹹鮮醇厚,咬上一口,香濃的肉汁頓時充滿口腔,粗壯而富有彈性的肉纖維在口中很有嚼頭,凸顯出牛肉特有的風味,讓人慾罷不能。

“這牛肉真是太好吃了!”食客們都是讚不絕口。

有人意猶未盡的說道:“我決定了,今天下班就去菜市場買幾斤牛肉,咱自己弄一大鍋,吃個夠!”

“哈哈哈哈,你這吃貨……”

沈睿沒有說什麼,吃着香噴噴的牛肉,聽同事們吹牛打屁也是件樂事。

這時有人說道:“我看電視上說,現在我們國家的牛肉大都是從阿根廷和美國進口的。”

“還有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也不少啊,每年幾百萬噸呢……”

同事甲向他問道:“沈工,我們天朝不是有牛肉嗎?電視上說,蒙古、漠北、安西故地那邊可都是大好的牧場啊。難道還不夠嗎?”

沈睿想了想說道:“當然不夠,你不看看我國多少人口,六億多人呢。現在生活好了,大夥基本上都是天天有肉吃,就算每人每月吃一斤牛肉,每年咱們也得要300多400萬噸牛肉纔夠呢。還有每年咱們都要出口那麼多的牛肉乾、牛肉鬆和牛肉罐頭等牛肉食品,咱們自己產的牛肉還真不夠……再說,我國還有和其他國家搞平衡貿易,這些牛肉就是用來平衡的商品之一……”

“哦,確實咱們人口最多,要得也多。一個月一斤牛肉還真不多,按照咱們公司的伙食標準,每天是120到200克肉,一斤牛肉最多也就4天的量了,像重體力崗位的兩天半就吃光了。”同事甲表示認同,現在中國各個單位和企業的伙食標準,都是由專門的營養學家來制訂的,根據勞動強度和性別各有不同。

中國政府現在爲了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已經在全國推廣“營養餐計劃”,提倡科學飲食。再加上數額巨大的肉類製品出口,對於肉類和奶製品的需求量年年攀升。國內自己生產的肉類產量不夠用了,每年都要大量進口牛肉和奶製品。

同事乙說道:“咱們中國現在糧食是不用進口,去年糧食產量7億多噸呢,真是嚇死人了。嘖嘖,全國平均每人一噸多的糧食,這怎麼吃得完啊,?都得成飯桶才行吧。”

同事丙則不以爲然的說道:“哪能啊,這窮日子有窮日子過法,富日子也有富日子過法。現在養殖業那麼發達,養了那麼多的牲口家禽,不都得要糧食嗎?人吃不了當飼料啊。哦,還有釀酒,也要消耗糧食。釀造1公斤白酒需3公斤糧食呢,你還擔心吃不完?再說還有出口,比如那小日本,自己家的糧食不夠吃,這些年裡哪年不從咱們這裡進口幾百萬噸糧食過去。”

“對啊,這幾年歐洲的洋鬼子打仗,每年都是上千萬噸的進口糧食。糧食這東西別嫌多,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沈睿也說道。

一聽到打仗的話題,就有同事說道:“哦,說到那打仗,也不知道這仗還要打多久,這都快五年了啊。”

“電視上《軍事評論》都說了,現在是在打消耗戰,只要有一方打得沒力氣了,這戰爭也就結束了。”

“可要到什麼時候啊?”

щшш▪ тtκan▪ ℃ O

同事乙事不關己的說道:“那誰知道啊,洋鬼子們喜歡打,就等他們打唄。反正死的也是白皮佬,這些洋鬼子多死點兒纔好呢。”

“但是現在咱們中國也參戰了,打太久了會把咱們自己坑了。”

沈睿說道:“電視上的軍事專家都說了,現在的戰爭是防禦方最佔優勢,誰進攻誰倒黴。我們軍隊現在基本上是防禦,強度要低得多,倒是不用太擔心傷亡。”

……………

攀鋼七分廠。

下午2點,沈睿走進了自己的工作地點。他是七分廠的一名工程師,而這個分廠就是負責鈦產品的,包括鈦金屬冶煉和鈦白製造。

廠里正在忙碌,軌道上的小車不斷把隔壁分廠提供的原料送到這裡來。攀枝花這裡的礦是釩鈦磁鐵礦,不能直接用來製取鈦,而且這裡的礦品位不高,其中含鐵30。5%左右,二氧化鈦10。5%左右,五氧化二釩0。30%左右。必須先經過破碎和選礦,使其成爲含鐵50%以上,二氧化鈦12%以上,五氧化二釩0。5%以上的精礦。

然後再經過再次選礦,選出含釩鐵精礦作爲高爐鍊鐵原料,嗯,這種含釩鐵礦的冶煉工藝技術含量很高,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掌握了。

剩下的尾礦再進行精選,選出的鈦精礦纔是製取鈦的原料。但是經過多次選礦後的鈦精礦還含有大量的鐵,這個時候有三種方法可以提取裡面的鈦,第一種是電爐還原法,由於鈦和鐵對氧的親和力不通,因此還要經過選擇性的還原冶煉,這樣可以得到生鐵和鈦渣(二氧化鈦)。第二種是硫酸浸出法,得到硫酸亞鐵和鈦渣。第三種是鹽酸浸出法,得到的是人造金紅石。

目前這三種工藝都在採用,主要作爲技術儲備。然後鈦渣可以經過經過水洗、鹽處理、煅燒等一系統工序後,得到鈦白這種產品。如果要繼續得到鈦金屬的話,鈦渣還要經過沸騰氯化,使其變成四氯化鈦。然後在用鎂熱還原法,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用金屬鎂將四氯化鈦還原出金屬鈦。

在原時空歷史的鎂熱還原法是1940年由盧森堡科學家克勞爾研究成功的,又稱克勞爾法。1948年美國杜邦公司開始用這種方法生產商品海綿鈦。不過傳統鎂熱還原法還是不夠有效率,它要在還原作業結束待還原產物冷卻後,再組裝蒸餾設備進行真空分離作業。目前攀鋼採用的工藝是原時空80年代日本發明的聯合法。這種還原-蒸餾一體化的工藝,比起初級的鎂熱還原法效率大爲提高,純度也可以提高到99。7%。

沈睿從半成品堆裡撿起一塊海綿狀的金屬塊,這就是使用鎂熱還原法造出的海綿狀金屬鈦。當然這只是半成品。這些海綿鐵還需送進真空電弧爐熔鍊、提純之後,才能獲得了緻密的銀光閃閃的鈦錠,這纔是最後的成品。

這些年做成鈦錠的產量只有三分之一的樣子,主要是作爲技術儲備,?多數就是以海綿鐵的形式直接出廠,反正國家是敞開了收。每隔幾天就會有貨運專列過來把這些海綿鈦和鈦錠運走。

這時,幾個工人開着一列軌道小車走過來,旁邊的剷車開始動起來,把那些海面鈦剷起裝進車裡,準備送去電弧爐去熔鍊。

在裝車期間,其中一個工人和他打了個招呼,就隨口問道:“沈工,您說這些什麼鈦有啥用啊?咱們這幾年起碼煉了十幾萬噸了,可還沒見到用處。還不如隔壁分廠的鍊鋼來得爽呢。”

“是啊,這些東西好麻煩的,成本比鋼材起碼高十幾倍呢。還沒鋼好用……”另一個工人也說道。“倒是咱們廠出的鈦白粉不錯,我見過用咱們鈦白粉做的塗料,真的白得不行,白得晃眼。我看啊,還不如全拿來做鈦白粉好了……”

沈睿笑了笑:“這東西的用處雖然沒有鋼多,但也是很重要的,航空和國防都要用到,還有化工設備、醫療器械,還有海洋工程設備都要用到。當然,這還是種新型材料,所以還不太普及。”

目前,鈦這種金屬還只有中國在使用,別的國家連聽都沒聽說過。因爲他們現在還只能在實驗室裡製造金屬鈦,還沒有掌握工業化生產的技術,所以價格十分坑爹。現在國際市場上每噸售價要將近兩萬美元,而這時候的鋼材即都才37美元每噸,白銀價格都才3萬多美元每噸,它的價格相當於白銀的六成了,誰用得起啊?

當然它的產量也沒辦法大量運用,靠實驗室那點兒產量能幹嘛?現在除了中國之外,全世界的金屬鈦產量還不到1000噸,全都是實驗室製品。它現在的用途主要有兩個,第一是被科學家們買去進行各種研究,第二就是被珠寶商人拿去做成各種廉價首飾和飾品。他們的用量都很少,一次買個幾十公斤就算多了。

那些工人說得也沒錯,中國現在用到鈦的地方也不太多,主要就是醫療器械和化工設備用得多一點,航空航天方面現在的都用得不多。攀鋼和其他幾個廠生產的鈦錠和海綿鈦每年有五萬多噸的產量,這些項目是用不完的。但它們的產品都被國家全部買下來,送進物資倉庫存着。現在用的地方少,但隨着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這點兒就不夠用了。反正鈦錠這東西又放不壞。

不單單是鈦,其他各種稀有金屬也是同樣的處理方法,不管現在用不用得了,先買回來煉成錠後存起來。前些年文德嗣就下令,在西北地區的幾個大荒漠裡興建了很多巨型物資倉庫,專門用於存儲這些稀有金屬,作爲國家戰略儲備。

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97章 海軍天才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59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下)第51章 土地政策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277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28章 理論準備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34章 川督變更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506章 加納新政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83章 西門村長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299章 揚基佬的憂慮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246章 第三代計算機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13章 忽悠錫良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15章 撈船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256章 放衛星第66章 大徵調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44章 燒烤大頭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711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2)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88章 宣戰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138章 小白艦隊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524章 西班牙內戰收宮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489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上)第37章 威鋼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575章 登基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
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97章 海軍天才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59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下)第51章 土地政策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277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28章 理論準備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34章 川督變更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506章 加納新政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83章 西門村長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299章 揚基佬的憂慮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246章 第三代計算機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13章 忽悠錫良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15章 撈船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256章 放衛星第66章 大徵調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44章 燒烤大頭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711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2)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88章 宣戰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138章 小白艦隊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524章 西班牙內戰收宮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489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上)第37章 威鋼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575章 登基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