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

ps:前天更新起點居然延遲了近6個小時,好囧啊。

………………

共和2761年(西元1920年)9月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

天頂星財團是一個戰前崛起的新興財閥,和以前那些崛起的美國財閥一樣,這個財團也是靠着很多新技術和新產品崛起的。最初他們的創始人兼老闆巴納扎爾?西斯是靠着冒險得到的財富賺到了第一桶金,然後他憑藉和中國星科集團的良好關係,成爲星科在美國的獨家代理商,靠賣圓珠筆、打火機和味精站穩了腳步。

隨後又利用掌握的高新科技產品,將觸手伸到了電子、化工、食品飲料、機械、汽車、造船、冶煉、航空、精密儀器以及餐飲百貨、影視製作、廣播傳媒等等多種領域,並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了起來。之後巴納扎爾?西斯又與摩根家族聯姻,徹底在美國上流社會站穩了,併成爲美國頂級財閥之一。尤其是在一戰當中,這個財團更是狠狠的賺了一票。

目前天頂星財團已經成爲美國第三大財閥,僅次於洛克菲勒和摩根。在1913年創辦的美聯儲當中,佔了10%的股份,成爲名副其實的美國經濟幕後操縱者之一。

奧克蘭市是天頂星財團總部所在地,那座極爲後現代主義的天頂星大廈就位於奧克蘭的梅里特湖以北。這座去年竣工的天頂星總部大廈高達60層,總高267米。這個造型極爲科幻的摩天大樓剛一落成,就超過1913年建成的伍爾沃斯大樓(57層,241米),成爲了美國第一高樓,也成爲奧克蘭著名的地標建築。

這座大廈的最上面三層是不對外的,普通的電梯只到57層,有專用的電梯通往這裡。這三層樓除了巴納扎爾本人和財團少數高層人員的辦公室之外,就是一些很機密的東西,包括一臺遠距離越洋電臺。

巴納扎爾這位天頂星財團的掌控者,此時正站在他的辦公室裡向外眺望。他的辦公室位於天頂星大廈的最頂層,辦公室朝南的牆上裝着一整面落地式單向透光玻璃,天氣好的時候,從這裡可以一直看到奧克蘭南邊的硅谷。

硅谷現在是天頂星財團的電子工業基地,著名的銀河電器公司就在那裡。還有位於硅谷以北的太平洋菸草公司。

現在銀河電器公司明顯也受到了淘金熱的影響,整個廠區有些略顯蕭條。不過作爲老闆的巴納扎爾看到這種情況,卻沒有任何不滿,反而在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

這間200接近平方米的辦公室裡,只有一位客人,蘭度財團的當家人魏斯?蘭度。比起遠古巨獸一樣的天頂星財團,蘭度財團只是箇中型財團,主要是以金融業和航運業爲主。但因爲蘭度有極強的操盤能力和市場洞察力,在美國上流社會也有不小的影響力,上次橡膠風波,就是他一力組織起來的,很多美國富豪都跟着他在歐洲剪羊毛髮了橫財。按照蘭度自己的說法,“我們蘭度公司不算是財團,我們只是各大財團服務。”

“巴納扎爾,現在我們麾下的銀河電器公司、太平洋菸草、寶潔日化、海王星造船、百勝餐飲等等企業都受到了影響,五分之一的工人都辭職去非洲淘金了。真可真是瘋狂,嘖嘖……”

蘭度端着一杯紅茶,笑嘻嘻的說道。

“是啊,效果還真不錯,超過了我的估計。我都有些低估美國人民對於黃金的熱愛了……”巴納扎爾轉過身,眼中有一股奸計得售的得意。“你的蘭度航海可是賺飽了吧……”

“呵呵,行星汽車、彗星機器那幾家公司不也大賺嗎……”蘭度喝了口茶,笑了笑。行星汽車、彗星機器公司是天頂星財團的,靠着這淘金潮也是大賺特賺。

“呵呵……”兩人相視而笑。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淘金潮當中真正靠採金發財的都是極少數幸運兒,九成以上的淘金者都撲街了。而真正最容易發財,風險又小的事情並不是直接去淘金,而是買周邊產品和服務。

比如你要去淘金,總不能打個空手去吧,總得要採金的設備和工具吧。上個世紀之前的淘金工具很簡單,鏟子、鎬頭、溜槽、流板和淘金盤,有着“淘金五大件”就可以去了。但是現在科技那麼發達,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工具應有盡有,誰還會那麼落伍呢?用了這些先進設備和工具,可以比那些用傳統“淘金五大件”的,效率起碼高十幾倍,傻子都知道選什麼。哪怕這些儀器、設備和工具遠遠比傳統“淘金五大件”貴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但也是必要的先期投資嘛。

另外,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衣食住行這些東西都得要啊。衣食不用多說,沒有肯定不行,野外需要便於攜帶,可以長期保存,熱量高的食物,衣服也有結實耐磨的。

非洲那邊的野外可不好走,您總得需要一個代步的工具吧?一輛帶貨斗的越野皮卡,絕對是您明智的選擇,可以讓您在野外奔馳如風,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體力。配套的移動房屋車,可以讓您在野外享受到家裡的溫暖。一輛越野皮卡加一輛房屋掛車,整套只要999美元,實在是既便宜又實惠。如果您再加599美元,可以把房屋掛車換成多功能型號,不但可以住人還能作爲淘金的車間。這樣您就可以拖着您的淘金工廠,在非洲到處飛跑。哦,還有更高級的……

嫌貴?沒關係。我們也有便宜的車輛。看,大功率越野摩托車,只要299美元!保證您感覺像在飛。想真的飛也沒問題,淘金者飛艇,專爲淘金者朋友設計,功能齊全,操縱簡單。一艘只要……

再說說“住”,活動房屋您嫌貴,帳篷總得有一頂吧。

然後還有武器、藥品和醫療物資,非洲那地方可不太平,野蠻的土著黑蜀黍,兇悍的毒蛇猛獸到處都是,還有那些該死的毒蟲。那邊的野地裡可沒有警察,醫院也只有幾個城市纔有。不想死的話,這些東西必須得有。

最後,就是各種服務業了。要在美國和非洲之間往返總得坐船吧,淘到金子後,總得放鬆娛樂一下吧。

…………

漢京,總統府。

“文總,我們的計劃成功了。現在美國的淘金熱還在上升,目前大量人力流失,各個行業的產能都有顯著下降,扣除解除戰爭狀態下降的比例,上月美國的工業綜合產能比戰前下降了17%,農業綜合產能下降了11%。而且,歐洲國家和日本也正在籌備非洲的開發計劃……”顧曉綠喜滋滋的報告道。雖然都是老夫老妻了,但在工作場合顧曉綠還是用以前的稱呼。

“嗯,很好。就是這樣纔好,淘金熱其實是個好東西……”文德嗣笑着點點頭,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報告說道:“你看看,這是上個月向新領土的移民申請數量,一個月就比去年大半年還多。”

美國在18到19世紀的幾次淘金潮,大量移民的引入,徹底改變了西部的人口結構,使得西部有了發展的基礎。成千上萬的淘金者使人煙稀少的美國西部人口猛增,並且許多新近出現的城鎮很快成爲國際性的城市。同時大量人口的需求繁榮了市場,對於當地經濟開發,農業擴張,交通革命以及工商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現在文德嗣也是這樣乾的,故意把新領土上的一些小型金礦放出去,而且規定淘金資質的審判以當地移民優先,如果在自己家的分地上發現了金礦,可以自己搞淘金,也可以把土地入股到那些公司,然後就可以坐着收錢了。這些措施頓時吸引了大量移民。當然,放出去的都是比較零散的小金礦,大金礦還是必須控制在國家手裡。

但哪怕只是小金礦,對於國家可能比較雞肋,但對於個人卻是極有吸引力的。而且本位面的中國對於天然金塊、天然寶石這類特殊物品的獲取有明確的規定,這種東西不算礦脈(礦脈屬於國家),個人拾獲按照意外收入處理,只需繳納市價20%的所得稅後就是個人的合法財產。

而礦脈的所有權雖然屬於國家,但可以開放給私人和企業經營,只要按規矩開採,依法繳納資源稅即可。各種資源稅率不同,爲了鼓勵移民,新領土那邊凡是和移民身份捆綁的項目稅收都很低。在種種優惠政策,以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在這場淘金熱之後,移民申請就多了很多。

文德嗣鬧出的這場淘金熱,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加速國內移民的結果無非是順帶的。他的主要目標就是美國,歐洲和日本都是順帶的。以文總的節操,當然沒安什麼好心。這樣一來,美國的精力就會被大量牽扯到非洲去,這對於中國來說是很有好處的,讓美國和老歐洲還有日本在非洲撕逼去吧,他們不但要互相撕逼,還要和當地的黑蜀黍撕逼。而這個時候,中國就可以趁機在亞太和印度洋地區上下其手。

美國媒體爆出的那些礦產當然都是真的,黃金鑽石也都是真的,歐美白皮也不是傻子,無中生有的東西可騙不了他們多久。只是在儲量上公佈的和世紀的可能有些出入,比如小數字往右邊挪了一位或兩位,或者最前面多了個“1-9”之類的數字。嗯,這都是小問題啦,科學是允許犯錯的嘛,礦產都是埋在地下,勘測或估算有點兒差錯也是可以理解的。

什麼,還有人不理解?說我們欺騙公衆?好吧,神經病槍手或者越獄劫匪會教他做人的。

當然,這些都是針對美國的普通人,美國政府和大財團當然是知道真相的,那邊的科考團又不是隻有天頂星一家。但是他們也是這次淘金熱的主要鼓吹者,天頂星可沒有壟斷全美國的媒體,而美國政府也沒有任何闢謠的做法,相反他們還在推波助瀾。

爲什麼呢?

因爲對於大財團來說,那點兒金礦根本不算什麼。前面說了,他們真正賺錢的是靠各種周邊,而不是金礦本身。權貴老爺們腦子又沒進水,怎麼會去像屁民一樣辛辛苦苦的淘金呢?相反,正是因爲有了淘金潮,他們纔有了更多的賺錢機會,這裡面賺到的錢可比那些苦哈哈的淘金者多得多。

再說了,黃金鑽石要流動起來纔有價值,捏在自己手裡是沒用的,也就是必須先換成錢。而銀行和珠寶行大都是財閥控制的,淘金者們要換錢也避不開他們,這些東西的絕大多數最終也會到了他們手裡。

至於美國政府,更是巴不得這些人往非洲跑,他們的想法和中國政府是一樣的,要消化一塊新的地盤,核心人口是關鍵,沒有足夠的核心人口怎麼開發新領土??美國政府也想複製一下當年開發西部的情形,自然樂得財團們忽悠去。

其實這次事件天頂星只是稍微提了下,大財團和美國政府就心知肚明瞭,開始積極參與了。要說人口流失會造成產能下降,這種事情他們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們認爲戰爭已經結束,本來就有很多產能要停掉或拆除,美國目前的產量已經完全夠了,甚至有些過剩,就算降低一些也沒有關係。何況還能降低社會矛盾,何樂而不爲?再說,美國政府也看到了非洲的豐富資源,他們覺得如果把這些東西開發出來,對於國力的提升更大。

“確實沒錯,美國的西非三州如果真的開發出來,國力提升個五分之一是沒問題的。”文德嗣笑着說道:“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啊,僅僅是基礎建設、熱帶病這兩道難關,他們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時間去剋制。更不用說當地人的反抗……”

文總來自後世,對於非洲的發展當然再清楚不過了,直到21世紀中葉,非洲都還是那個鳥樣呢。當然,美國如果以國家力量投入,效果肯定要好得多,但那也是用幾十年來計算的。別忘了,那可是大半個美國的面積。可文總會給他們幾十年嗎?

但因爲這些前景都是真的,資源也都是真的,所以美國人就算明知道要花很多力氣去建設,他們也同樣要去投入的。這就是個陽謀,或者說連陽謀都不算,文總只不過給他們輕輕推了一把,造了點兒聲勢。

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161章 接船第638章 拿破崙六世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586章 審判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205章 釣魚島大海戰(六)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50章 建黨第444章 新飛機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621章 金庫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223章 買飛機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237章 倒黴的約翰牛(中)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54章 平衡貿易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705章 新局面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722章 對轟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30章 共同社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下)第701章 打擊(9)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651章 治安戰(1)第83章 西門村長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641章 二虎競食第53章 救災問題第74章 空軍發軔(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47章 連鎖反應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54章 平衡貿易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129章 調停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
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161章 接船第638章 拿破崙六世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586章 審判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205章 釣魚島大海戰(六)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50章 建黨第444章 新飛機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621章 金庫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223章 買飛機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237章 倒黴的約翰牛(中)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54章 平衡貿易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705章 新局面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722章 對轟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30章 共同社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下)第701章 打擊(9)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651章 治安戰(1)第83章 西門村長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641章 二虎競食第53章 救災問題第74章 空軍發軔(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47章 連鎖反應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54章 平衡貿易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129章 調停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