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極其憋屈

而宋軍這一次損失也不算小,不管是黃嚴所部還是李若虎、姜海所部,都是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直接和蒙古兵對上了面,雙方可以說都是倉促應戰,根本不講什麼戰陣,一照面便是混戰,但是絕大多數宋軍將士都在這一戰之中克服了恐懼,即便是一些新兵蛋兒在那些有過戰爭經驗的老兵抑或軍官的率領下,也未潰逃,而是拼死和蒙古軍放手一搏,這也是宋軍質量提高的最好佐證。

宋軍以前往往是遇上敵軍之後,情況稍有不利,無論兵將,大多數都很快潰逃,但是通過這兩三年來,高懷遠手下的大將們嚴厲的整頓下,軍中已經基本上克服了這種怯戰的思想,兵卒待遇提高,訓練程度也很高,臨戰之時,即便是緊張,也絕少再發生一個人崩潰,全軍崩潰的現象,特別是昨晚岸邊一戰之總,李若虎和姜海所部之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

濃霧之中許多兵將失散掉了,宋軍幾乎可以說是沿着河岸各自爲戰,許多兵卒都找不到軍官,但是還是自發的堅守在河岸旁邊,有時候要面臨高於他們數倍的蒙古軍的衝擊,但是這些失去軍官指揮的兵卒,還是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了作戰之中,其中不少人一直釘在河灘上,至死不退,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了不少宋軍官兵致死還和敵軍糾纏在一起,他們只要後退幾步,逃到河堤上,便能夠免去一死,但是最終他們卻選擇了慷慨赴死,面朝前倒下。

而且陷陣甲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陷陣甲胸前防禦能力很強,背後卻只有一層網甲,防禦力超低,甚至連皮甲都比不上,所以假如宋軍官兵把後背暴露給敵軍的話,那麼他們可能會死的更快,這也是當初高懷遠設計這種陷陣甲的初衷,他的理念就是爲兵者,只能面朝敵人,當有人放棄了職守,掉頭逃走的話,那麼他便不再是當兵的了,所以甲冑根本不用給這些人的後背提供太多的防禦。

這很可能也是許多官兵選擇始終面對敵人死戰不退的原因之一吧!所以這一仗可以說是宋軍堂堂正正的靠着個人的驍勇所獲得的勝利,高懷遠由衷的爲此感到欣慰,從這一天起,他相信在他和麾下諸多將領的率領下,宋軍再也不會是貪生怕死的代名詞了,只要宋軍敢戰,放眼天下他們還會怕誰呢?

這一戰宋軍傷亡代價也着實不小,戰後經過統計,全軍上下傷亡過千,但是死亡人數比起蒙古軍來說,還是很有限,只有區區數百人之多,大部分傷者在戰鬥結束之後,很快便送至了醫營之中進行急救,隨着這麼多年高懷遠率軍南征北戰,現在宋軍之中對於醫營的建設也非常重視。

從北上討滅李全的時候,高懷遠便一直着力籌建正規的隨軍軍醫,並且在軍中推行這種軍醫制度,許多民間的外科聖手不是被軍方收羅入軍隊,賜予軍職,便是花費重金,請他們爲軍方培養了一大批外科軍醫。

除此之外,高懷遠在京中還利用職權,逼着太醫局的一些高明的外科聖手,專門成立了一個軍醫屬,招募大量的年輕人入學,逼着這些外科名醫把家傳私藏的許多名方貢獻出來,大批的生產各種療傷的良藥,配發給各地軍隊的醫官使用。

連高懷遠自己,也爲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的提高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功過反覆蒸餾,獲取到了高濃度酒精,然後製成醫用酒精,以很低的價格讓軍方收購,並且制定出了軍隊醫療嚴格的消毒規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儘可能的使用消毒用品來處理傷口,防止官兵傷口的感染。

同時他還利用軍隊大量屯田之便,在軍屯田中推廣棉花種植,收購棉花製造脫脂棉,紡織紗布等等,爲軍方提供潔淨的醫用紗布和棉花,供給軍隊醫用,軍隊的醫官隨軍行動使用的包紮用的紗布全部都是他的產業提供的醫用紗布。

這些措施連那些外科名醫們也不得不承認,對於預防傷口的感染潰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大大的降低受傷官兵的死亡傷殘比例。

而這一次出兵的時候,高懷遠也提前召見了軍中的醫官,並且到他們的醫營多次檢查有關醫療用品消毒的情況,就連沖洗傷口所用的水,也被強制性的要求使用蒸餾水,稍微大一點的傷口還被要求縫合,如此一來,官兵因爲受傷感染致死率得到了大幅的降低。

高懷遠之所以這麼關心軍醫的培養和醫官醫療水平的提升,根本目的也是兩個,一是通過讓傷員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治療,以鼓舞軍心,使將士們敢於陣前賣命,二是他深知對於軍隊的戰鬥力提高來說,一個有經驗的老兵的作用之大,特別是真刀真槍的跟敵人拼殺過而受過傷的老兵,更是軍隊的寶貝,他可不想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一些有作戰經驗的老兵,稍微受點輕傷便感染致死。

所以這一戰之中的傷員很快都得到了醫營的妥善治療,絕大部分傷員的性命都被搶救了回來,這些傷愈之後的傷員們當回到自己的部隊之後,將會成爲軍隊的精英中的精英,對於宋軍提高戰鬥力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打掃過戰場之後,高懷遠總算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黃嚴、李若虎、姜海這些大將,在這一場混戰之南京沒出什麼大事,雖然每個人或多或少的受了點傷,但是也都是一些皮外傷,對他們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敷藥縫合包紮之後,照樣活蹦亂跳,跟沒事人一樣。

得知北岸的蒙古軍已經開始撤離的消息之後,高懷遠這一次學乖了許多,沒有冒然立即派兵追擊,而是派出斥候先行渡河,到河北岸追着蒙古軍查探他們的情況,省的又被拖雷殺個回馬槍,給他們再來一次擊敵於半渡之中,上一次陳鬱之死的教訓對高懷遠來說太深刻了一些,故此現在他也變得更加謹慎了許多。

這一次看來拖雷真的被打懵了,得到斥候回報之後,高懷遠笑道:“這成吉思汗的小崽子終於知道天高地厚了,呵呵!要是他老爹還活着的話,估計這小子恐怕是要回去抱着成吉思汗的大腿好好的哭一場了!”

高懷遠這句話立即讓部下諸將哈哈大笑了起來,一個個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他們覺得籠罩他們這麼多年的憋屈總算是一掃而空了。

宋軍隨即在高懷遠的命令之下,開始大批渡河,本來他們就提前收攏了涇水沿岸的民船,現在加上又有拖雷這個超級免費勞工,爲他們提供了無數的木排竹筏等物,所以隨軍工匠營很快便利用這些東西,在涇水上架設起了數道浮橋,宋軍連乘船都不用,便安安穩穩的利用這些浮橋,大踏步的渡過了涇水。

同時高懷遠還得到了幾個好消息,一是他派出的魯有糧,經過幾天時間,終於攻克了長武縣,並且請令進擊邠州(現在的彬縣),高懷遠立即回覆準其所請,令他率領所部開始進擊邠州,而與此同時,嶽琨的西路軍也傳回消息,說他們在嶽琨的率領下,已經以很快的速度佔領了金控的秦州全境,並且佔領了平涼府,這一路上雖然遭遇了金國地方武裝的一些抵抗,特別是在攻佔華亭縣的時候,打了一仗,轟開了華亭縣的西門,才攻佔了華亭縣,但是因爲秦州、平涼府等地的官員都得到了楊漣興的指示,令其歸順南宋朝廷,這些當官的也不傻,看出來關中局勢已經徹底糜爛,金國在這裡已經站不住腳了,所以他們暗中殺掉了那些不肯投順南宋的手下,在嶽琨率軍抵達之後,紛紛開門投降,令岳琨進兵很是順利。

時下嶽琨的前鋒已經進至了慶陽府以西的鎮原州,而鎮原州的金官不聽楊漣興的吩咐,不肯投順南宋朝廷,所以嶽琨正在率西路軍主力趕往鎮原州,準備強攻鎮原州。

至此整個甘肅東南一帶的境域基本上算是落在了宋軍的控制之中,只剩下西部的一個定隴西的臨洮府等地還在金人所治之下,但是他們現在已經徹底被宋軍從金國的轄地之中割離了出去,歸降只是遲早的事情了。

高懷遠聽罷了這些好消息之後,心情大爽,督軍朝着慶陽府方向朝着拖雷猛追了下去。

而拖雷眼下這個憋屈呀!他在涇河一敗之後,先是大營被抄了屁股,燒了他的不少糧秣,被掠走了不少的戰馬不說,派出去追擊偷襲他們的宋軍的那支兵馬,很快也灰溜溜的跑了回來,說遭到了宋軍的伏擊,宋軍使用了一種很厲害的武器,炸死了他們一二百兵馬,迫使他們放棄了追擊,襲擊他們的那支宋軍大搖大擺的驅趕着他們的大批戰馬,遁入了涇川縣以北的山中。

第45章 報門而入第50章 中華肥皂第68章 意外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8章 抗敵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55章 將利縣第293章 城破第44章 無恥第113章 動手第38章 敗招第226章 憂心忡忡第49章 夜行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84章 竊聽者第49章 低調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8章 抗敵第190章 血書第333章 漢奸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191章 師妹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46章 意外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10章 揚州第75章 脫身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58章 香精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53章 王家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45章 報門而入第310章 徐州有變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6章 父親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59章 殺猴敬雞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8章 失蹤(上)第106章 決勝5第42章 伏擊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25章 金國名將第200章 陳震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60章 鴿子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45章 偷人第19章 啓程第5章 餘孽第48章 敗露第55章 調整第297章 兵指宿遷引章殉職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33章 家書第33章 夜審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8章 危城2第69章 支援(下)第26章 冗兵之亂第21章 憤怒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3章 不聽勸阻第200章 陳震第147章 偷渡第75章 對簿公堂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320章 軍紀第118章 犯上作亂第316章 秋桐的心意第26章 收僕第8章 離任第15章 李璮第57章 弓箭社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59章 殺猴敬雞第32章 反擊第361章 內訌第20章 名儒(上)第45章 偷人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8章 偃旗息鼓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32章 縮小範圍(下)
第45章 報門而入第50章 中華肥皂第68章 意外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8章 抗敵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55章 將利縣第293章 城破第44章 無恥第113章 動手第38章 敗招第226章 憂心忡忡第49章 夜行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84章 竊聽者第49章 低調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8章 抗敵第190章 血書第333章 漢奸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191章 師妹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46章 意外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10章 揚州第75章 脫身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58章 香精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53章 王家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45章 報門而入第310章 徐州有變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6章 父親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59章 殺猴敬雞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8章 失蹤(上)第106章 決勝5第42章 伏擊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25章 金國名將第200章 陳震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60章 鴿子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45章 偷人第19章 啓程第5章 餘孽第48章 敗露第55章 調整第297章 兵指宿遷引章殉職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33章 家書第33章 夜審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8章 危城2第69章 支援(下)第26章 冗兵之亂第21章 憤怒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3章 不聽勸阻第200章 陳震第147章 偷渡第75章 對簿公堂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320章 軍紀第118章 犯上作亂第316章 秋桐的心意第26章 收僕第8章 離任第15章 李璮第57章 弓箭社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59章 殺猴敬雞第32章 反擊第361章 內訌第20章 名儒(上)第45章 偷人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8章 偃旗息鼓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32章 縮小範圍(下)