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

PS:在本書貼吧有地圖更新,二戰前1939年8月的世界形勢圖。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看。

另外,求票票支援,名次掉得太多了,臉上不好看……

………………

中國,山麓乳品公司。

自從歐戰爆發之後,中國各個企業的生意就開始好了。中國企業都知道,一旦歐洲爆發大戰,接下來就是大家大撈特撈的時候了。現在中國的很多大企業都是藉着一戰的春風發展起來的,得益於當時交戰雙方的大量訂單,中國的國有企業以及星科集團根本吃不完,再加上文德嗣有意扶持民族工業,就漏了很多單子給民間,於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在一戰期間的發展簡直像是變魔術一樣,用雨後春筍、日新月異來形容完全不爲過。

山麓乳品公司也不例外,這傢俬營乳品企業就是在一戰中發家的,當時的交戰國特別是被截斷了海上交通線的同盟國,歐亞鐵路就成了他們最主要的物資供應線,其中最大的賣家就是中國了。由於戰爭動員後,各國的生產力都主要向軍工傾斜,再加上大量動員造成了農村勞動力不足,使得民用品和農產品都出現大量缺口,就不得不向中國爲首的人革聯國家求購。

這些產品包羅萬象,涵蓋了日化、五金、機械、電子、紡織、食品、藥品等等各方面,特別是食品這種生活必需品。到了戰爭後期,同盟國不但是麪粉、大米這類糧食無法自給,就連乳製品也同樣面臨着生產不足的狀況。

山麓乳品最早就是一家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廠,就是因爲接到了一個發改委分來的同盟國單子發家的。三千噸幹奶酪和黃油,對於這樣的小工廠來說實在太多了,在平時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單子。

不單單是山麓乳品公司,應該說整個中國的乳製品行業都是因爲一戰才走進了春天。在一戰之前,中國的乳製品行業規模都不大,除了幾家國營企業,其他的都是小廠,而且產品數量也很少。

這主要是因爲東西方的飲食習慣不一樣,東方人特別是當時的東方人,很少以乳製品爲食。就連牛奶、酸奶也都是科社黨起兵後,纔開始在自己地盤內強制推廣,奶酪和黃油這些個東西就更不用說了,除了一些牧民,以及經營西餐和點心的店鋪會用一點,別的時候根本沒人用。而在西方國家就不一樣了,人家是將奶酪和黃油當做了日常飲食的重要成分,甚至有人少吃一頓都不行,因此需求量極大。

當然,隨着中國經濟騰飛般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出現了飛躍性的提高,大吃貨帝國自然就日益顯出了本來面目。一些以前很少吃的,或者沒條件吃的東西,也逐漸出現在了人們的餐桌上,像乳製品這一類食品自然也不例外。在近二十年來,中國的乳製品市場發展得非常迅速,其產業規模比之前幾千年加起來都大。

經理紫風在庫房中巡視,他隨意抽檢了幾箱奶酪,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對旁邊的庫房主管很認真的說道:“老柯,這些是歐洲那邊要的,注意要和國內的分開,一定要注意啊……”

“經理,我們知道,凡是加了蛋白精等添加劑的東西都不能在國內銷售……”旁邊的柯樂家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

“一定不能搞混了!現在國家對食品和藥品控制得特別嚴格,要是犯了事,咱們這下半輩子不是去挖礦,就是去種樹了。”紫風想起那幾個倒黴的同行,心有餘悸的說道:“咱們隔壁那個雙鹿乳製品廠就是因爲把出口貨混在內銷貨裡賣,結果事發了,王老闆全家以及所有涉案人員都被髮配到北海種樹去了,現在雙鹿的中高層都沒剩幾個了。北海那可是蘇武牧羊的地方啊,冬天能凍掉耳朵的……”

“紫經理,你放心,我們公司的質量管理很嚴格的,比國標都嚴。而且我們都盯着呢。絕對不會有問題的……”柯樂家連忙說道。他也很清楚,要是真的出了問題,他同樣是跑不掉的,隔壁的雙鹿可是進去了一大串人的,從老闆到下面的工作人員。

?是的,現在的中國法律涉及死刑的條款雖多,但都屬於是最高量刑,除了社會特別惡劣的惡性犯罪,一般都不會判死刑。用得最多的就是流放加勞改,但是還有幾種附加刑就比較狠了。比如像這種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的罪犯,如果光是勞改也就算了,關鍵是在此之前還要到全國各大城市以及案犯的籍貫地和長期居住地遊街,然後在全國同行面前開批鬥大會,然後在全國行業協會大門口的“恥辱柱”上留下大名。這人活一張臉,這麼一搞就算今後出來了,今後在這行就混不下了,這輩子也擡不起頭了啊,甚至這種聲譽還會影響子孫後代的發展。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比死還難受的事情。在雙鹿案之後,全國相關行業全都重視起來了。

好吧,文總的良心也就僅限於國內而已,對於外銷產品的管理也就不是嚴格了,蛋白精之類在內銷貨裡嚴禁的東西,用在外銷產品就是合法的。因爲他給出口貨劃的標準就是:“只要做得比國外同行有良心就好了。”

而這個時代西方國家的資本家更沒底線,中國這邊還只是往乳製品里加點兒蛋白精之類的玩意兒,可人家是往裡面加汞化物。沒錯,就是汞化物,加了這種東西的乳製品放上幾十年都不會變質,而且顏色還非常好看,做的奶酪更有嚼勁,奶油更容易成型,反正好處多得很。這樣的好東西,有良心的資本家怎麼可能不用呢?至於後果嘛,只要不是當場吃死人就好了。

在後世被人詬病的亞硝酸鈉、蘇丹紅、甲醛、蛋白精之類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更是非常非常合法的“安全”添加劑和防腐劑。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嘛,所以中國出口的食品都是打着“無毒產品”的牌子,非常的受歡迎。

這時,一個工作人員急急忙忙跑了進來:“經理,電視臺記者來採訪了……”

“啊……”紫風悚然一驚,連忙問道:“咱們最近沒出什麼不好的事情吧?”

“沒有啊……”衆人你看我我看,都很茫然。

“沒有就好,沒有就好。我去看看吧……”紫風擦了把冷汗,硬着頭皮出去了。

嗯,這次紫風等人是虛驚一場,這次記者過來倒不是因爲他們出了什麼漏子,而是把他們當成出口企業典型來報道。

“我們山麓公司一向以顧客爲本,做產品就是做良心的宗旨。我們的產品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紫風滿臉堆笑,對着攝影機侃侃而談。說着,還從產品展示臺上拿起一塊奶酪吃起來。“我們的產品,我們自己也吃。本公司一向認爲,作爲一家食品企業,如果他們的產品連自己都不吃,那肯定是不合格的……”

記者也拿起一塊奶酪嚐了下:“這味道非常棒!”紫這個姓氏比較少見,所以這個記者最初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以爲筆名藝名什麼的。

紫風一臉職業性的笑容:“這是當然的,我們的產品在歐洲特別受歡迎,比他們自己做的都好,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啊!而我們爲國內提供的產品,則是特別經過了專家們的分析,制訂了最符合中國人口味的配方和工藝。”

記者又問道:“紫經理,最近社會上流傳着這樣一個說法:說是我們中國人不適合喝牛奶,說這是什麼乳糖不耐受,而我們中國有93%的人都有這種症狀。對於這種說法您是怎麼看的?”

“這是誰說的?”紫風忍着罵人的衝動,鄙夷的說道:“還什麼93%的中國人有乳糖不耐受?這麼蠢的話真虧他想得出來。要是真是這樣,我們這些乳品企業都該關門大吉了!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胡說八道!在全國少年兒童中推廣牛奶可是政府親自制訂的政策,難道他們比咱們的專家還懂了?”

“呃,說這話的好像也是專家,他們說是因爲中國人缺乏乳糖酶,所以不適合飲用奶製品……”記者說道。

“說這話的專家,一定是剛生下來就會吃飯吧。”紫風沒好氣的說道:“這些專家大概忘記了一個事實。剛從孃胎裡生下來的時候,歐洲人吃奶,美洲人吃奶,非洲人也吃奶,難道中國人就不吃奶麼?新生兒的第一口吃的不是饅頭,也不是米飯,仍然是奶。嬰兒斷奶後的最佳替代品就是牛奶。真正的差別在於:歐美人多數養成了終生飲奶的習慣,所以乳糖酶在一生中不出現斷層。而亞洲人或者中國人由於生活習慣的原因,多數人並非終生飲奶,因而造成乳糖酶的臨時性缺失。但這種酶的去留是可逆的,喝奶則生,不喝奶則逝。”

“我國推行營養餐這麼多年來,你聽說過93%的中國人喝牛奶喝出問題了嗎?”紫風義憤填膺的說道。這種有關飯碗的事情,是絕對絕對不能退後的,更何況這種說法本來就很荒謬。

“至於他們說的這個93%的數據,我相信也是真的……”紫風無不諷刺的說道:“但是更合適的說法其實應該是:93%的成年中國人沒有長期飲用乳製品的習慣。所以這個的說法中問題,其實是倒置了因果關係。是因爲中國人並不習慣喝牛奶,所以導致習慣性的乳糖不耐症。而不是因爲有乳糖不耐的症狀,就說不適合喝牛奶。而且絕大多數中國人的乳糖酶缺乏僅僅是暫時的,只要少量多次飲用,如每次只飲用100克,堅持飲奶三週,乳糖酶一般都能恢復,恢復後就不會再拉肚子了。因此,全世界的人都是適合飲奶的,說中國人不適合飲奶是違背‘食以奶爲先’的客觀現實的。”

“哎,紫經理,他們說嬰兒喝的是母乳,和牛奶不一樣……”記者繼續問道。

“當然不一樣,但他們爲什麼不去檢查一下人奶的成分含量呢?人奶的乳糖含量是7-8%,而牛奶只有4%左右,也就是說人奶的乳糖含量是牛奶的二倍左右,既然喝人奶都沒事,喝牛奶就沒問題了。”紫風接着說道:“至於有極少數人確實對奶製品過敏,但這種毛病也不是中國人才用,西方人同樣也是有的,不過這種人非常的少。”

“至於中國人習慣不喝奶這種說法也是?準確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李白、蘇東坡等著名詩人對乳製品的讚美吧,凡是古代比較興盛的朝代,中國人的牛奶消耗量都是很高的!只是到了前清,日子不好過了,咱們中國人才逐漸不喝奶了。現在咱們又進入了一個盛世,這樣的時代怎麼能不吃乳製品呢?”紫風最後還不忘給自己做廣告。

送走記者之後,紫風還餘怒未消的說道:“也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編造的這種謠言,這不是砸人飯碗嗎?我想多半是賣豆漿的那幫人!他們肯定是眼紅咱們生意好!他們要有本事,就把豆漿買到國外去啊!”

“經理,經理,昨天的那幾個德國佬來了!”秘書急忙忙的跑進來,一臉“肥豬今天來拱我家門”的表情。

“好,我去迎接大客戶……”紫風連忙站起來,一股風的迎了出去。

半小時後,幾個德國佬一邊吃着樣品,一邊滿意的說道:“紫先生,貴公司的產品都非常棒!我們剛纔經過抽樣檢測,發現貴公司的產品不但味道非常正宗,而且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都高於我國自己的產品,也沒有任何汞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添加劑,看來你們果然是非常有良心!”

“當然,當然,這是當然的!威爾先生。”紫風開心的說道:“威爾先生,我們的產品一向都是很有良心的!”他心想暗想:賣給德國佬的產品,都是加了蛋白精的,蛋白質含量能不高嗎?

“嗯,我們希望貴公司的產品一直保持這種水平。我們先在貴公司訂購五萬噸幹奶酪,五萬噸黃油,以及五萬噸奶粉,一年內交貨可以嗎?”叫威爾的德國代表說道。

“威爾先生,沒有問題!完全沒有問題!我們保證按時交貨,質量方面你們完全可以放心,我們完全可以保證每一批產品都是這種水平,我們的質量管理體系是非常完善的!”紫風笑得見眉不見眼。我們的添加劑都是完全按照科學標準投放,絕對沒問題。

等德國人走了之後,他才急吼吼撥通了一個電話:“喂,是星科食品設備公司嗎?我是山麓乳品公司,對,河北真定的山麓乳品。我們公司要擴產,需要上馬三萬噸奶粉生產設備和五萬噸奶酪和黃油的生產設備,對,我要現貨,越快越好!”

很快他又撥通一個電話:“喂,陳氏奶牛場嗎?我是紫風,你們最好趕快擴產,我一年內要增加五十萬噸奶源,你們能解決多少?”

一連打了十幾個電話,聯繫好了上下游的廠家和供貨方,紫風才笑眯眯的放下電話。

“哈哈哈哈,發財了!發財了!肥豬今天來拱我家門……”紫風開心的唱起了小曲。每噸幹奶酪在國內才400元,但是賣給德國人卻是按照歐洲的行情加一成,也就是660元每噸,比國內售價高了一半多。黃油和奶粉價格也同樣如此。

紫風很快又給人事科打了個電話:“對了,老吳,趕快去招人!這麼大的單子,咱們現在的職工不夠用了啊!技術員、工人、後勤都要。嗯,快去,我知道現在到處都要人,咱們把待遇開高點兒就是……”

這批德國人不止是買了“蛋白精”奶製品,還買了大量的“蘇丹紅”醃肉和“蘇丹紅”臘腸。

“啦啦啦,啦啦啦,肥豬今天來拱我家門。你問肥豬哪裡來?他們都是德意志的……”所以山麓公司隔壁的希望肉製品公司高層也在唱起了這首歌。

他們今天也接了一個大單子,十萬噸火腿、醃肉和十萬噸臘腸,讓全公司笑得合不攏嘴。當然,醃肉和臘腸都是加了“蘇丹紅”這種“無害”添加劑,以及一些內銷貨禁用的合成香料的。這些個東西加入香腸、火腿裡面,其色彩自然顯得鮮豔可愛,引人食慾,而且味道特別好,肉質也相當贊。

……………

歐戰的再度開局成爲中國企業的盛宴,各個公私企業都接單子接到手軟了。不但是同盟國來買,協約國同樣來買,雖然協約國沒有被切斷?路運輸,但是很明顯的,一旦轉入戰時體制,他們的物資同樣無法滿足需求,這也是一戰的經驗教訓,要是現在不趕快買,到了真正缺的時候,就不是這個價了。

不過,文德嗣此時並沒關注這些事情,他現在正在出席一個追悼會。

“趙爾豐將軍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文德嗣親自在追悼會上致辭:“……趙爾豐將軍在投奔革命之前,就指揮了平定西藏叛亂的戰役,他在參加革命後,又主持了平定西北的行動,以及安西故地的行動,捍衛了國家的領土完整,爲國家和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趙爾豐將軍的去世,是我國我軍的重大損失……”

沒錯,是陸軍上將趙爾豐的追悼會。按照本位面解放軍的規矩,到了上將這一級,就是終身制職業了,不存在退役一說。也就是說,即使某將軍早就退休了,除非是犯了罪被剝奪,否則這個軍銜會一直保留到死。在二戰爆發的那天,老趙在漢京第一醫院去世,終年九十五歲,也算是壽終正寢。

隨後文德嗣宣佈了中央%軍委的決議,將趙爾豐的靈位移入人民英雄紀念堂,自此永享祭祀。

“文總,巴黎告急……”趙爾豐的追悼會結束後,外交部和國情局就同時送來了一個勁爆的消息。

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95章 首府問題第521章 海軍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勢力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218章 履新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210章 《中日上海條約》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16章 筆廠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438章 逼出來的大西洋公約組織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595章 美國的動作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18章 人生贏家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61章 春宮行動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558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下)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161章 接船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242章 炮灰(下)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617章 天罰(中)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611章 崩潰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4章 寶石第259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15章 動工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262章 唐普的狼獾(下)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下)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9章 動員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86章 基層(中)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663章 應得的報酬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652章 治安戰(2)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256章 放衛星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400章 淘金熱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705章 新局面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
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95章 首府問題第521章 海軍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勢力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218章 履新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210章 《中日上海條約》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16章 筆廠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438章 逼出來的大西洋公約組織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595章 美國的動作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18章 人生贏家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61章 春宮行動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558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下)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161章 接船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242章 炮灰(下)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617章 天罰(中)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611章 崩潰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4章 寶石第259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15章 動工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262章 唐普的狼獾(下)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下)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9章 動員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86章 基層(中)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373章 轉手生意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663章 應得的報酬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652章 治安戰(2)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256章 放衛星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400章 淘金熱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705章 新局面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