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

E:晚上還有一章,求票票啊

共和257年(西元196年)7月l日,土耳其,伊茲密爾港。

伊茲密爾舊稱“士麥那”,是土耳其的第三大都市,伊茲密爾省的省會。伊茲密爾位於愛琴海伊茲密爾灣灣頭,爲天然深水良港。附近爲重要農業區,有河谷通往內地。自古以來該城便是愛琴海沿岸農業區的中心,和重要的海港,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勝地和軍事要塞。

這裡也是奧斯曼帝國海軍的總基地,擁有全國最大的軍港。

此時,伊茲密爾港的所有街道都被打掃得於於淨淨。整個碼頭區到處高懸着飄揚的彩旗,當地居民和外地趕來的人們都穿着節日盛裝,在街上載歌載舞,整個城市就跟過節一樣,顯得熱鬧非凡。

這是因爲今天是從中國訂購的奧斯曼艦隊歸國的日子。人們這麼高興,是因爲奧斯曼帝國的第一艘超無畏艦“蘇萊曼大帝號”就在這支艦隊裡面,而且艦隊裡還有一艘世界上最大的專業航空母艦“法蒂赫號”,其他的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型號。這可是難得的盛事,很多奧斯曼羣衆都自發趕到伊茲密爾,歡迎艦隊歸國

一個在瞭望塔上的水兵伸出頭來,朝下面等待的羣衆高喊:“回來了艦隊回來了我們的艦隊回來了”

“哦……”人羣頓時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隨後他們涌向了海岸邊,爭相搶佔能夠看到海面的制高點。

“嗡嗡嗡……”天空中發出一陣陣轟鳴,一架水轟-l“獅頭鵝”水上轟炸/巡邏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這種飛機是一種雙翼雙發的大型水上飛機,船身式佈局(這種佈局的飛機也叫“飛行艇”或“飛行船”),外形看起來有些像原時空的美國馬丁公司的pM2

水轟-l爲全金屬機身,全長2l米,翼展-l米,全高B4米。空重26公斤,有效載重36公斤。動力系統是兩臺“HHQ05型”活塞式氣冷發動機,單臺功率60千瓦(04匹馬力)。它的最大飛行時速是26公里,巡航時速140公里。航程26公里,升限706米。機組成員武器爲四挺7毫米口徑19UU式機槍,機頭、機尾各一挺,機背兩挺。另外還可裝載60公斤炸彈。

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上飛機,由中國湘陰飛機制造公司(湘飛)出品,去年l月首飛,6月服役。

奧斯曼帝國在巴爾於戰爭中嚐到了飛機的甜頭後,就特別重視航空力量的建設,他們認爲這是一種可以改變戰爭的武器。可以說現在的奧斯曼對飛機的狂熱程度,恐怕比作爲頭號空軍強國的中國還高些。在得知中國出了這種新飛機之後,奧斯曼帝國海軍馬上和中國商量購買的事情。現在中國和奧斯曼的關係好得很,兩國一起聯手發歐洲的國難財發得好不愜意,自然不會刁難。於是去年10月,奧斯曼就在中國訂購了五架“獅頭鵝”,主要用於海上巡邏和警戒

天上這架“獅頭鵝”正是配屬於伊茲密爾港的巡邏機,今天它的任務就是去迎接歸國艦隊。現在它回來了,就說明艦隊已經到港口外了。

在碼頭的觀禮臺上,一衆奧斯曼高官正坐在涼棚下等待。目前掌控政權的青年土耳其黨“三巨頭”全部都來了,這三巨頭是陸軍大臣兼總參謀長恩維爾帕夏、黨主席兼內務大臣塔拉特帕夏、海軍大臣兼伊斯坦布爾警察總監傑馬爾帕夏拍夏是敬語,專用於總督、將軍等軍政大員)。

不過這羣人卻明顯分爲兩個圈子,除了三巨頭這一邊的青年土耳其黨,還有人數稍微少些的一羣人,這羣人都是奧斯曼科社黨的黨員和支持者,他們以凱末爾和聶富萊斯爲首,凱末爾目前擔任奧斯曼帝國副總參謀長、薩洛尼卡和馬其頓總督,聶富萊斯目前擔任薩洛尼卡市長。奧斯曼科社黨的勢力雖然增強了不少,但目前還是不能與青年土耳其黨相比,算是奧斯曼最大的在野黨。凱末爾他們雖然也取得了一些中央職務,但都是副職,奧斯曼的中央大權還是掌握在青年土耳其黨手裡。沒辦法,凱末爾他們的大多數骨於都太年輕了,資歷和威望還是差了一些。

在這個理應高興的時候,奧斯曼科社黨衆人的臉色卻不怎麼好看。這是因爲三巨頭在昨天已經決定,讓他們的人擔任這支新艦隊的艦隊司令以及若於重要職務,奧斯曼科社黨推薦的那些人選都被擠到一邊去了,最後爲了安撫他們,只給出了一個航母艦長以及一些副職。這個航母艦長也是因爲三巨頭夾帶裡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因爲現在奧斯曼的空中力量就是奧社黨的地盤,幾乎全部的飛行員都是奧社黨的黨員和支持者。

遇到這種事情,凱末爾他們能高興起來纔怪。

其中一個年輕的中校憤憤不平的說道:“哼,賈馬爾那傢伙算什麼?連面對希臘海軍都不敢出戰,坐視希臘人侵佔我們的島嶼,這樣的廢物居然能成爲艦隊司令,真是太氣人了”

“沒錯,賈馬爾那個膽小鬼,就算再好的軍艦給他也起不到作用。”

衆人你一言我一句的發泄着心中怒火,而且他們故意不壓低聲音。他們說得這麼大聲,青年土耳其黨那邊自然也聽到了,不過這件事他們於得確實不太地道,艦隊司令的人選也確實有爭議。

其實,別說奧社黨這邊不滿,就連他們青年黨內部以及民間輿論也對這個任命頗有微詞。賈馬爾那傢伙在巴爾於戰爭中,可是丟盡了臉。整個戰爭中,面對實力還不如自己的對手,他指揮的奧斯曼海軍卻幾乎天天窩在港口,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建樹,以至於愛琴海幾乎所有的島嶼都被希臘佔領了,要不是凱末爾的奧社黨在戰爭中俘虜了希臘王儲,那些個島嶼恐怕就要不回來了。

但青年黨也是沒辦法,奧斯曼海軍本來就不咋樣,而且很多過去的海軍將領都是保皇派,他們夾帶裡的海軍人才就更少了。這個賈馬爾總算還是矮個裡面挑高個,其他人恐怕更不靠譜。至於奧社黨那邊,確實有一些不錯的人才,但奧社黨快速增加的勢力已經引起了三巨頭的嚴重不安。

現在奧社黨已經掌握了空中力量,陸軍的少壯派軍官也有三分之二傾向於他們,奧社黨在軍隊中的支持度至少佔一半以上,這還是奧社黨根基太淺的原因。沒辦法,凱末爾的戰爭英雄的光環實在太強了,軍人都是願意服從強者的

相對與空軍和陸軍,海軍這邊的局面要好多了,大概是保皇派、青年黨和奧社黨三分天下,誰都不佔多數,勉強給執政黨留了點臉面。要是再讓奧社黨把海軍的要職佔了,這還玩個屁啊,那還不如讓三巨頭和青年黨直接下臺好了。青年黨現在是把海軍視爲知己的保留到了,無論從那方面看,都不可能讓奧社黨的人佔據各個要職。

凱末爾聽不下去了,就對大夥說道:“好了,同志們都別說了這個事情暫時就這樣了,我們暫時要以大局爲重。大家要相信,這種不正常的局面是不會維持太久的”

凱末爾在黨內威望極高,他一開口,衆人就立馬停止了對“庸將”的嘲諷。

這時,聶富萊斯爲了調整大家的心理,就指着天空說道:“你們看,海上有機羣過來了”

大夥擡頭一看,可不。從海上的方向,正有一大羣飛機飛了過來。這個機羣起碼有上百架飛機,組成了三個楔形編隊,黑壓壓的往碼頭方向飛來。

海軍大臣傑馬爾帕夏一下子站了起來,他舉起望遠鏡看了看,就向身邊的副官問道:“這就是法蒂赫號上的艦載機嗎?”

副官連忙答道:“是的,傑馬爾帕夏。剛纔艦隊發來電報,現在法蒂赫號放飛了全部的2B架艦載機中的20架,進行飛行表演。這些飛機當中,戰鬥機、轟炸機和攻擊機各40架。還有B架是偵察機,就沒有放飛……”

“蘇克,這些戰鬥機是單翼的?”凱末爾這時也在向身邊的一位空軍上校諮詢。

蘇克上校答道:“是的,主席,這是中國同志研製出的殲-伯勞,式戰鬥機,是全世界第一種全金屬戰鬥機,也是最先進的戰鬥機。現在天上這些是專業的海軍艦載型,應該是叫殲-H‘海伯勞,,它的性能和路基型差不多,但機翼可以摺疊……”

另一個空軍軍官說道:“主席,據我所知,目前這種機型中國同志自己也沒裝備多少,他們肯出售最先進的飛機,都是看在我們黨的面上。”

前面說了,中國的技術人員是把法蒂赫號當成“小白鼠”,上面的東西自然很先進,除了那些像雷達、計算機之類的黑科技,都是什麼先進裝什麼。上面的2B架艦載機也不例外,全都是最新型號,戰鬥機是殲-H“海伯勞”(原型P2“玩具槍”),轟炸機是轟-“軍艦鳥”魚雷轟炸機(原型“劍魚”),攻擊機則是強-IH“海百靈”俯衝轟炸機(原型2,偵察機是殲-6的雙座偵查型。順便提一句,在本位面中國軍隊的編制裡,俯衝轟炸機屬於攻擊機的編制,魚雷機則算轟炸機編制,和原時空日美等國的劃分恰恰相反。

當到達碼頭上空後,奧斯曼的飛行員們就開始在天空做動作了,當然他們現在的技術只是比菜鳥好點,太花哨的動作還不敢做,只是做了一些比較大衆化的列隊穿插、低空通場等動作,最後打開了拉煙器,在天空中拉出兩紅一白三組彩煙。

如果放在後世,這些動作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在這個時代確實相當拉風的。至少下面的圍觀羣衆們就被閃瞎了狗眼,看得大呼過癮。

飛行表演結束後,這些飛機並沒有返回航空母艦,而且依次去了機場降落。這是爲了避免在這個歡迎儀式上出意外,大家都知道,艦載機的降落是最困難的,要是在這個關頭摔架飛機啥的,大夥臉上都不好看。於是奧斯曼海軍高層就索性讓他們不回母艦降落了,免得兒郎們不小心掉了鏈子,那就貽笑大方了。

飛機離開沒多久,很快就在海天交際線上出現了幾十根菸柱。隨後兩艘軍艦逐漸從海平面上“升起”,出現在衆人眼中。

這是奧斯曼海軍的兩艘前無畏艦,“海拉丁o巴巴羅薩”號和“托爾古德o雷斯”號,也就是原德國海軍的“威廉大帝”號及“威森堡”號,都屬於勃蘭登堡級戰列艦。這兩艘前無畏都是1893年服役,於1910年出售給了奧斯曼海軍。這兩艘船是被派出去迎接的,現在它們要作爲前導艦,引導歸國艦隊進港。

兩艘前無畏艦過了沒多久,歸國艦隊的身影就出現了,依次是驅逐艦、巡洋艦,然後就是壓軸的“蘇萊曼大帝號”戰列艦和“法蒂赫號”航空母艦,尤其是“蘇萊曼大帝號”這艘龐大的超無畏艦一出場,就奪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圍觀羣衆們發出陣陣歡呼,記者們的閃光燈閃個不停。

就連奧社黨那些剛纔還氣鼓鼓的黨員,也把那點不愉快丟到一邊,發出大聲的歡呼,接着就熱火朝天的議論起來。至於主席臺上的三巨頭,更是笑得嘴都合不攏。

李昂率領的中國護航艦隊當然不會去搶大客戶的風頭,所以落在最後,等到潛艇也進港了,他們纔在一艘奧斯曼驅逐艦的帶領下,慢騰騰靠上了碼頭。

李昂他們剛下船,就看到凱末爾帶着一羣奧社黨官員在碼頭上等候。

凱末爾快步上前,握住李昂的手,很熱情的嘰嘰咕咕的說着。旁邊的翻譯員馬上就翻譯道:“凱末爾主席說:歡迎你們中國的同志們,你們一路辛苦了”

“感謝你們的歡迎,奧斯曼的同志們”李昂也連忙迴應道。

第166章 武裝干涉(上)第51章 土地政策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174章 漁業(下)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54章 平衡貿易第28章 理論準備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374章 改變歷史進程的弄月號事件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95章 首府問題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104章 刺袁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722章 對轟第85章 基層(上)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513章 鐵路大建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40章 戰前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493章 被看到了……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19章 當官了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上)第283章 對日軍售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67章 四川解放第600章 志願者第256章 放衛星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457章 小鬍子養成計劃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164章 兩棲登陸艦和潛艇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719章 根本停不下來(6)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586章 審判第438章 逼出來的大西洋公約組織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148章 營養餐和俱樂部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521章 海軍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勢力第40章 戰前第600章 志願者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284章 神奇的意大利(上)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團第6章 出售鑽石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
第166章 武裝干涉(上)第51章 土地政策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174章 漁業(下)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54章 平衡貿易第28章 理論準備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374章 改變歷史進程的弄月號事件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95章 首府問題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104章 刺袁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722章 對轟第85章 基層(上)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513章 鐵路大建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40章 戰前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493章 被看到了……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19章 當官了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上)第283章 對日軍售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67章 四川解放第600章 志願者第256章 放衛星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457章 小鬍子養成計劃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164章 兩棲登陸艦和潛艇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719章 根本停不下來(6)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586章 審判第438章 逼出來的大西洋公約組織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148章 營養餐和俱樂部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521章 海軍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勢力第40章 戰前第600章 志願者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284章 神奇的意大利(上)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團第6章 出售鑽石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