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四面楚歌

“想來嶽王爺真是冤枉呀!他老人家一心爲國,到頭來卻落得了那樣的下場,實在是讓咱們大宋的忠臣良將們寒心,更讓老百姓們寒心,聽我祖父說,當年我們北方人聽說岳王爺被殺的消息的時候,好多人都哭得昏厥了過去,而金軍卻額手相慶,高興的跟過年了一般!

這真是親者痛仇者快呀!大宋當年假如不殺嶽王爺的話,想來只要再需幾年時間,便能光復故土,可惜自從嶽王爺他們那幾個大將死的死,罷免的罷免,生生斷送了大好時機,以至於金國纔將中原徹底佔去了!

上一次開禧年間大宋舉兵北伐,可惜韓侂冑韓大人,偌大的聲勢,最終還是沒有能成事,反倒丟掉了性命!

不管怎麼說,有人說韓侂冑是奸臣也好,但是小的以爲,對於爲嶽王爺昭雪一事上,這個韓侂冑就算是做了件天大的好事!還有當初韓侂冑奪去秦檜老兒的王爵,賜名其爲謬醜,也算是大塊人心的一件好事!我覺得不管怎麼說吧!這個韓侂冑是不是個奸相,起碼還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秦虎對於高懷遠的話不以爲意,接口繼續說到。

高懷遠微微點頭,公道自在人心呀!韓侂冑雖爲權相,但是在於這件事上,他還是對韓侂冑懷有好感的,看來天下和他一樣看法的人決不在少數,這就是民心!

可惜的是韓侂冑錯誤的估計了形勢,更是用人不當,加上準備不足,以至於在錯誤時間,錯誤地點,又用了錯誤的人,才導致開禧北伐的巨大失敗,以至於連他自己的性命也搭了進去,白白耗費了南宋多年積存下來的實力,要不然的話,南宋現在也不至於只能和金國打成膠着戰,而無力反攻入金國境內。

“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正以其始則唱邪謀以誤國,中則挾虜勢以要君,……而末流之弊,遺君後親,至於如此之極也,死後落得一個謬醜的名聲,也算是實至名歸了吧!

韓相對於嶽王和秦檜之事,確實做的不錯,這一點令人敬佩!只是他過於急功近利了一些,才導致之後的慘禍,令人扼腕呀!”高懷遠不由得也大發感慨到,並且引用了古人對秦檜的評價。

“對了少爺,小的聽說一件事,說出來恐怕你們聽了會氣炸了肺了!小的前兩天在城裡聽說,當今朝中紅人右相史彌遠史樞密使大人,居然在想辦法爲秦檜正名,試圖想將秦檜老兒再捧出來,真是氣煞我也!孃的要是讓小爺見到這廝的話,定要將其一拳打翻,打他個筋斷骨頭折不可!明明現在天下人都把秦檜老兒狠到了極點了,而這廝居然還想弄這個,豈不讓天下人寒心嗎?”賈奇忽然接口說道。

高懷遠等人一聽,果真氣了個七竅生煙,紛紛破口大罵了起來,而高懷遠當然知道史彌遠是何人了,這廝可是現在朝中一手遮天的人物,南宋奸臣之中,雖然奸相錄裡面沒有這廝,但是這廝實質上在當權的年間,對南宋的貽害算是最嚴重的一個了,可以說對於南宋的最終覆滅要承擔非常重要的責任。

而他以前從老爹高建那裡也聽說過,史彌遠也是個聰明人,自己往往不出來直接害人,卻始終掌握着朝中的言路,算是一個超級大陰人,這廝爲秦檜翻案,恐怕爲的並非是他同情或者喜歡秦檜,而是有更深的層次。

像這樣想爲秦檜翻案的人,說起來後世也有不少人,即便遠在他前世生活的二十一世紀,照樣有一幫無良的所謂史學家,還在爲秦檜這個大漢奸翻案,現在出一個史彌遠也不算奇怪。

高懷遠拿着一支羽箭,手頭上一用力,便將這根硬木製成的羽箭給折成了兩段,暗罵一聲“狗賊!”但是生氣也沒辦法,畢竟史彌遠是現在南宋一手遮天的權臣,他現在一個掛名無職的小小九品保義郎,又能拿他如何呢?

“大家住口!記住禍從口出,現在史彌遠可是咱們大宋朝中紅的發紫的人物,權勢熏天,你們這些話在我們之間說說還可以,但是絕不得在外人面前說起這件事,更不能漫罵這廝,否則的話,一旦遇上居心叵測的人的話,隨便告到官府,恐怕到時候我們臥虎莊便會被官軍給掃平了!

不要把我這些話給忘了,我們現在絕對惹不起那種人物,如果只圖嘴巴上的一時之快的話,惹來殺身之禍,實爲不智之舉,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就成,對於這種我們管不了的事情,還是少說爲妙!”高懷遠忽然心生警惕,然後立即開口攔下了正在破口大罵史彌遠的衆人,對他們吩咐到。

衆人看到高懷遠說的鄭重,於是紛紛住嘴,不再繼續罵下去,而且想想高懷遠說的也不錯,這麼罵上一番,雖然嘴上痛快,但是卻起不到一點作用,一旦傳出去的話,還只會給高懷遠惹來麻煩,招至無妄之災,那樣的話,就實在對不起高懷遠了!所以大家紛紛點頭,答應了下來,不再提起這個事情了。

繞過這個話題不說,高懷遠又把話題扯回到了弓弩上面,開口對衆人說道:“武者,不單單是孔武有力,俗話說的好,弓馬嫺熟,這個射藝上大家要下苦功夫,不要只忙着習練刀槍功夫,忽視了射藝!

我大宋自立國以來,便失去產馬之地,而且周邊強敵環伺,而這些強鄰們大多以騎兵爲主,歷代戰爭步軍對騎兵都處於劣勢,而唯一能與之相抗的也只有弓弩,所以宋軍一般對弓弩兵十分重視,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所以大家也應該勤習射藝,一旦用時可上陣殺敵!

眼下我們雖然有了弓,但是箭術卻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一定的程度,而且那些強鄰們不少都是遊牧民族,從小就以弓箭爲伴,單論射藝,我們還是不能佔到便宜,而且宋人大多並不會射箭,臨時習練根本不精,所以弩是我們宋人最大的優勢。

現在我們光能制弓還不夠,秦虎以後還要想辦法,製作一些弩出來,這些東西我們都要有,而且還要精良!”高懷遠接着說道。

秦虎有些看不透這個高懷遠了,按理說現在高懷遠已經不在軍中,而且現在他已經是個相當有錢的富戶了,不應該如此沉迷於軍中之時了纔對,可是高懷遠似乎有意的在培養一批自己的力量,這就有點奇怪了!

可是想到這裡,秦虎立即打消了自己的這個念頭,現在他的命運已經和高懷遠綁在了一起,不管高懷遠想要做什麼,自己都要跟着他走到底了,現在他想要在臥虎莊立足,就要拿出一些真本事才行。

於是他立即躬身達到:“少爺放心,這件事就交給小的辦好了!只是弩臂弩身好說,小的可以請周管事(周老五)他們幫忙一起做,但是弩機就製作起來比較麻煩一些,以前小的制弩不多,弩機要請專人打造,不易獲取,還請少爺安排一下,要請鐵作幫忙,製作弩機才行!”

“這個好說,莊子裡面的資源只要你需要大可調用,這件事讓周昊協同你一起辦!現在也不着急,先以兩石弩爲起點,一步一步來!還有我們在軍前也看到了牀子弩的威力,雖然不見得要做,但是最好也能摸索一下,看看能不能改進一下,儘可能的輕一些,運輸方便一些!這些事情你負責好了,必要的時候,我可以調給你一些人手,專門成立一個弓弩坊,負責這個事情!”高懷遠點頭答應到。

“少爺,如果說起弩的話,小的倒是喜歡軍中所用的那種神臂弩,所有弩兵之中,持有的機弩就數這種神臂弩最爲厲害,三百步之外奪人性命,令人防不勝防,即便身披重鎧,也難逃一死,要是我們也能造出神臂弩的話,那就爽到天上了!看看誰敢惹咱們,一箭便要了他的性命!哼哼!”一提起弩,趙同便來了興致,他以前跟高懷遠在軍中效命的時候,便是個弓弩兵的隊正,比較熟悉各種弩的性能。

高懷遠當然也知道神臂弩這種東西,而且也很是佩服宋人工匠們的智慧,用簡單的材料,便製成這樣厲害的強弩,真是不易呀!

“確實不錯,如果制弩的話,還是神臂弩最好,這種機弩小的在沈括沈大人所著的《夢溪筆談》裡面便有記載,而且神宗年間所著的《武經總要》裡面也單獨有述,此弩以山桑木爲臂,檀木爲身,麻爲弦,鐵爲膛,鋼爲機,輕巧堅固,射程極遠,後來在韓世忠韓元帥手中還被改進過,射程更遠,也就是現在軍中所用的神臂弩,確實厲害的緊,就是不知道秦大哥能不能也造出這樣的神臂弩,我們要是能有這種東西的話,還真是不怕什麼人了!”賈奇又開始搬弄他從書上學到的東西,搖頭晃腦的對衆人說道。

秦虎搖頭道:“神臂弩我也知道,以前跟着金軍打仗的時候,最怕遇上的就是宋軍之中的神臂弩或者是牀子弩,只是沒見過這東西,要是有一把實物的話,我可以試着看能不能仿製出來,我會造的弩也就是一般的木弩,遠沒有神臂弩厲害!”

高懷遠略微想了一下,便點頭對秦虎保證道:“這個你不必擔心,我想辦法給你弄來兩三把神臂弩回來,供你參考一下,這件事交給我好了!”

衆人邊說邊朝莊子方向返回,那些獵犬們興奮的跟着他們跑前跑後,這樣的出獵對於它們來說,也是件放鬆的事情,所以獵犬們也都很興奮。

對於牀子弩的事情,高懷遠不過隨口提了一下,在他看來,冷兵器發展到這個時期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巔峰,想要利用物理力量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已經發展餘地不大,而且牀子弩即便威力巨大,但是卻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弱點,比如笨重異常,運輸不便;發射的時候需要操作人員過多,裝填耗時耗力,瞄準更是不易,等等缺點,並非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而以這個時代的科技發展,火藥漸漸的將成爲戰場的主宰,最終他要的還是那些威力巨大的火器,而且以他目前擁有的各種資源,已經基本上具備了試製這種武器的可能了,畢竟最原始的火炮,現在已經出現,南宋初年安德陳規便發明了竹子製成的竹火槍,身管火器的雛形已經出現,所以高懷遠自信,只要自己動手,很短時間之內,便能初步試製出屬於自己也是這個世上第一種金屬火炮來,到時候有了這個,他還真是不怕什麼人了!

高懷遠一邊在心裡面整理着有關火藥應用方面的信息,盤算着什麼時候開始正式將他的計劃付諸實施,一邊合計着到底用火藥製造一些什麼類型的火器,用什麼類型的火器纔能有效阻止可怕的蒙古騎兵的進攻,衆人就這麼返回了臥虎莊之中。

對於目前他手中的這種望遠鏡,高懷遠還是不甚滿意,畢竟在他看來透明度還行的玻璃,依舊達不到光學玻璃的那種純度,影像成像也不是很清楚,還有就是眼下他最好的望遠鏡,放大倍率也不過大約只有三倍左右,作用還是有限,鏡片的生產工藝不夠成熟,等等原因使他的望遠鏡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不過高懷遠也沒放棄,決定另闢蹊徑,一邊繼續使用玻璃進行試製,另外派人去市面上尋購天然無色水晶作爲替代品,用人工研磨鏡片,替代玻璃使用,這樣便可以很好的控制鏡片的生產,反正他手裡面還有首飾匠閒着沒事,不能讓他天天跟着石匠們鑿石頭吧!

這麼一來,工藝上要複雜一些,而且成本會提高很多,但是高懷遠現在不差錢,這點小錢還是花得起的,加上水晶在市面上也不算是稀缺貨,中國出產水晶的地方還是不少的,質量好的無色透明水晶還是可以蒐購到不少,唯一可惜的是水晶的著名產地海州(連雲港東海縣)眼下貌似是金國所佔,要不然的話,派人去哪兒搞一些水晶開採,也是發大財的事情。

不過萬事都有意外之說,不久機會來真是來了,就在高懷遠還琢磨這個事情的時候,不久也就是次年嘉定十二年海州便復歸南宋,真就又有了這個機會,不過這個水晶的問題,很快還是花錢解決掉了,也給臥虎莊倆精通珠寶雕琢的工匠找了事情幹,兩個人整日開始琢磨起了水晶鏡片,爲高懷遠想辦法制造望遠鏡的鏡片。

除了忙活這些事情之外,高懷遠這半年多的時間裡,同時還在關注着北方的蒙古人的動靜,他甚至不惜重金,去搜羅有關蒙古人的一切信息,歸攏起來之後,不近越發憂心忡忡了起來。

這邊金國皇帝金宣宗完顏珣吃飽了撐得沒事幹,一個勁的調動所有資源在四川、西京路一帶對南宋發動猛攻,壓根沒想着去和蒙古人對着幹,可人家成吉思汗可沒閒着,也就是在金軍二次進攻棗陽的時候,卻在金國北方再一次發兵金國,以木華黎爲首,出動數萬馬步軍,勢如破竹一般的拿下了金國的山西太原、汾州、絳州、平陽(臨汾)等地,幾乎將大半個山西都給搶了過去,可是金宣宗完顏珣居然尤不知死的還在和南宋糾纏不休。

順道高懷遠還打聽到了一個消息,就是原來嘉定十一年初的三月間,西夏還派出使臣,試圖和金國議和,兩國重新修好罷兵,這也算是西夏党項人有點明白過來的表現,畢竟西夏國依附蒙古人之後,連年征戰,得不償失導致國力日衰,西夏國神宗李遵頊似乎看出這麼下去不是辦法,於是便起用主張聯金抗蒙的秘書監蘇寅孫爲樞密都承旨。三月,欲與金議和,致倌金保安、綏德、葭州守臣,商請恢復邊地互市,停止兩國的惡交,修復兩國關係,修生養性共謀抵抗蒙古的成吉思汗大軍。

這對於金國來說可算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了吧!可是沒成想金主完顏珣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豬頭皇帝,居然二話沒說,便一口回絕,還聲稱要討滅西夏國,這一下倒好,白白放棄了一個金國最後苟活下去的機會。

而西夏國的神宗李遵頊一看金主完顏珣這樣的態度,得了!既然你不答應,還想接着跟西夏過不去,那麼也好,現在你金國不是牛叉嗎?北邊和蒙古國對着幹,南邊你找南宋的麻煩,現在估計你也忙不過來,我也給你繼續來一傢伙吧!

結果是西夏國這邊議和不成之後,立即便翻臉不認人,繼續發兵攻打金國,這下倒好,金國成了衆矢之的,周圍就這仨國家,他同時打過來完了!順道還要討伐山東諸地的紅襖軍,整個金國可以說是四面楚歌,外圍幾乎沒有地方不打仗了!

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214章 傷第15章 李璮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34章 三溪口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73章 親情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32章 惦記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75章 對簿公堂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282章 受挫第24章 激戰第121章 就擒第84章 慘烈搏殺第27章 勸慰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13章 命中貴人第13章 命中貴人第58章 翹班驚遇第56章 *第341章 渡口第93章 秋季比武第72章 海州告急第343章 突擊第12章 隘口禦敵第368章 吸毒第30章 兄弟相會第47章 惡鬥第199章 北進第151章 入地有門第16章 賜刀第105章 決勝4第179章 捷報頻傳2第82章 爲難第94章 不拘小節第317章 春色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336章 警示第113章 生死籤第44章 如何處置第67章 千里眼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333章 漢奸第7章 遇襲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25章 啓動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236章 定策第30章 交鋒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9章 平章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34章 意在秦鳳第22章 抗旨第21章 憤怒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36章 悔第235章 會師第57章 決死抗擊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12章 拜師第43章 殺俘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158章 和談第12章 隘口禦敵第324章 朝議第26章 收僕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89章 懲罰行動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98章 死人復生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5章 李璮第38章 敗招第207章 決死第39章 整頓第20章 名儒(上)第336章 警示第329章 孛魯第87章 查賬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78章 論辯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6章 臨潁會戰2
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214章 傷第15章 李璮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34章 三溪口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73章 親情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32章 惦記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75章 對簿公堂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282章 受挫第24章 激戰第121章 就擒第84章 慘烈搏殺第27章 勸慰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13章 命中貴人第13章 命中貴人第58章 翹班驚遇第56章 *第341章 渡口第93章 秋季比武第72章 海州告急第343章 突擊第12章 隘口禦敵第368章 吸毒第30章 兄弟相會第47章 惡鬥第199章 北進第151章 入地有門第16章 賜刀第105章 決勝4第179章 捷報頻傳2第82章 爲難第94章 不拘小節第317章 春色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336章 警示第113章 生死籤第44章 如何處置第67章 千里眼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333章 漢奸第7章 遇襲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25章 啓動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236章 定策第30章 交鋒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9章 平章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34章 意在秦鳳第22章 抗旨第21章 憤怒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36章 悔第235章 會師第57章 決死抗擊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12章 拜師第43章 殺俘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158章 和談第12章 隘口禦敵第324章 朝議第26章 收僕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89章 懲罰行動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98章 死人復生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5章 李璮第38章 敗招第207章 決死第39章 整頓第20章 名儒(上)第336章 警示第329章 孛魯第87章 查賬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78章 論辯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6章 臨潁會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