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厲兵秣馬

高懷遠點點頭道:&此時恐怕外面想的太過簡單了一些,李全已經料定我們不會輕易殺害他的妻兒,故此纔敢如此強硬,今日他不但沒有開城投降,反倒加強了城牆上御守的兵力,還派兵出城偷襲我們派出喊話勸降的人馬,說明他根本無意獻城投降了!

而我們現在情況並不樂觀,我們眼下兵力尚且沒有他的兵力多,即便我們全部都爲精銳兵馬,想要一舉攻克楚州城也很難,李全也看到了這一點,覺得於我們有一拼之力,故此纔會不顧他妻兒的性命,做出決一死戰的架勢,一旦他下定了決心的話,以他的實力,卻有於我等放手一搏的實力,這一仗搞不好可能成爲持久戰,故此我們不能有一絲馬虎,必須要先切斷楚州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援軍,諸位也都收起輕視之心吧!這一仗搞不好可能會是一場硬仗,勝則大功告成,敗則功虧一簣!

諸將一聽也都肅然,於是紛紛收起了心中的樂觀,開始重視起了眼下的戰局起來,分析一下高懷遠所說,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李全既然已經知道他老婆孩子已經被宋軍所獲,還加強御守,派兵出城襲擾宋軍,說明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繼續幹下去了,那麼以少擊多這一仗就真的難辦了。

&再傳我將令,加派六道硬探,嚴密監視楚州城周邊情況,城下每隔一里之處,伏一伍暗哨,監控城中動向,一旦現城中出兵的話,立即來報!既然他李全不降,那麼我們就和他手底下見見真章好了!高懷遠接着下令到。

宋軍之中頓時又一次熱鬧了起來,整個宋軍移師於城西方向,背靠洪澤湖,重新紮住了大營,一架架從寶應城運來的拋車隨即在楚州城西被重新組裝在了一起,過萬兵卒一起動手,加固營壘,開挖營壕,佈設鹿角、撒佈鐵蒺藜,安置拒馬,一輛輛大車被送至營壘一側,構築起了堅固的大營,一天下來,宋軍便完成了大營的構築。

如此安排固然自有高懷遠的道理,現在他兵力不足以包圍楚州城,只能集兵一處,攻打楚州一面城牆,楚州南門雖然寬敞,但是卻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水道過於密集,不適合大軍展開攻擊,而且還不利於防禦,一旦李全瞅機會派兵出城偷襲的話,那麼很容易被李全所乘。

而大營紮在城西,則少了一層顧慮,在王泉水軍控制了洪澤湖之後,已經將湖中李全水軍殘部剿滅,又獲各色戰船十多條,現在水軍戰船比出徵的時候擴充了近一倍,而且獲得了洪澤湖四周漁民的支持,如此一來,就不怕李全在背後偷襲了。

另外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淮河已經不似當年的淮河了,以前淮河水勢平穩,很少有水災,但是百年之前,宋金兩國交戰,曾經扒開過黃河抵擋金軍南下追擊宋軍,而黃河決口之後奪淮河入海,後來雖然改道,但是三十多年前,黃河在陽武又一次決口,奔騰的黃河水奔流而下,直衝淮河平原,再一次造成淮河流域洪水氾濫,而金國統治者想以水代兵,以河水侵襲南宋,故此不管黃河決口,以至於黃河水只能奪淮河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規模水災,黃河裹挾來的巨量泥沙也改變了淮河故道,使淮河河底擡高,時不時的會洪水,連洪澤湖當年也只是一個淺水小湖,黃河改道之後,變成了大湖。

楚州這百年之間多次受過水淹,城南之地又比較低窪,高懷遠在巡查過地勢之後,現城南絕非築營的好地方,要是李全萬一喪心病狂之下,掘開城北的淮河河堤的話,洪水奔流直下,楚州就會成爲澤國,城南定會被大水所淹沒,故此高懷遠現這個問題之後,便立即重新選擇城西安營紮寨,省得一不小心被李全給陰了。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懷遠來楚州城外之後,得到了一個城中細作送出的密報,那就是楚州城雖然十分堅固,但是卻有一個隱患,因爲幾年前這裡曾經遭遇洪水,楚州城西面城牆被洪水浸泡時間過長,生過小範圍的崩塌,而李全控制了楚州城之後,雖然進行過修復,按時當初洪水卻傷了城牆的根基,以至於這段城牆成了楚州城城牆最爲薄弱之處。

攻打堅城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可以集中大批拋石車連續猛轟城牆薄弱之處,便可以轟塌城牆,百年之前金兵南下之時,就常用這種辦法攻克宋軍城池,可以說是屢試不爽,得此密報,纔是高懷遠選擇攻擊城西的主要原因。

待到高懷遠重新再城西構築起了完善的大營,天色也已經黑了下來,高懷遠親自在營中巡查了一番,見到諸軍兵將軍紀很是嚴明,劉大勇構築的營壘也十分妥善,整個營壘構築的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入夜之後除了巡營的官兵盡職的在營中巡視之外,其餘的兵馬該休息的也已經吃過飯之後早早歇下,整個大營變得開始安靜了下來,唯有匠作營那邊還在閃爍着燈火的光線,一片喧鬧之聲。

高懷遠走入匠作營巡視了一下,這裡集中了隨軍的工匠,又調集了大批諸軍之中的會木工活的輔兵,正在利用附近砍伐來的木材,就地加緊趕造各種攻城器械,畢竟攻打楚州不同於攻打寶應城,雖然現在他們拋車不少,但是數量還是不足以給楚州城造成太大的威壓,故此高懷遠到了這裡,便着令匠作營開始繼續趕製各種器械。

有了寶應縣城的經驗之後,現在工匠們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回回炮的製作方法,一切進行的很是有條不紊,何況這東西建造起來,只要知道結構,倒也簡單的很,更不講什麼美觀不美觀,只要結實就行,故此木匠們在建造的時候,連原木上的樹皮都懶得剝掉,直接開榫打卯進行組合,然後以鐵釘釘牢,再加上鐵箍加固,十幾個人很快就能造出一架,實在是沒多大的技術含量,何況這裡雖然缺少石頭,但是配重之物並不一定需要石頭才行,配重的吊箱裡面屯上沙土只要分量夠足,一樣的用。

只是石頭問題倒是個難題,幾百架拋車一旦投入使用,射的砲石數量是十分驚人的,單單憑藉燒製泥彈也不行,這次他們主要攻擊的是城牆,泥彈的威力怎麼也沒有石頭厲害,故此高懷遠在四周巡視的時候,就着令諸軍開始在周邊收攏各種石頭,充做砲石使用。

爲了解決砲石的供應,大軍到來的時候,黃嚴還強徵了幾個村子之中的大戶人家的房子,以軍需爲由,將這些大戶人家的房子給扒掉了,這些大戶人家當年都是有錢的很,房屋基石都是採購的大青石抑或是大理石,分量很足,而且這些大戶人家這些年因爲兵禍能遷走的早已遷走,沒遷走的也因爲這次宋軍來攻打楚州,提前走避了,連個招呼也不用給他們打,直接就被黃嚴派兵給扒掉了。

這才解決了一部分砲石的問題,加上採自周邊的石頭,支撐十天八天的猛轟倒也問題不大。

看罷了源源不斷製成的回回炮被運送出大營,並且陳佈於楚州城外之後,高懷遠開始又有信心了,楚州城乃他必得之城,李全投降最好,不投降的話,就拿楚州城練兵也不錯,經過楚州血戰之後,這次來的兵將就都成了驍勇之軍了,以後有這批種子兵將之後,對於強軍來說,將會大有裨益。

高懷遠巡視至轅門,駐足朝楚州城望去,夜色之中楚州城如同一頭怪獸一般,盤踞在宋軍大營之前,城牆之上燈火通明人影綽綽,似乎比白天更加強了守備,看來李全果真是鐵了心要據守楚州城,和他所率宋軍一較高下了。

&來吧,讓我也見識見識你李全的厲害吧!到底誰纔是一代名將,只看這一戰的結果了!高懷遠默默的在心中念道。

李全也確實不是泛泛之輩,他下定了決心之後,便開始全力投入到了備戰之中,先是用計將城中部將的妻兒軟禁起來成爲了質子,這一招可算是一個毒計,令本來軍心離散的將官們不得不聽他的吩咐,接着在城中派人抓捕宋軍的細作,並且要求城中壯丁出丁幫着守軍運送各種滾木礌石、箭矢等御守之物,協助他防守城池。

同時李全還將那些歸附於他的雜牌兵馬全部打散,重新整編,並且將四門關鍵要害之處都交給他的嫡系兵馬來進行守禦,並且抽調兵將,沿街巡邏,嚴防城中有宋軍的奸細趁機作亂,宣佈城中戒嚴,不得老百姓隨意上街,就連軍中的人,也被勒令沒有正當理由,決不許到街上閒逛,甚至不許諸軍的頭領相互走動,以防他們私下裡串通,如此一來,便大大減少了軍中有人大批反水的可能性。

第99章 漁翁之利第56章 *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68章 狼口脫險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50章 中華肥皂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47章 逐出軍中第24章 激戰第16章 烈火第199章 北進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15章 後事第56章 *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8章 殺威棒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4章 祭奠名將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246章 回回炮第301章 殤第68章 意外第61章 壞消息(上)第320章 軍紀第77章 幕賓第5章 山東李全第53章 哪根蔥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63章 問計(下)第246章 回回炮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65章 狩獵第66章 狼羣第67章 集結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114章 愚弄第1章 亡金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338章 殿後第358章 被圍第124章 夜襲第180章 餘太醫第151章 亂戰1第303章 小勝第39章 暗算第91章 圈錢第15章 班師返朝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99章 真相大白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97章 揮師南下第103章 決勝2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03章 惺惺相惜第90章 讒言第8章 離任第68章 狼口脫險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259章 強渡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章 兩強相遇第19章 冗兵屯田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97章 人贓俱獲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126章 攤牌第22章 好事(上)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17章 烏龍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48章 靳黑虎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106章 擴張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334章 御河第100章 兵至白水第88章 人選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21章 暗鬥(上)第114章 突圍失敗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76章 親事黃了第23章 威逼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34章 宮門之屠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63章 平地驚雷
第99章 漁翁之利第56章 *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68章 狼口脫險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50章 中華肥皂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47章 逐出軍中第24章 激戰第16章 烈火第199章 北進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15章 後事第56章 *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8章 殺威棒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4章 祭奠名將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246章 回回炮第301章 殤第68章 意外第61章 壞消息(上)第320章 軍紀第77章 幕賓第5章 山東李全第53章 哪根蔥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63章 問計(下)第246章 回回炮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65章 狩獵第66章 狼羣第67章 集結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114章 愚弄第1章 亡金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338章 殿後第358章 被圍第124章 夜襲第180章 餘太醫第151章 亂戰1第303章 小勝第39章 暗算第91章 圈錢第15章 班師返朝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99章 真相大白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97章 揮師南下第103章 決勝2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03章 惺惺相惜第90章 讒言第8章 離任第68章 狼口脫險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259章 強渡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章 兩強相遇第19章 冗兵屯田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97章 人贓俱獲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126章 攤牌第22章 好事(上)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17章 烏龍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48章 靳黑虎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106章 擴張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334章 御河第100章 兵至白水第88章 人選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21章 暗鬥(上)第114章 突圍失敗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76章 親事黃了第23章 威逼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34章 宮門之屠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63章 平地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