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先禮後兵

但是在由誰提出趙範來充當淮東制置使這件事上,紀先成卻耍了滑頭,他故意提出一個不受鄭清之待見的官員,卻將趙範推給了真德秀來提名,而趙昀到時候爲了平衡鄭清之和高懷遠之間的關係上,肯定會選擇真德秀提出的人選,所以在高懷遠打李全的時候,趙範的未來就已經基本上確定下來了。?

於是一切就順理成章,趙範被授命爲新任的淮東制置使,同時兼任知楚州知府,而這次因爲徐晞稷配合高懷遠剿滅李全,立下了不小功勞,讓趙昀對他的印象頗爲改觀,加上高懷遠在奏捷文書上,也力陳了徐晞稷這次的所作所爲,於是趙昀索性又提拔了徐晞稷,讓徐晞稷到徐州去任職,當了個徐州知府。?

反正徐州也是個不容易管的地方,這裡只要宋金開戰,就定是首當其衝的地方,朝中也沒有幾個人和徐晞稷爭這個,剛好他也姓徐,去知徐州也算是回家了,所以徐晞稷知徐州這件事也沒有人表示反對。?

至此,高懷遠暗中操縱的事情,基本上都按照計劃實施,淮東有趙範和徐晞稷在,只要他們按照高懷遠當初的佈置推行,應該很快就能穩定住淮東的局勢了。?

至於疏浚運河的這件事,朝中爭議比較大,但是趙昀最終還是同意了高懷遠的意見,利用現有的人力,開始這項工程,但是在規模上,還是給了鄭清之一些面子,在工程量上,給予了一定的限制,資金上也減少了一些撥給,沒有完全按照高懷遠的意見,只疏通主要的河道。?

不過這件事影響也不算太大,高懷遠的基本目的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以後假如北上光復中原的話,只要主要的運河河道能通行大船,那麼在後勤運輸上面就基本上不會出現太大的麻煩了。?

不過這些事情定下來之後的沒幾天時間,鄭清之便跑到了趙昀哪兒告狀,說聖旨未到徐州,高懷遠便擅自發兵北上,如此之舉,乃是儹越,要求趙昀下旨處罰高懷遠。?

趙昀聽聞之後,微微有些不太高興,但是自己仔細一想,當初送高懷遠出征的時候,自己曾經對高懷遠說過,到淮東之後,讓他便宜行事,而且兵家之事,猶豫不得,高懷遠這麼做也不算什麼過錯,於是這件事也就被趙昀按了下來,沒有再讓鄭清之揪住不放,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些事情雖然高懷遠在前往濟南府的路上,但是因爲有賈奇這個特務頭子在臨安城裡面坐鎮,加上紀先成這個超級內線在朝中爲官,所以大致上通過信鴿的來往,高懷遠也都有所瞭解。?

對於鄭清之的表現,他一笑置之,他現在已經很瞭解鄭清之的想法了,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爲在史彌遠倒臺之後,他越過鄭清之直接舉薦真德秀等一批大臣這件事上,得罪了鄭清之,讓鄭清之少賣了一些大人情,而且請真德秀入京當左相嚴重削弱了鄭清之在朝中的權利,讓鄭清之很不爽,鄭清之報復他也在所難免,何況鄭清之代表着一大批文官的想法,不願意看到他這個武將出身的大臣掌握太多權利,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高懷遠也不去和他計較,只是讓賈奇在臨安城盯緊了鄭清之,省的這個傢伙又給他使絆子。?

而對於其它的事情,高懷遠都表示滿意,起碼真德秀這個人不錯,於公於私這次都幫了他的忙,說明眼下他在朝中根基很穩,暫時不用去考慮會對於京東的政策會發生大變,他便可以放心大膽的在京東放手一搏了。?

當他到了濟南府之後,彭義斌雖然身體不便,但是還是讓人擡着,親自帶着部下出城相迎,場面也十分隆重,絲毫沒有表現出對朝廷兵馬的到來有什麼戒心,這一點讓高懷遠很是滿意,他之所以派趙府堂先行到濟南府,就是想先試探一下彭義斌的心思,眼下從趙府堂派人送回來的消息上來看,彭義斌對於他們來這裡的這件事上,是持着歡迎的態度的。?

所以高懷遠就不必擔心,在這裡會因爲彭義斌的不配合,造成他戰略上的被動,甚至是遭到背叛以至於讓他腹背受敵了。?

對於趙府堂主動要求鎮守恩州,高懷遠也表示支持,因爲眼下戰線不在濟南府,而是在冀州和恩州一線,趙府堂假若到了這裡之後,賴在濟南府不朝前走的話,難免會被彭義斌所部恥笑,所以趙府堂這一步走的很是正確。?

讓彭義斌喜出望外的是這次高懷遠所率主力宋軍,果真是威武異常,基本上和他先前所見的護聖軍精銳程度相差無幾,他不太明白宋軍爲何忽然間變得如此精幹,但是從這個年輕的京東招討使高將軍身上,他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這兩年以來,他也不斷聽聞京中之事,所以深知高懷遠現在在大宋朝野之中的勢頭那是如日中天,他能成功發動兵變,將根深蒂固的史彌遠一黨一舉從臨安朝中拔出,就說明此人並非是個浪得虛名之士,特別是這次他領兵征討李全,以少擊多,短短數月時間,便將李全連根拔起,徹底掃平了李全所部,要是沒點本事的話,是絕不可能的。?

所以彭義斌雖然看到高懷遠年紀很輕,但是卻一點也不敢小看於他,見到高懷遠之後,表現的十分恭謹,而高懷遠看到彭義斌帶傷出來迎接他,也當即下馬,走到彭義斌面前,連聲道謝,並且攔住彭義斌,不許彭義斌下地施禮,顯得十分客氣,絲毫沒有因爲他身份地位崇高,而顯出一點的傲慢之色。?

這麼做讓彭義斌和他的手下的人都很是滿意,各個心道這個姓高的果真是個聰明人,起碼並不像一般的朝廷官員那樣傲慢無禮,根本不把他們這些義軍放在眼裡,僅憑這一點,就給這些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彭義斌再次在城中設宴款待高懷遠,但是他的邀請剛剛提出來,便被高懷遠婉言回絕了。?

彭將軍莫要客氣,眼下戰事要緊,尚不是飲酒作樂之時,我等還是以如何退敵爲重,這等俗禮就免了吧!不瞞彭將軍你們,高某出兵之前,就在軍中下了禁酒令,凡是飲酒作樂者輕則脊杖,重者處斬,假如我要是領頭違背的話,豈不等於自食其言了嗎?簡單吃些飯菜,我們還是商議退敵之事吧!高懷遠很很客氣的對彭義斌婉拒道。?

彭義斌等人這才相信,原來早幾天來的趙府堂他們所言非虛,這個高大人果真是個治軍甚嚴之人,連他也自覺遵守軍紀,如此以身作則,宋軍軍紀想不嚴明恐怕都難。?

而一支軍隊若想無敵於天下,旁的不說,最起碼的就是軍紀嚴明這一條必須做到,唯有軍中將士做到令行禁止之後,軍隊纔有戰鬥力,這個道理很淺顯,但是真正能做到之人卻少之又少,彭義斌捫心自問,自己就絕對做不到這一點,要不然的話,他眼下也不會在蒙古大軍面前敗的如此之慘了。?

於是彭義斌連連讚許高懷遠的治軍之法,也不再多客氣,上了一些簡單的飯食,供高懷遠等人吃過,便商議起來了如何解冀州之圍的辦法來。?

高懷遠詳細瞭解了有關蒙古大軍的情況,側重瞭解了蒙古軍的戰力還有他們所常用的戰術,彭義斌也毫不隱瞞的詳細進行了答覆。?

聽罷之後,高懷遠確信蒙古軍確實如同他所料的那樣,難以對付,假如他們硬碰硬的話,他這次所率大軍倒還真的不一定就是蒙古軍的對手。?

但是因爲他提前預知遲早和蒙古人會有交鋒,故此高懷遠這些年以來,早就開始仔細研究如何對付蒙古大軍的戰法,提前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這次前來支援彭義斌,他已經是心中有數了。?

故此高懷遠聽罷了彭義斌的介紹之後,只是微微點頭,卻並未表現出任何緊張或者擔憂的神態。?

諸位不必擔心,既然本官敢來,就不怕那孛魯的蒙古大軍!不過此事倒是並非小事,本官畢竟乃是代表着朝廷而來,情況和以前有所不同,此事幹繫着兩國交兵之事,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所以本官要先禮後兵,告知孛魯,京東現如今乃我大宋之地,並非金國之地,請他速速退兵,以免令兩國交惡!假如孛魯一意孤行,繼續包圍冀州城的話,到時候就休怪我們大宋對他們不客氣了!高懷遠眼下坐在大堂的首座,對下面的彭義斌一衆說道。?

彭義斌不敢說不行,但是他還是說道:蒙古人蠻橫無理,根本不管這些,他們明知我彭某早已歸服朝廷,卻還是領兵前來,高大人恐怕難以勸服他們主動退兵!?

高懷遠點點頭道:本官也這麼以爲,但是畢竟這件事事關兩國交兵,我等必須仁至義盡,假如孛魯一意孤行,那我朝也可以在道義上站穩腳跟,到時候再發兵與之決戰,也爲時不晚!?

衆人看到高懷遠決意要先禮後兵,於是也都不再多說,以前這裡是彭義斌最大,但是現在高懷遠可是朝中樞密使,地位高出這裡任何人都許多,這裡也只有他說了算了。?

於是高懷遠在和衆人商議了一番之後,便派出信使,持他的親筆信先行前往冀州城外,找孛魯送信,以大宋朝廷的名義,讓孛魯速速退兵。?

同時他令大軍在濟南府稍事休整一下,隨時做好出徵的準備,還將隨行攜帶來的部分糧秣,交給了彭義斌,以解彭義斌現在的燃眉之急,畢竟彭義斌這裡窮的厲害,打了幾個月時間,以前徵集的糧秣基本上都消耗的差不多了,而高懷遠的到來,正好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要不然的話,彭義斌立即就會出現糧秣短缺的情況了。?

對於朝廷官軍如此大方調撥糧草給他們使用,彭義斌軍中將士也頗爲感激,從這一點上,他們可以看出這次朝廷派兵來幫他們,是出自誠心實意的,如此一來,讓彭義斌的麾下兵將們的士氣,再一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私下裡不少將士議論這件事,都覺得腰桿硬朗了許多,摩拳擦掌的磨刀霍霍,準備跟着朝廷的大軍好好的跟蒙古大軍幹上一場,一雪前恥。?

但是不待高懷遠在濟南府坐穩屁股,恩州方面倒是出了大事,也就在高懷遠到達濟南府的當天晚上,高懷遠便收到了恩州城送回來的急報。?

第162章 還師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287章 策反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21章 暗鬥(上)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22章 不過如此第38章 破軍第29章 單挑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129章 猛火油櫃第65章 壽宴(上)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76章 疑兵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43章 代理商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349章 倉惶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58章 應諾第321章 權利第288章 夜襲第98章 叛軍軍師第252章 總攻第11章 奇怪老者第68章 意外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90章 讒言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116章 精兵還是乞丐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338章 殿後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43章 人各有志(上)第87章 劍指吐蕃第49章 低調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142章 芮家村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98章 戰事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156章 兩面三刀第87章 查賬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36章 忙碌第68章 意外第71章 遭遇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章 郾城第51章 歡聚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5章 兄弟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286章 地窖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54章 損招第92章 守制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4章 兵發襄陽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116章 清君側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93章 驗屍第56章 縣衙第366章 慘烈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64章 無心插柳第22章 好事(下)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8章 離任第69章 支援(上)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291章 營救第33章 反擊2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107章 陷陣甲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60章 服軟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4章 掃墓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8章 變局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59章 和談2第101章 替罪羊
第162章 還師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287章 策反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21章 暗鬥(上)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22章 不過如此第38章 破軍第29章 單挑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129章 猛火油櫃第65章 壽宴(上)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76章 疑兵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43章 代理商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349章 倉惶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58章 應諾第321章 權利第288章 夜襲第98章 叛軍軍師第252章 總攻第11章 奇怪老者第68章 意外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90章 讒言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116章 精兵還是乞丐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338章 殿後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43章 人各有志(上)第87章 劍指吐蕃第49章 低調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142章 芮家村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98章 戰事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156章 兩面三刀第87章 查賬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36章 忙碌第68章 意外第71章 遭遇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章 郾城第51章 歡聚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5章 兄弟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286章 地窖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54章 損招第92章 守制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4章 兵發襄陽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116章 清君側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93章 驗屍第56章 縣衙第366章 慘烈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64章 無心插柳第22章 好事(下)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8章 離任第69章 支援(上)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291章 營救第33章 反擊2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107章 陷陣甲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60章 服軟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4章 掃墓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8章 變局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59章 和談2第101章 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